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赢长生便组织人手,到达那粮仓被烧毁的现场。
抢救那些个没被烧毁的粮食。
好吧,粮仓虽然被火烧了,也被雨水给淋了,但是,并不代表,里面没有剩下的粮食啊。
在这年头,每一粒的粮食,都是极为的珍贵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
能够抢救出来一点粮食,就是一点粮食。
而与此同时,在做着这些的同时。
赢长生也不能够忘记一件事情,这件事就是,赶紧的向咸阳,向政哥,上报这件事情。
毕竟,蜀郡出了这么大的事。
不上报给政哥,那怎么能行呢?
而一边做着这些的同时,赢长生也不忘记,在当地,治理蜀郡的旱灾。
昨天夜里,蜀郡的城内,及方圆数里内的村庄,都下了一场大雨水,解决了此地的旱灾,但是,其他地方,却依然没有解决啊。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赢长生还是要,想方设法的,解决这些个地方的旱灾的。
而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多发射几个火箭就是了。
这件事。
虽然不怎么难。
但是,却也是要消耗不少的时间与功夫的。
……
几天后。
通过八百里加急的速度。
蜀郡所发生的一切,由赢长生亲自写的那份奏折,总算是送到了咸阳城内。
送到了赢政手上。
在接过了这份奏折的那一刹那。
正在咸阳宫里面,批阅着奏折的政哥,陡然间,脸上流露出来了愤怒的表情。
好吧。
政哥他老人家,是万万没有想到。
大秦帝国,如今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
他万万没有想到。
蜀郡上下的官员,竟然沆瀣一气。
将偌大的粮仓,给贪污掉了这么一丁点。
这着实, 是把政哥给震憾住了。
而震撼的同时,政哥又想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之前关东大旱之时,大梁城内粮仓的事情。
一想到这里,政哥忍不住皱起眉头。
从这两个大的粮仓里面的情况来看,貌似大秦帝国上上下下的粮仓,里面的情况,都不怎么好啊。
毕竟,两个大粮仓里面,都是如此,可想而知,遍布大秦帝国上上下下的那么多粮仓里面的粮食储备情况究竟是何等模样。
一想到这里,政哥他老人家,不由的皱眉起来。
开始琢磨着,查一查大秦上下的粮食。
………………………………
第376章 再征大宛
嗯,粮食这玩意,可是关系到大秦帝国的国计民生的。
只有保障好了大秦帝国上上下下的粮食安全。
才能够保证,保证大秦帝国上下的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能够生活的安康。
如果区区一个粮食问题,都尚且保证不了的话。
那么,无疑就意味着,大秦帝国的百姓们,生活的毫无保障。
毕竟,连朝廷的粮仓里面,都没有储备有足够多的度灾粮。
在这样的情况下。
有朝一日,一旦真的,遇到了那种,不可避免的灾情的话。
岂不是说,要出大事情了啊?
一想到这里。
政哥,不由的皱眉。
他随即,吩咐下去,打算,派遣出去,一批精干的人手,然后,去进行查验,查一查大秦各地的粮仓,看看里面的粮食储备情况,究竟如何。
看一看,当地的粮仓,到底有没有,出问题。
如果有的话。
政哥的雷霆之怒,将会再一次的降临下来。
……
正当赢政,在这里琢磨着派出人马,调查各地的粮仓里面的情况的时候。
赢长生却是已经在蜀郡完成了自己此行的任务。
好吧,蜀郡上下的旱灾,已经被彻底的结束了。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发人工降雨火箭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的话,那就用两发!
就这么的,轻轻松松的,蜀郡上上下的旱灾,就被彻底的解决掉了。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
赢长生的脸上,也不可避免的,要回咸阳了。
嗯,他怎么能够老在蜀郡呆着呢?
而与此同时,蜀郡上下的百姓。
对于赢长生的归去,也是十分的不舍。
原因非常简单。
蜀郡的这个地方,今年原本,可是要遭受那旱灾的啊。
一旦遭受旱灾的话,受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而然,就是当地的百姓们了。
而如今,随着赢长生的到来,随着赢长生带来的那火箭。
整个蜀郡上下,如今,已经再也没有了旱灾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蜀郡的百姓们,又如何的,能不感激赢长生呢?
所以,他们一直,送别赢长生离别的队伍数十里,这才反程。
而与此同时。
当赢长生踏上归去的时候。
他的队伍里面,却是有一大批人,是不高兴的。
这一批人,不是别人。
他们是赢长生此番在蜀郡抓拿到的贪官污吏。
他们这一次,将会被全部的,押送至咸阳城内。
然后,交给赢政,交到廷尉的手中,进行处置。
等待他们的,将是死亡!
