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207章

五代逆天-第207章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缇偷茸湃死垂嫒白约毫耍毕滤乘浦郏凑丫蚁至俗约旱背醯某信担衷谑堑搅耸栈氐氖焙颉A⒖滔铝钤儆新用裎镎哒叮」蚶囱猿霰匦校也惶侵写涡蚨偈卑捕讼吕础

    郭威想当皇帝又没有人推荐,自立的话,又有点不合时宜。无奈之下,二十四号晚上,郭威和王峻等人带着百官到了太后宫中,请立继位的君主。
………………………………

第146章 黄袍加身(3)

    ,更新快,,免费读!

    郭威见了太后,什么不说,先就是一通大哭。  李太后死了儿子自然是悲悲切切,可是,李太后是聪明人,这郭威一来确实是刘承佑给逼反的,二来,眼下维持住大汉的局面;保住刘家的江山才是正事。于是,李太后话了:“皇帝已经崩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再在宗室里头择一位贤王嗣立,奉承大汉基业。现在大汉宗室,只剩下四个人了,河东节度使刘崇,许州节度使刘信,都是高祖的弟弟,徐州节度使(又叫武宁节度使)刘贇封尹(名义上的)刘承勋高祖皇帝的子嗣,你们就在这四个人里头选一个吧。”

    刘崇、刘信一来年纪大了不好糊弄,二来这两人,特别是刘崇实力雄厚,请他们当皇帝,自己可就性命不保了。想到这里,郭威说道:“太后,刘崇、刘信都是高祖的弟弟,现在有高祖子嗣在,当立子嗣。”

    后汉高祖刘知远有四个儿子,刘承训、刘承佑、刘承勋还有刘赟,这刘赟其实是刘知远弟弟河东节度使刘崇的儿子,可是刘知远很喜欢他,就收到了自己的门下。郭威一开口,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也就只有这两个人了。

    刘承佑本来才十六七岁,刘承勋是刘承佑的弟弟,年纪更小,这就便于控制,而且,从血脉上说,刘承勋是高祖的亲儿子,所以郭威就建议,立刘承勋做皇帝。

    可是,李太后也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来郭威的阴谋,正巧这刘承勋一直身体不好,病的都生活不能自理(三天后就薨了)。于是,李太后就让人把刘承勋给扶了出来,众大臣一看,纷纷摇了摇头。郭威无奈之下,只好改立刘贇做皇帝。还请了德高望重的冯道冯太师出马去徐州请刘贇进京。

    冯道年纪虽然大了,可是脑子却不糊涂,他早就看穿了郭威的心思。缓缓的问道:“郭枢密,你真心拥戴武宁君(刘贇是武宁节度使)?”

    在这公众场合,郭威怕被冯道这倚老卖老的老家伙揭了自己的底,连忙誓赌咒。冯道听了,也不知道他到底相信不相信,反正笑呵呵的启程赶往徐州了。

    郭威拿下汴京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各方。关中的郭荣收到消息之后,也不再返回凤翔,正儿八经的留在永兴,威慑关中,由西南行营总管,当起了西面行营总管,都督关中诸州军事。在王朴的提点下,郭荣早前就一面派赵匡胤率领一部分军队入京,表达关中地区对汴京事变的态度,震慑其他地区,另一方面,派高怀德等人偷偷的将军队移动到潼关等地,随时准备北上对付河东节度使刘崇。

    刘承佑虽然不是死在郭威手上,可郭威反叛的名声是怎么也拿不掉的。换句话说,自打郭威起兵开始,就只有两条路,要么当皇帝,要么下黄泉。而大汉朝地盘虽大,对改朝换代坚定反对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知远的同父弟弟刘崇,一个是刘知远的同母弟弟慕容彦,这两个人是绝对不会向郭威称臣的。这两个人里面,最值得担心的就是河东节度使刘崇。河东民风彪悍,在五代时期,可是英雄辈出的,后唐、后晋、后汉的龙兴之地都是河东。而且,这个时候,河东也是仅次于邺城的藩镇,实力雄厚。

