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威苦笑道。
“会不会是咱们干掉了鞑子的运输船队,走漏了风声?”
罗凯摇摇头道。
“就算当时有远拦子看到了又如何?”
“那大营最多时能容纳二三十万大军,连绵十几里呢。”
“短短几个时辰,怎么可能撤得一干二净?”
众人面面相觑。
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办了?
陈梁斟酌道。
“其实,扎营河口,也不过是为了跟当初的南岸大营对峙。”
“如今,辽军主力都扑向洛阳、郑州了。”
“此地哪有留着的必要?”
“汾水上游的绛州,晋城,哪里不能驻兵?”
“粮草辎重放在城中,岂不是更安全?”
“还能节省看守的人马。”
道理自然如此。
可令大家万万没想到的是。
辽军的行动也太快了些。
陈梁顺水而下的时候,河口大营还忙碌一片呢。
短短不到十天光景,就人去楼空了。
有点气人啊!
罗凯问道。
“那咋办?”
“咱们总不能无功而返吧?”
陈梁愤然道。
“怎能啥都不做?”
“梁光,你和毛峰、罗凯率骑兵,沿着大道往北。”
“去济源方向,搜索前进。”
“我们水军前往汾水河口。”
“老子堵他三天再说!”
辽军的水军主力远在几百里外的郑州江面,正跟周军打着呢!
他们逆水上行,速度慢的跟乌龟一样。
陈梁打算称王称霸一段时间。
九千骑兵原本都下了船。
不多时候,只有四千精骑带着双马,疾驰向北。
没摊到任务的官兵,只得唉声叹气地上船。
汾水河口转瞬即到。
没偷袭到敌人的大营,就只能守株待兔了。
所有舰船,沿着黄江北岸一字排开。
就留着空荡荡的汾水河湾,看似安全得很。
岸上也不能闲着。
几百轻骑上了汾水西岸。
警戒范围扩大到二十里。
至少,不能让远拦子发现河口的埋伏圈。
第四百八十三章 运气来了挡不住
梁光的骑兵大队运气不错。
往北走出十余里,就碰上了一队十二人的远拦子。
夜里目视距离不远。
梁光的望远镜却占了些便宜。
他一发现对方,就下令所有人马驻足不动。
人噤声,马衔枚,张网已待。
远拦子一人三马,尽皆宝马良驹。
可梁光的队伍中,好马也不少了。
有心算无心。
等对方进入百十步,一番箭雨突袭。
再包抄追击。
这一路遮蔽面足够大,又尽是歼灭战。
居然干掉了上百辽军哨骑。
无一漏网。
毛峰羡慕地望着梁光和铁锋军军官手里“筒子神器”。
这玩意,实在太好用了。
可惜。
铁锋军的秘密武器,慕容军是没资格装备的。
“老梁,你不觉得奇怪么?”
“这才五六十里,远拦子的密度也太大了吧?”
梁光自然有所怀疑。
他前些天也带队出来晃悠过。
哪有今晚这般满满的收获?
“他娘的,辽军不会移营济源了吧?”
不出所料,大队人马再摸出十几里。
就看了济源城外,密密麻麻地辽军营帐。
寨墙高耸,灯火通明。
罗凯恍然道。
“北面就是阳城和泽州。”
“辽军终于要跟贼寇干仗了?”
梁光透过望远镜,看到又一批远拦子驰出大营。
这是……要轮换了?
他偷笑着道。
“后撤二十里!”
“吃了这波小鸡仔,咱们就回去。”
“都瞄准点。”
“他娘的,一路上,都弄死弄伤四十多匹好马了。”
众将士不由得满头黑线。
能不能别那么贪心?
咱们在打仗呢!
想要全歼敌人,可不容易。
远拦子乃辽军精锐,油滑得很,见机不妙就得开跑。
咱们不射马,追得上人家么?
不过,还真心疼啊!
后队已经派人去汾水河谷找船队要马车了。
死马、尸体都得拖回去。
大伙儿的形迹可不能暴露。
天光破晓。
陈梁喜滋滋地清点着收获。
“不错不错。”
“这种以多欺少的歼灭战。”
“老子喜欢。”
“出战的兵,尽皆铁甲在身,只有轻伤,没有阵亡。”
“小半夜,就弄死了二百多远拦子?”
“哎哎,要是每战缴获的,全是宝马良驹就好了。”
几位将官忍不住哈哈大笑。
五百多匹良驹,你还嫌不够?
就算在辽军中,宝马良驹也不是谁都能装备得起的。
“哒哒哒!”
一骑自北面疾驰而来。
“大人,汾水来船队了,数量不少。”
陈梁心头一喜。
看来,前线的辽军匆忙上阵,后勤压力很大啊!
昨天傍晚才走了一支。
一大早,第二支船队就送上门了?
