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平政府就这样过着寅吃卯粮的日子,可惜就连这样的日子,都越来越过不起了,特别是岳州实行新政以后,南平百姓多有逃亡到岳州去的。南平的情况就像一个火山口,而高从诲现在就坐在这个火山口上。
当一个政府想从土匪手里抢夺粮草,来满足自己的正常开支的时候,这个政府窘迫到了什么情况,可想而知。而高从诲的南平王府现在就走上了这条“康庄”大道。在一个月前,高从诲派遣鲍唐为帅,儿子高宝融为监军,带领3000江陵精兵,讨伐归州的七寨土匪。之所以派遣江陵的兵马,那也是迫不得已,峡州、归州的兵丁已经好久没有发饷了,没响的兵派出去,那可就是驱虎吞狼,说不定就把自己给咬了。
鲍唐毕竟是宿将,这3000兵丁也确实用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接连打破了归州“七寨”中的五个山寨。不过战果辉煌,军粮耗得也不少,收获却是相当的少,基本上没得到什么钱粮,更让高从诲气愤的是,鲍唐还俘虏了数千老弱妇孺,这可是几千张嗷嗷待哺的嘴啊,高从诲看着战报是彻底的傻了眼。
南平王府里,看着南平王傻傻的捏着战报的样子,老相国梁震颤巍巍的说道:“大王,时至今日,不如将峡州、归州之兵,转换为民,善加引导,勤于耕作,不数年,南平自然国库充足了。”
高从诲心中暗骂梁震糊涂,面上却对这位两朝元老异常的尊敬,旁边的司徒司空熏,却说道:“梁相这话差矣,现今南平得以自立,靠的还不是三州三万兵马吗?这一下子三去其二,万一敌人攻来,怎么抵挡啊。”
梁震捻须说道:“大王,臣以为中原朝廷自顾不暇,东边的大唐与我们并不接壤,南边的马希范喜文事,尚浮夸,西边的孟昶贪恋女色,都不是什么雄主。我南平几年之内当无战事,不若就此遣兵为民,不就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了吗?”
司空熏却继续说道:“就算我们化兵为民,现在是夏季,既不能耕种,更没有什么收获,还不是得养着这些士卒啊。况且,岳州的马云现在搞的这一套,对我们也是很大的威胁。大王,以臣之见,还是要让鲍唐继续围剿乱民,那些人为乱多年,想必是很有一些积蓄的,只要找到那些积蓄,就足够我们撑过一阵子了。”
高从诲重重的点了点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恩,拟旨让鲍唐继续进攻,让王保义去查查到底是怎么回事,叛军怎么会一点积蓄也没有呢?”
梁震听了后,吃了一惊,说道:“大王,用人不疑啊,而且还有王子监军,臣以为就不必再派人了。”
讨伐“七寨”本是司空熏的主意,他现在深怕没有收获,惹来南平王的震怒,于是缓缓道:“可使王保义押粮赴军前。”
梁震看了看高从诲的脸色,知道这事就算定下来了,叹了口气又说道:“那这数千俘虏怎么办呀?”
高从诲不耐烦的说道:“这事以后再议吧。”说完,居然起身而走。
梁震跺脚叹息了一声:哎,百姓啊。
………………………………
第二章 回家
第二卷出现故障,重新上传。
夕阳西下,不仅染红了半边天,映的江水也是一半的通红,一半的深蓝。远远的望见了岳州城,在外的辗转奔波,让马云思乡的感觉更加强烈,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再没有在汴京时的尴尬与无奈了。
中原的游历让马云有了别样的感受,苦难的中原百姓,隐隐让马云背上了一种莫名的责任感。在21世纪的时候,马云是一个无名小卒,看到沿街乞讨的人,马云就是相帮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现在不一样了,马云贵为王爷,都督一方,还是很有权势的。而且马云隐隐觉得是个五代和史书上的五代有点不一样了,这不仅仅是赵普来到了南方,还有在襄州城里,那个掌柜的派来联络的人,名字居然叫潘美!潘美可是大名鼎鼎的宋初名将啊,居然也在南方?
