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218章

一品寒士-第218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留一手!

    不小心些都不成!

    第二天一早,官兵大营开始挖壕沟,加固寨墙。

    一副死守到底的模样。

    三方签署的告急文书,快马加鞭地送往京城。

    到底怎么打?

    打不打?

    还是朝廷那帮大头巾和阉党决定好了。

    单单凭借咱们这些人,不够!

    安定府城。

    皇城司密衙。

    慕容晚晴在新修的花房中挥动着剪子。

    一不小心,差点把她最珍爱的金边吊兰给剪坏了。

    “混蛋呀!”

    “气死我啦!”

    “平叔,你告诉我!”

    “咱们这个大周朝,真要寿终正寝了?啊?”

    “十万水路大军,各怀鬼胎聚集在一起。”

    “就连一个小城,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都没办法了?”

    欧阳平无奈的摊摊手。

    “小姐!”

    “你也知道……他们各怀鬼胎!”

    “我早就说过,这世上,利益一致,未必就能真的团结共事。”

    “哪怕偶尔齐心协力一回。”

    “沈麟也并非任人拿捏之辈。”

    “所以……”

    慕容晚晴回过头,嘴角闪过几分讥诮。

    “所以……我这招借力打力,等于白白浪费心机?”

    “平叔,你应该知道。”

    “二两银子一斤的二十炼精铁,三百两一套的轻骑具甲。”

    “就算倾尽我慕容家所有,也买不了多少。”

    “最终……可能连山东路都救不了。”

    “更何况整个大周?”

    “沈麟肥一家而亡天下,他太自私了!”

    “平叔,我……我没做错。”

    欧阳平苦笑道。

    “小姐,我没说你错了呀!”

    “你以一份密折撬动了澶州各方。”

    “就连太子,魏公公和丞相都动了心。”

    “你选择这么做,既不是为了慕容家,也不是为你自己。”

    “你没有私心,你当然没错!”

    “可……咱们低估了沈麟。”

    “单单一款强弩,就打得十万大军过不了泸水河。”

    “他们既然向朝廷求援了。”

    “也就表明,他们,已经束手无策!”

    慕容晚晴紧咬贝齿,狠狠道。

    “那就求援。”

    “再上一份密折!”

    “说沈麟的铁棚战船纵横黄龙江,无人敢拦。”

    “他正在抽调陈家寨兵马,意图举旗造反。”

    “半月内,泸水将汇集铁甲步兵过两万,具甲轻骑一万。”

    “还有……三千重骑!”

    “届时,安定不保!”

    “澶州危矣!”

    欧阳平大惊失色道。

    “小姐,不可!”

    你这是孤注一掷,会吓死人的。

    “沈麟真能调集如此强大的兵力。”

    “泸水东岸七平八凑的十万人马,绝对不堪一击!”

    “朝廷那些人……”

    慕容晚晴怒极而笑道。

    “你担心,把他们吓坏了?”

    “继续当缩头乌龟?”

    “不!”

    “这回,他们缩不回去了。”

    “安定乃北方明珠,庞大的民间财富若归于沈麟一人之手。”

    “他的威胁,要比庄子才、卢太白大了无数倍!”

    “这二位,顶多求个乱世自保而已。”

    “沈麟,就有了王霸之基!”

    姑奶奶就像看看。

    一颗大陨石掉进封丘那潭死水里。

    你们跳不跳脚?

    辽人南下,你们不在乎。

    因为你们不信,辽人打得过黄江防线。

    那要是,北方第一才子造反了呢?

    沈麟的钱粮、兵甲、强军、人才、本事样样不缺。

    这样的人,会威胁到那把破椅子的。

    各位,别再装睡了。

    醒醒吧!



    第四百二十六章 动静

    

沈麟当然不清楚。

    铁城遭受的无妄之灾。

    都是慕容晚晴这只狐狸精,在其中推波助澜,搞风搞雨。

    就算他知道了,也只会嗤之以鼻。

    堂堂大周王朝没落至今,岂是几项先进技术能拯救的?

    说续命都谈不上。

    慕容晚晴只看到了最表面的一层。

    以为凭着批量的铁甲,至少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可她根本没想过。

    就算沈麟的二十炼精铁和高效制甲技术交上去了。

    慕容家,或者工部的执行能力,会达到她的期望值么?

    皇城司被辽国密谍司渗透得千疮百孔。

    隐藏的就只严慎这一小撮人?

    搞不好,大周的军队还没得到实惠呢。

    辽国就大批量装备上了。

    不但没有缩小彼此之间的实力差距。

    反而加速了辽国南下的步伐,也加快了大周的灭亡。

    慕容晚晴,简直是一厢情愿,形同玩火。

    好在,她碰上了沈麟这么个硬茬子。

    沈麟是穿越客,头脑中没什么君君臣臣的那一套。

    手下的军中骨干,也是对官府没啥好感的梁家、陈家子弟。

    沈麟要是嚷嚷着造反,他们都得跟着干了。

    泸水河东岸的官军老实了,开始大搞营寨防御。

    陈云等一帮军将觉得挺费解。

    围而不打?