    刘崇听到郭威起兵之后,他也立刻召集军队准备南下共赴国难了:老刘家的江山,怎么也不能落到你郭家手里啊。可惜,刘崇的动作稍微慢了一点,他集结了军队,还没有南下呢,就听到刘承佑驾崩的事情,接着,又听说郭威准备迎立徐州节度使刘贇当皇帝。

    听到这两个消息,刘崇是且哭且喜,南下的心思陡然就淡了。为什么?因为刘贇是刘崇的亲生儿子啊。他心里想着好事:我儿子做大汉天子,我就是皇上他爹,这回总该放心了。正在这个时候,郭威也正好给刘崇写了一封信,夸赞刘贇英明神武,是天下的共主,还说自己脸上有刺青,这天下间哪有麻雀(刺青刺的是麻雀)当天子的道理呢?郭威是一通赌咒誓,要刘崇相信自己。而刘崇看了信洋洋得意,竟然相信了。

    远在金陵的马云自然也很快得知了汴京的巨变,可是,除了派人在中原各地造谣之外,他干瞪眼,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即便是造谣,现在收获也很少了。为什么?一来楚军疲惫了,二来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三来,淮南、江表新降,人心未服,在这个时候强行北上,一旦江南生变,到时候悔之晚矣,所以,马云只能是看着郭威一步步独揽大权,而没有一点办法。

    这也怪杨邠、王章、史弘肇,第一,这群人对官员考核的太严格,以至于楚国的细作努力在汴京城里展具有一定权力的友好人士,却是一无所获,第二,史弘肇等人也太爱杀,大街上老百姓随便耳语两句,都要人头落地的危险,这对楚国的间谍活动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能把李业这样的人展成国际友人,在关键时刻,劝说刘承佑死活不出汴京城,和郭威对峙起来。这一场大战打个二三年,让楚国缓过一口气,出兵北伐,那郭威是必败无疑啊!大楚基本上不用花多大的力气,就可以轻松扫平中原了。可惜。。。可惜啊。马云在含元殿里连连跺脚。这也不能太责怪赵普他们,毕竟谁也没有想到,这李业竟然采用这么一个火爆的手段,结果了杨邠、王章、史弘肇,给楚国一个措手不及。

    马云也就只记得,这大汉兔子尾巴不长,后来被郭威给窜了皇位,可是,具体过程是个什么样子,马云就不知道了。如果他知道的话,大笔的银子绢帛砸给李业,怎么说也能让刘承佑坚守汴京城的(事实上,这种可能性很小,毕竟有慕容彦这种冲动的草包在,汉军怎么可能做了缩头乌龟呢?)!

    看着马云摇头叹息,徐仲雅、范质、王贇、李骧、赵普、江文蔚、拓跋恒、韩熙载等人是各自垂头想着心事,有些人担心马云要再次以小搏大,出兵干预,心中不仅对着空虚的国库忧心忡忡,有些人则笃定马云不会出兵,只是在苦思怎么好从中占些便宜。

    “李爱卿、赵爱卿。军情司和捕风房能不能和这个刘贇搭上关系啊?”马云缓缓的问道。

    手机本章:

    本书最新下载和评论本书: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46章 黄袍加身(3))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147章 黄袍加身(4)

    ,更新快,,免费读!

    马云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中原的局势变化太快了,自十二月十三日,汴京的“杨党”分子被连根拔起,到十二月二十二日,郭威率军进入汴京城,连十天都不到。   这让马云完全的措施不及,这个年代没有电话、电视、视频,消息的传送靠得全都是人力、马力。转眼之间中原已经粗安了,想下手都来不及了。就像大楚灭李唐一样,在鄂州、建昌一带耗了一个半月,所有的人都以为楚唐之争将演变成一场持久战,哪想到风云突变,仅仅又过了半个月,大楚就轻松的击垮的李唐。让中原的准备看热闹的史弘肇等人,瞠目结舌后悔不已。

    马云看着地形图,缓缓的问李骧和赵普。马云这话说得很含糊,搭上关系?怎么才叫搭上关系呢?

