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勘晔鞘裁矗颐怯Ω米鍪裁矗空獠攀俏蚁敫阏獯握缭硕某踔浴!甭碓仆诺钔猓坏乃档馈
赵普松了一口气,看来马云并不是针对自己来的,他安心了一些,看了眼李骧,却见李骧眉头微皱,一副思索的样子。马云的意思,他听明白了,可是听明白了,并不意味着知道该怎么做,毕竟这个“运动”,过去的史书从来没有过记载,应该是属于马云创的,既然是第一次,那。。。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一时间,他不禁觉得有些无从下手。
看着自己两个得力的手下,一脸茫然的样子,马云心中微微一叹,看来这两人还是没有弄明白自己的意图。马云一笑,继续说道:“这件事急不得,寡人想,现在中枢的一品大员中统一想法,等一会儿,寡人会下诏,让你们这些平章事和六部尚书、枢密使们,给寡人写一封奏章,主要内容就是要你们阐述一下,当前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接着呢,在扩展到门下中书省和尚书省的中下级官员,最后,在楚国范围内,全线铺开。”
李骧和赵普看了一眼,搞了半天,马云的意思是让他们写篇论述心中想法的文章啊。。。这。到底有用吗?
看着两人有点不以为然的样子,马云笑道:“不是写篇文章凑数那么简单,文章写上来之后,寡人要你们辩论,说服拓跋恒他们,让他们明白。。。明白与时具进的道理,天下纷争,如果我们只是保境安民,早晚会倒霉的。要让他们明白这一点,真心的支持这个想法。”
“臣等遵令。”李、赵二人顿说道。
“恩,儒家讲究的是‘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咱们这个‘运动’,就是要从儒家的‘治国平天下’这个基本思想点出。要和咱们一直提倡的‘尊孔平贼’这个思想相结合,要让全国的官员都明白,咱们出兵打仗、争夺天下,是为了天下百姓能够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为了把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给解救出来。咱们征伐天下,就是为了实践儒家思想的‘仁’,而不是为了纯粹的杀戮,为了强地盘。孔子的著作不少,从他的那些话里面,肯定可以找到支持咱们这个理论的话,就算孔子没有,孟子、荀子,这些人应该用吧。我们要把这个东西,给利用起来。”
话都说道这份上了,李骧和赵普那还能不明白,这不是简单的写篇文章,这是要形成一个理论,为以后出兵打仗做好铺垫,免得一打仗,拓跋恒那些人就跳出来反对,虽然反对无效,可时间长了,难免会心怀不满的。
看着二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马云满意的点了点头,挥挥手准备放他们下去,赵普突然又说道:“陛下,臣听闻您最近新建了一个宗人府。。。这。。。”
马云看了眼赵普,笑道:“赵兄,你倒是不忘自己本来的目的啊,这样好了,寡人现在就对门下中书省下诏,再由他们明传天下,成立宗人府。”
看着赵普、李骧施礼后,就要准备退下去,马云又说道:“赵兄,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不过宗人府既然是从门下中书省下的诏书,这个。。。这宗室子弟的奉银也就有户部承担好了。寡人的内库,就不再管理这事儿了。”
赵普一愣,马云这是一点都不吃亏啊,不过户部的事儿,不归他管,他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此后的半个月,整个楚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大讨论。大家分别从儒家经典里面挑出来若干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个理论第一条就指明,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有楚国才能救百姓,只有马云领导的楚国政府才是这廖寂黑夜的唯一指路明灯。全国的官员应该时刻以救助百姓,实践“大仁”为出点,紧紧地团结在以马云为的楚国政府周围,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为实现神州的大一统而努力奋斗。接着,就是关于什么是真“仁”,什么是假“仁”的一个大阐述,同时炎黄子算,同饮一江水,只管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不顾别人的死活,这能叫做“仁”吗?隔岸观火,个扫门前雪,这能叫做“君子”吗?最终的结论就是,楚国不攻击李唐、不攻击中原、不图谋天下的大一统,就对不起对楚国寄予厚望的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大不仁,就是**落后的东晋小朝廷,是必然没有前途的。再次,就是关于楚国是朝阳股、成长股的一个大证明,先,从马云的小时候来说,找了无数的例子,证明马云自幼天资聪慧,然后又从马云救助自己的族弟马光猛的人上面,证明马云兄弟和睦,有长者之风,从马云在内军任职,来说明马云武艺非凡,自小就投身楚国的国防建设,从平南平、救旱灾、平国贼等等事件中,挖掘挖掘再挖掘,拔高拔高在拔高,他的思想道德,可以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相媲美,他的文学素养,比只会大风歌的汉刘邦要强上百倍(为了证明自己文化素质高,马云专门召开了一次大型诗会,他当场兴致勃勃的念了一沁园春——雪,技惊四座。唯一有点瑕不掩瑜的是,现在是七月份,大热天的,马云写得应景诗居然是雪。。。果然是奇思妙想,万一挑一。)他的文治远远过太宗李世民,他的武功更会盖过汉武帝刘彻,最后直接指明马云就是当代唯一的救世主,跟着马云要啥有啥,不跟马云要啥没啥。接着,说楚国的官员,一个个都是王佐之才,聪明赛过诸葛之亮,楚国的军士,人人都是搏虎的勇士,勇猛赛过关云之长。有这样的贤明君主,有这样的文臣武将,楚国要还是不能统一天下,那简直就是秃子打伞没天理,老天爷戴墨镜不分黑白天。
