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156章

一品寒士-第156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在安定人看来。

    这位新到的监军大人,也没有那么跋扈嘛!

    谁知道?

    咬人的狗不叫,他的招儿还在后头呢。

    宣布完圣旨,魏无涯走马上任,圣旨里的意思是,半月内,调集安定水陆军两万人,配合澶州水陆军五万人,真定、邢州等地再次纠集起来了的三万大军,合围贼寇于真定城下。

    李广利未归。

    在场的,只有知府周元,同知李乘风、通判沈忠信,东路游击沈毅。

    加上魏无忌,五人议事。

    “各位,咱家初来乍到。”

    “夏税还早。”

    “年关一场大战,庞大的抚恤金,多半把府库耗光了吧?”

    “就是不知道,这两月的商税征收情况如何?”

    沈毅只管军队,当然,伸手要钱他也不会迟疑。

    三位大佬互相对视一眼,心中都闪过一丝阴霾,果然是视财如命的阉党啊!

    你他娘的,不是来监军,想法子调兵么?

    怎么开口就问商税?

    大周能发展到今天,还能收取十五税一的商税。

    安定府也算是硕果仅存的一份儿了。

    沈忠信艰难开口道:“辽人以舰队偷袭安定,震惊天下。”

    “虽说前些天,李广利将军已经剿灭了那支舰队。”

    “可目前,安定的商业恢复不到三成,门可罗雀。”

    “一月份的商税,只有一万六千七百两出头。”

    “还不够供给三支军队呢!”

    “二月份好一点,可能会超过两万,但还是入不敷出。”

    “只能欠发!”

    嘶?

    听到这话,魏无忌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脸上也是大失所望,腮帮子都耷拉了下来。

    “才这么点?”

    四位本地官员面面相觑。

    你还想要多少?

    外地客商根本不敢来。

    东边,辽人偷渡黄龙江,还在运河沿岸肆虐。

    沁水跟泸水交汇直入黄江的下游。

    贼寇横行,谁敢跑?

    没有外来客商,从本地坐商中收取这么些商税。

    已经不少了。

    就这。

    咱们还打算从夏税里找补呢。

    沈忠信更加委屈,那大笔的抚恤银子还是老夫垫付的,鬼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来?

    周元慢条斯理地道:“水军和安定东路军,每年核发各十万两。”

    “安定西路军七万两,都是从商税里扣。”

    “每月,就需要二万二千五。”

    “安定府还有二万乡兵,从一月份起就欠饷了。”

    魏无忌不满地道:“没钱还养那么多乡兵干什么?”

    “各乡镇里要训练,自己筹银子去。”

    “那什么西路军,不是你沈家的大才子么?听说这小子生财有道,他那个每年七万赏银,欠着吧!”

    他当然知道。

    安定府一万正规东路军,是必要养着的。

    安定水军也一样。

    要不然,辽人再偷袭一次,自家的小命都难保。

    只要守住了黄龙江防线。

    偶尔有小股辽军偷袭登陆。

    也别想攻破一万安定正规军据守的城池。

    “那么,各位,只剩下两支军队的月饷啦!”

    “拉平了,一个月还不到两万,怎么也有盈余了。”

    “咱家听说,沈毅你如今,也不缺装备。”

    沈毅没好气的道:“装备费,抚恤金都是我家垫付的。”

    “这个钱,必须还!”

    魏无忌连连点头:“还,为何不还?”

    “不过,不是现在!”

    “各位,黄龙江防线打通了。”

    “咱们不指望运河客商,陆路也可以走嘛!”

    “恢复到以往五成水准,总没问题吧?”

    “从今天起,推官大人,商税收入全部转交我监军府。”

    “一切以战时为准,不得有任何推诿。”



    第二百九十三章 强势压服

    

听到对方这般狮子大开口,沈忠信眼前一黑。

    征收商税,负责发放,本就是老夫的职权,否则,要我这个推官干甚?

    沈忠信咬牙:“魏监军,你无权干涉地方政务。”

    魏无忌寸步不让道:“哦?咱家没权利?那咱家义父呢?”

    “他老人家,要重新任命一位安定推官,或者一位东路军游击,不难吧?”

    “你别告诉咱家,安定地面上,你沈家就一手遮天了?”

    “庄子才总督那边,可有的是人,想来安定任职呢!沈大人,人走茶凉。你垫付的大笔银子,恐怕就打水漂喽!”

    沈忠信倏然而惊,心头寒气直冒。

    即将伤愈的双腿隐隐间,又有些疼痛起来。

    你他娘的,是拿魏成忠压老夫么?

    还别说,这个威胁太有效了。

    魏成忠和宰相童子观狼狈为奸,权倾朝野。

    偏偏沈家老大沈忠孝到了京城,至今赋闲。

    别说罢免他这个原本,就不是走正途科举的推官,就连知府周元也一样。

    唯一算是正经出身的,唯有同知李乘风了。

    可他堂堂进士,当初跑来安定当个教谕。

    还不是性子太迂,不会巴结阉党?