    但马云这话,有一层意思,已经很明显的透漏了出来,楚国要插手,绝对不作壁上观。这让在做的重臣们心里都有所紧张,特别是范质,他直溜溜瞪着眼睛,看着对面的军方大佬王贇,等着王贇反对。让范质自己来反对,他有些说不出口,一来他性格有些软,二来这大楚的直臣太多了,很多时候,根本不用他说话,就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可是,王贇不吭声,只是若有所思的看着那张地图。武宁节度使管辖着宿州和徐州,在他们的东面和大楚的海州相连,如果拿下了武宁节度使无疑是加强了楚国的东线防御,而且,这徐州距离汴京不过五百多里地,再加上西线的邓州唐州,如果将来楚国休息完毕,两面夹击,必然可以是中原顾此失彼。如果能拿下来徐州,那对大楚显然是有利的。可是,楚国现在有能力北进吗?王贇心里忍不住怀疑道。

    赵普摇了摇头,楚国经济薄弱,对于中原地区的消息刺探,只能是抓大放小,抓主要的地方,更多的是针对汴京以及郭荣,别的地方,可就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了。李骧的军情司主要精力放在了李唐这方面,对中原顾及的很少。

    马云沉吟了一下,说道:“依照眼下的形势来看,郭威不可能不对皇位向往,这刘贇十有**就成了摆设,甚至难逃一死。寡人想派人去找刘贇,假借这悼念大行皇帝,还有恭贺他当皇帝为名义,大张旗鼓的见刘贇一面,表达我们对刘贇继位的赞同之意。趁势结交徐州留守的官员,如果他们对刘贇是忠心耿耿,那么刘贇一旦被囚或者被杀,他们就只能投靠我们,这样咱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得到武宁节度使的辖地。诸位大人以为如何啊?”

    韩熙载说道:“大王,许州节度使刘信是高祖皇帝的亲弟弟,他对郭威必然是不认同的,何不从中串联刘信出兵,为刘贇护驾,如果刘贇这能当上皇帝,外有河东节度使刘崇、兖州节度使慕容彦、许州节度使刘信,三人合力,未必对付不了郭威啊。”

    李骧摇了摇头,说道:“韩大人可能不知道,中原的精锐眼下分成三大块,一块是郭威的河北军,一块是刘崇的河东军,还有就是郭荣的关中军,而许州等地兵力不但缺少,而且战斗力底下,再加上刘信此人比起哥哥们来说,差的实在是太远了,贪污聚财也就不少了,这人喜欢杀人,而且特别喜欢杀手下人,这种人恐怕身边没有什么贴心的死士,成不了什么气候的!”

    马云点了点头,说道:“韩爱卿的办法原本不错,只是咱们得到这个消息实在是过于仓促了。就像李爱卿说得那样,联系刘信是没有什么用得,可要是联系河东的刘崇,又没有充足的时间了。咱们还是火派人去徐州看看刘贇,能拿下徐州最好,实在不行,也就只好作罢了。”

    王贇沉吟着说道:“大王,如果刘贇被囚,而徐州却不听从汴京的命令,那么汴京方面必然会派遣军队赶赴徐州,到时候,如果徐州倒向咱们大楚。大王的意思可是说要和中原军队在徐州作战吗?”

    马云呵呵一笑:“王爱卿,你的顾虑寡人知道。寡人对此也很是担忧啊,所以,寡人才想派人大张旗鼓的去找刘贇,试探试探郭威的反映。而且也是给河东的刘崇壮壮胆,让他明白咱们大楚和大汉朝是有感情的,是支持大汉的,对什么郭威却没有什么交情!”