“全军准备!”
朝阳初生,金色的阳光洒满江面。
波光粼粼,宛若无数金鱼在涌动。
晨风吹拂着雾气,渐渐散开。
辽军以三艘千担级哨船打头,飞快冲出了河口。
他们如果是从绛州出发的话,应该是半夜就开始忙碌了。
因此,这些哨船的警惕性很差。
入江口的水流很急。
七八艘三千担级战船,伴随着五六十艘大型运输船。
就像肥美的鱼儿,毫无察觉驰出河口。
也就掉进了陈梁的大网。
“咻!”
一发试射弹升空,准确击中了一艘护卫舰。
这是总攻信号。
河口两岸,两艘铁锋军战船冒着被击中的危险。
边发射着磷火弹,边飞速插入船队的后方。
彻底堵死了辽军的退路。
更多的战船和武装运输船就像露出獠牙的鲨鱼。
众将士奋力踏桨,顷刻间,合围成功。
“咻咻咻!”
几百发磷火弹打得又准又狠。
辽军的十二艘大小护卫船,还没来得及反击。
就被坠落如雨的磷火弹付之一炬。
江面上,下饺子一般,全是纵身跳水者。
在辽军看来,这是中了埋伏。
别的不管,先离开船只。
也许敌人会大发慈悲,战后总得抓俘虏吧?
或者,干脆不管咱们?
很快,铁锋军的战船靠近辽军运输船。
跳帮,厮杀,清剿……
远远避开的二十五艘己方运输船,也扬帆赶来。
船上的慕容军骑兵咬着牙帮子,张弓搭箭。
毫不留情地射杀落水者。
这次,他们看不上那些皮甲兵器了。
谁有功夫去打捞尸体?除非身着铁甲者。
没准那些鞑子,二鞑子穿着铁甲,沉得更快呢?
伏击行动很快进入尾声。
东岸驰来大批骑兵。
梁龙,毛峰等人回来了。
大家沿着江岸、河边一字排开。
但凡有侥幸上岸着,杀无赦。
梁峰却搭成哨船,登上陈梁旗舰。
“大人,辽国大军在济源城外,连营好几里。”
“怕不得有……十万人?”
“我们连续灭掉两批远拦子。”
“对方必有所察,定会出动骑队往南搜索。”
“咱们要不要?集中九千轻骑,伏击几波。”
陈梁指着逐渐清剿完毕的运输船,叹道。
“兄弟,又弄到六十艘大船。”
“你知道,船上运的是啥么?”
“精粮约十万担,牛三千头,肥羊两万余。”
“战马……他娘的不下一万,宝马良驹就上千啊!”
啥?
梁光和随后赶来的毛峰和罗凯,差点惊掉下巴。
咱们忙碌了小半夜。
出动四千精锐骑兵,才弄了几百匹良马。
可水军搞了个伏击。
收获都大过天了。
老天爷,这么多战利品,吃的太撑了呀!
毛峰的脸,上一点欢喜之色都没有。
他凝重地道。
“陈将军,原定计划,恐怕要改变了。”
“就算辽军再后知后觉。”
“咱们也很难伏击后续船队了。”
“必须立刻撤离,远遁无踪!”
当然。
两军加起来超过三万人,守住石河湾难度不大。
那地方的确是易守难攻之地。
可大伙儿的最终目标,不是前往安定府么?
老留在黄江干什么?
陈梁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加快打扫战场。”
“半个时辰后,全军撤离!”
陈梁拍拍屁股走了。
就连拉回来的远拦子尸体,也全部抛入江中。
战场痕迹,哪能彻底清理赶紧?
不到中午。
负责剿匪的副帅耶律浩瀚,亲自率领上万轻骑直奔汾水河口。
没错。
大股马蹄印就消失在此地。
“大帅,看,河湾里……有浮尸!”
第四百八十四章 误判西军
时间太短,泡水的尸体上浮的不多。
也就七八具。
耶律瀚海铁青着脸,冷声喝道。
“打捞上来!”
有水性好的辽军脱了甲胄,噗通噗通下了水。
望着肚子鼓鼓的尸体,头上,胸口的箭矢还在摇摇晃晃。
耶律瀚海一连拔出好几根轻箭。
“这是……我军的羽箭?”
他不知道的是。
这次清剿落水者,全是慕容军出手。
他们装备的,可不就是缴获的辽军箭矢?
铁锋军清剿运输船,或者在野外击杀远拦子。
战后都有收回铁杆弩箭的习惯。
毕竟这玩意都是十炼精铁,标志太明显了些。
复合弩射程远,准确度高。
射出的弩箭不多,自然就很少遗失。
副将完颜哈扎提醒道。
“副帅,这种箭矢,西军也有!”
