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304章

一品寒士-第304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麟还得另想办法。

    赵归一造的孽太大了。

    河北西路几个府的丁壮百姓被他祸害了多少?

    一帮地痞带的兵,烧杀劫掠成了习惯,已经无可挽救了。

    劳动改造?

    辽军大兵压境,沈麟哪有那个时间?

    搞得铁锋军不得不挥起屠刀。

    斩尽杀绝,一了百了。

    恐怕,在贼寇残军眼里,沈麟跟个魔鬼屠夫没啥区别。

    不要俘虏?

    这对从贼之人,威胁实在太大了。

    李广利就曾经开玩笑说。

    这次贼寇一头撞到安定来,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如果算上陆大江所部。

    被烧死,杀死的足有三十几万。

    消息要是传回去。

    这使得原本就缺乏丁壮的唐州、真定、平城和邢州等地,几乎家家缟素了。

    无他。

    贼寇当初和黄炳仁的官军打了一年多。

    死伤了多少人?

    那时候,赵归一可是裹挟百姓攻城的。

    他军中那些骨干,谁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第六百一十三章 沈毅败家

    

李广利的另一个意思显而易见。

    辽军摘了赵归一的桃子。

    可也别指望四府二十几个县,能给他们带去多少收益。

    浮财早就被赵归一刮掉了。

    据说他的兵甲装备、战马全靠买买买。

    找雄州、大名府买,后来又搭上辽军。

    搞不好,辽军还没有卢太白,孟日清赚得多呢。

    百姓家里缺乏劳动力,不知道会抛荒多少土地。

    恐怕接手的辽军主帅都不敢随意杀戮了。

    种田的人不够,他怎么收粮税?

    李广利有足够的理由幸灾乐祸。

    沈麟大手一挥,近二十万套缴获兵甲落到他的手里。

    他自个儿还缴获了近三万马匹。

    这是价值三四百两银子的东西。

    已经不属于“破烂货”的范畴了。

    沈麟的整编会议结束,各军、各师分头忙活去了。

    新兵中,一部分经过了乡兵操练。

    不过骑术、队列是弱项。

    但时间不等人。

    会列阵驻马,瞄准大目标射箭就行。

    因此,铁锋军这次的新兵训练,缩短到一个月。

    混编之后,边打边练吧!

    战马全部到位,只能满足新兵一人一匹。

    想要更多?

    准备找辽军抢去吧!

    沈麟被一帮大将催促着回去造炮。

    他路过沈家集的时候,

    看到大火已经熄灭了。

    沈毅、沈昂的人从银窖、地道里搜出大批憋死、熏死的贼寇。

    陆大江,沈铁柱、沈铁山一个都没逃过。

    所有尸体被浇上油,集中火花了。

    陆大江唯一的老爹被他偷偷接走。

    现在待在那里,没人知道。

    沈麟也没打算把沈铁山,沈铁柱的死讯告诉忠福叔。

    他怕老两口听到噩耗受不了。

    口上嚷嚷着不认两个从贼的不孝子,可当父母的,谁真的硬得起心肠来?

    就当这二位失踪了,也多个他日相见的念想。

    沈毅不但把沈家主脉窖藏的银子全部收回来了。

    还多了二百多万两。

    不用猜,一定是贼寇自己带来的。

    “堂弟,沈家主脉,等于烟消云散了。”

    “我跟沈昂商量过,我们打算去投奔大伯。”

    “安定府,有你一个人的声音就够了。”

    “我们去山东路,还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来。”

    沈麟很是诧异。

    “李广利找过你们了?”

    沈昂、沈毅反而比沈麟还要诧异。

    “没有啊?”

    “他不是在忙着打捞沉船么?”

    “听说连安定湾,黄龙江上的都不打算放过,他忙着呢!”

    沈麟看他二人不像是撒谎。

    于是笑道。

    “我把贼寇留下

    的兵甲都给他了。”

    “辽军和赵归一合流,即将兵犯澶州军城。”

    “庄子才急眼了,找老李回去帮忙。”

    “不过李广利有自己的打算,他说过了这一茬,也想去投奔秦王。”

    “毕竟山东路不缺兵源,地盘可以随便抢。”

    沈毅倒是笑了。

    “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我们手里,也有好几万贼寇兵甲。”

    “安定府如今也没兵源了。”

    “答应跟咱们走的兄弟,足有一万二千多。”

    “战马铁甲也够,我还打算找你的战船送一程呢!”

    沈麟颔首道。

    “去帮帮大伯自然应当。”

    “登州的难民都过剩了。”

    “要走,也得等你那些伤兵好了吧?”

    “还有沈家集的难民呢?”

    “他们打算住哪里?”

