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大家是没这个救人计划的。
陈梁以往走孟津路过,都没有停留。
哪知道这座大山中的难民有多惨?
但骑兵大军路过新安时,县令黄光锐拦道哭泣。
希望过路的大军扶一把。
新安还在大周手里,可只有五千乡军和班军,能勉强守住就不错了。
黄光锐不怕孟津的辽军。
因为辽军忌惮潼关,渑池一带的永兴军,不想节外生枝。
新安县作为双方的缓冲地界,夹缝中也能坚持。
但黄光锐估计,躲在邙山的百姓超过十万人。
如果没人管。
这些难民万一旦被有心人教唆,揭竿而起的话。
别说新安保不住,就连潼关和渑池的驻军都将受到冲击。
解决难民问题其实很简单。
能提供安置的地方。
并且保证安置期间,不至于饿肚子,有活儿干。
沈麟不可能把这些复杂的难民带回泸水铁城。
但是,西军可以接盘啊!
他们雪化后要开发河套平原,去多少人都不在乎的。
五六月份,陕西路的夏粮收割之后,西军也养得起。
唯一的麻烦,就是前期救济。
这是沈麟希望拿下孟津,并且继续在孟津钓鱼的原因。
这一仗,不但缴获了大批粮食,杀掉的辽军战马也有五六千。
很快,水军一分二。
大部队还在孟津渡口。
缴获的那些货船在三千担护卫舰的伴随下,陆续在瓠子村一带停靠。
有三万多大军守在孟津,黄鹿山以西就成了安全之地。
陈云的骑兵以百户为单位。
带着大批马车,拉着冻僵的死马,冒尖的粮食。
还有从商船上抢来的衣服被褥,油盐酱等货物。
从孟津到新安,几乎每一座植被茂盛的山下。
都至少有一个百户部扎营。
他们骑着马,拎着铁皮喇叭绕着山喊话。
“山上的难民听好了。”
“我们是路过的大周军队,刚刚收复孟津。”
“我们给大伙儿送吃的喝的来了!”
“如果下山,你们将得到很好的安置。”
可三百多支骑兵队伍忙活了一上午。
就给百十个乞丐施粥了。
据新安县令派来协助的衙役说,这些乞丐跟难民是两回事。
一种是主动行乞,好吃懒做之辈。
一种是被辽军烧杀了家园,被迫躲入大山的。
能混为一谈么?
第五百四十一章 活人无数
陈云一琢磨,还是自己这些骑兵太吓人了。
各处山上的难民,早就被辽鞑子伤害过了。
而且,很多客军也有杀良冒功的嫌疑。
毕竟,这时代习惯用脑袋计算战功。
到了下午。
喊话的人全都变成陕西腔。
“俺们是永兴军,俺们在西北打败了回鹘人。”
“俺们占据了河套平原,需要大批的移民前往开荒。”
“包送,包分房子,分田地!”
“每家可以提前发三担精粮的安家费。”
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家要是有三担精粮。
几口人混着野菜熬粥喝,坚持半年都没问题。
果然,食物的诱惑无限大。
很快,就有胆子大的难民扶老携幼下山了。
铁锋军官兵也干脆。
看着这些骨瘦如柴,衣衫褴楼的百姓很是同情。
没说的,先一人给一件衣服。
哪怕不全是棉衣,也多少保暖些。
一人一大碗热粥,加上一勺子油汪汪的马肉。
比说什么都让人信服。
等肚子吃饱了,有些族长和老人就主动攀谈。
“军爷,去河套种地,是不是真的啊?”
陈云恰好就碰到个有些书卷气的老头。
“老人家,实话给你们说吧!”
“我们这几万人啊,是澶州的部队。”
“咱们刚刚在河套打完回鹘鞑子呢!”
“这不听说你们在山上饿的都快易子而食了。”
“我家大都督心生怜悯,才中途下船打下孟津,缴获了大批粮食。”
“西军要开发河套千里沃野,确实需要很多人。”
“但他们也没有多余的粮食。”
“不过,我家大都督说了。”
“只要你们愿意去,每家三担精粮,我铁锋军给。”
“并且,派船送你们到潼关。”
其他的几个老头也围了上来,一个个眼中开始泛光。
只要给粮食,就算不去潼关。
大家伙儿也能挺一段时间了。
“这位将军!”
“原来你们也是客军啊!”
书卷气老头迟疑道。
“送到潼关,万一西军不管咱们咋办啊!”
“老夫知道,辽鞑子势大,一时半会可赶不走。”
“洛阳地界,确实没法呆了!”
“我们不管去哪里,只想图个安稳。”
陈云一抬头,看到沈麟骑着马疾驰而来。
“哈哈,咱家大都督来了。”
“不信,你们亲自问问好了。”
沈麟矫健地跳下马来,一旁的梁直接过缰绳。
“陈云,速度有些慢啊!”
