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 >

第105章

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第105章

小说: 我大秦熊孩子,八岁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赢政略微的思索了一下之后,张口说道。

    他手一摊解释说。

    “你小子也应该清楚一件事情,我大秦刚刚才完成了一件事,那就是,将这天下六国的文字都给统一,全部的更换成小篆字体,如今此项工程才刚刚结束,难不成就要废除小篆这种字体,改用这种简体字了?这未免也太过于快了吧?”

    “天下百姓才刚刚适应一种文字,又更换一种文字,未免有些朝令夕改之嫌疑了吧,所以朕思前想后,还是算了吧,这件事……”

    赢政犹豫再三之后,还是没有接受赢长生的建议。

    不过他所说的还真有些道理,毕竟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天下百姓才刚刚学会一种新的字体。

    也就是小篆字体。

    结果朝廷又颁发下来一种简体字,让秦朝的官吏还有天下百姓去学习。

    这简直就是操蛋呀。

    就好似是你刚刚学会了一首古诗,结果老师又说这首古诗不行,让你重新的,背诵一首古诗。

    这么一来。

    谁他妈不得骂娘。

    听到了赢政的话之后赢长生也不由得皱起眉头。

    赢政的话有道理,但他并不打算放弃推广简体字。

    只见到了赢长生,略加犹豫之后说道。

    “父皇不如这样好了,我大秦日后可以两种字体并用,日后教授人识字之时,可以给人教授这种简体字,平常朝廷出具公文之时,也有简体,还有小篆两种字体,两种字体并用,朝廷也不必强行推行,假以时日,谁都能够看出来小篆这种字比简体字,要复杂要不具备实用性,长久以往,天下百姓,自然会改小篆这种字为简体字……”

    “这倒是个好办法呀!”

    听到这里之后赢政,不由得眼睛一亮,他感慨说。

    直接到赢政一拍大腿,然后说道。

    “那就在天下实行这项制度!”

    见此情形,赢长生不由地露出满意之色。

    他朝赢政恭维着说道。

    “父皇英明,儿臣佩服!”

    说完这些之后赢长生又似乎想到一些什么。

    他朝赢政说。

    “父皇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儿臣要在现在禀报于你,那就是,父皇觉得我大秦天下的百姓,如今过得如何?”

    “过得自然是不错的,天下百姓之前哪有这样的日子过呀?”

    赢政不假思索的说道。

    确实此时秦国的天下,百姓过的日子确实相当不错。

    首先,随着大秦帝国统一天下。

    天下百姓不再受战乱的影响,日子过得自然也好了许多。

    除此之外,大秦百姓们。

    有了红薯土豆,两种新的作物之后。

    温饱问题不用解决了,而且红薯这种产量极高的作物,也使得大秦帝国的畜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

    百姓的餐桌上能够时常的见到肉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这些百姓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象的日子。

    而随着棉花,这种保暖作物的施行。

    这种作物在大秦推行之后。

    天下百姓们从此。

    就再也不担心会挨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百姓们的日子自然是好的不能再好,虽然这种日子不过是勉强满足了温饱而已。

    但是在当下的这个时代,在生产力落后的秦朝这种日子却已经是人们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好日子。

    已经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华年了。

    所以。

    此时。

    对于赢政来说。

    他还真觉得天下百姓的日子不错。

    对此他是十分的自豪。

    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干的不错。

    此刻见此情形。

    赢长生却是摇了摇头。

    他对赢政说道。

    “父皇,您觉得天下百姓的生活是应该越过越好,还是应该越过越差呢。”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天下百姓的日子自然是要过的比以前强才行!”

    赢政不假思索的张口说道。

    听到这里赢长生点了点头,他说。

    “儿臣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儿臣现在想提议父皇做一件事!”
………………………………

第239章 推广医疗

    “还有什么事情?”

    在听过赢长生提及了这个简体字的计划后,赢政本来以为,事情会就此结束呢,哪成想,赢长生这小子,竟然又提出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一时间,政哥不由的有些诧异,他看向赢长生问道。

    “父皇,儿臣这里有一本书,父皇您且看看!”

    赢长生笑呵呵的,随即,将手上的这本书,呈到了政哥面前,让政哥看一看。

    “哦?”

    赢政一愣,随即,从赢长生的手上,接过了这本书,但只见到,书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

    医生手册。

    这本书,是赢长生已经通过自己翻译成小篆字体的,所以,政哥可以轻易的看懂,看着这本医生手册,赢政不由面露出来不解之色。

    “这本书,是本医书?”

    说着,赢政脸上,流露出来不快之色,只听见赢政说道。

    “既然是医书了,哪里还用交给朕亲自看?”

