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330章

五代逆天-第330章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点了点头退下去了。他前脚刚走,门下侍郎魏仁浦就前来觐见,面对着精神萎靡的郭荣,忠心耿耿的魏仁浦,还是将自己所知道的那个流言,说了出来:“陛下,今日市井上流言四起,说是。。。说是点检做天子?”

    “什么?是谁在散布谣言!”郭荣有些吃惊。

    “这流言是前几日出现的,今天开封府正是禁止这个流言。现在还在说这话的人,不过是些不懂事儿的小孩子罢了。”魏仁浦的话,似乎是在陈述事实,又似乎在告状。

    “是他?”郭荣有些愣了。如果他精神好,他自然可以站起来和那个人剖心剖肺的解说一番,可现在,再说那一套东西还有用吗?并不是每个人都用诸葛亮的才能,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诸葛亮的赤诚忠心!

    “召。。。召中书侍郎李谷为枢密院使。”郭荣有气无力的说了一声。眼前的魏仁浦是忠心的,他可以完全的信任。

    “陛下。。。”没想到魏仁浦的脸,却突然变得异常的惨白。

    “什么事儿?说!”

    “回禀陛下,李谷。。。李谷李大人今天中午病逝了!”魏仁浦痛惜的说道。

    “什么?”郭荣愣了,一股儿无力感从他的心动掠过,让他隐隐感到对未来已经失去了控制。王朴走了,李谷竟然也走了。这两个人,不仅仅是懂军事那么简单,他们还是少见的有臣节,敢说话的人!

    “召。。。召韩通为御林军总管!加赵匡胤太子太保衔,领疏密副使。召关中行营总管高怀德为殿前步军都指挥使,领枢密副使。“郭荣的命令一道道的了下去。

    他心里面在犹豫,他沉沉的念叨着王朴的名字,脑子里面想的却是张永德、赵匡胤。人心啊,总是隔着肚皮的。

    “父皇,你在想些什么?”一个稚嫩的声音在郭荣的耳边响了起来。他有些吃力的扭过头来,看着自己年级四岁的儿子。儿子啊,你可知道,父皇亲自为你挑选的相父,已经去了。。。永远的去了。往昔的点点滴滴,一时涌上心头,让难以平复。如果。。。如果能够回到过去,他还希望自己是哪个在马邑城下指点江山的白衣将军。而不是。。。

    看着眼前年幼的儿子,郭荣不得不振奋起精神来。他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来人,传召,任命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为中书侍郎,领袖百官。任命曹纯为开封府尹。”他要敲山震虎,看看这些人的反应!

    广告一下新书:武林高手混都市!

    手机本章:

    本书最新下载和评论本书: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26章 谣言)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27章 长驱直入(大结局)

    第27章 长驱直入(大结局)

    “陛下起疑心了!”接了诏书的史虚白静静的说道:“他想借着这次职务的跳动,看看还会有什么谣言出现没有,看看大家还有什么举动没有。可惜,太晚了。”

    “什么太晚了?”赵匡胤苦涩的说道,他心里面充满了失落。家国面前,兄弟之情终于还是淡薄的。调整了张永德,却空起来了殿前都检点的职务,看起来皇帝陛下似乎有意和流言对着干,你不是说点检做天子嘛,那老子就让点检位子空起来。可是,事实上,谁都知道,点检权高位重。王朴被杀,李谷病逝,枢密院使不管是拿一个文臣担当,他都镇不住禁军,这个点检的位子就十分重要。殿前都指挥虽然只是点检的副职,却未必指挥得动禁军,特别是禁军左营。皇帝空着这个位子,显然是想看看谁会争这个位子,谁争谁倒霉。

    “皇帝是布局的高手,可惜,他还是没有弄清楚,他自己的身体情况。他坚持不了太久了!”史虚白说道:“您难道没有看到,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在加封皇长子做秦王了。他的日子不长了。”郭荣的病情虽然在瞒着天下,却是瞒不过有心人。连捕风房的人都能够在宫中找到线人,更何况皇帝的结义兄弟呢,很多人都愿意和赵匡胤亲近的。这么一来,郭荣的病情,赵匡胤早就明白了。原本他或许还能活的长些日子,可王朴、李谷这么一死,他一早一晚,不会超过十五天的!