    结果,出了沈麟的意料。

    沈家集三万多难民百姓居然打算原地盖房子。

    因为他们有钱了。

    沈毅大方得超乎想象。

    主脉十多万亩田地被他一股脑儿分了。

    即将收割的庄稼是第一重大礼。

    土地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重新定了地契,那就是祖祖辈辈的固定资产。

    等于每家每户百得十几亩良田。

    难怪他们不愿意去慕容城定居。

    这了多田地,跑十几里回

    来耕种,实在太麻烦。

    沈毅还给战死将士,每家发放五十两抚恤。

    伤残的三十两。

    活蹦乱跳的,愿意跟他去山东的,每人发二十两安家银子。

    好家伙,一下子扔出去近百万两?

    有钱就是任性。

    沈毅败家的还不止这一点。

    “我们准备带走六百万两银子作为军费。”

    “最好能收购几十万担的粮食。”

    “剩下一千万,找你买具甲兵器。”

    “轻骑具甲就好,能买多少套?”

    “复合弩,斩马刀、苗刀都算上。”

    超级大单子啊!

    还是现款?

    这可比西军三巨头阔绰多了。

    也是,一帮老顽固都举火自焚了,最后英雄了一把!

    也就没人管得兄弟二人当败家子了。

    沈麟撮着牙花子想了想才道。

    “目前,安排不过来啊!”

    “我的新兵,太多了。”

    “不过,我可以按二百两银子一套兵甲卖给你们。”

    “最好呢,等两三个月。”

    “搞不好,还能卖你一批战马或者辽军的大黄弩呢?”

    降价了?

    沈毅一想就明白了。

    真按三百两银子一套,他也得买。

    过了这个村,就没下一个店了。

    如今便宜这么多,他的选择余地更大。

    “成,那就等等。”

    “还

    得看看澶州之战的结果,最好能跟老李一起走。”

    “咱们趁这段时间,帮百姓建立新家园,新沈家集!”

    沈麟早些天已经把图纸给了二叔沈忠元。

    兵工坊的浇筑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第一批试验品采用的是六十炼精铁。

    精铁就是钢,还要什么成本高昂的铜炮?

    反正他用的是黑火药,膛压低。

    总共两种型号。

    改良小虎蹲炮,可支起三角炮架,也可随炮车快速移动。

    壁薄,重量固定在二百斤,好马也驮得动,上下搬运方便。

    长度两米,口径一百毫米。

    改良大虎蹲炮,也算是红衣大炮。

    这个重达千斤,只能用炮车机动了。

    壁厚,长度三米,口径一百三十毫米。

    沈麟没打算用前装滑膛炮的模式。

    他的炮弹很特殊,是从后面塞进去的。

    没有底火不要紧,还是可以后面开孔,火线引燃的。

    不管是铁弹还是爆炸弹,他都采用了锥形模样。

    后面的发射药采用纸壳定装。

    前面塞弹头,用杜仲胶固定。

    至于装多少火药,这得慢慢测试了。

    很多人可能觉得只有火枪才能使用纸壳定装弹。

    其实不然,炮弹也可以。

    前提是,你能把纸壳压得格外结实才行。



    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开眼界

    

兵工坊院子里摆着六辆特制炮车。

    沈忠元等人生产快两年的破阵弩了。

    对射击角度,后坐力什么的都有考量。

    大小六根炮管被固定在每辆炮车上。

    正在做转向、俯仰调试。

    乍一眼,沈麟就对光洁的炮身很是满意。

    这比历史上那些粗制滥造的虎蹲炮,红衣大炮精细多了。

    甚至闪烁着近现代炮管特有钢铁暗光。

    当然,只是试验品,还没上漆。

    外观没有沙眼,皴裂,暗纹就行。

    沈麟伸出手,仔细检查着炮管内壁。

    如果光滑度不够,不仅仅影响到射程,甚至还会炸膛。

    火炮,绝对算脾气暴躁的主儿。

    沈忠元解释道。

    “你来信说小炮,大炮是我军未来克敌制胜的法宝。”

    “远超敌人几百年的技术。”

    “咱们哪能不上心?”

    “六根炮管,半天就浇筑好了。”

    “打磨却耗费了三天,直到参与其中的八十多名技工人人满意为止。”

    不错,锲式炮闩都打磨的跟镜子一样光滑。

    来回关闭几次,严丝合缝。

    沈麟点点头道。

    “这就是本官一致强调的工匠精神。”

    “兵工生产,关系到铁锋军兄弟们的性命。”

    “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各位,做的不错。”

    “根据口径

    ,以后就叫130炮和100炮吧!”

    “目前,本官都没检查出处任何不合格的地方。”

    “袁天刚,炮弹呢?”