    封死咱们?

    咱铁城啥也不缺,水路还畅通无阻。

    根本谈不上围困好吧?

    正当大伙儿摸不准官军想法时。

    沈毅派人潜水过河,还没到游出二十丈距离。

    就被陈梁的哨船给逮住了。

    来人送来的密信,解开了大家困惑。

    梁自忠呵呵笑道。

    “这动静,越搞越大了。”

    “求援?”

    “朝廷还能从哪里调兵?”

    “庄子才肯定要固守自己的老窝,步骑军不会动弹。”

    “雄州和大名府正跟辽军打着呢!”

    “卢太白、孟日清,还得分心剿灭赵归一的流寇。”

    “自然是指望不上。”

    “难道?朝廷那帮大头巾改性了?”

    “又派京城禁军远征?”

    前些时候,沈麟从慕容晚晴口中得知。

    朝廷终于舍得派出几万禁军,借助水军船只,在绛州一带跟辽人干起来了。

    很难得!

    让人刮目相看。

    陈云神情轻蔑,瘪瘪嘴道。

    “那帮大老爷们能打仗么?”

    “咱们东岸汇聚的官军近十万了。”

    “这么多人都无可奈何。”

    “禁军来多少才保险?”

    “呃,就是在朝廷眼里,派多少人才打得过咱们?”

    红娘子歪着头想了想。

    “来援的兵马只能沿着泸水河北上,才有一点希望。”

    “流浪滩还没打通呢!”

    “最后还得打陆战。”

    “换成我,略略了解地形的话。”

    “至少要派五万人禁军步骑,才够吧?”

    “走水路,就算增加不少运输船,也得一万水军护送才行。”

    众人微笑着颔首认同。

    铁军对外,一直不显山不露水。

    城池规模,拥有的耕地数量,都注定养不了太多的军民。

    更别说,沈麟还收留了大批战争孤儿。

    其实,铁军人数,大致能判断出来。

    刨掉可能的陈家寨援兵之外,也就一万上下了。

    沈麟总结道。

    “朝廷这次抱着势在必得之心。”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如果连我这样一个游击官都收拾不了。”

    “传出去,大周朝廷岂不得颜面扫地?”

    “因此,本都督认为。”

    “来援的京城水陆军加起来不会低于六万。”

    “甚至有可能达到八万以上。”

    “所以,大伙儿想想,如何让他们知难而退?”

    啥?

    知难而退?

    不应该狠狠教训一番么?

    陈梁不甘心地道。

    “都督大人,您不愿意折损澶州本地的军力。”

    “免得辽国或者贼寇渔翁得利。”

    “这一点,咱们都赞同!”

    “可黄江以南,大周有几千万人口。”

    “咱们弄死几万禁军,也当是给那帮大头巾提个醒嘛!”

    沈麟忍不住翻了一百眼,没好气地骂道。

    “打打打!”

    “你还想在浪子滩杀得血流成河么?”

    “你想过没有,打完对咱们有啥好处?”

    陈梁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好处?”

    “把来援的官兵一锅端了。”

    “东岸那些人还呆得住么?”

    “始终堵着,特烦人!”

    陈云笑道。

    “梁子,大人说的好处,是没有缴获啊!”

    “禁军用的装备,咱们看不上。”

    “泸水西岸,山路崎岖,人家靠船只运输。”

    “骑兵肯定很少,战马也别指望了。”

    “白打一气,啥也没捞着!”

    “咱们多亏呀?”

    梁自忠也乐了。

    “就是!”

    “二夫人,陈风他们在黎城跟辽人干仗。”

    “至少能收获粮食、战马!”

    “打禁军,太鸡肋!”

    “我觉得,还是想办法逼走算了。”

    沈麟忽然问道:“流浪滩水道,还有多久竣工?”

    水道和两边的防御碉堡群,一直是梁自忠在监工。

    铁军不需要投石机,所有堡垒自然安装破阵弩。

    呈箭头状布设,主要是堵死两岸三百步的通路。

    也间接守住水道不受偷袭。

    四里长度的水道,全部用水泥浇筑。

    不可能修得太宽,能并行两条五千担大船。

    也就是八十步的宽度,足矣。

    这样,也拥有很好的泄洪能力。

    不至于影响到两岸的堡垒群。

    实际上,铁城所在这一段上游,实在太短了。

    河口水湾宽阔,江水相对平缓。

    自黄龙江分流的江水,也不会有太大的水量。

    梁自忠想了想道。

    “最多十天,就可以通航!”

    十天?

    不长不短,刚刚好。

    朝廷要调动大军,可不会像快马急递那般迅速。

    京中的老爷兵,不磨磨蹭蹭才怪呢!