    赵普眼睛一亮:“大王的意思是说,如果郭威立刘贇做皇帝,那就什么事情也没有了,如果不是,河东的刘崇必然要和郭威翻脸,到时候,兖州的慕容彦十有**也憋不住,有这两个劲敌在,郭威对咱们大楚就只能妥协了,说不定,咱们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马云哈哈大笑:“赵爱卿说得极是,咱们就是要做出一副如果刘贇不能被立为皇帝,就立刻举兵北伐的假象,命令淮河一线的军队,彻底的动起来,给郭威施加压力,另一面也让刘崇等人有点信心。等到刘崇等人反叛之后,郭威就不得不腾出手来安抚我们大楚,这样,徐州岂不是可以不占而得吗?”

    “可是,如果郭威派人来争夺徐州呢?”范质有些担心的问道。

    “呵呵,那我们就和郭威在徐州打一场局部战争,调动个一两万兵力,咱们大楚还是打得起这场战争的!”马云笑道。

    李骧说道:“大王,臣以为只用命令邓州丁思瑾所部做一些北伐的动作就可以了,整个淮河一线全动起来,说不定就会给郭威一个错觉,觉得咱们是要和他决一死战。那么,郭威在内外的压力下,万一真的册立了刘贇,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咱们可就不利了!”

    “对,要把握好这个‘度’的问题,李爱卿言之有理啊!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主意吗?”

    徐仲雅站起来说道:“大王,臣觉得有件事,咱们应该考虑了。如果大汉这个旗真的倒了,咱们还有必要继续向中原称臣了吗?”

    “这个。。。”马云想了下,接着断然否定道:“大汉天下共主,如果大汉覆亡,寡人当替大汉朝复仇!我们大楚与灭汉者誓不两立!”如果郭威真的当了皇帝,和郭家父子还有赵匡胤这样的人对敌,还让对方占了大义和名分,到时候郭威、郭荣是君,自己是臣子,这自己还不被他们给玩死啊!所以,一定要和他们平起平坐!马云暗暗的打定了主意。

    手机本章:

    本书最新下载和评论本书: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147章 黄袍加身(4))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148章 黄袍加身(5)

    二十四日,赵匡胤率领8000白衣军快马加鞭的到达了汴京城。郭威闻讯之后,便立刻召见了赵匡胤,赵匡胤送上郭荣的密信。密信里面写了三个件事:第一,孩儿已经派兵驻守潼关,虎视河中,如果河东一旦有变,关中的白衣军就能够迅速渡过黄河,直插晋州(今山西临汾)。第二件事,关中的保大节度使(陕西富县)、彰武节度使(陕西延州)、永兴节度使(长安),护国节度使(河中府)等都已经向郭荣表态,郭威;第三,则是劝谏郭威事不宜迟,趁着天下人心震动的时候,快速称帝,迅速的安定军心。郭荣决然的表示,如果父帅入汴京不自立,而是拥立刘氏子孙,那么天下又重新归于刘氏,我们郭家日后想安心度日就难了,与其这样,还不如趁着天下都对我们郭家的遭遇有所怜悯的时候,自立称帝。随后,郭荣还分析了一下天下的形势,西南的蜀国,国力弱小,根本不足惧,而楚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十有是有心无力,只需提防他们对徐州刘贇的就能够了,北面的契丹,三年来不断对南下心怀忌惮,最多就是骚扰而已,绝对不会像开运年间那样长驱直入的。

    3320841

    看了郭荣的信,郭威的心安定了下来,现在的大汉朝无非是四块地方:关中、河北、河东、河南(包括了今天的山东地区)。现在关中安定,河北又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至于河南诸地,则是一盘散沙,根本就没有什么强力人物。河东的刘崇虽然占有太原府、隆州、代州、宪州、汾州、石州等十二个州县。他北接契丹,东南虎视潞州,西南则鸟瞰河中。可是如果郭荣的军队更够快速的前插到晋州,自己再派军队冲潞州北上,那么刘崇就不足惧了。

    郭威大闹了这么一场,想得无非就是金銮殿的那个宝座。到了这个时候,心中犹豫则十有会耽搁了大事。于是,郭威招来了自己的死党王峻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