    “给医生看就是了,回头朕派人,将这本书送到太医院里面去,让太医院里的人看看好好研究一下,这上面的医术……”

    “父皇,儿臣这本书, 可不是一般的医生,您翻开看看,便晓得了!”

    赢长生笑吟吟的说道。

    闻言,赢政也略微的来了一些的兴趣,他翻开手上的这本医书,然后,细细的翻看了起来,当仔细的看了几页之后,赢政不由的诧异一声,惊呼道。

    “这本医术,倒是简单的很啊,语言也浅显易懂,朕刚刚看了几眼,发觉此书上所言的东西,朕这个向来不懂医术的人,都能够大致看懂一些!”

    赢政说着,赢长生却是在一旁,笑着解释说道。

    “父皇,这本书,是儿臣特意的编写出来的,之所以编写这么一本书是因为儿臣觉得,我大秦天下的百姓,虽然如今,已经温饱有余了,但是,如今天下的百姓们,却也仍过着一种日子!”

    “那便是,如今的天下百姓,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医生可以为他们治病,往常时,遇到了疾病,往往都是,呆在家里面,祈求于鬼神,求他们让家人们好转,除此之外,便只能够等死了!”

    “这倒是啊!”

    听到这里,赢政的脸色,不由的有些难看,他感慨一声说道。

    如今天下百姓,虽然温饱有余了,但是正如赢长生当下所言的这般。

    如今的天下百姓们,温饱有余是一回事,可是,其他方面,却依然跟之前,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这一点,赢政自然是,有些了解的,只听见赢政感慨着,朝赢长生说。

    “这些事情,朕也有所耳闻,只是,天下的医者,就这么一点点,数量相比于天下的百姓而言,少的多了,根本就不够用啊!”

    “于这样的情况下之下,朕也是有心而无力也!”

    “父皇此言差矣!”

    听到政哥如此说,赢长生连连摇头,他朝赢政说道。

    “儿臣如今,就是来给父皇您,解决这个问题的,父皇,您且看看,这是什么?”

    “这本医术,父皇觉得简单吧?”

    “自是简单!”

    赢政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赢长生闻言,又继续说道。

    “既然此本医书,那么的简单,那么父皇,为什么不能够在我大秦上下,按照这本医生,然后培养一批,水平虽然不够高明,但却可以,给寻常百姓们看病的医生呢?”

    赢长生的话音落下,赢政不由的是微微一愣。

    他顿时是猛然一拍大腿,然后喃喃着道。

    “确实啊,朕,朕刚刚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说着,赢政看向赢长生,忍不住赞叹道。

    “这个办法,着实不错!”

    “这么的吧,回头,回头就按照你小子所说的这个办法,想方设法的,大量培养一批,水平虽然低劣,但是却可以担负起,给乡间百姓,给天下百姓们,进行简单的诊断,看病的病人……”

    “父皇英明!”

    赢长生闻言,随即朝赢政送上一记马屁,他喃喃着道。

    “父皇,儿臣以为,可以在咸阳城,还有地方各个州县,开办医学堂,然后,教授天下的那些个普通百姓们,学习这医生上面的医术,不求他们学的多精,只求他们学上一点知识!”

    “普及一下,关于医疗的知识!”

    “这么一来,天下百姓们,势必能够少受这疾病的困扰!”

    “能够,在这世间,多活几日!”

    “而且,百姓们有了医生,有了最为基本的医学保障的话,其生育率,还有婴儿的夭折率,势必会大大的降低的,所以,儿臣觉得,我大秦完全可以,照此策办理,如此一来,将来我大秦的人口之增长速度,势必会大大的增加!”

    “这倒是啊!”

    闻言,赢政不由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人口死的少了,增加率,自然就高的多了。

    要知道,在当下的时代,婴儿的夭折率,简直甭提有多高了。

    简直高的是令人发指啊。

    甭说别的了。

    就是大秦的咸阳宫里,赢政的皇子从出生到长成,期间所夭折的数量,大抵都在三分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

    大秦帝国的皇帝,赢政的孩子啊。

    享受着之前,大秦最好的医疗水平的政哥啊,他的孩子,竟然有这么高的夭折率,更甭提民间的其他百姓了。

    于这样的情况下。

    一旦医疗知识普及的话。

    将来,大秦的原本,要死于夭折的孩童,顺利的活下来了,大秦的人口,自然而然,会大大的增加。

    一想到这,赢政不由的露出了一个笑容。

    嗯,在这个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人口数量,实际上是一直很稀缺的。

    在古代,人口的增加,一直是地方官们政绩的表现。

    此刻,只见到赢政,脸上洋溢着笑容,感慨着说道。

    “若是如此的话,想必用不了多少年,我大秦的人口,便可以增加数倍了,届时,朕就再也不缺人了啊!”

    “那是自然!”

