一品寒士-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栓的第二师则管着西起陈家芦岔角码头,东到澶州军城,近八百公里的黄龙江水域。
辽国舰船除了有联系的走私船之外,其余的,纷纷击沉,片板不能下水。
沁水彻底沦为内陆河了。
根本不需要水军巡视。
沈家集,唐州两处还准备架水泥大桥呢!
以后,千担级帆船都无法通过了。
很简单,桥洞高度有限,桅杆太高过不去。
面对结实的水泥桥,辽国水军的舰船就算侥幸摸进沁水,也无法摧毁。
泸水河的东门桥去年也改成水泥桥。
不过,中央位置空了五十米的位置,左右各自修建了一块巨大的钢制吊桥。
一旦大船通过,就会把吊桥高高拉起来。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
等泸水湾的新北城建设完毕。
造船场会过去开建一处专门建造海船的分船场。
以后,造钢铁战舰也会在那边进行。
泸水湾,常年有黄龙江涌灌,冬季是不会结冰的。
那边的水军码头和泊位,将比南湖还要大。
以前为何不搞?
只因为考虑到防御问题。
现在就简单了。
130MM火炮马马马虎虎也能作为岸防炮。
轰隆一声,打半装药开花弹,都能抛到黄龙江北岸沙滩了。
这还只是目前的造炮水准。
一旦沈麟的大工业计划成功。
那会儿就不会用什么八十炼钢,或者百炼钢了。
炼铁坊就会改成钢铁厂。
分别在邙山村铁山和北城建立两个分厂。
铁山主要负责生产民用和普通军用钢材。
北城钢铁厂还得加上“特种”两个字。
那是专门生产炮钢,枪管钢,以及船用钢的地方。
黄龙江的水深足够,也很宽阔。
万吨级钢铁舰船吃水深度不到十米,完全可以从铁城出发,一路向东直达出海口。
第六百六十九章 钢铁试验舰
一个月后,南湖造船厂。
特意建造的小高炉流淌着钢水。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炉实验性船用钢。
韧性和强度,都不比百炼精钢逊色。
正在浇筑的是一条长五十米的龙骨。
沈忠元感叹道。
“从今天起,我们要告别传统的炼铁模式啦!”
“以后,只有钢和铁的说法!”
“哪还有什么四十炼,八十炼的?”
沈忠和欢喜地问道。
“大都督,这种特种船用钢,如果制作炮管,应该比八十炼精铁好一些吧?”
沈麟笑道。
“这是专门为船舶准备的,炮钢用的是另外的配方。”
“放心吧!”
“北城那座高炉,过几天就能试运行了,出来的都是炮钢。”
“肯定更好,成本也更低廉。”
沈忠和、沈忠元依然拥有沈麟旗下产业百分之十的股份。
他俩已经多次要求退出了。
而且,还表示股份也不要。
因为,这两年,光是拿到的分红,就够两家人啥也不干享用两三辈人了。
他俩觉得自己的贡献,无法跟梁自忠,陈云,陈风这些军中大将相比。
以后更是比不上。
拿太多钱,烫手!
沈麟答应他们,今年的分红还得给。
从明年起,沈
麟只保留51%的股份,剩下捐给铁城民政部。
他绝不会贪了两位亲叔叔的股份。
等于大家一起捐了,沈麟还捐的更多。
大家一起搞个捐赠仪式,落个好名声。
沈忠元抚摸着一把花白胡子感叹不已。
“咱们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
“你这个氧气吹顶的小平炉,一次就能出二十吨专用钢。”
“老天爷,这可是四万斤啊!”
“北城那个更夸张,居然是一百吨的。”
“以后还不止一座平炉,咱们真的进入大炼钢铁的时代喽!”
沈麟也感到自豪。
辛苦一个月,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这个时代,平炉,氧气吹顶都能被他折腾出来。
虽说中间用了不少取巧的法子,某些步骤也差强人意。
可炼的可是合金钢啊!
小爷还是很厉害,很了不起的!
“哈哈哈,二叔,三叔,你们就安心瞅着吧!”
“百匹马力的蒸汽机就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等上千匹马力的三胀式大家伙造出来,咱们才算真的扬眉吐气。”
船场总管梁自成兴冲冲赶来。
“大都督,您给的热熔铆钉法简直太好用了。”
“说实话,大伙儿都觉得造钢铁船比
木质船省事儿呢!”
“以往给木船挂铁板,哪敢这么烧?”
“必须预先钻孔,铆钉空洞中还得填上融化的杜仲胶,反复测试,生怕进水。”
“热熔的铆钉一旦冷却,直接就把钢板孔洞填充的严丝合缝。”
“真是神奇!”
沈麟嘿嘿直了。
开玩笑呢?
