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寒士 >

第154章

一品寒士-第154章

小说: 一品寒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麟摇摇头,做实验必须严谨。

    这是他前世今生的一贯作风。

    “他疯不疯,咱不管。”

    “静水实验,三天算最短的了。”

    “必须观察扇叶,传动链条的腐蚀效果。”

    “咱们这次用的专用胶,效果也需检验。”

    以后,车船要停泊在盐水湖里。

    明轮扇叶的耐腐蚀性就是个重要课题。

    铁的、木头的扇叶肯定不行。

    那玩意坚持不了多久。

    目前,沈麟采用的是黄铜制品。

    后世螺旋桨专用的镍铝青铜更好。

    以现在的条件,他也折腾不出来呀!

    有黄铜就不错了。

    大家还心疼得不行呢。

    铜,就是钱啊!

    一艘三千担的车船,得要上百个明轮吧?

    那得多少黄铜?

    好几千斤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单单一艘三千担的明轮船船体造价,就超过二千两银子。

    再加上铁甲,破阵弩什么的。

    哪怕沈麟出产的精铁很便宜。

    整艘船,三千两也打不住。

    这已经超出大周水军战船的造价了。

    大伙儿原以为,咱们自己造船,各种成本压到最低。

    至少能便宜一半呢。

    谁知道,居然更贵了?

    沈麟倒不在乎这一点。

    他一向的观点都是,只要最好,不怕最贵。

    能在战场碾压敌人的装备,贵又何妨?

    关键时刻,能救下弟兄们的命。

    能打胜仗!

    这就足够了。

    再说了,造船是个长期的计划。

    不可能一次就要造个百十艘的。

    安定府还有李广利的水军顶在前面呢。

    沈麟目前的战略决策是防守为主,反击为辅。

    等打通了流浪滩水道。

    自己的水军能称雄于泸水流域就行。

    上能直达黄龙江。

    下能在贼寇的地盘儿上大摇大摆,呼啦啦地冲到黄江去。

    一旦沟通了京城的商路。

    泸水铁城的纸张、书籍、布匹、成衣、甚至未来的私盐。

    这些生意都能盘活了。

    银子、粮食不缺。

    想买多少黄铜造船不行?

    整个大周,铜钱还是主要的流通货币。

    民间沉积的铜,绝对超过亿斤。

    皇家掌控的铜山,不知道封存了多少呢。

    沈麟帮他们花花,造成小范围的铜荒。

    实际上,也能加速货币的流通。

    对经济的发展,只有好处没坏处。

    以后的生意,不管是银子,铜钱,沈麟都是来者不拒。

    银子多了,发行银元有火耗可以赚。

    还能增强泸水银庄的储备金,银本位嘛!

    铜钱,大部分肯定融了造明轮战船。

    再多也不嫌多呀!

    三天后,试验船在泸水河上行驶如飞。

    惹得军民站满了两岸看稀奇。

    沈麟也没打算瞒着人。

    反正这玩意弄出来,他就不担心别人仿造。

    车船没有大多的奥秘。

    就算人家用不起铜制明轮,木轮也可以。

    只是寿命和使用效率要差很多罢了。

    他甚至都不担心李广利找上门要求定做。

    可以卖!

    三千担明轮船,不上铁甲,六千两银子不过分吧?

    这个价格。

    李广利都能从别的造船场批量订购两三艘帆船了。

    哪怕他看上了车船逆水行驶的优势。

    他完全可以自己仿制嘛!

    用木轮,价格不就下来了?

    陈梁就很担心。

    大周的造船场会造明轮船,能瞒得住辽人?

    沈麟忍不住哈哈大笑。

    车船只是在内河航道占据优势罢了。

    海上风浪太大,木轮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如果大周水军在内河上都无法决胜。

    再先进的船只,给他们也没用。

    沈麟可不仅有破阵弩这一样远程武器。

    辽国水军一旦大量换装更快的明轮车船。

    他不介意折腾出更强大的远程武器。

    比如,火炮。

    只是,暂时没那个必要而已。

    “大人,三千担战船就需要一百个踏桨位。”

    陈梁细心的翻看着一张张设计图初稿。

    不由得心底一沉。

    “可是,我们水军,每艘三千担船的标配才一百人。”

    “这其中,还包括操帆手,弩手和后勤伙夫了。”

    “就算咱们的官兵都是多面手,也不够呀!”

    沈麟抬头古怪地笑道。

    “你小子会不会动脑筋?”

    “啊?”

    “本官严重怀疑,你这个水军千户不合格。”

    “栓子,你说!”

    陈栓很机灵,他笑着敬了个礼,有条不紊地道。

    “根据末将观察。”

    “三千担明轮战船,就算三十个踏桨手做功。”

    “脚力也远远强于手力。”

    “逆水行进,肯定快于老式的风帆划桨。”

    “大人预留一百个踏桨位,只是为了战时准备。”

    “因为,战时,船上可不只有一百个水军兄弟啊!”