    闻言,赢长生附和一声。

    作为一个,在后世生长过的人来说,他确实觉得,当下秦朝的人口,着实是太少太少了。

    毕竟,秦朝的人口数量,不过几千万人而已,对于习惯了后世十几亿人口的赢长生来说,这点人口,当然显得,少之又少了啊。

    此刻,只见到他朝赢政说。

    “届时,我大秦便可以,开启新的一轮,开疆拓土了啊!”
………………………………

第240章 人口大增

    是啊,当人口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之后。

    大秦确实,应该开辟出来新的国土。

    否则的话,原有的国土面积,是万万的养活不了,如此多的人口的。

    此刻,闻言之后,赢政不由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

    “这个推行这本医书,还有推行那个什么简体字的事,朕如今,已经记下来了,回头,朕便会吩咐得力的大臣,去专办此事,你小子就放心好了!”

    “诺!”

    闻言,赢长生连忙的朝赢政说道。

    随即,退了下去。

    ……

    次日,早朝之上。

    文武百官们,依次的进入到朝堂之上。

    随即 ,只见到政哥,朝群臣们说道。

    “朕如今,感觉我大秦的小篆,有颇多不便之处,正巧,长生这小子,又给朕献上了一种新的字体,不知道诸位爱卿,有没有看一看的兴趣啊?”

    赢政的声音落下,朝堂之上的大臣们,瞬间是脸色一变,然后,齐齐的将自己的目光,对向了不远处的丞相李斯。

    心道,丞相李斯,发明出来小篆这种字体,然后,如今历时这么久的,好不容易将这种字体给在我大秦上下,成功的推广开来,这才过去多久啊?

    朝廷竟然又要,整出来新的字体了?

    而与此同时,丞相李斯的脸色,也略微的有些不快。

    毕竟,那小篆可是他一生当中的得意手笔啊。

    哪成想,政哥如今,竟然要废除小篆。

    难免的,李斯有些皱眉。

    这时候,赢政大手一挥,示意殿外的侍卫道。

    “把朕之前准备好的对照表,取过来!”

    “诺!”

    一时间,殿外的侍卫,连忙的抬着一块巨大的木板,走了进来。

    木板的底色,是黑色的。

    而上面,则用白色的笔,写着一个又一个字。

    左边是小篆,右边则是经过改良的简体字。

    当这块巨大的黑板,被几个侍卫抬进来之后,一时间,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的集中在了这块木板之上,然后,忍不住惊呼道。

    “这种字,倒是简单的很啊!”

    “是啊,简直是太简单了,看起来,比原先的小篆,还有大篆,要好写的多了……”

    一时间,大殿之内的群臣们,纷纷感慨着说道。

    简体字,相比于繁体字的优点就在于其简单。

    而比繁体字还要复杂的多的小篆,又如何能够比的上简体字呢?

    此刻,大殿之内的君臣们是不由的喜爱之色。

    觉得这种字比较好。

    嗯,朝堂上的大臣们,平日里处理那么多的文字,写那么多的文字,可是相当的劳累的啊。

    如今,有了这种更加简单,更加的好写的简体字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难免的,这些人是有些心动。

    打算改用简体字,而不用小篆了。

    反正,对于这些朝堂上面,已经会写字的大臣们而言,对于这些,智商很高的大秦高级官员们而言,学习一种新的字体,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即便是暂时的学不会。

    弄上一份对照表,然后,慢慢的学,长久下来,也是能够学会的啊。

    一时间,群臣们,哪怕是之前,对此略微的有些不满的丞相李斯,都朝赢政,拱手说道。

    “陛下圣明,这个简体字,确实比那小篆,好的多!”

    “臣以为,我大秦上下,应该即将,改小篆字为简体字,将这简体字,推广我大秦天下!”

    “朕确实有这个想法!”

    赢政点了点头,随即,又话锋一转,张口说道。

    “不过,朕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如今我大秦天下,刚刚的施行了小篆这种字体,没有多久,所以,朕这一次,不打算强令天下百姓们,学习这简体字了!”

    “这天下百姓们嘛,愿意学的,便学习,不愿意学的,朕也不强制!”

    “以后嘛,小篆字体,还有这简体字,在我大秦上下,并行并立,不知道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啊?”

    “陛下圣明!”

    一时间,原本还心存着一些芥蒂的李斯,瞬间露出笑容,他朝赢政一拱手说道。

    而与此同时,赢政却是又继续的张口说道。

    “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件事,要与诸位爱卿们讲!”

    说着,赢政面露郑重之色,他看向朝堂之上的群臣们,随即张口说道。

    “我大秦民间百姓,如今过的日子,虽然比之之前,好了不少,满足了那最基本的温饱之需,可是天下百姓们,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可以看病的医馆,朕觉得不妥啊,所以,朕打算,在我大秦上下,开办医学堂,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