    “难道,这不会是他的又一次布局吗?”赵匡胤问道。

    “那我们就用高怀德,试一试好了!”史虚白说道。

    赵匡胤愣了,眼睛一睁,道:“史先生,你要做什么?”

    “呵呵,没什么,就是让人挽留高怀德高将军一两天,看看皇帝有什么反应!”史虚白说道:“马光猛气势汹汹,高将军就算想扔下手上的兵权,恐怕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办到的;再则京中情况诡异多遍,高将军恐怕也不想太早的插入进来。十天前,您和张大帅一同进入汴京城,可是,转眼之间,张大帅可就丢了兵权,当起了中书侍郎。中书侍郎是百官之首,可是,张大帅大字都认识几个,自然去应付那些文官呢?看起来重用,其实是把张大帅手脚束缚起来了!皇帝,还在做最后的观察,看谁忠心耿耿,看谁可以托孤。”

    本来托孤的人员是明确的,王朴为首,在辅以几个武将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王朴挂了,事情就复杂了。

    “您想怎么做?”赵匡胤问道,开封城的水太深,雾太大,他有点看不清道路了。

    “你只用强在圣旨到达关中之前,给高大帅写封信,说说京中的情况,高大帅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史虚白笑着说道:“高大帅和您关系极好,再加上高大帅可是高太尉高王爷的儿子。呵呵。。。”

    高怀德是高行周的儿子,高行周作为一代名将,历任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而不倒,被周太祖封赏王爷的头衔,由此看见,高行周做人还是很有礼法的,他虽然不像冯道那么突出,却也是一个不倒翁。有了这种家庭氛围,高怀德难道还不知道趋利避害嘛。自己在外独掌大权,可比要急于进京趟浑水呢?

    “如果行周拖延规程,那。。。那皇帝会怎么对付呢?”赵匡胤问道。

    “皇帝不会怎么对付,皇帝指挥想起将军您的表现。圣旨一下,将军您可是又快又急的赶来了。至少您的衷心是没有什么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张永德掌百官,将军您掌军队,而衷心的韩通则保护幼主,托孤的人员虽然不理想,但是,皇帝也不能不如此了!”

    “如果行周老老实实的回来呢?”赵匡胤问道。

    “那他就是您的有一个竞争对手了。高大帅在军事上并不比您差太多的。而他的性格则比您要更柔和一些。如果他真的回来,进入到了陛下的眼里,可是您的劲敌了。”

    “照先生这么一说,陛下的意思无非是试探高怀德,看他能不能托孤吗?”赵匡胤问道。

    “恩,或许也在看有没有人阻止高怀德进京。”

    “那。。。那我们还要做?”赵匡胤吃惊的说道。

    “皇帝时日不多了。”史虚白所答非所问。

    赵匡胤顿时就明白了,皇帝眼睛盯得不是关中,而是汴京城。看汴京城有没有人传递消息,而不是看关中那边能够截获到什么东西。高怀德不能进京,进京的话,就会分了赵匡胤的权柄,可赵匡胤府上的人又绝对不能出城,出城就是万劫不复。可是,赵匡胤要送消息出去,何须自己府上的人呢?