望着碧水青天,马云思潮荡漾,不由得痴了。忽听旁边有人说道:“王爷,是在想家吗?”
不用回头,马云就知道是谁,这个赵普自从知道了马云的身份后,就再也不肯兄弟相称了,举手投足、开口闭口间也没有了过去那份洒脱。马云也不止一次说过,我们仍然兄弟论称,可赵普却死活不干。
马云回看了一眼赵普,笑道:“是呀,想不到一去就是两个月,也不知道岳州变了没变?”
赵普轻轻一笑,又问道:“王爷,路过南平,感受如何呀?”
这个话题转换的又快又陡,马云有点惊讶,说道:“百姓很是穷苦啊,甚至比兖州那边都多有不如啊?”
赵普远眺蓝天,轻轻问道:“乱世之中,岳州一州之地,又扼南北交通,扔兵家必争之地,绝非安身立命的所在,不知王爷可有什么打算呀?”
说了半天,原来是这个意思。马云忽地玩心大起,想试一试这个“半部论语平天下”的赵普有什么能耐,遂说道:“以赵兄之见,我们应该如何呀?”
赵普似早料到马云会有此一问,缓缓答道:“王爷若想展雄图,救百姓。那么区区一个岳州,是根本不够的。”说道这里,赵普看了眼马云,继续道:“而且王爷督岳州,想必是朝中有人排挤的缘故吧。要想登上楚王的位置,可不能长期的滞留在外,如果能立下些功劳,那么回朝辅政就顺理成章了。现南平窘困,横征暴敛,民怨沸腾,这是天授南平与王爷,不知王爷可有意乎?”
马云叹了口气,说道:“不瞒赵兄,小王督岳,确实是兄长见疑,若是拿下了南平,不就更被猜忌了吗?”
赵普笑道:“王爷怎能畏疾忌医呀,拿下了南平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英雄安身立命的所在。且楚王在一日,令兄也不会过于放肆。只有实力强了,才能把这潭水搅得更混,若是能登上楚王之位,南伐汉,东破唐,半壁江山尽归大楚,待北方有隙,南北争锋,一统华夏也不是难事呀。”
马云对这番言论,心中自是佩服,不过却也还没有混一华夏的想法,毕竟说和做是两码事。遂哈哈笑道:“赵兄真是王佐之才啊,让小王考虑考虑。”
傍晚的时候,马云终于回到了岳州,城外十里长亭处,马光猛、石文德、李骧、吴班、丁思瑾、曹芸等人早就在那里候着了。
见马云下马缓缓走来,这些人纷纷施礼。礼毕之后,马云便向岳州的文武大员们介绍了赵普,紫英、京娘她们自是后面避而不见。大家互道了安好之后,马云便在他们的陪同下回到了岳州刺史府。此刻已经是天色已然完全黑了下来,看马云等人甚是疲倦,石文德等相视一眼,一齐起身告辞。
由于同在刺史府居住,第二天上午,见马云起床了,李骧、吴班便一齐过来拜见。马云见他们过来,连忙让他们坐下,又找人请赵普来,准备一起吃个早饭,顺便聊聊岳州的政务军务。
哪知两人进来之后,双双跪倒在地,马云吃了一惊,连忙要扶他们二人起身,李骧跪在地上说道:“请王爷先恕了我二人之罪,我们才敢起来。”
马云讶道:“两位先生快快请起,小王就恕你们无罪。”
二人起来之后,李骧方才说道:“前几日,拓跋大人带着使团回了长沙,大晋皇帝还派了一个翰林学士陪同南下,册封楚王。王爷可知此事?”
