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吧!”
“你说的是繁华路线。”
“绕城的,和一般路线难道不管了?”
“所以,能保本就不错了。”
“学生娃娃和老年人,得免费吧?”
“搞这个公共马车,就跟清洁工、公共厕所、澡堂一般。”
“亏钱也得弄嘛!”
“民政部有了煤矿和田地、商铺收入。”
“赋税也是越来越多了,赚了钱总得花出去。”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可不能留在银庄里,变成死钱。”
两位美女很是钦佩地望着侃侃而谈的沈麟。
就喜欢自家相公,这般视钱财如粪土的做派。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说的多好呀!
要是大周朝廷,有这想法并付之实际。
国事哪至于艰难如斯?
百里山谷,加上八里的盘山路,行来不过一个时辰。
沈麟带着护卫马队并没有直接回城。
他绕着新修的环湖大道继续视察。
万亩盐水湖深达两丈。
在沈麟不惜人力物力之下,已经挖掘成功。
现在做的,就是湖堤的收尾和植树工作。
宽三百步,长两里的引水道已经连通了泸水河。
三处水位持平。
水道南侧的水渠里,通过水车抽取的淡水正在欢快流淌。
南边的新水田,犹如百亩一块的大镜子反射着阳光。
金鳞闪动,承载着铁城人满满的希望。
换水,昼夜不停的换水。
通过温室发芽的谷子已经洒在北城的秧田里了。
等到麦收结束,这些水田都回插满嫩绿的秧苗。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沈麟的预言奇迹。
经过一个月的换水后,荒草滩也能变良田。
此法一旦可行。
农牧司就会以超乎所有的热情,继续往南开拓。
没有土,从西北的山区挖掘好了。
山上的土比盐水湖的土还好呢,连盐碱都没有。
水田东边依然留有两里宽度的沼泽地貌。
那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没有那支军队能大肆穿过沼泽地,跑来破坏良田。
引水道理缓缓驰来一艘大船。
陈梁站在船头朝着沈麟的马车挥手。
满口的白牙,闪烁着可爱的光泽。
“大人,大人!”
沈麟叫停了马车。脑袋伸出车窗问道。
“这是改装的那批运输船,跑起来咋样?”
陈梁笑道:“都去黄龙江实验半个月了。”
“状况好得很,三十人踏桨,一带一能牵引着战船逆水上行。”
“速度也达到了预期。”
“去芦岔角,现在只要一天啦!节省了三倍时间呢!”
“大人,安定和澶州的水军在上游,跟辽人干起来了。”
这小子如此兴奋。
好像人家不打仗,他就找不到乐子似的。
水军已经扩充到两千人。
车船大大降低了驾船难度。
原本一艘五千担运输船需要两百人,现在能减半。
战时,再减半都行,其他兄弟部队可以踏桨。
“你小子激动个啥?”
“还不是咱们搅合的时候。”
沈麟笑骂道:“最起码,也得等咱们的明轮战船服役才行。”
陈梁更开心了。
“哈哈,那要不了多久。”
“从安定拉回来的十艘半成品战船。”
“老梁叔说,再过二十天就能交付啦!”
那十艘五千担战船,船体都造好了。
原本的投石机和第三层战楼都不需要。
梁自成现在不缺船匠了。
他只需要改装明轮,在两层战楼和船身钉上铁甲。
最后装上四十架破阵弩就成。
这可是最强的武备了。
同样吨位的运输船才装三十架破阵弩。
最早的千担级战船才八架。
三千担级战船也不过十六架破阵弩。
以后有了十艘五千担级明轮战船,和同等数量的运输船。
两种小型战船改明轮之后。
就彻底沦为护卫船和哨船了,武备太弱。
难怪陈梁如此开心。
他即将拥有二十八艘船,近八百架破阵弩。
这种强大的战力,足以让他有信心挑战任何敌人。
沈麟一开口,就给他泼冷水。
“哪怕你的武备齐备,可兵呢?”
“两千水军就合格了么?”
“没有本官命令,不许参战。”
陈梁立马蔫吧了。
时间太短了。
新兵上船才一个月,很多训练都达不到沈麟的要求。
只能在湖里慢慢操练着了。
看来,黄龙江上,还得以巡逻为主。
如今的局势,哪是沈麟大打出手的时候?