“当初永兴军攻占慈州,守军单薄,撤退时……留下了一批。”
“再说了,他们在战场上也有缴获。”
不难理解。
辽军的兵工制造要求高。
箭矢、骑弓、步弓都比西军那帮穷哈哈手里的家伙好了不少。
他们但有缴获,不视若珍宝才怪呢。
“副帅,水底还有……好多人!”
耶律瀚海怒喝道。
“懂水性的,都下去捞。”
“难道,你等就眼睁睁看着同袍尸体喂鱼虾么?”
副帅一声令下,打捞的人数大增。
不到一个时辰。
汾河东岸就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尸体。
数量不下三千。
被水冲走的,还不知多少呢。
“天,博力塌,沃尔汗,他俩果然战死了。”
不远处,有辽军万户高喊道。
“大帅,他俩是末将昨晚……昨晚派出的远拦子百户。”
“这几个,还有这边几个,都是……都是我的部下啊!”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得多强大的敌军登陆?
才能让两百精锐的远拦子,一个都没跑掉?
人家从容收尸,清除了战斗痕迹。
顺手还在河口埋伏了一支运输船队。
死了几千人,就算运输船押运的兵员再少。
这也得五十艘以上了吧?
还得是规模最大的五千担船队。
耶律瀚海倒吸一口寒气,沉声问道。
“哈扎,你觉得……这是西军干的?”
完颜哈扎苦笑道。
“副帅,换了大周禁军,或者贼寇,可能么?”
“他们自保不及,哪有功夫派出足够的战船跑这么远?”
“偏偏,永兴军在潼关就有一支小舰队。”
“对付咱们的运输船队,还不容易?”
“快打快撤,路程也不算远。”
有军将纳闷地问道。
“不对呀!”
“哈扎将军,西军都是一帮穷鬼。”
“咱们在慈州打仗的时候,他们略有小胜,可是连衣服鞋子都要剥走的,跟饿狗抢食一般。”
“你看,咱们将士,大部分甲胄完好。”
“这几十个军官不是不着甲,而是穿了铁甲,肯定被剥了。”
“西军会这般浪费?”
哈扎摇摇头。
“乌尔齐。你要明白。”
“这是趁夜偷袭。”
“西军的时间很短,他们不敢在河口久留。”
“忍痛留下甲胄兵器,是因为他们的收获够多了。”
“这两天,往前线运输的都是备马和牛羊,粮食吧?”
“最关键一点。”
“那就是嫁祸!”
耶律瀚海揪着一把乌黑浓密的大胡子,深以为然。
西军即将面临西域联军的入侵。
他们多半也收到了消息。
联合的部族军太多了,哪能彻底保密?
因此,鲁、折、杨三家是不愿两线作战的。
要是王爷的南下大军回头,水陆并进。
潼关未必挡得住。
耶律瀚海懊恼地拍拍额头。
自己和王爷,大意了啊!
不应该把河口大营的人全撤走。
至少得留三五千骑兵据寨而守。
这不,西军就钻了空子,捡了个大便宜?
可惜,王爷不可能去打穷困的陕西路。
西军是块硬骨头。
放着更加肥美,更加软弱的大周禁军与河南路不打。
辽皇陛下都不能同意。
前两天,王爷刚拿下洛阳。
今儿,后路就被捅了一刀。
这滋味,一定不好受。
“哈扎!”
“传信绛州、晋州的留守人马。”
“调两千骑兵,三千步军来河口立寨。”
“这种事情,可一可再!”
“另外,脱下兄弟们的甲胄,好好安葬吧!”
“遵命,副帅!”
几百里外的灞桥,鲁志昌正在视察新建的兵工坊。
上千铁匠,三千多学徒挥汗如雨。
有了上好的二十炼精铁。
烧红了锻打,这些工匠每天能出上万把苗刀。
永兴军的轻骑,不再使用长枪。
重骑用更长更重的马槊开路,轻骑用苗刀足够了。
以前的朴刀,又宽又笨拙。
哪有苗刀的韧性和锋锐?
当然,老鲁更喜欢重达十斤的斩马刀。
但他只有二十四万斤精铁。
将就着装备三万轻骑,几万步卒就不错了。
兵工坊还在修建炼铁高炉。
来自利州的中品铁矿石,就算只能练出几炼铁。
有这么多工匠,努力锤炼,十炼标准还能达到的。
他现在的眼光高了。
哪怕步人甲制作再慢,那也得造。
“阿嚏!”
“阿嚏,阿嚏……”
老头连打几个喷嚏。
他揉揉鼻子,横眉骂道。
“驴球子的,谁在惦记老子呢?”
“延世,集结全军,今晚就开拔熙河、秦州!”
“遵命,父帅!”
石河湾。
陈梁的大船队又躲起了猫猫。
众人再次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