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 >

第77章

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第77章

小说: 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据他所知,郑和宝船可是相当巨大的船只啊。

    而郑和宝船上面的设备,还有船型。

    那可是明朝时,才发明出来的啊。

    上面的技术水平。

    远超过当下的大秦帝国所掌握着的航海技术。

    要知道,郑和宝船最远,可是曾经航行到远处的非洲的。

    而当下,大秦的楼船。

    虽然听起来名字,看起来蛮威风的,好似是能够出海作战。

    但实际上呢?

    大秦的楼船。

    根本就不具备有远航的实力。

    楼船太过于高大了。

    如果出海的话。面对着海面上,骤然间产生的海风,楼船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风给直接吹翻在海面上了。

    所以,当下的赢长生。

    虽然一直,致力于大秦帝国的发展。

    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试图让大秦帝国,离开陆地,走向海洋。

    因为,赢长生十分清楚。

    对于一个航海技术,十分的落后的国家而言。

    强行的,让水手们,载着士兵,商队,然后从海面上,坐船前去未知的海域,那简直就是让手下的水手们去自杀。

    而当下,获得了这郑和宝船之后。

    这一切,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只见到,赢长生的脸上,洋溢着浓浓的笑容。

    琢磨着。

    去制作一条,郑和宝船。

    然后,在海边试航一下,如果真的可以的话。

    未来,就将这种船型,给推广整个大秦。

    然后,建立一支,大秦帝国的强大水师。

    ……

    “什么十九公子,您要造船吗??”

    听到赢长生所说的事情之后,公输上造脸色,顿时一脸。

    此刻他正忙碌着为嬴政准备烟火晚会的事情。

    毕竟这是嬴政下达的命令。

    是大秦帝国的,最高指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少府上下无数的官员都在忙碌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尽快的制作出来更多更好的烟花,然后在不久之后的春节燃放。

    届时。

    好为嬴政的文治武功上面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此刻听到赢长生说要造船之后,公输上造不明的有些懵逼,他虽然已经知道自家的这个十九公子思维比较跳脱。

    但却没想到赢长生的思维竟然跳脱到了。

    突然间想要造船。

    “十九公子,这关中又不是江南的水泽之下,在这里用不了什么船呀,羊皮筏子就成,您造这船是干什么用?”

    公输上造,皱眉看着赢,长生想要劝说后者放弃造船的这个想法而赢长生却是一脸的笑容,十分自信地朝公输上造笑呵呵地说。

    “本公子造船当然不是在这内河之中,小河里面划一划船,本公子造的船,那是能够纵横于大海之上,波涛之剑,迎风破浪沿着海岸驶向深海的大舰!”

    赢长生的声音刚刚落下,一旁的公输上造,却是脸色骤然间一变。

    当下这个时代的人身上,大抵都有一种对于自然之力的敬畏。

    此刻只见到公输上造一点的沉重,对着面前的长生说道。

    “十九公子这个只怕不妥吧,你有所不知啊,这大海之上危险的很,如果贸然的派人出海,那是会让人死无葬身之地的!”

    公输上造说完。

    又提及的一个反面教材,只听见他解释说。

    “当初那个徐福,欺骗陛下说什么,东海有什么蓬莱仙山,陛下派他带领一支船队出海去寻找,可却始终未能找到,估摸着是葬身鱼腹了,十九公子您平白的造船要出海,这着实是不妥呀!”

    “您不了解这大海之上,碧涛万里波涛,如果涌起之后能高达十几丈之高,若是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那就更加危险,咱们还是不要造船了……”

    公输上造所说的都是十分有道理的,至少在当下的时代看来。

    在当下的大秦,如如果有哪个家伙提议让制作出来一支规模浩大的水师舰队,然后再上几万名士兵来一场大秦下西洋的话。

    那么提出这个建议的人。

    肯定会被嬴政毫不犹豫的砍了脑壳。

    这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受限于技术。

    此时的航海显得相当野蛮,相当的危险。

    相比于航海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的宋明时期。

    大秦帝国根本没办法远航。

    制作出来的高高大大的楼船。

    在在近海沿着海岸线行驶,都有可能倾覆。

    何况是在大洋之上。

    穿梭万里间航行的?

    所以说。

    此时在生产力落后的实际条件下。

    公输上造所说的句句属实。

    因为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制作出来的楼船。

    面对着大海之上的自然伟力,显得是那样的脆弱。

    根本就走不了多远。

    与其浪费财力去制作这样的楼船,还不如搞一些其他的事情呢。

    不过公输上造的眼光还是老眼光了,他并不知道当下。

    并不知道当下大秦帝国的航海技术,即将迎来跨时代的发展,只听见赢长生笑呵呵的说道。

    “这个船还是比较好解决的,本公子要造的船当然不是那种又高又大,还有危险的楼船了!”