辽军正在太原府下辖的各州县肆虐。
整个河东路乱成一锅粥。
岳父带着两千具甲马贼,下山打了几次秋风。
收获很大,损失也小。
可正因为他的具甲轻骑太能打了。
引起了辽军的重视。
上万轻骑开始围追堵截。
陈天浩当了一辈子马贼,机灵得很。
见势不妙,他就老老老实实回山了。
一帮人继续在芦岔角一带修水坝、筑小城。
这才是最有前途的正事。
不老实也不成。
他最近解救了上万的青壮男女。
这种时候,不赶紧修田种地,以后怎么养活?
荒草滩南边的杨成良动了。
太原府西南部的边远县城被他乘虚而入。
据说都攻占六个了。
这家伙根本没打算走。
占领一个地方,就治理一个。
修建城防,准备抢收这一季的麦子。
一切,都是为了迎战辽军做准备。
泸水东岸的四方镇,向来好战的赵归一,也出奇的老实。
他以二十万大军跟朝廷十万剿匪军对峙了一个月。
期间小规模的战斗不断。
但一次大型决战都没有。
马原兵少,竟然狗咬乌龟,无处下口了。
李广利的水军被卡在沁水河段,无法南下泸水。
真定府的贼寇撤了。
知府黄炳仁纠集了三四万军队,如果走水路。
他不介意北上汇合马原的大军,找贼寇报仇。
如今水路不通。
走陆路?
他那点班军乡军一旦出城。
还不够赵归一回身反击塞牙缝呢。
老赵到底是怎么想的?
很难猜!
但沈麟确定一点。
他的占领区有十几个县了。
就算杀了不少人。
去年的冬小麦,还是种下了不是?
哪怕没怎么管理。
广种薄收也不老少了。
他肯定得先把粮食抢到手再说。
如此看来,未来一个月。
南线剿匪战场打不起来。
最终,贼寇将何去何从?
没有人知道。
沈麟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第三百九十章 造孽呀
公交马车很快就投入使用了。
第一条开放的线路,直接贯通了南北城门。
一共十个站点,停留的地方,都在最热闹的中央大街。
学生完全免费。
五十岁以上,手持蓝色身份牌的老人也是。
这一措施,得到了城里居民的一致拥护。
原本有些人因为上车一文钱的“高价”而颇有微词。
他们最终被邻居和家里的老人一番数落。
确实,一文铜板很值钱。
外面的劳工辛苦一天,基本工钱才三十个铜板。
如今,城里人收入普遍增长。
打扫卫生、看守公厕和澡堂子的老人家。
一个月都能拿到一两二,划每天四十文。
进入工坊和公营商店,是城里人就业的主要选择。
月饷是一两半起步,涨的很快。
最夸张的就是军队和衙门吏员、学校先生。
最初是一两银起步,今年三月份直接翻倍了。
月饷二两起步。
原因是,铁城民政部有钱了。
吏员、学校先生,公营部门的雇工当然要涨薪。
这一大块甩给民政部。
沈麟的负担轻了。
当兵才是铁城最有前途的工作。
因此,官兵月饷自然是水涨船高。
还没包括各种奖励和津贴呢。
所以,官兵一直是购房主力军。
他们吃住都在军营,又没什么花销。
一年的月饷,就足够买一套大众化居民房了。
也就是楼下四间,楼上两间带大阳台那种。
比如,新来不久的霸刀门梁家人。
家里老人有山头可以自建房。
参军的两千二百男女却纷纷贷款,自个儿另外买房了。
为何?
有机会、又能独立生活,为啥要跟老人挤在一起住?
谁都看得出来,铁城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现在的新老城区,未来,就是城中心。
大半年前才修好的老城区。
商铺和住房,偶尔也有零星出售的。
价格至少涨了三倍。
老百姓都有自家的小算盘,大智慧。
卖了老铺子,老房子,去新城那边能号三套了。
这也算最原始的房地产投资吧?
因此,有能力买房的年轻人当然要加入进去。
总比把钱存在银庄,收点利息强吧?
沈麟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反正买卖二手房屋,登记过户一样会收税。
只是相对不高而已。
铁城的税收种类,可比大周健全得多。
安定府收个商税,不少人还唧唧歪歪,甚至中断过。
铁城打一开始,就按照十五税一交。
当然,沈麟自家的产业是不用交的。
他需要养军嘛!
三月份涨薪的时候,甚至规定了百分之五的个人所得税。
起征标准是月收入三两银子。
老百姓也没什么意见。
只有陈风嘟囔过。
他现在是副游击军职,跟游击官沈麟一样。
每月能拿三十二两银子。
一年就得交19两二的所得税。
红娘子就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
“相公的月饷,也交税了好吧?”
“你一年几百两银子,想好怎么花了?”