马云点点头。
李骧继续说道:“我等在岳州迎接,和那翰林学士聊了一场。大王,那人才华横溢,所以我二人就自作主张,私下遣人去汴京准备把那人的家眷给诓到岳州来。此时,没来得及禀报,上请王爷见谅。”
马云心下一宽,笑道:“原来是这样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两人先生也是为了我着想嘛,快来请坐。”
吴班看马云似乎不以为意,遂说道:“王爷若只是想治理大楚,割据一方。说句不客气的话,有我们这些人足矣,王爷若想举兵北上,混一华夏,那么此人是一定要用的,就算不能用,也要杀掉,不能留给别人用。”
看吴班一脸严肃,马云暗暗想到:会是谁哪?那个时代的牛人,武将自然是前几天认识的那票兄弟,文臣里面首推王朴、赵普、王溥、范质、魏仁浦这几个人。吴班也就算了,李骧这人看人是极准的,看来这个翰林应该不会是个无名小卒吧。
马云正想问问是谁,就见赵普施施然走了进来。马云连忙招呼赵普落座,四人团坐在一张桌上,就开始用早饭。这顿饭吃的马云异常郁闷,本以为会像在兖州和郭荣他们一起时那样,有说有笑,边吃边聊。哪知道这几个人只是吃饭,并不怎么说话,就连赵普也是显得异常的安静。马云却不知道,古时读书人讲究“君子食不语”,除了宴席之外,别的吃饭场合是尽量少说话的。这三人都是读书人,又是初次见面彼此不熟,于是都不肯落下一个坏名声,只有马云问的时候,他们才肯做回答,但也是三言两语极其简单。
马云东瞧瞧西看看,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说道:“对了,两位先生,有件大喜事,忘了告诉你们了,我在兖州已经娶了门亲事。”
李吴二人吃了一惊,吴班急问道:“可是娶的妾呀?”
马云有点得意的说道:“是娶妻。当然妾也娶了一个,呵呵。”
吴班将筷子放下,顿足叹道:“王爷,这。。。这事,您怎么能自己做主呢?”
………………………………
第三章 岳州现状
马云见吴班说的这么恳切,错以为他是担心婚礼不隆重,满不在乎的说道:“先生放心,这事是赵兄一手为我操办的,这个婚事礼仪一切都很到位,没有亏待人家。”
马云这话一落,李吴二人齐刷刷看了眼赵普,而赵普似乎早就想到了什么,脸色既担忧又尴尬。
吴班在一旁,责怪道:“赵先生,怎么不替王爷考虑一下,这婚事怎么能如此仓促啊,这万一楚王责怪下来,朝中再有人散播点是非,这立刻又是一场风波呀。”
赵普当时撺掇此事,哪知道马云是王爷呀。此时被责问,心中自然有些委屈,却也无从解释。
马云笑道:“不就是娶亲嘛,我愿意就可以了,过几天告诉父王知道不就可以了吗?”
吴班道:“王爷,您还没弄清楚,您的婚事,是要楚王首肯,那才算数啊。眼下,这,这,不如让她作妾吧。”
让未来大宋的长公主作妾,马云一来没这个胆,二来他也确实深爱赵紫英;三来他也怕赵紫英翻脸,四来他还是没意识到不告诉父母就结婚有什么大不了,于是笑道:“先生就不要担心了,这妻我既然都娶了,又怎么能变妻为妾呢,父王那里我自然一力承担。嘿嘿,如果连自己娶老婆都做不了住,那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思?”
这离经叛道的话一出口,李吴赵三人都惊异的看了眼马云,特别是李骧眼睛里居然有种异色。
好不容易吃完了饭,马云就和李吴赵三人到了书房,自然是要聊些岳州的政务。马云示意钱清、石大在门外戒备。反身走进书房,坐在中间的太师椅上,徐徐问道:“两位先生,这岳州眼下形势如何呀?”