    赢长生笑呵呵的说道,先是吐槽了一把楼船的无用。

    嗯嗯,由于当下在内河之内水战的盛行。

    所以在当下的船只。

    绝大多数都是修建的,就像是陆地上的城墙一样,高高大大。

    而这绝对是造船业的大忌。

    毕竟船又高又大,吃水浅了。

    而受风面积,又增多了不少这样的船。

    用来跟敌军进行打水战。

    那肯定是优势多多。

    可如果用来航海,那简直就是找死。

    只听见赢长生,笑呵呵的从怀里摸出来一份卷轴。

    随即,应应常生直接的打开这卷轴,然后将其给安放在桌子上面,只是这张卷轴朝一旁的公输上造说道。

    “你看看本公子设计的这条船!”
………………………………

第177章 政哥微服私访

    “这个船?”

    公输上造,看着面前这张关于郑和宝船的设计图,不由得露出了诧异之色。

    随即他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这这条船看起来挺大的,尺寸也不小,就是不知道下了水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下了水之后当然没问题了!”

    赢长生不假思索的说道。

    肯定没问题了郑和宝船,能够一路从亚洲航行到非洲。

    足可证明它的坚固耐用,还有适宜性。

    只听见赢长生用命令的语气说。

    “现在开工什么时候能够把这条船给造出来??钱的事情不用担心,不用走大钱的,国库本公子会给你们出钱!”

    “另外告诉所有的工匠,只要船造出来之后,本公子重重有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赢长声的声音落下一盘的公输上造,思考再三之后,张口说道。

    “如果财力充足的话,匠人们也可,木料也合适的话,至少需要三五个月吧,当然,这毕竟是头一回造这种式样的船只,其中难免的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耽搁一些时日……”

    “明白了。”

    听完了,后者的这一番解释之后赢长生微微点头,明白了过来。

    他张口说道。

    “不用着急,这是第一条船,先培训一下匠人们,让他们熟练的掌握制作宝船的技术,顺便也要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查漏补缺的地方!”

    “如果有的话就让他们尽情的提出来,畅所欲言,只要他们提出来的问题,真正切实,真正能够改造宝船,本公子重重有赏!”

    赢长生十分大方的说道,他确实不缺钱,当下的大秦帝国最不缺钱的可能就是他已经长生了。

    如果评选一下当下大秦帝国的首富的话。

    那么他赢长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秦帝国首富。

    所以赢长生还真有些视金钱如粪土。

    毕竟他不缺了。

    自然也不会一直追求这些东西。

    这时候一旁的公输上造,听取了赢长生的话之后。

    也顾不上与他多谈,只是说。

    “十九公子,既然您吩咐下来了,那臣定当竭力去办,不过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制作着烟花爆竹,毕竟这距离过年也没几天了,您看能不能宽限几日?”

    “这个不着急,慢慢来就行!”

    赢长生大手一挥说道。

    他并不着急于几天的时间,毕竟造船造好了之后,并不代表一条船可以正式的进入到海洋里面航行。

    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而是事实。

    作为一个高技术含量的水师部队。

    郑和宝船制作成功只是最开始的最简单的一步骤。

    在制作成功之后招募到合适的水手,对水手们进行训练。

    然后由水手们驾驶着郑和宝船。

    在海面上进行试航。

    熟悉郑和宝船的性能之后,这才仅仅完成了一小步,最后还要四处地行走在海面之上去绘制海图。

    如此才能够,一点一点的,让大秦帝国,开始向大海深处发起探索。

    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够见到成效。

    毕竟当下的大秦。

    包括被大秦灭亡掉的六国。

    本质上都是陆权国家。

    没有一个重视水师的。

    就连合适的水手都找不到多少。

    所以想要让郑和宝船真正驶向深蓝。

    这还是一个相当艰巨而漫长的任务。

    甭说是浪费几天的时间了,就是将此事搁置几个月,乃至于几年都没什么问题。

    ……

    咸阳城内。

    天气愈发的寒冷。

    嬴政行走的街道之上。

    眉头微微皱起,忍不住裹了一裹身上的狐裘。

    今天他是在微服私访。

    想要到民间去看一看。

    看一看民间百姓们的日子如何。

    此此刻背着街道上刺脸的寒风一吹嬴政,瞬间感觉到一阵的严寒。

    只见到嬴政不禁的感慨一声,朝身旁的李斯说。

    “这今年的天气还是蛮冷的嘛!”

    “陛下冷是正常的,前几日刚刚下了一场大雪,如今天气正是严寒之时,这宫外头冷得很,陛下要不要先回?”

    “不了!”