    高怀德果然在关中拖拉了起来,郭荣没有了办法,他只能够加魏仁浦做了枢密使,以赵匡胤为都点检,让张永德和赵匡胤为文武百官之首,共同执政。十天后,郭荣带着满心的疑虑和猜忌离开了人世。正因为郭荣对张永德和赵匡胤两个人都有怀疑,所以,他不能够赶走一个,留下一个,也不能够全部都赶走。赶走了这两个人,高怀德不愿意回来,李重进不能够回来,余下的石守信等人,才具不足。能够信任的,也至于张永德和赵匡胤了。他留下密诏,让魏仁浦和张永德接近,利用张永德的威望,来执掌禁军左营,和赵匡胤到达平衡。可是,这平衡脆弱无比。

    郭荣看到了魏仁浦的衷心,看没有看出来魏仁浦的懦弱,或许,他早就看出来了,但是却找不到别的人来替代。郭荣看到了张永德武人做文官的不舒适,却没有看出来张永德烦躁的脾气。

    五天之后,赵匡胤提出来要西迁。朝廷上面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只不过,张永德、魏仁浦、赵匡胤,甚至是王溥都知道这是大行皇帝郭荣的遗命。尽管反对的人很多,但是,他们还是强行通过了这个方法。

    西迁并不是崩溃式的大逃窜,必然要有人被流下来。于是,赵匡胤玩了一个枢密院议事,把张永德排除在军队之外,而独立面对戳戳比人的赵匡胤,魏仁浦软弱了下来,用一平衡的禁军左营居然被留下来殿后。捕风房趁机造谣生事,京中打乱。很多别有用心的人,纷纷跑到张永德的府门前,要求张永德站出来阻止单独将左营留下来。

    张永德想了想,丫说的还真的挺有道理的。于是,他挺身而出。可是,这与皇帝的诏书又有冲突,诏书上说的是,张永德管政务,赵匡胤管军务。两个人于是闹的不欢而散。西迁顿时停滞了下来。

    正在这个时候,在宋州的李重进突然表示,他愿意为前锋西迁。或者,丫就不要西迁。因为有谣言说,朝廷一西迁,他李重进就要勇挑重任留在中原和契丹、楚国作战。这重任,谁爱挑,谁挑去,哥们可不奉陪了。

    李重进跳出来之后,彻底触动了赵匡胤的杀机。毫无疑问,在大周三驾马车里面,赵匡胤显然是想把李重进同学永远的留在中原的,而张永德已经离开了军队,一旦到了河西,张永德就很容易收拾了。可现在李重进跳出来了,同意的话,到了河西,他赵匡胤想一言九鼎就难了,李重进他根本就控制不住了。不同意的话,李重进又不答应。

    在赵匡胤对李重进动心思的时候,张永德无疑在对赵匡胤动着心思。和历史上的张永德被贬斥出京师不同,现在郭荣死了,张永德竟然还是手握重权的。他能不动心思吗?于是,朝堂上出现了分歧,赵匡胤想找李重进进京,然后在收拾李重进,免得淮北一线彻底崩溃,而张永德怀疑赵匡胤找李重进进京是来威压自己的,毕竟,李重进这丫明地里是要求西迁的!

    于是,张永德抢在赵匡胤的前面,对赵匡胤出手了!可赵匡胤早有提防,反手竟然把张永德给拿下了!这么一来,在宋州的李重进立刻就毛了,丫的,你姓赵把老张给干了,现在又来约哥们我,哥们难道看起来那么脑残吗?李重进在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下,公然的指斥赵匡胤叛国。丫紧急联系了一下楚国,带着军队回汴京讨伐赵贼去了!

    两军在汴京城下一场大战,李重进战败,可是赵匡胤还没来得及高兴呢,楚军的大队人马就涌了过来。朱元大局北上,而丁思瑾的军队有拿下了洛阳,断了中原和关中的联系,赵匡胤无奈之下只能北走河北。

    朱元乘胜主机,超过大楚和河东的协议。都到了这份上了,河东还没有出兵呢。哥们吃饱撑着了和你河东讲盟约!