李吴二人相视一眼,吴班说道:“我们在岳州实行的办法主要是参考武穆王遗法。在农业方面,我们清理、修复了岳州五县的一大批水利设施,增加田亩的面积,同时用‘赎买’的政策,控制土地的兼并,为了奖励桑蚕,发展茶叶,我们允许百姓自己制茶,自己卖茶,也允许他们用帛、茶叶代替铁钱交纳赋税;为了吸引商旅前来岳州,我们免收关税,同时为了扩大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出卖作为赋税的那些茶叶、锦帛,我们现在自己成立了商行,在南平、襄州、随州、金陵等地都设置了货栈,为了便于百姓出售锦帛、茶叶,我们让李昭组织商人集中收购茶叶,从中原来的商旅换来战马和其他物资。同时我们田亩赋税很低,大批的穷苦百姓都拥入岳州,现在岳州五县已经由一万多户,近十万人口了。”
马云心中高兴,便问道:“那说明我们的政策是对的嘛,呵呵,岳州能有今天真是有劳两位先生了。”
吴程拦着马云的话,说道:“王爷,实不相瞒,眼下岳州也是困难重重啊。”
马云笑道:“有困难那是必然的,不过不要怕。这个困难就是挑战,这发展就靠机会,也就是机遇。这就叫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既不能因为有挑战就妄自菲薄,裹足不前;又不能因为有机遇就志得意满,大意失荆州。。。”
马云从现在来,自小就受到唯物主义两面论的教导,而且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上充斥着这种机遇、挑战的论调,这个时侯信手拈来,说的是热火朝天。李吴赵三人开始的时候还觉得蛮是那么回事,可惜马云颠来倒去就是那么两层意思,举出的例子既不生动又不贴切,这三人慢慢就有点面面相觑了。
好容易马云停了下来,吴班赶紧接口道:“这个困难,也就是挑战,它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哪,我们实行新政,虽然打着恢复武穆王遗法的名义,在长沙也是引来不少非议,特别是李皋,多次向楚王诬告我们图谋不轨,只是被王后给压着;这二嘛,岳州地方太小,这移民大量涌进,现在已经又饱和的趋势了。我们早已禁止楚民来岳州,可是单单是南平来的难民就数不胜数啊。这三来嘛,现在已经过了播种时机,这难民太多,我们的钱粮压力也很大。这些东西,都要听王爷的裁决。”
马云愣了下,说道:“朝中非议那是必然的。自古都是评论者多,做实事者少。特别是我们眼下的这种情况,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做不做,有些人总是要挑刺,挑刺还不好挑,鸡蛋里面都能找出来石头呢!这个不用管它。我自会向父王解释。至于那些难民却是难题啊,既然来了自是不能再推出去。来了的,我们就妥善安置,别的,我们就暂时不让入境,可以吗?”
赵普笑了下,在一旁说道:“如果是南平的难民居多,那么就不用太担心了。南平王想必比我们还要头痛,必然会有些举措的。我们还不如大张旗鼓的欢迎南平的难民,而对别处来的难民,则要稍加抑制。”
马云和吴班都是一愣,李骧眼中却闪过一丝光芒。马云想了想突然明白赵普的意思了,拒绝别人来,那影响自是不好的,但是像南平那种情况,它是万万不允许百姓大量流失的。
见马云微微点头同意,吴班便不再说话。那边李骧开始说道:“岳州兵丁共7000人,这两月来,我依照当初的议定,和丁思瑾、曹芸商量之后,将7000兵,一分为三,3000兵归丁思瑾节制,三千兵归曹芸节制,剩下的一千作为亲兵,由光猛公子暂时管辖。”
马云点点头,李骧继续说道:“自从王爷在校场演武,颁布了奖励令之后,民间隐隐也有尚武之风。所以我在这1000亲兵里面,箭术好的呢,我就编成善射营,一共有两营共计700人,由周行逢、陈诲分别统领。我又把军中马匹尽量集中,外加这两个月从商人那里换来的马匹,共计三百余匹,交给张文表成立了骁骑营。现今厉兵秣马,正在日夜操练。同时对新来的难民,我和吴班商议在给他们登记造册的时候,每十户出一人服兵役,农闲时练兵,农忙时耕种,只有练兵时方才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