    嬴政当即摇了摇头。

    “朕好久没在这街上走过,如今转悠转悠也是好事!”

    嬴政的话音刚刚落下,突然间远处的街道上传来一阵的喧哗声。

    随即。

    一阵令人牙酸的木轮摩擦地面的声音传了出来,直接到远处。

    几个身上穿着厚重冬衣的士兵推着一架两轮木车驶了过来。

    那辆木轮车上面赫然是几具尸体。

    尸体皮肤发白。

    浑身上下硬邦邦的,很明显是冻死的。

    看到这一幕的嬴政。

    陡然之间,脸色骤然一变。

    随即将目光盯向了一旁的李斯,然后询问说道。

    “李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咸阳城内,天子脚下,怎么会冻死人呢?”

    “陛下,此事此事说起来也是无奈呀……”

    李斯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嬴政。

    然后张口无奈的说。

    他的话瞬间就把嬴政给惹恼了。

    只见到嬴政,怒不可遏的看着李斯。

    “你的意思是?任由这些百姓们因冻饿而死?”

     竒_書_網 _W_w_w_。_q ǐ_S_u_W_α_N_G_。_C_ò_M 
    嬴政的声音落下,李斯也不好不作回答,他长叹口气,然后朝嬴政说道。

    “陛下,臣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会有些,冲撞的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李斯将嬴政给拉到一个街角,然后压低声音说道。

    “说来听听!”

    嬴政顿时来了兴趣。

    他板着张面孔,然后看着李斯,听着后者的解释。

    只听见李斯解释说道。

    “陛下实际上事情说起来也简单得很,咸阳城内百姓们,吃饭自然是不成问题,可这严寒嘛,却就是大问题了,你也知道这天降大雪……”

    “可是天气再冷,百姓们怎么就不知道,烧柴火取暖呢?”

    嬴政皱眉说。

    说起来嬴政的这番话,还真与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

    有异曲同工之妙。

    听到了嬴政的话音的那一刹那,李斯不禁低下了头,沉沉默了片刻,这才朝嬴政解释说道。

    “如今咸阳城内柴火价格太贵了,百百姓们做饭用柴火都得省着点用,哪里舍得用柴火取暖呀!”

    “耕地的农夫有地面的秸秆,可以用来当柴火烧,城里人哪有这玩意儿?他们只能够买柴火烧,这柴火价格一贵,自然他们就不舍得了,归根结底还是百姓们穷呀……”

    “这柴火怎么就涨价?”

    嬴政眉头微微皱起。
………………………………

第178章 火炉

    他十分的不解。

    毕竟物价这玩意儿你暴涨总得有理由吧,怎么无凭无据的,好端端的就突然间暴涨了呢。

    而与此同时,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是沉默不语。

    倒不是说,他并不知道其中的症结所在,而是因为身为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不好说出口。

    原因在于。

    关中咸阳城内柴火价格暴涨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件事情。

    在于一个人。

    而那个人就在李斯的面前站着。

    那个人名叫嬴政。

    有一个绰号叫祖龙。

    还有一部分人喜欢称呼他为政哥。

    不过甭管叫什么,这个名叫嬴政的中年人却是,这一切事情的罪魁祸首。

    说起来事情倒也十分简单。

    无非就是当下大秦。

    嬴政正在咸阳附近,在关中各地营建行宫。

    而华夏的传统建筑。

    又都是以木质为主体建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要砍伐大量的森林。

    来取用木头。

    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木材就变得愈发的少了。

    柴火少了价格自然就上升。

    这是必然发生的事。

    不过,哪怕明知,这里面的症结,所在何处,但是,李斯,却又不好明说。

    因为,这很有可能,会惹怒赢政。

    看着面前,沉默着的李斯,赢政有些不满,他质问道。

    “有什么话,便说什么话,婆婆妈妈的是干什么?快告诉朕,究竟是怎么回事?”

    “陛下,臣说了,您可千万不要动怒啊……”

    见实在是瞒不住了,李斯只好,坦诚相见 而赢政,则对于李斯的小心谨慎,那了是十分的了解的。

    只见到,赢政大手一挥,然后颔首说道。

    “你说就是了,朕不怪罪于你!”

    “诺!”

    李斯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他随即,朝夜不收 ,张口解释起来了这里面的道理。

    只见到,李斯说。

    “陛下如今在关中,大兴土木,每日得消耗多少的木材啊?”

    “如此的消耗之下,关中的柴火价格,怎么能事暴涨?”

    “所以,陛下若想解决此事,实际上,也很简单,只要少修一些宫殿就可以解决……”

    “不过,臣李斯觉得,此事还可以,用别的办法来解决,万万不可,因为几个小民,而坏了陛下修宫殿的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