“我看好多难民都不敢下山?”
陈云站起来笑道。
“大都督,这些老人家心怀迟疑,怕西军不收。”
沈麟哈哈大笑道。
“本官包粮包送,他鲁志昌便宜赚大了,还敢不收?”
“开什么玩笑?”
一帮难民看到沈麟前呼后拥,身边的铁甲近卫都过百了。
谁还敢怀疑?
这位,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乡野间再是寡闻,也听说过永兴军鲁大帅的名头。
这位倒好,直呼其名,毫无顾忌。
看来,双方的关系一定很好。
书卷气老头弯腰鞠躬道。
“前清河县,致仕县令宁广浩见过大都督。”
不过,他也有些好奇。
大周军中,啥时候有了都督这一职位了。
沈麟有些吃惊。
致仕的县令,那也算一方土财主了。
怎么还逃难了?
看来,这位多半是寄情于田园山水的哪一类读书人。
“老丈请起,是这样的……”
当过官,那就好沟通了。
沈麟还在发愁这些难民太多,不好管理呢。
他把自己的铁锋军简单介绍了一下。
又大致讲了西北大战的过程。
“宁老,干脆,你出面阻止邙山一带的难民西撤吧!”
“去河套,绝对亏不了。”
“如今的西军和慕容军,已经不是回鹘能撼动的了。”
宁广浩抚摸着颌下白胡子叹道。
“老夫万万没想到。”
“我大周有一天,还能拿下河套平原,拓土千里?”
“确实,回鹘一战折损六十万多万人马,真真元气大伤了。”
“河套,真是一方乐土啊!”
“大都督,老夫不才,愿意接下这一重任。”
沈麟大喜,妥了。
三天后,几乎所有躲入山里的难民,甚至不少得到消息的山民都出来了。
人数远超想象,居然有十七八万。
好在,经过协商。
大约四万出头的孩子先由铁锋军带走去读书。
只要有家人的,都不会断了联系。
以后水军每个月去一次陕西路。
信件、物品都能邮寄。
这些娃娃都是十岁到十三岁之间的。
太小的孤儿,熬不下去。
有家人照顾的,也不放心远离。
沈麟承诺,这些孩子在铁城读完五年书。
愿意回到家人身边的,铁城不会阻拦。
正好有一批缴获的甲胄兵器。
沈麟帮宁广浩组建了一万乡勇。
其中骑兵就有两千。
孟津城那三千俘虏也编入西迁的大队里,包括他们的一万多家眷。
降军中的,那批带头的军官全被砍了脑袋,以儆效尤。
普通大头兵也没有追究的必要。
这边加紧训练。
林锐故意放走的那批逃兵,却始终没有钓来洛阳的大鱼。
哪怕大都督给乡兵送了两千匹,大伙儿都觉得是减负了。
沈麟让出了一批辎重车辆,加上孟津城里的。
一共凑齐了一千挂马车,牛车。
再加上百姓们紧急赶制的独轮车。
单单陆路就能运走不少精粮。
沈麟的时间很紧。
七天后,青壮男女们架着马车,推着独轮车上路了。
车上满载着让他们欢欣鼓舞的粮食。
不远处的渭河里,还有四十多艘大小货船。
里面装着更多的粮食物资和老弱妇孺。
甚至还有三千多匹死马!
临出发前,坚持走陆路的宁广浩和几百个乡老族长坚持要跪下致谢。
“大都督,您的活命之恩!”
“我等永生难忘!”
沈麟赶紧上前扶起几个年纪大。
“各位,都起来吧,地上冷!”
“沈某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只要你们在新的家园过得好,一切就值了。”
“放心吧,你们只是去河套安家的第一批百姓。”
“本官会支持西军打得更远。”
“争取把当年大齐朝的地盘都拿下来。”
“那时候,整个西域都是我们中原人的土地和牧场。”
“咱们,再把酒言欢。”
“诸位,一路顺风!”
众人流着泪告别。
“大都督,您也一路顺风!”
第五百四十二章 跳跃式前进
孟津失陷,近在咫尺的洛阳却不闻不问。
连远拦子都不敢靠近。
这让憋着一股子劲的陈风、林锐无处发泄。
辽军啥时候变得如此谨小慎微了?
“大都督,有点亏啊!”
“缴获的精粮,大半儿都送给那些移民了。”
“您还搭上了四十多艘帆船。”
沈麟比划着地图道。
“亏什么?”
“白捡四万多小娃娃,不也赚了?”