    赵匡胤带着幼主一路狂飙到燕云一带,找到了石守信。众人商议一番,仍然准备西迁。可是,楚军攻占河北的消息已经传来,军中发生分裂,一部分人跟随赵匡胤西走,一部分人则投降了楚国。而楚国和契丹也在燕云撕破脸皮大打出手。楚国脸皮毕竟厚一些,他先下手为强,击溃了契丹,将契丹势力驱逐出了燕云十六州。契丹势力大弱,被迫称臣。河东一看这局面,犹如寡妇死了儿一般,彻底绝了念想,虚晃几招,最后终是投降了楚国。

    而赵匡胤一路西行风尘仆仆。好不容易来到凉州城下,竟然中了楚国的埋伏。楚军的骑兵早就在甘州回鹘出兵之际,就趁机拿下了河西。赵匡胤仓皇而逃,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场合之中。

    马云至此基本上统一了天下。。。


………………………………

番外篇


………………………………

金陵商家大院

    金陵商家大院

    这是金陵一条普通街道,大战过后十户九丧。此一战多少江南好儿郎折戟沉沙,平时没什么生意的纸烛香火店,现在生意随着百姓们前方亲人的噩耗频频传来而特别兴隆。掌柜王平专注的核对销售账簿,伙计张四带着一脸为难之色跑过来问掌柜王平。

    “师傅,店中有一妇人无钱想要以半石大米换取香烛麻衣,见她实在可怜,您看可否……”张四师从王平,这样才能在商号界混口饭吃无工钱可拿,三年出师后要是别家商号相中挖去做工就可以拿到工钱了。

    “小兔崽子!收那些杂物,这帐上的窟窿你来填啊,这两天东家要来我们这边点帐的,前两天换出去的东西还是找杂货店孙掌柜换的钱才把这帐填平,今天不换,滚!”

    张四见没戏只好转身出去,心想以物换物你还不是得了不好处。正欲去告知那妇人今日不与相换。突然,掌柜王平想起这些事都是见不得光怕张四那小子嘴漏风,传到东家那里就不好了。

    “回来!”

    “师傅还有什么吩咐?”

    “这物换物之事不可传到财东那里,要不然要你好看!”

    “师傅,您这是说到哪里去了小四我在没心眼也懂啊,您还信不过我啊!”

    王平满脸堆笑道“小四啊!有前途,师傅我很看好你以后一定在财东那里帮你多美言几句,今年为你多制备一件新衣服。呵~呵~去吧!”

    妇人得知今天不能换后本来就伤心的心情又加重了几分,眼泪都欲哭出来。张四也一个苦孩子出生,见妇人如此悲痛心里哪不识其中滋味,这妇人定是家中亲人丧逝无钱理丧,把家中口粮来换纸烛。张四鼓起勇气为妇人拿了店中妇人所需之物,又从半石米中取了一半还与妇人,妇人悲喜交加忙跪于地“多谢小恩公!多谢小恩公!”张四忙扶起那妇人道“使不得,快快起来。”送走妇人,张四提着一石米的不到三成份量来见掌柜。

    只听见一通臭骂外加求饶之声,走近点见鸡毛满地飞,原来是刚才张四挨打时从鸡毛掸子上掉下来的鸡毛。进来之人一声吼“往手!财东来了,王平还不出来迎接财东!”来人气势非凡,这人正是财东护院雷鹏。听见是财东来了,王掌柜立马停手出来迎接财东。刚才的怒气跑到爪哇国去了,换来一张和颜悦色的奴才脸,忙躬身施礼“不知财东架临有失远迎!”

    财东身边中年瘦书生问道:“方才王掌柜何故打骂伙计?”

    王平心里思量了一下“哦!方才啊是这样的,是我没有教道好徒弟,这小子用少于店里拿出货物价质的米换了货物,做了赔本卖买请财东赎小可教道无方之罪。”说着做出一副很委屈的样子又给东家施了一礼。

    财东打量了一下张四,似乎对此事不关心信步走进后堂坐定,随行人等鱼贯而入。财东发话了。“王平打佯,先做正事吧!”王平见掌柜没提这小事,心里的石头拿下来一半,要是追下去指不定那小子会不会嘴巴把门不紧漏了风,那样自己说不定会砸了饭碗。王平恭谨的呈上早已算好的账簿。算盘珠子上下跳动,中年瘦书生认真仔细的完成他的核对工作。王平亲自为财东上茶,这到不是王平刻意巴结因为这小店只有他师徒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