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慕容军也挑了三万人。
沈麟答应一视同仁给慕容东升装备具甲。
就算排后一些也不要紧。
军中淘汰下来的铁甲、皮甲也不能全扔了吧?
辅兵、补充兵多多益善嘛!
鲁志昌看到神奇的拖网捕鱼,每天捞十几万斤轻轻松松的。
沈麟也大方的答应白送他技术。
这得省掉多少军粮啊?
他一咬牙一跺脚。
十天之内,又被他留下八万人,全部编入西军。
没有兵甲不要紧,先训练着好了。
这些兵都是铁锋军,慕容军挑剩下的。
西军发不起那么多饷银。
鲁志昌给新兵们承诺。
可以发放五十斤咸鱼抵扣月饷。
反正,陕西路有盐池,食盐是永远不缺的。
老百姓当兵,不就是图个吃饱穿暖养家糊口么?
每月五十斤鱼干送回家。
全家人都吃不完吧?
卖了不一样能换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布匹棉花回家?
定西寨一扩再扩,占了好大的地盘。
新老兵加在一起,都超过二十万了。
也不怕什么敌人来袭。
光是诺大的营盘,就足够让人望而止步了。
寨墙用木头,多快好省,不需要换成夯土或者石头。
哨探任务全由铁锋军负责。
以小旗,百户部为单位,最远的已经撒到兰州和横山前线了。
鲁延世的兰州守军虽说只有三万人。
但军城百姓中的丁壮,也有义务参与守城的。
十万西域联军远道而来,缺乏足够的攻城器械。
十几天过去。
也没发动几次像样的攻击。
第五百章 以逸待劳
看来,这场仗,西域人做足了持久战的准备。
反正秋高马肥。
甚至整个冬天,他们都有的是时间。
沈麟笑着安慰道。
“老头,你家老四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当初,你失陷于晋州,生死未仆。”
“他果断组织了慈州大撤退,就做的很好嘛!”
“兰州在他手里,兵精粮足,哪有那么不禁打?”
“放心,我的哨骑一夜监视着呢!”
鲁志昌和慕容东升把玩着心爱的单筒望远镜。
有这宝贝,原野上能看到十几二十里远。
兰州外围的西域大军,有啥动静,确实无法遁形。
慕容东升乐呵呵地笑道。
“咱们现在就得加紧练兵,以逸待劳。”
“等都督的第一批制式具甲到来,铁锋军就足以武装起五万铁骑!”
“哈哈哈,我不觉得那十万西域联军能挡得住。”
鲁志昌心头也放宽了不少,他轻抚着一把乱蓬蓬的白胡子笑道。
“说实话,咱这辈子,还没打过这般懒懒散散的仗。”
“以往,每到下雪天,千多里的关墙一日三惊。”
“咱们就那点人马,刨掉内地留驻的。”
“用于关墙防守的也就十二三万。”
“哪年不是提心吊胆的?”
“今年倒好,明知道人家来了四十万大军,咱这心里反而踏实不少!”
你心里当然踏实了。
人家四十万骑兵。
守在边境线上的西军步骑占据了堡垒、城墙地形之利。
还不是有三十万之多?
就算新兵过半,战斗力差一些。
有城堡防护,跟野战能一样么?
哪怕沈麟指挥的两支军队没来。
西军没有打出去的本事。
单单是据城而守,胜算也有五成的。
为何对半开呢?
因为西军养不起更多的军队了。
而西域联军还能从后方调集援军,犹有余力。
人家那些马上汉子。
只需要一件皮甲,一把弓刀,两匹马足够。
这些装备,还都是自带的。
部族和联盟只需要提供吃喝就行。
沈麟笑道。
“我的意思呢!”
“只要兰州、会州,同心三城没有被攻破的危险。”
“咱们就按兵不动。”
以上三个边境大城,足以牵制二十四五万西域人。
其他的边境堡垒、寨子压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十几万西域骑兵分散在千多里的边境线上。
集中攻击某几处又如何?
鲁、折、杨三家谁没留着一两万骑兵机动?
随时也可以增援。
慕容东升沉吟道。
“都督,你是担心会打草惊蛇?”
沈麟哈哈大笑道。
“谁说不是呢!”
“你信不信,咱们这定西寨的二十多万人马拉去兰州。”
“仅仅装个样子,没准儿,就能把西域人吓跑了。”
“我之所以哨骑四处,遮蔽所有大道和边境小径。”
“就是不想让他们吓一跳!”