    陈梁懊恼地一拍脑门。

    “大人,末将错了。”

    “没考虑到战时上船的兄弟部队了。”

    “咱肯定是合格的!”

    “就算没考虑到。”

    “不也有小栓子,这个副千户拾漏补缺么?”

    你倒是不脸红。

    好像栓子就是你从砂砾堆里,翻检出来的金坷垃似的。

    众人无不莞尔。

    踏桨位是有侧舷小窗户的。

    夏天吹吹风,踏桨手在底仓也不会觉得闷热。

    冬天就更好了,活动活动更暖和。

    让兄弟部队分批次踏桨,完全可行,也累不到哪里去。



    第二百八十九章 阉党伸手

    

众将都在为铁军又添一件利器而欢欣鼓舞。

    三叔沈忠和靠近沈麟低声道。

    “大人,有麻烦了!”

    沈麟感到莫名其妙。

    辽人过不了黄龙江。

    贼寇不沿着泸水河北上。

    咱铁军有啥麻烦?

    “生意上,受到阻击了?”

    “咱那便宜二伯断了腿,正养着伤呢!”

    “他又出幺蛾子了?”

    能有啥生意?

    如今铁城只是少量提供些农具、铁器和书籍纸张。

    供应吴七在安定府四县的买卖而已。

    如今,他大舅周元好歹是堂堂知府了。

    也得顾忌一下影响。

    局势也不安稳。

    周吴两家没打算如以前那般扩大买卖。

    如今守着四县一亩三分地,无人敢找茬儿。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既然没人敢找吴七买卖的麻烦。

    那就是咱们提供给安定府的大批量水泥了。

    其实这玩意的就是靠走量,还耽误了铁城不少的劳动力。

    利润算不得多高。

    就算一个月买千万斤又如何?

    销售额也不过两万两银子而已。

    比起书籍、纸张、布匹、铁器的利润低了好多倍。

    沈麟其实没多少兴趣的。

    你不买,咱不生产就好了。

    马上就要扩修城墙,挖盐水湖了。

    他正愁劳动力不够呢。

    沈忠和拉着沈麟走到一旁,苦笑道。

    “不是你那二伯要出幺蛾子。”

    “这次还真冤枉了人家。”

    “他收到你大伯托人带回来的家信,听说绕了个大圈。”

    “跑死了好几匹马呢!”

    “他托沈昂告诉我说。”

    “贼寇赵归一围攻真定府,京城震动很大。”

    “老皇帝派了三个太监,前来澶州监军。”

    “主要目的,就是调军剿匪。”

    “偏偏没有形成正是公文下发,奇怪不?”

    “你大伯怀疑,这是魏成忠自作主张。”

    “阉党想抓军权呢!”

    “你大伯提醒咱们,要妥善应对。”

    太监监军?

    这可不是啥好现象。

    大周朝立国二百余年,好像没出现过这种破事儿啊?

    就沈麟所掌握的前世历史来看。

    任何一个朝代到了尾声,必有妖孽祸乱朝纲。

    而跳得最欢的那帮人。

    往往就是太监。

    因为,此时的皇帝已经不相信外面的文武大臣了。

    他觉得,只有皇家奴才,太监,才不会真的背叛他。

    想法没错。

    太监确实离开了皇家就没法混。

    可这帮人身子残缺,性格乖张贪婪。

    有本事,且忠诚为国的有几个?

    凤毛麟角吧?

    他们,懂个毛的军队啊?

    带兵打仗?

    不消极避战,带头逃跑就是好的了。

    “走,回去说!”

    试验船交给水军,继续进行各种测试。

    沈麟带着一帮军将回到议事大厅。

    三叔才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众人无不义愤填膺。

    脾气暴躁地陈风一拍桌子,大声骂道。

    “痴心妄想!”

    “咱们铁军,可是大人自筹经费组建的。”

    “包括这座城,都没要过朝廷一个铜板。”

    “当初张峰奇老总督在世那会儿,步下铁城这一局。”

    “其实是防着北邙山生乱,要咱们守好东麓即可。”

    “多高明的手段啊?”

    “都说庄子才混账,人家上任也没找咱们的茬儿不是?”

    “因为老庄知兵,对老总督的布置心领神会。”

    “他甚至把他那个不争气、瞎胡闹的儿子都调回去了。”

    “换了个跟咱们配合默契的李广利来!”

    “朝廷派个太监,就想调铁军去真定剿匪?”

    “哪个二傻子?在做白日梦呢?”