原因很简单。
大秦帝国,对于贪污腐败,向来是不可饶恕的!
而正当,赢长生归去咸阳的时候 。
咸阳城内,随着政哥的命令下达,一个个密探,已然出了咸阳城,然后,开始在咸阳城外,在整个大秦帝国的境内,进行刺探情报,他们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进行调查。
调查一下,大秦上下的粮食里面的情况,究竟如何,里面的粮食,究竟是不是满的。
有没有,被贪污掉……
数日后。
赢长生已经看的到,远处的咸阳城内的情形了。
看着久别了数日的咸阳城,赢长生的脸上,不由的流露出来了喜跃的表情。
还别说。
离开了咸阳这么些日子。
赢长生是真的,几日不见,有些想念。
而当赢长生归咸阳的时候。
位于大秦帝国,咸阳城往西,在穿越过西域之后,越过帕米尔高原,此时,大宛国那里。
一支军队,正穿越在黄沙之间。
这支军队,是大秦帝国二次远征大宛的军队!
在原先,谁也没有想到。
面对着一个小小的大宛国。
大秦帝国 竟然要出兵两次。
在之前,所有人都认为,只消一次,就可以彻底的征服这个大宛,就可以,彻底的征服这片土地。
哪成想。
大秦帝国,到头来,还需要吃二茬苦,受二茬罪!
还需要,再一次的派兵,攻打大宛。
望着远处的大宛,再一次率军攻打大宛的李信,忍不住流露出来了愤怒的表情。
上一次,他在这里,率领着麾下一千大宛军队,逃离了这里。
这一次,再一次的归来,他可不会如此的狼狈了。
只见到,李信毫不犹豫的,下令说道。
“攻城!”
“诺!”
一时间,一万秦军,迅速的展开攻城的队形,然后,几门携带着过来的大炮,随即,对准了远处的城墙,然后开始开炮。
大炮声隆隆作响。
一颗颗实心铸铁炮弹,砸在了远处的大宛城内。、
大宛城内。
那些个由大宛的百姓,还有康居士兵,组成的守城军队,顿时是大乱。
所有人,面露惶恐,十分的害怕。
他们现在,在后悔,在颤抖,早知道今日,他们当初,就不应该反抗。
可是,时至今日,他们却也,无路可退了。
毕竟,他们彻底的得罪了大秦帝国。
他们之前的背叛,让大秦上下十分的愤怒。
之前,李信曾经,攻打过一座城池。
这座城池,不是别的,就是郁城城。
攻破郁成城后。
李信毫不犹豫的,直接的下令,让士兵将城内所有人, 给屠杀了个干净。
秦军,很少屠城。
但是,这一次,在李信的率领下的秦军,却是少有的,进行了屠城。
原因很简单。
他们要用,这些个人的鲜血。
来说明一件事。
来说明。
这就是背叛大秦帝国的下场。
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件事。
意识到,背叛大秦,是一个多少严重的事情,会付出多少惨痛的代价。
秦军士兵所做,此时,早已经传回了大宛城。
眼下,大宛城内上下,自然对此,是异常的惶恐。
他们担心,担心同样的事情,接下来,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此刻,他们难免的,是在这里,瑟瑟发抖了起来。
而正当,他们在瑟瑟发抖,惶恐至极的同时。
大炮声下,城门轰隆一声,随着一颗炮弹落下,被砸碎了一角,崩塌了开来。
一时间,远处随着,传出秦军士兵的呐喊声与欢呼声。
在这声音下,李信随即,朝左右的士兵下令说道。
“传我的命令,所有士兵,做好准备,预备攻城!”
“诺!”
一时间,空气里,传出秦军万余士兵的呐喊声。
呐喊声里。
所有士兵,都给自己手上的燧发枪,装填上了子弹。
嗯,为了远处大宛的军队更加顺利,赢政这一次,给所有士兵们,换装上了最新的燧发枪!
………………………………
第377章 叛乱
对于大宛城,此时的大秦帝国是势在必得。
眼下,随着大军发起一轮轮的进攻,转眼之间,时间才不过过去了半个时辰而已,远处的大宛城内的守军,就已经支撑不住了。
好吧,面对着大秦帝国天兵天将们的进攻。
他们,能够支撑这么一段时间,已经是尽力了。
毕竟,他们清楚,自己如果不坚守城池,如果不咬牙坚守下去。
那么,一旦城破了的话。
后果,只有一个。
那便是死!