    袁天刚本是学校教授化学的老师。

    可他和监管制盐的茅元仪差不多,都是喜欢搞研究的大才。

    如今,茅元仪的的教书工作成了兼职。

    每天有大半时间都待在盐场里。

    袁天刚带着二十几个学生掌管着铁城最神秘的实验室。

    颗粒黑火药,只是他们十几个项目中的一个。

    他们每人都在装备部拥有军人身份,出门也有情报科的暗中保护。

    或者说监视。

    袁天刚亲自打开另一辆马车。

    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四个大箱子。

    揭开来,却是型号不同的五种柱形炮弹,足有几十枚。

    看起来黄澄澄的,实际上却是纸壳弹。

    “大都督,毕竟有待测试。”

    “发射药,100炮装三斤,130炮装五斤,可能不够。”

    “开花弹、实心弹已经跟纸壳筒粘接好了。”

    “100炮的实心弹十斤,130炮弹重十五斤和二十斤。”

    “引线按照您的提示,做了十秒标志。”

    “可以根据目标,剪去多余部分。”

    沈麟点点头表示同意,小心无大错。

    开花弹的炮弹壳比较薄。

    不过,目前测试的

    100炮开花弹的装药只有五斤。

    130炮开花弹才十斤。

    当然,这和后世那些100—125榴弹炮炮弹装药没有可比性。

    火药成分不一样,爆炸威力自然不同。

    黑火药炮弹初速能达到每秒四百米就了不得了。

    比如你要炸五百步的目标,也就是七百五十米。

    留三秒燃烧时间的引线就合适。

    如果七八秒都不爆炸,人家还不得抱起来扔出去?

    如果只能发挥炮弹本身的物理撞击能力。

    沈麟还费劲心思设计什么开花弹?

    直接全装实心弹不就好了?

    “走,去测试!”

    生产火炮、炮弹的技工全去了。

    第四军的各级将领,包括第一批接受训练的炮兵也得去。

    浩浩荡荡五六百人沿着盘山路直奔露水溪训练场。

    此地的养马场,已经把母马小马驹子全都送到荒草滩牧场去了。

    但更多的战马却赶到这里来听响。

    足有三万多匹。

    等它们习惯后,全军的战马都会轮换回来。

    火炮属于铁锋军的杀手锏,测试地点当然要保密。

    靶场按照沈麟的要求,已经布置好了。

    直接从露水溪西岸绵延到东岸山坡。

    靶子有新砌的水泥墙,最近的三百步,最远达到了四里地。

    测试人员的安全是重中

    之重。

    二十步后有坚固的水泥堡垒。

    测试引线预留十秒,足够躲藏了。

    先试验一百毫米炮。

    沈麟当着一帮人的面,装入柱形炮弹,从预留孔里把引线整理出来。

    再关紧了炮闩。

    “我这样慢的速度,战时肯定不行。”

    “你们这些炮兵要反复练习,争取一分钟打出五到十发。”

    梁自忠担心道。

    “大都督,你就别亲自点火了。”

    “这玩意谁都会。”

    “换炮兵来吧!”

    沈麟摇头笑道。

    “开什么玩笑?”

    “我对自己射击的火炮有信心。”

    “都退回去。”

    一切准备妥当。

    沈麟用火折子点着了引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回头就跑。

    “哧溜!”

    引线冒着白眼。

    一、二、三……

    轰隆!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老天爷,这比晴天霹雳响多了。

    不远处的马场,几万匹战马顿时炸了锅。

    要不是有栅栏阻挡,这些胆小鬼还不得跑的满山都是?

    一帮测试人员大呼小叫地跑出堡垒。

    能炸响,就说明成功了一半。

    沈麟带着沈忠元等炮厂的技术人员,先检查炮管。

    内外光滑如旧。

    质量过关。

    然而,纸壳弹却被炸的破破烂烂了。

    沈麟皱眉道:“老袁,不行啊!”

    “单纯的榆

    树胶粘合度不够。”

    “碎渣太多,还得清理,影响二次发射。”

    袁天刚眨巴着双眼,很是为难。

    “大都督,就榆树胶最便宜了。”

    “要是添加杜仲胶,这成本可了不得。”

    二叔沈忠元叹道。

    “杜仲胶本身就不够用,纸壳弹算消耗品。”

    “回收再造,还不得添加新胶?”

    这时候,梁自忠等军官在远处挥舞着小红旗,大呼小叫。

    这表示,三百步的水泥墙被锥形铁弹打穿了。

    沈麟很开心,立刻命令道。

    “换弹,再来一次,打四百步、五百步,六百步三个目标。”

    这回不需要他动手了。

    这些炮兵都是能熟练操作破阵弩的官兵。

    磷火弹一样危险。

    发射前照样需要点燃引线,争分夺秒。

    “轰轰轰!”

    三炮齐响。

    沈麟检查火炮无恙后,就亲自跑向靶子。

    四百步,厚达半尺的水泥墙被穿透,墙体四分裂。

    五百步,十斤铁弹卡在墙体内,射入六七厘米的样子,有些龟裂。

    六百步,铁弹被挡住了,水泥墙上留下个浅浅的凹坑。

    陈无双的小手都拍红了。

    她跟所有军官,技工一样兴奋难抑。

    “相公,阿不……大都督!”

    “五百步啊!”

    “砸破辽军的大黄弩车,肯定行!”



    第六百一十五章 威力惊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