时间一天天过去。
天气越来越凉。
三支大军成品字形,泾渭分明。
第一个月,铁锋军主练队列、步操和普及识字。
顺便开展基层军官教育。
慕容军除了必要的阵列之外,加强了箭术和刀术训练。
两军六万新兵,原本的骑术基本过关,没必要花太多的功夫。
鲁志昌的八万新兵就差了不少,从头开始啥都得练。
他的雄心不小。
这批新兵,一样是按照骑兵来练的。
既然早晚要打出去,将来,战马也许就不缺了。
未雨绸缪,不得不下功夫。
有铁锋军从早练到晚,日日不停。
慕容军和永兴军也只得有模学样。
原本这时代的军队,能三日一操,就算勤快了。
无他,操练的越狠,消耗就越大。
没几支军队承受得起。
可现在有了吃不完的鱼肉进补。
还有水路昼夜不停的运转粮秣,库存是越堆越多。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将士们就补得红光满脸,膘肥体壮的。
再辛苦的操练,比得上战场搏命么?
吃饱喝足,精力充沛,也需要发泄不是?
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鲁志昌不止一次地自说自夸。
他觉得,定西寨这十万永兴军。
是他这辈子带过的训练最好,纪律最强,作战意志最坚决的部队。
慕容东升就打击他。
“可拉倒吧!”
“无论是单兵,还是小旗,百户、千户部对决演练。”
“你的永兴军连我慕容军都打不过。”
“就更别说都督手下的铁锋军了。”
鲁志昌气得吹胡子瞪眼。
“你咋不说?”
“最好的兵员,都被他挑走呢?”
“还有你个臭小子,少说风凉话。”
“你的兵,也是先挑的。”
“对了,我家七八个孙女,下午就随船到了。”
“你可以挑两个。”
“你都二十三四岁了,慕容家不得留个种啊?”
慕容东升顿时脸红得不要不要的。
那有这样强逼着人结婚的?
还有,咱是您老人家的子侄辈,你送一批孙女算个啥?
以后,咋称呼?
“这个……这个嘛!”
鲁志昌不由分说的道。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老子知道你眼光高,可咱家的孙女儿也长得不差。”
“真没合适的,折家,杨家还有不少呢!”
沈麟嘿嘿笑着打趣道。
“要不,也让咱去挑选一两个?”
鲁志昌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地道。
“你家已经有三个娇妻了,对了,还得加上晚晴丫头。”
“你还年轻,别沉迷于女色,不好!”
沈麟只得无语败退。
区别对待,也不至于这样吧?
还好只是开玩笑。
陈梁的船队来得比预计的更晚一些。
足足让沈麟等了五十四天。
天空都飘起小雪了。
西军太穷,目前需要解决的是过冬衣服啊!
好在,家里有个白娘子算无遗策。
梁自忠和沈忠和等人也能拾漏补缺。
随船来的棉衣棉裤,军装、被服就有六十万套。
几乎能把铁锋军,慕容军和整个西军都换一遍。
四十炼具甲也不少。
重骑七千套。
轻骑具甲三万三千套。
二十炼的重骑具甲三千套,轻骑一万二千套。
当然,配套的马槊、斩马刀和苗刀复合弩一样不缺。
难怪耽搁这么久。
恐怕家里这段时间,所有力量都投入到军工生产中去了。
闻讯赶来的杨文瀚,折可烈高兴得老怀畅慰。
第五百零一章 厉兵秣马
陈梁的大船队依然走得是北线。
黄龙江和黄江上游,辽国水军的防守最是薄弱。
他带来的战船只有二十艘。
改装的武装商船却有八十艘。
随船还带来了三十万担精粮。
全是磨制好的面粉,和今年新收的大米。
折、杨、鲁三家虽说只能分到五千套轻、重具甲。
也算不错了。
至少,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不少。
另外,陈梁还带了二百万斤二十炼精铁。
他们三家几乎招募了陕西路的所有铁匠。
别说打造兵器了,步人铁甲都能造一些。
鲁大昌擦了把眼角泪花,感动地道。
“沈麟啊,这回,真是不知该如何感谢你?”
“你对咱们西军,帮助实在太大了。”
沈麟乐呵呵地开着玩笑。
“别啊!”
“被褥,兵甲,精铁,都要算银子的。”
“过八百万两呢”
“就算欠着,你们呀,早晚也要还滴!”
杨文瀚,折可烈和鲁志昌三个老头已经麻木了。
他们这次好不容易凑了些银子。
跟天文数字般的货款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这个……目前只能付五十万两!”
脸皮最薄的杨文瀚老脸一红。
“这……已经是我们能拿出的最大数目了。”
陈梁凑近沈麟耳边道。
“我随船带来了一百万两,分别是我军和慕容军的军费。”
沈麟并没打算在西北呆太久。
要那么多银子干什么?