热熔铆钉法,在后世可是用了好多年。
大几万吨的战列舰都是这么弄出来的。
直到二十一世纪,好多国家造船都舍不得放弃热熔铆钉。
无他!
这法子操作简单,效果好,省钱啊!
“老舅,不过是一艘五百吨的实验炮艇。”
“在本官眼里,它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军舰。”
“只要验收合格,咱们就快马加鞭建造大个儿的。”
“千吨起步!”
“有你尽情施展的机会。”
梁自成是陈无暇姐妹的亲舅舅,年纪也不过四十岁。
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他搓着双手,喜形于色。
“那感情好!”
“咱还想乘坐咱们亲手建造的几千吨钢铁巨舰,去大海里转一圈呢!”
陈梁作为海军第一人,在场的,还有比他更高兴的吗?
就算是一艘实验炮艇。
那也意味着海军装备将翻开新的篇章。
“大都督,自成叔!”
“五百吨的炮艇,排水量好歹也有八千多担了!”
“哪怕加上燃煤和蒸汽机的重量,运载也跟五千担木船不相上下吧?”
“我觉得这玩意可以多建几艘,守护北城码头很有必要。”
你小子一撅屁股,本官就知道你想放什么屁。
你还不是想尽快添几艘新玩具而已?
沈麟没好气地笑骂道。
“一千马力的蒸汽机,还没搞出来呢!”
“你建造几个船壳子何用?”
“记住了,这是试验船!”
沈麟今后面对的敌人都是老古董帆船,使用的还是射程只有三百多步的投石机和大黄弩。
因此,他没必要建造真正意义上的炮艇和军舰。
太浪费空间和成本了。
这艘名叫“铁城甲号”的试验船完全仿制了后世人民军队的瑞金舰。
只不过,龙骨和钢板更好一些罢了。
要知道,瑞金舰就是用货船改装的。
沈麟没有瑞金舰上那种一千马力的通用柴油机。
他只能搭载两台同马力的蒸汽机,更重,占用空间也多。
而且,储备的燃煤肯定也比柴油占地方。
那有什么办法呢?
他也没指望铁城甲号达到瑞金舰13节的航速。
好在
,舰首舰尾只打算各搭载一门130MM重炮。
两船舷各两门100MM轻炮罢了。
因此,武备重量肯定比瑞金舰轻很多。
而且,铁城甲号出行,得跟着好几艘踏桨战船。
补给物资什么的,都可以另外携带。
没准儿,七折八扣,也不会对船速影响太多。
原本,梁自成等老师傅还建议给炮舰竖立三根桅杆,好歹带上备用风帆。
万一蒸汽机出了问题,炮舰也不至于无法动弹,等着其他踏桨船去拖拽。
沈麟也在犹豫。
要知道,后世出现钢铁战船那会儿。
最早的都是木船挂铁甲,甚至最早的全钢铁战舰都带有风帆。
人家也有这种担心。
比如,陈梁要是率领船队穿过大洋远航。
路上燃煤用光了,找不到地方补给呢?
就算碰到陆地,他上哪儿去挖煤啊?
不过,去的时候不需要拉什么货物。
海外,也碰不上厉害的敌人。
船只可以尽可能地塞满补给和燃料。
但是,风帆结合蒸汽机动力,不但跑得快,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
可以考虑!
反正是试验舰,造好后,再加装桅杆都来得及。
或者,下一批开建的时候再考虑这件事。
第六百七十章 辽皇问策
且说辽皇耶律宏志渡过黄龙江,并不甘心打道回府。
他驻兵霸州、易州,足足等了一个月。
出乎意料的是,铁锋水军并没有在雄州停留。
综合各方面的情报看,这帮安定府来的家伙,安静得过分。
居然全军往西,回家了?
好好的黄龙江下游,打下来也不要、不守了?
局势比辽皇预料的更好。
沈麟果然像个“胸无大志”的家伙。
他真要有志于天下,没道理不利用强大的水军,勾连河北路,甚至山东路。
要是完全阻拦了辽国本土和南征大军的联系。
辽皇就不得下令耶律大越集结所有兵力,进入河北西路,去跟铁锋军拼个你死我活了。
很快,平州耶律桑杰和应州王的奏报也传到江北。
铁锋军确实动弹了一下。
只不过是掩护韩朝先部进入落阳山区四县而已。
双方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并无大的冲突。
至于耶律正伟重伤,所部兵马几乎全军覆没,那也能解释得通了。
既然,沈麟要保二十多万大名军。
岂是五万草原铁骑就能阻挡得了的?
简直是一厢情愿送上去挨打啊!