在死亡的威胁下。
城内内的康居国军队,还有大宛国百姓,是竭力的进行防守,死掉一个,就又填上来一个。
可惜,这种自杀式的防守方式,却也依旧无法助他们成功的守住大宛城。
原因很简单。
秦军太强大了啊。
在秦军的炮火当中。,
大宛城墙,已经开始崩塌了。
没有了城墙,一群只有着冷兵器的士兵,又如何能够打的过,装备精良,装备了燧发枪的大秦士兵呢?
只见到,一队队秦军士兵,陆续的涌入到城内。
一时间,大宛城的百姓们,还有士兵们,见到势不可为。
见到实在是打不过了。
他们,也不留下继续送死了,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纷纷溃逃出去。
他们打算逃离这里。
逃到秦国士兵,所征讨不到的地方去。
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逃出一条生路了。
“不让他们跑了!”
看到大宛城西面,城门被打开,一队队的人马,快速的逃出去,李信眉梢一扬,随即,朝身侧的一队骑兵说道。
“诺!”
骑兵不敢怠慢,随即,他翻身上马,然后,策动马匹,一路急驰,他们胯下的大宛马速度奇怪,不一会的功夫,就成功的追到了远处,然后,将那些个逃出大宛的大宛人,给一个接着一个,砍掉在地。
血泊当中。
大宛城,就这么的再度,沦陷于大秦之手。
而正当,大秦帝国的士兵,正在清扫大宛城内的尸体,还有血迹之时。
位于不远处。
康居国境内。
康居国王此时,正瑟瑟发抖的接收到了这个消息。
在得知大秦帝国杀来之后,康居国王瞬间就意识到,自己的死期将至,不过,他还是心存着幻想,心存着,大宛国可以把秦军士兵给拦住。
可是,当下的事实,却是告诉他。
这一切根本不可能。
秦军士兵,根本不是他们所能够抵抗的。
而且,由于他们事先的叛乱。
所以,眼下的秦国士兵,早已经对他们是恨之入骨。
不可能会饶恕他们了。
一想到这里。
康居国王就一阵的后悔。
早知道如此,他当初就不应该,不应该反抗大秦啊。
可惜,这世间上没有后悔药。
所以,康居国王,必须提起勇气,然后在接下来的时候,想方设法的迎击大秦帝国的军队。
一想到这,康居国王就只感觉头疼。
他不想面对来自于大秦帝国的天兵天将,因为,他深切知道,自己是打不过这些个来自于大秦的军队的。
可是,他又不想,在这里坐以待毙。
对于康居国王来说,此时,他就是在等死啊。
一个人在等死,可想而知,他的心情,是怎么也不会好的了。
眼下,正当康居国王,在头疼之时。
一旁,一个大臣,却是小心翼翼的看着面前一脸的惶恐的国王,提醒着说道。
“国王,臣有一个想法!”
“什么?”
大臣的声音,落下的那一刹那。
一时间,康居国王,顿时眼睛一亮,他看向了这个大臣,随即,询问说道。
想要听听,这么一个大臣,能够提出来什么样的好办法。
见到国王问自己话,大臣也不含糊,他说道。
“臣听说,秦国人有一句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如今,我们康居国就应了这么一句话!”
“对于我们康居国来说,秦国太过于强大,我们不是对手 ,如今,若是要与秦国作战,那么,则战必败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作战的话,如果迎战秦国的军队的话,那无异于是在以卵击石也!”
大臣们的声音,传到了康居国王的耳朵里面后。
后者是微微颔首。
确实啊。
对于他们来说。
如今,迎战来自于秦国的军队。
可不就是在以卵击石吗?
秦国的军队,如此强大,就他们康居国的这点军队。
想要击败秦军,那不是以卵击石是什么?
一想到这,国王不由的流露出来了苦涩的笑容。
然后,他朝面前的大臣们,询问着说道。
“那么,你们的意思是?”
“天下之大,何愁没有容身之处?”
这时,那大臣,却是张口解释说道。
“我们康居国,有兵马数万人,如果能够带着军队,逃离康居国的话,那么,天下之大,哪里会没有我们大秦的容身之处?”
“我们大秦, 终究还是能够,有一席之地!”
“终究还是可以,苟活于世间的!”
“这……”
一听到这里后,国王脸色微微一变。
不过,仔细的琢磨了一阵后,他发觉,自己手下,大臣们的这个建议,还是不错的。
至少,有成功的概率啊。
至少,总好过,自己呆在这个康居国,守在城池内。
铸造,在这里默默的等候着来自于秦国的军队过来,灭亡上自己 的国家,杀掉自己。
砍掉自己的脑袋。
要来的聪明的多啊。
毕竟,如今战则必败。
明知不敌,还要去打。
这不是找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