“那些破帆船跟不上踏桨车船的速度,还不如送给老鲁当人情。”
林锐惋惜道。
“要是洛阳派出一批轻骑,奔咱们来就好了。”
“没准儿,咱们故技重施,还能把洛口仓拿下。”
陈云摇摇头道。
“老林,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梁子截获两批货船,都运送了大批粮食。”
“那时候,耶律大越的西征军不已经拿下洛口仓了?”
“只能说明,大周这么些年里,根本没有储备多少战备粮。”
“那地方,可能饿得死老鼠!”
沈麟端详了半天地图,才回头笑道。
“洛阳辽军眼睁睁看着孟津陷落,却无动于衷,只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们判断失误,以为西军终于练出大批新军要东出勤王了。早晚都是打,那还不如把战场挪到城高墙厚的洛阳去。”
“第二,京城攻防战到了关键时刻,辽军兵力吃紧了。”
“洛阳辽军,守城有余,攻击不足。”
陈云颔首道。
“大都督言之有理。”
“如今,洛阳对咱们而言如同一块鸡肋。”
“就算费劲巴拉打下来,也没工夫去守,还捞不到多少实惠。”
“算了,咱们还是赶紧走吧!”
陈风皱眉道。
“大都督,还是这般大模大样的水陆并进么?”
“万一,耶律大越调动大军摆个口袋阵呢?”
连一往无前,从不露怯的陈风都犹豫了。
其他几位也跟着犯愁。
主要是新兵比例实在太高了。
如果非要打一场大规模野战。
水军再出一部分陆战骑,铁锋军能集结起九万铁骑来。
当然,具甲凑不够那么多。
可在场的诸位,没人舍得让三万七八千新兵,一上来就打硬仗。
实在是损失不起。
沈麟慎重万分道。
“所以,我们要避开这种可能。”
“就算要打,也得避实就虚。”
“陈梁,给你一整晚上,舰队满载能不能跑到这里?”
陈梁一瞅地图,微微吃惊。
“古柏山?”
“对岸,就是郑州属县光武了?”
“水路超过四百里。”
“今天傍晚出发,夜半时分可以赶到。”
沈麟对陈梁的敏锐嗅觉很满意。
铁锋军占领孟津,上下百十里江段,几乎没有一艘辽国船只敢出动。
哨船都有来无回。
水军原本想截击一些运粮船都没机会。
所以,出发时可以大张旗鼓。但到了预定地方。
就得悄悄进村了,以便于下一步行动。
“那就这样。”
“争取四个日夜间,全军前往古柏山隐蔽。”
沈麟用炭黑铅笔在地图上花了三个圈。
“本官称之为蛙跳式行进。”
“到时候,是直接攻打泽州辽军,还是过河突袭郑州。”
“或者啥也不干,咱们大摇大摆的从陆路过相州,赶往泸水河口。”
“视情况而定吧!”
有这么多选择?
众将顿时来了兴趣。
郑州绝对是辽国西路军的后勤枢纽。
水、陆都方便。
不说非得攻下郑州城,单单击败郑州一带的水军,收获都不会小了。
陈风跃跃欲试地道。
“这下好!”
“如果发现耶律大越在郑州以西,给咱们可能的陆路大军摆口袋阵。”
“那就好玩了!”
“咱非得插他腚眼子不可。”
陈梁却摇头笑道。
“突袭陆上,可能性太小了。”
“那一带的辽国水军的巡逻密度很大。”
“他们顺水往下游跑,咱们很难保证全歼。”
“打草惊蛇是肯定的。”
陈云敲敲桌子道。
“练兵为主,咱们还是尽量避免大规模决战。”
“大都督,听说杨成良部已经丢掉泽州了?”
“如今正在死守隆德府?”
“而攻打他的辽军肯定是汉儿步卒为主。”
“我觉得,咱先找耶律瀚海这个老对手薅两把!”
这建议有点不地道。
沈麟都忍不住噗嗤笑了。
“你非得紧着一头羊薅么?”
“耶律瀚海的损失已经够大了。”
“本官担心,再薅一次毛,他连西南四州都不敢打了。”
“谁来制衡杨成良?”
“都准备去吧!”
“先到古柏山一带再说。”
虽说距离不近,可水军已经全部车船化。
顺风疾驰速度更快。
一来一回正好一天。
满载之下,第一趟塞了五万多匹战马,还有少量粮草。
老兵也过去了四万多。
沈麟是第三趟才出发的。
这把孟津一带收留的娃娃都拉走了。
年纪大些的,都都兴致勃勃地跑去帮忙踏桨。
小些的孩子,在童子军女兵的带领下,主动帮忙照料马匹。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只要吃饱穿暖了,就没一个愿意闲着的。
寅是三刻。
弦月偏西。
大批乌黑如山的舰船在一处河湾靠岸。
源自古柏山的小河很浅,五千担船进不去。
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