    不少军官纷纷附和,红娘子甚至拍手叫好。

    这些军官,除了林光、林锐和虎大勇带来的几个。

    其他人不是姓梁,就是姓陈的。

    当然,也有几个姓沈的。

    但九成五的人,都是当初沈麟的护院家丁。

    是沈麟用新的操典,一板一眼训练出来的。

    他们对沈麟的忠心,毋容置疑。

    这也是大家特别关心沈麟有没有后的原因。

    这时代的人,讲究个忠义。

    一旦真心实意效忠一个人,那就包括他的子子孙孙。

    如此作为,才是流传千古的佳话。

    能写进小说话本中去,被后人传唱称颂的那种。

    梁自忠敲敲桌子。

    “我铁军出战,非大人亲令,别人无权调动。”

    “皇帝老子来了都不行。”

    “军规第一条,写的明明白白。”

    “一起行动听指挥嘛!”

    “不过,各位呀,你们觉得,阉党会调咱们铁军么?”

    “安定一战,铁军在册上报的兵源,只有三千人呢!”

    “怎么调?调多少人?”

    “泸水铁城还守不守了?”

    嗯?

    还是老梁心细如发。

    没错啊?

    铁军扩军到七千人。

    这是咱们内部机密。

    因为,咱们没有拿朝廷的一分饷银。

    虽说安定府答应核发五千人的军饷。

    可那也相当于养乡兵吧?

    武器装备还不得自筹?

    凭什么被朝廷当做正规军使用?

    白娘子陈无暇眼神一亮,抿嘴轻笑道。

    “应对之法很简单嘛!”

    “情报科都动起来。”

    “一旦确认前来安定的太监行踪。”

    “咱们可以把多出来的兵源,绝大多数战马都转移嘛!”

    “要不?就去老梁的邙山村待一段时间?”

    梁自忠频频颔首道。

    “二夫人此策大妙。”

    “我看行!”

    陈云含笑补充道。

    “就留五百重骑,一千五轻骑,五百女兵和五百水军好了。”

    “战马还得一人一骑,多了惹眼。”

    “兵器甲胄,能藏的藏。实在不行,旧兵器,凑凑也能用。”

    “上次老梁不说过么?”

    “铁山附近有好几个大山谷,荒凉的很。”

    “稍稍平整一下,就能弄成训练场。”

    “搞搞山地攻防也不错嘛!”

    沈麟不由得暗暗发笑。

    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么?

    监军太监要是,没带着略略知兵的随从。

    还真会被糊弄过去。

    打心眼里,他瞧不起朝廷的应对策略。

    凭什么澶州地界的贼寇,就非得让澶州军队自己解决?

    庄子才也好,咱们安定的几支部队也罢。

    防范的重心,可是隔江相望的辽人啊!

    精锐部队调往南部地区。

    辽人突袭过江如何抵挡?

    真以为李广利的水军,把辽人的那支舰队和造船场灭了。

    就万事大吉?

    高枕无忧了?

    真他么,无知者无畏!



    第二百九十章 先走一批

    

沈麟不认为朝廷随便派个太监,就能调动大军。

    岂止是自己不愿意。

    沈毅的安定东路军,老兵不过三千出头。

    不对,沈家集又训练了大几千人。

    他不得调一部分老兵回去?

    所以,东路游击军看着数量不少。

    其实八成都是新兵。

    哪怕这些人都是从各镇乡兵中挑选出来。

    没见过血,训练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二伯父子舍得拉出去剿匪?

    这只军队说是沈家主脉的私兵,都不为过。

    抚恤和购买军备。

    他们可投了不少钱进去了,四五十万呢。

    依靠没有恢复的商税,何时能找补回来?

    李广利的安定水军,确实乃朝廷经制军队。

    别看拥有三万余众,大小战船过百艘。

    实际上朝廷才帮他养了多少人?

    三分之一而已。

    别看他在黄龙江上搞得风生水起,战绩彪炳。

    可依然是练兵、偷袭为主。

    哪有一两个月就能折腾出一支强悍水军来的?

    沈麟估计,这两家占着大头,抵触情绪比他还大呢。

    “对了。”

    “无暇,上次你爹说,泰山霸刀门有意迁徙到北邙山?”

    白娘子一怔,那双会说话的星目眨了眨。

    相公,咱舅舅的事儿,合适说出来?

    沈麟不着痕迹地点点头。

    陈无暇懂了,半真半假呗?

    “啊?”

    “是呀!”

    “辽军绕过雄州,肆虐山东路,泰山脚下都能碰到远拦子了。”

    “我舅舅打算在山北靠江的地段,找个山谷定居。”

    “反正他们一个门派,弟子和家属四五千人呢!”

    “实力雄厚,江湖地位也不低。”

    “他也不担心北邙山的哪家山寨吞了他们。”

    “大概月底吧!”

    “他们会沿着运河走一段,实在不安全了,就走陆地。”

    “穿过落阳山回来。”

    这一说,虎大勇眼神亮了。

    他看起来很雀跃。

    “哈哈,落阳山我熟呀!”

    “要不,我带一个轻骑千户部去迎接一下?”

    “这不?就少去一千骑了么?”

    沈麟摆摆手,直接否决道。

    “老虎,你可拉倒吧!”

    “你的轻骑千户,训练还过得去。”

    “识字考核才几个过关的?”

    “不达标,就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