陈风除了卖了一套房,一间商铺出租之外。
他还真没花钱的好地方。
“咱要娶媳妇,让她考虑去!”
红娘子翻了个大大地白眼,极度鄙视。
“那你倒是跟梁淑儿说去呀?”
陈风立刻哑火了。
当初陈无双姐妹张罗着给陈风“选美”,效果不错。
他也在陈无暇的娘子重骑里看中了一位女子。
还正好是梁自成的亲侄女。
这下双方长辈都很满意。
两个年轻人自然心下欢喜,不几天就订了婚。
偏偏梁淑儿今年才十六岁。
这姑娘一身好武艺,事业心也强。
她提前就声明了,结婚要等两年。
不然免谈。
结果,不少人劝说无效,陈风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因此,他也成了熟人经常取笑的对象。
不过,他好歹说了一个。
弟弟陈云喜欢上沈思思,现在却挂起来了。
沈思思明确说了,三年之内不谈婚论嫁。
你要真喜欢我,等三年再说。
等不住,另外找吧!
沈麟私下里对三位娇妻说,这事儿怕是要黄。
他不能明说的原因就是。
这丫头自从受伤后,每次看他的眼神都不对。
咱俩是堂兄妹好不好?
你喜欢哥哥我,简直是造孽呀!
刚刚从衙门回来,沈思思就提着裙子跑过来。
“堂哥堂哥!”
“跟你商量个事儿。”
沈麟现在碰到伤愈的沈思思,就脑壳痛。
她的眼神,太炙热了。
“啥事?”
“说!”
沈麟一边往中院走,一边暗自祈祷。
千万别提出啥过分的要求。
哥是临死不屈的。
沈思思娇笑道:“没啥。”
“我想在课余时间,跟后院的娘子军护卫一起训练。”
沈麟转过头,上下打量着一身鹅黄春衫的小丫头。
青春正好!
“你认真的?”
沈思思坚定地挥舞着小拳头。
“经过那次刺杀,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世道乱了,就算是女儿身,也得有自保之力!”
你这年纪跟堂哥我当初一样,练武是迟了点。
不过也能学到不少。
“嗯!想法不错。”
“跟你三嫂商量去。”
“后院的一百娘子护卫,是她的部众。”
“想练武,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半途而废可不行。”
“你现在可带着一大帮学生呢,别让孩子们看笑话。”
沈思思的学问,在学校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几百个先生,都不得不甘拜下风。
没办法,大儒沈忠信从小教到大的才女。
能不厉害么?
她现在亲自带了一个大班,有一百学生。
另外还得给其他班,上四节语文课。
其实,她也挺忙。
能挤出时间参与娘子军训练,很紧的。
“咯咯咯,放心吧!”
“咱一定能成为高手高手高高手滴!”
这丫头连蹦带跳往后院跑去。
洒落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随时跟她形影不离的环儿佩儿路过沈麟身边。
一个说道:“大人,小姐的京中闺蜜回信了。”
“说您的新词《卜算子·咏梅》在南方传唱甚广。”
“市井楼台,皆歌沈词呢!”
另一个赶紧补充道。
“嗯嗯,还有最新的那首词。”
“小姐按照您的唱腔谱了曲子,一起送到京城去了哦!”
“小姐说了,就凭《一剪梅》,您绝对会成为万千少女的闺中之友的。”
“嘻嘻嘻嘻……”
第三百九十一章 狐狸精上门
香风飘过,两丫头跑远了。
小姐要去军训,她俩多半也躲不掉。
沈麟摸摸鼻子,突然打了个喷嚏。
嗯?
谁在背后说我呢?
“报!”
沈四儿疾步跑进中院。
“大人,不好了。”
“狐狸精来了!”
沈麟一愣,咱铁城可不许妖怪成精的。
哪儿冒出个狐狸精来?
他板着脸道。
“胡说八道!”
“有点正型好吧?”
“你小子都是亲卫小旗官了。”
沈四儿赶紧立正敬礼。
“报告大人!”
“皇城司驻安定巡察使——”
“慕容晚晴来访,正在东门外等着呢!”
啥?
你说的是那个……美女狐狸精啊?
沈麟心里一咯噔。
他最烦的就是这类了。
你要是个男人,咱们刀对刀,枪对枪,干就完了。
偏偏,慕容晚晴是个心怀叵测的大美女。
怜香惜玉倒不至于。
沈麟就是膈应得慌。
上个月,皇城司在铁城外闹出好大的乱子。
守城官兵敢放这狐狸精进城才怪呢!
沈麟大步往外走。
“去看看!”
踏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