耶律大越在奏报中说。
要对付铁锋军,必须集结山东、河南,河北所有机
动兵力。
进攻安定府和唐州府,绝对比当初打封丘京城还困难。
起码那个时候的京城守军,没有铁锋军这般强得离谱的装备。
据悉,沈麟麾下的具甲铁骑足足十几万。
还有三十多万的澶州、大名友军。
辽军还只能从陆路进攻。
水路,想都别想。
耶律宏志一看奏报,就直接放弃了攻打铁锋军的想法。
集结七八十万人马,其他占领的地方还要不要了?
就算野战打赢了沈麟,谁能保证一定攻得下占据地利的铁城?
据说,那座城还在扩建,一直修到黄龙江边了。
背靠北邙山,面向泸水河。
北面是黄龙江,南面是一片沼泽湿地荒草滩。
这种地方,谁有本事打下来?
人家的水军只需要把安定三角区一封,你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搞不好,辽军费劲心机拿下了易县、忠县和唐州府。
却要面临着铁锋军在绵延三千多里的黄龙江水路的全线反击。
你知道沈麟的部队,会从哪里登陆?
那可是来去如风,武装到牙齿的具甲骑兵啊!
“各位爱卿,说说,我们该如何应对沈麟?”
辽皇只能朝一帮文武重臣问计。
干瘦的礼部尚书金在元出班行礼道。
“陛下,臣观沈麟的进攻性一直都不强。”
“何不派出一支使者队伍去跟他谈谈?”
“我们必须搞清楚,他到底想要什么?”
“也顺便摸清楚这人,是一个极其深沉忍耐的枭雄之辈?”
“还是一只守护之犬?”
“如果是后者,荣华富贵皆与之。”
“万一,是前者的话,那就发动举国之力,行雷霆之威吧!”
刚刚吃了瘪的水师总管耶律黑水一脸的愤懑。
“金尚书,你说的简单!”
“荣华富贵尽与之,难道还能封个异姓王不成?”
金在元乐呵呵地笑道。
“未尝不可!”
“安抚一头老虎,你不得天天喂几只鸡啊?”
“等老虎养成狗,你给他啃骨头棒子都成啊!”
一帮出身草原的大将忍不住后背发凉。
老金不愧是我辽国第一大儒。
文人耍起阴谋来,实在是让人望而生畏啊!
搞了半天,你所说的皆与之,只是暂时的驯养代价?
辽皇抚摸着一把短须,很是满意。
“爱卿之言,甚合朕意。”
“不过,万一是第二种呢?”
“雷霆攻之,可不容易啊!”
耶律黑水也赶紧点头。
“没错!”
“他们的水军武器,太凶猛了。”
“我大辽的
水军也好,水师也罢,都无法战而胜之。”
“大军无法登临安定县,连隔着泸水对峙都做不到。”
行军总管耶律楚俊轻笑道。
“黑水,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沈麟以区区两府十县的狭窄之域,妄图对抗我煌煌大辽。”
“无论是人力,兵力,资源,财富,他都远远落于下风。”
“北邙山虽险,挡不住陛下的拔子军吧?”
“据悉,沈麟一直在开拓荒草滩。”
“一两年后,那四百余里的沼泽地,还剩多少?”
“如果我军自河东路发力,一举攻占泸水以西。”
“动用一二十万人花个一年半载填埋,可能双方就能在荒草滩碰头了。”
辽皇眼神一亮。
他这些时日翻越密谍司情报。
也知道荒草滩是个葫芦地形,越是往南,越是开阔。
沈麟要不开拓那地方,还真是个天然的屏障。
如果靠辽军大批人力单方面填埋,那要填到何年何月?
拔子军人少,可以训练嘛!
如果有一两年的时间,荒草滩也通了。
辽国再增加十几万擅长山地作战的汉儿军。
铁城也就失去陆路屏障了。
但想归想,关键还是怎么应对强大的铁锋军?
按照沈麟的发展速度。
一
两年后,他的军队规模,搞不好要翻倍。
“各位说的甚是有理。”
“朕想知道,该如何打断沈麟的正常发展?”
“还有,他搞得那些威力巨大的装备,我大辽能否拥有?”
这两个问题,问的太关键了。
底下的文武大臣一阵沉默。
密谍司首领耶律洪泰郑重抱拳道。
“陛下,我密谍司一定尽力,看能否打进铁城内部。”
耶律宏志悲观地摇摇头。
“皇弟啊,很难呐!”
“沈麟的反情报能力,越来越强。”
“别说铁城你一直打不进去。”
“就连潜伏在唐州和安定的密谍司精锐,都快被他拔除的差不多了吧?”
“单单靠这条线不行。”
“咱们还得自己搞兵甲装备。”
“就像正伟之前仿造的大黄弓,大黄弩就很好。”
“比之铁锋军的强弓硬弩是有所不及,可也不是没有改进的空间。”
行军总管耶律楚俊当即保证道。
“陛下,臣一定大量搜集国内精于奇技的能人异士。”
“沈麟可以!”
“我大辽没理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