    所以,魏成忠的威胁,对在场的几人而言,不亚于平地惊雷。

    关键时刻。

    周元呵呵轻笑道:“老沈啊,反正是入不敷出。”

    “你身体也不好。”

    “就让监军大人去操劳嘛!沈毅的军费,又不会差一个铜板。”

    这是要妥协了!

    胳膊抗不过大腿。

    魏无忌的头上,还是一条长满黑毛的大粗腿。

    沈忠信多聪明的人呐。

    他果断答应了。

    看得李乘风和沈麟暗暗摇头。

    完喽!

    每年几十万银子商税,能有一半儿落到实处,就得谢天谢地。

    关键是那两万乡兵。

    虽说欠了一个月饷银。

    三位父母官拆东墙补西墙。

    还是以部分粮食安抚了军心。

    操练依旧。

    可这死太监一来,直接打算长期停发。

    刚刚高涨的士气,却被一闷棍,给生生打了下去。

    安定乡军要是这样搞,多半要废了!

    唯一的指望。

    就是沈家集的七千人,应该还能坚持住。

    沈忠信哪怕自掏腰包。

    也得把这支军队当成私兵养。

    其他六个镇的一万多人。

    他实在爱莫能助。

    不是养不起,而是要顾忌影响。

    魏无忌很满意本土官员的知情识趣。

    他得意洋洋地道:“现在说出兵之事。”

    “澶州城和真定府,自有咱家两位义兄去办。”

    “料来,庄子才他们都是聪明人。”

    “咱们说说安定两万水、陆兵马。”

    “李广利的水军兵雄势大呀,他出一万三千,留一大半儿巡逻黄龙江,也足够用了。”

    “沈毅你出兵五千,剩下两千,交给西路军那个谁,你们去通知他。”

    “好了,就这么办!”

    “派个人,送咱家去监军府看看。”

    望着魏无忌趾高气扬地离去。

    四人重新回到大堂,相顾无言,只是长吁短叹。

    沈毅愤然道:“胡闹!”

    “东路军还没练成呢!”

    “去五千?剿匪还是送死啊?”

    周元脸色恢复到往日古井不波的刻板样子:“大侄子呀,你愤怒又有何用?”

    “但凡能抗得过?”

    “咱跟你爹还不得争取一二?”

    沈忠信掐着胡子,一脸苦楚:“你周世伯言之有理。”

    “儿呀,胳膊扛不住大腿。”

    “你不得胡言乱语!”

    “去吧去吧!”

    “从沈家集抽调些战马和老兵回来!”

    “学沈麟,打仗就要拿出最好的精兵和装备。”

    “能少死些安定子弟,就是最大的胜利。”

    如今,这两支军队,拥有四千多套铁甲。

    战马过五千匹。

    再配上部分驽马,完全能编成五千骑。

    其中,还有五百重骑兵。

    战力非凡,沈忠信不相信贼寇能吃得下。

    “嘿!”

    李乘风掀着茶杯盖碗,突然轻笑出声。

    其他三人都忍不住望过去。

    李老头摇晃着脑袋,面露讥诮:“不说一万三,就是再加两三千,李广利都会出兵。”

    “练兵嘛,打辽人,打贼寇,不都是练?”

    “但要沈麟那个小机灵鬼出兵?”

    “呵呵,那就难如登天喽!”

    “谁去说?”

    闻言,沈毅也忍不住笑起来:“反正要去沈家集调兵,顺便去一趟吧!”

    “李老爷子言之有理。”

    “咱也想看看,沈麟是个啥反应?”

    还能有啥反应?

    两人一见面,沈麟就拍着桌子怒骂道:“想得美!”

    “你要不是我堂哥,信不信我立马放狗?”

    沈毅乐不可支地连连摇手。

    “哎哎哎,冤有头债有主?”

    “这关我啥事儿?请不要误伤友军。”

    沈麟没好气的道:“原本打算去钓钓鱼的。”

    “结果你一来,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好兴致全搅没了。”

    “不怪你怪谁?”

    “不发饷银,还想调老子的兵,他以为他是谁?”

    “就算魏成忠那个老狗亲自来。”

    “小爷照样放狗!”

    这态度,硬气到了极点。

    还别说,人家沈麟有足够硬气的理由。

    建军筑城大半年,才领了第一个月的饷银,还没发全乎。

    三千两银子,直接退了都行。

    还顶不上人家半个月的水泥利润呢。

    朝廷没养着人家。

    人家凭啥出兵帮你去剿匪?

    闻言,沈毅佩服之至,大拇指竖得高高的。

    “你牛!”

    “赶紧整顿晚饭的,必须有老庞家的卤牛肉下酒。”

    “要不然,堂哥我回去呀。”

    “绝对不会添油加醋!”

    沈麟抚掌大笑。

    “成!”

    “就冲你这句话。”

    “好酒好肉管够喽!”

    他要的就是添油加醋,等沈毅回去激怒了那个没卵子的死太监。

    沈麟才好进一步发挥嘛!