    沈麟转头问梁自成。

    “造船场首批千担级哨船,三千担护卫舰,十天内有完工的么?”

    梁自成摇摇头:“加装铁甲很慢,全部完工不可能。”

    “如果紧急赶工一部分。”

    “比如千担级哨船十艘,护卫舰五艘的话。”

    “完全没问题!”

    沈麟点点头,很满意这个进度。

    他摩挲着下巴沉吟道。

    “从水军现有船只,中抽调五艘护卫舰,组成南下支队。”

    “千担级哨船的破阵弩,增加到十架。”

    “护卫舰增加到二十架。”

    “陈梁,你亲自带队,能不能把敌人阻挡在马氏县境内?”

    嗯?

    众人顿时眼神一亮。



    第四百二十七章 借刀

    

为何是马氏县?

    都督偏偏没提起荒草滩这一段?

    因为这一段,几乎没有完整的道路。

    是无主的荒僻之地。

    马氏县不要,安定不管。

    谁占了都没用。

    马氏县境内,那就是贼寇的地盘呀!

    陈麟起身,啪地敬了个军礼。

    “保证完成任务。”

    “这两种中、小型战船,在泸水河作战更加灵活。”

    “总共三百架破阵弩,足够黄江水军喝一壶了。”

    激动过后,这家伙又嘿嘿笑着问道。

    “都督,那帮人千里迢迢跑来。”

    “每艘船上都挤满了人。”

    “一波磷火弹打过去,可控制不住伤亡啊!”

    “您,不会怪……末将出手太重吧?”

    哟?

    还没出发,就学会提前打个预防针?

    沈麟伸出右手,虚点几下。

    “你呀你!”

    “留着点力气不行?”

    “灭他几艘先遣船只,震慑即可。”

    “你打庄老二,不是做的挺好?”

    “人家射程打不到你。”

    “逆水上行,也追不上你,纵火船基本无用。”

    “傻子才跟你穷横呢!”

    “就算要杀,也要逼他们上岸,让杨成良的义军去杀。”

    “别脏了咱们的手!”

    浪子滩以下很长一段距离,东岸都是丛山峻岭。

    归夹山县管辖,别说行军道路了。

    采药,打猎的都不愿意去!

    因此,那帮援军要是被陈梁堵住前路。

    他们还不甘心的话,就只有登陆西岸了。

    陈云抚掌笑道。

    “此计大妙!”

    “马氏县,黄家堡可是杨成良的老巢。”

    “他如今的重心,虽说已经转移到太原府西南四州去了。”

    “可老巢的防卫,从不敢掉以轻心。”

    虎大勇哈哈大笑道。

    “西南四州再好,也不过是多些粮草兵源罢了。”

    “那边早晚会沦为战场。”

    “马氏县黄家堡的铁矿,兵工制造却很难找出第二个来。”

    “我看呐,老杨纠集周边五县的留守人马,七八万总是有的。”

    “双方正好打个旗鼓相当。”

    “陈梁将军,你坐着看好戏就成了。”

    沈麟自封都督。

    手下顿时多出了五大参将。

    虎大勇这帮人不少也纷纷晋升游击官。

    手下还是老部队,只是搭了个架子。

    其实,游击官也算踏入将军行列了。

    不过铁军的军官们都有些小骄傲。

    带三千人算啥将军?

    呃!

    现在还是架子军呢。

    喊出来都脸红。

    陈梁手下屡次增补,也才三千人。

    他老脸挂不住,连连摆手道。

    “别别别,大勇兄弟,你这声参将。”

    “哥哥听了臊得慌!”

    众人顿时乐不可支。

    “哈哈哈……”

    “呵呵呵……”

    “报告!”

    沈四站在门外高声道。

    “大人,去往芦岔角的陈栓部回来了。”

    “第一批,就拉了五千青壮呢!”

    说兵源,这不?

    兵源就回来了?

    水军大部队要防御泸水河。

    陈栓只带了十艘船,还是以武装运输船为主。

    估计要多跑两趟了。

    众人立刻散了会,直奔水门码头而去。

    这批青壮,是白娘子从大批难民中筛选出来的。

    沈麟相信她的眼光。

    泸水河沿线,形同战场。

    流浪滩训练场是不能用了。

    铁军正跟十万官军对峙呢。

    让一帮新兵看到了也不好。

    五千人一下船,就被梁自忠麾下的教官团队接走了。

    他们将前往露水谷营地,进行封闭式训练。

    就算要打仗,两三个月内,都轮不到新兵。

    梁栓喜滋滋地敬礼禀报道。

    “都督,大姐,阿不……两位陈将军听说了家里的情况。”

    “他们特意挑选出一万五千青壮,都集中到了芦岔角。”

    “您看……”

    陈麟暗暗摇头。

    消息传过去。

    陈家寨一帮人还不知道多担心呢!

    既然军队回不来,那就多送些合格兵源来。

    一下子多出五千人?

    都选好了,沈麟总不能推掉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