他大手一挥道。
“之前,我们从辽人手里抢了不少银子。”
“你们三家现在是困难期。”
“银子拉回去吧!”
“等我撤军时,再统一结算一批。”
鲁志昌顿时眉开眼笑,他搓着双手道。
“那感情好。”
“几个月后,战利品也该不少喽!”
前线的战事越来越紧张了。
杨文瀚,折可烈连饭都顾不上吃。
拉上兵甲和精铁、棉服就匆匆往回赶。
鲁志昌也没挽留。
大家商定了,十天后。
反攻,自兰州开始。
兵甲发下去,也得训练一段时间才行。
等回到铁锋军营地,陈梁才讲了讲家里的情况。
还别说,炼铁坊和兵工坊已经扩大了三倍。
其他工坊的壮劳力几乎全都参与进去了。
这还不够。
原本装备给新兵的甲胄也扒拉下来。
紧着沈麟这边先用。
慕容晚晴跟家里三位姐姐认了亲。
呆了三四天,就由陈栓、沈四陪着南下了。
他们去了三十艘舰船,随船带了大批的高档色布和书籍纸张。
甚至还有很多精美的玻璃制品。
陈梁道。
“四夫人在长安就收取了几十万两存银。”
“我临走前,她又派船自封丘送回七百万两。”
什么?
陈云惊问道。
“怎么这么多?”
“京城那帮王八蛋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慕容家的产业没被瓜分么?”
陈梁呵呵笑道。
“可能么?”
“咱们家的铁甲舰队在封丘亮相,加上之前的战绩已经传开。”
“现在有几个敢得罪咱们铁锋军的?”
“据说太子和奸相童子观听说慕容东升跟咱们走了,气得不轻,却也无可奈何!”
“辽军东路军已经正在猛攻商丘。”
“他们还指望四夫人的船队沿着运河南下,去帮一把呢!”
“很多吃进去的店铺,又都吐出来了。”
“四夫人按照都督的交代,在京城连开三天拍卖会。”
“六百万两银子的货款就到手了。”
原来是这样?
京城有钱人太多了。
如果单纯只是为了赚钱。
慕容晚晴在封丘呆上一个月。
搞到上千万两银子都不难。
陈梁笑道。
“大夫人做主了。”
“慕容家的具甲,按照二百两银子的套装结算。”
“四夫人带走的货物,家里也按照半价算。”
“赚的钱,都归慕容家。”
“毕竟他们,现在啥也没了。”
陈风惊叫道。
“那可不得了!”
“咱们家的货可从来不愁卖。”
“四夫人往大名,江南再走一趟。”
“变卖店铺,收取库银,再加上卖货赚的钱。”
“装备慕容东升的近六万大军都够了吧?”
沈麟反应很平淡。
柳楚儿作为大妇,也不可能一言而决。
她肯定跟军、民两部的头头脑脑合计过了。
就算如此低的供货价,铁城还是利润丰厚。
毕竟玻璃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铁甲、色布和书籍,宣纸平均下来,也不过一成的本钱。
其实,铁城钱庄已经银满为患了!
铸造金元、银元、铜元也有一成多些的火耗利润。
恐怕到了明年,大江南北,铁城铸币将大行其道。
谁还用需要称量裁剪的银子?
“慕容军属于编外部队。”
“沈麟一锤定音道。”
“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充。”
“也就这一轮吧,最终控制在六七万人就了不得了。”
“将来,十几万匹战马,人吃马嚼的就够慕容东升头痛了。”
“仅仅守在流浪滩东岸那点狭窄地方。”
“他可养不起!”
众人一点即透。
慕容东升有了甲胄马匹,强则强已,可养不起咋办?
还不得紧跟咱们铁锋军的脚步?
就像如今的西军一样。
欠了好几百万两银子,还只是个开始呢!
他们不过才装备了两万出头的二十炼具甲。
以后,这几十万人马还不得绑在铁锋军的战车上?
说诺大的西北之地,将来都是铁锋军的后花园都不为过。
银子的妙用,堪称神奇啊!
慕容军的驻地,一帮军将瞅着一车车的具甲运进来。
看得眼睛都花了。
毛峰叹息道。
“大帅,小姐这次,怕是把家底儿都花光了吧?”
慕容东升呵呵笑道。
“没呢!”
“沈麟家里,那几个夫人很开明。”
“不但派出三十艘战船一路护送。”
“还把玻璃,色布、书籍等紧俏商品交给晚晴去买。”
“万把套具甲,光是她在封丘赚到的钱,都没花完呢!”
“这不过是个开始!”
毛峰、罗凯、常远等人惊呆了。
啥时候开始?
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