    酒足饭饱,沈毅开开心心地走了。

    沈麟找来陈云、张自忠几人:“咱库房里留存的那一百套辽人铁甲、服饰、兵器都准备好。”

    “从今晚起,探马撒到县城去。”

    “对了,宋新成教大伙儿的辽国话。”

    “都学得咋样了?”

    梁自忠嘿嘿笑道。

    “简单的都会说几句。”

    “骂人的脏话,全会。”

    “当然,还有十几个机灵鬼,完全能对答如流。”

    这一点,很正常。

    任何外语,最好掌握的,肯定是脏话。

    沈麟嘿嘿笑道:“去吧!”

    “一百铁甲,都刷成皮甲黄色。”

    “他姥姥,非得逼着小爷发飙!给这阉货上上眼药!”



    第二百九十四章 千里愁

    

京城,沈宅。

    沈忠孝坐在火盆旁,捧着本文集看了一会,就觉得眼酸。

    不看吧,又显得无聊心烦。

    他这般如坐针毡的日子,已经持续半个月了。

    老管家沈忠厚洗刷完茶壶。

    从新添上夹山毛尖,沏上开水,煨在火盆边缘。

    他偷眼瞅瞅沈忠孝那模样,就忍不住劝道。

    “老爷呀,您可能也老花了,屋里暗。”

    “要不?咱把火盆挪到窗口去?”

    沈忠孝苦笑道。

    “人到了年纪,哪个不得老花眼?”

    “我这双招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服老不行喽!”

    “咱们呐,是心里憋着事。”

    “你个老家伙,一早上还不是转来转去,心不在焉的?”

    沈忠厚一愣。

    我是管家呀,转来转去不应该么?

    “老爷,俺可没啥心事!”

    沈忠孝把桌上的半杯温茶泼在地上。

    自个儿重新倒了一杯滚烫的。

    老花眼只是看不清字迹,可不影响看人。

    他取笑道。

    “都这么多年了,老夫还不了解你?”

    “那壶茶才倒了两茬,大早上的,你就给换新了。”

    “这可不是你一贯节俭的性子。”

    管家沈忠厚老脸一红,颇不好意思。

    这种常识性错误,他都多少年没犯过了。

    老爷享用的一壶茶。

    怎么的也要喝到午时,换过三四次水。

    “这个……老爷……”

    沈忠孝不在意地摆摆手。

    相处多年的老伙计了,他还不至于责怪。

    “好啦!”

    “家乡的茶叶够喝呢,偶尔浪费一点没啥。”

    “你呀,别老记挂着沈诚行不?”

    “不就是送封信回老家么?”

    “走大名府绕个圈,不赶夜路,安全着呢!”

    门外却传来沈思思阴阳怪气的娇嗔。

    “哟?”

    “这时候安慰厚伯,就说安全了?”

    “前些天,人家要跟着沈诚一起回去,您咋说的?”

    “什么各地山贼蠢蠢欲动啦!”

    “什么杨赵二贼的探马,已经出现在大名府外围啦!”

    “你咋不说辽人的远拦子避开雄州,也跑的到处都是呢?”

    沈忠信没好气的喝道。

    “你个死丫头,滚进来。”

    “呜呜喳喳地干啥?”

    “外面很凉快么?”

    沈思思穿着一身素色长裙,套着件鹅黄坎肩,蹦蹦跳跳地进了门。

    她的小嘴可不饶人,依然巴拉巴拉地发泄着不满。

    “哼哼!”

    “进就进!”

    “您这又不是金銮……啊不……又不是龙潭虎穴。”

    “您要不呜呜喳喳的,能把厚伯吓成这样?”

    “半个月了,他都茶饭不思的?”

    沈忠厚赶紧摆手。

    “小姐,可不是那样的。”

    “只是沈诚,第一次走这般长的时间,俺不习惯罢了。”

    “他是个男娃,还练了武艺。”

    “有甚好担心的?”

    “您一个女娃走陆路回去,才真的危险哩!”

    沈忠孝只是乐呵呵地瞅着,不发一言。

    他哪里舍得让自家女儿冒险跑回安定去?

    就这般呜呜喳喳的,一天听不见。

    他都老不习惯。

    沈思思一屁股坐在老爹旁边,自己给自己倒上一杯茶。

    热气腾腾地,她却不喝。

    只是捧在小手里,嗅着香味,一脸陶醉。

    “还是家乡的气息好!”

    “人家就是想念安定了嘛!”

    “在这沉闷的封丘城里,哪儿也去不了。”

    “到处都是人,出个门都能被踩好几次。”

    “哪有咱们安定好?”

    “要是在沈家集,这季节,都可以去芦苇荡挖则耳根。”

    “上二郎峰刨春笋了。”

    “现在呢?就一个字——烦!”

    沈忠孝咂咂嘴,脑海里回想着某种爽爽脆脆的味道。

    哎呀!

    你个死丫头绝对是故意这么说的。

    你把准了老夫的脉。

    就是来勾你老爹我的馋虫。

    凉拌则耳根,加点香油,辣椒油,红红绿绿。

    腊肉吵春笋,喷香喷香的。

    “吸溜……”

    “别说了!”

    “咱们呐,最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