这个东西呈给马云之后,马云看着都有点脸红,可是楚国上上下下却是乐此不彼,个个与有荣焉,就算是拓跋恒虽然觉得有点吹得过火了,可对出兵的事宜,也不再是一味的反对了。赵普更是抓住这个机会,动自己掌管的捕风房,在茶馆酒肆,街头巷尾,说书的人都讲述着一个新的英雄故事——大楚英雄传!要说还是咱们中国人,乡土观念中,虽然这大楚英雄传伤的人,老百姓一个都没有见过,可还是听的津津有味,每到精彩之处,叫好声不断,各个都很是自豪,仿佛那场大战,自己亲自指挥的一样。
为了解决楚国农耕田地少,人口也少的矛盾,马云逆历史潮流而动,即不顾及21世纪人满为患的苦恼,也不顾及女性同胞的感受,居然和徐仲雅等人商议之后,颁布了一项“英雄母亲”的诏令,夫妻两人生孩子数目过五个,就减少一个人的徭役和赋税,而且母亲的徭役减半,如果过7个就彻底免除母亲的徭役,如果达到了十个就一次性减少4个人的徭役和赋税。同时为了让百姓能够生的下,养得活,楚国还有意识的进行了人口的迁移,把人口稠密地区的人,本着自愿的原则,迁到地多人少的地方。开出来的耕地,全部归百姓自己所有,并减免一年的赋税。对于商家,楚国也是大力的扶植,甚至为走私活动打开方便之门(其实也是没有办法,周围也就大晋、李唐和楚国互市)。
楚国的国力正逐步的回复和壮大。而中原的形势也慢慢的生了变化。
手机本章:
本书最新下载和评论本书: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 第3章 英雄母亲)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4章 造假币
第四章 造假币
江南六月,虽是绿树成荫,却也遮不住炎炎烈日,就算有微风轻抚,送来的却是滚滚热浪。在这种天气里,马云是宁可坐在树荫下,敞开衣衫,让侍从扇扇扇子,自己吃两颗冰冻的草莓,喝两口甘草凉茶,也不会去逛什么大街。
可惜,马云却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抗着烈日在范质的陪同下,到大街上四处逛游逛游,范质美其名曰叫做:“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就算这是在五代,就算热浪也是绿『色』纯天然无污染的,可是还是热死个人呢。
马云愤愤然的走在大街上,他这次上街,可以说完全是中了范质和赵普的『奸』计,确切的说,应该是中了赵普的『奸』计了,这个范质才华是有的,可是胆气不足,未必敢用这样的招数。什么招数呢?就是赞扬,把马云夸得一朵花一样,又是勤政不倦、又是爱民如子,夸得是天上少有地上稀,一阵『迷』魂汤下来,马云这么一高兴就降低了警惕心,洋洋得意的跟着自吹自擂了几句,本来就是近似于朋友的玩笑话,不料,这两人话锋一转,接着批评马云对百姓了解不够深入,有了明君的表象却没有明君的神髓,接着提议马云跟着他们出去体察体察民情,体验体验百姓生活。马云刚刚还在说自己又是从谏如流,又是广纳博采的,这两人这么一提议,马云就是明知道上当了,却也不好反悔,于是,只好跟着两人上了街,看看这两人要耍什么花招儿。
走在长沙的大街上,范质、赵普二人即不带马云去城西左角那些较贫困的胡同里体察民情,也不带马云去城南的福贾之家去打秋风,仿佛漫无目的一般的,在大街上闲溜达,碰到好玩儿的东西,还买点。马云是左看看右瞧瞧,这大街两边是什么胭脂水粉铺、绫罗布匹铺、茶馆、酒肆、饭庄、当铺,各『色』货物是玲珑满目,许是因为天气炎热的缘由,这店铺里面的顾客较为稀少。
马云寻思半天了,这街上的人并不多,而且各个都是一副有事在身的样子,想自己这样闲着没事儿,晒太阳玩儿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赵普走在一侧,突然说道:“五爷,您看,这边有个布匹店,巧娘一直说要给小少爷做些新衣服,今天既然出来游玩,不如就顺便卖匹布回去可好啊?”
马云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眨巴眨巴眼睛,抬抬手,有气无力的说道:“走吧,进去凉快一会儿也好。”听说买了布匹是为了给自己儿子做衣服,马云点点头同意,不过也是,在这么晒下去,就成非洲土著了。
这掌柜的看来是好久没有见到客人了,见马云他们几个又光顾的意思,赶紧三步两步走到门前,一手作出请的姿势,迎接道:“各位大爷,好久不见,您老今天想买些什么呀?我这么蜀锦、杭州丝绸、一般的布匹是应有尽有啊。”另一只手摇着蒲扇,拼命的给他们扇着,生怕热着了他们。
赵普和范质走在店面里,随意的看了看,一会儿看看布匹,一会儿看看丝绸。而马云就站在掌柜的面前,享受这人工风扇。进店铺的时候,马云是一马当先,范质、赵普二人跟着后头,这掌柜的就以为马云是大主顾,结果这位半眯着眼睛,享受着阵阵凉风,而对买布是半点兴趣也没有,掌柜的立刻就转移了服务对象,跑去给赵普和范质扇扇子去了。凉风没了,马云睁开眼睛左右看看,哎,以后出门,应该带上张顺、高进他们才对,带上李二狗这群丘八汉子,哪有扇扇子的眼力劲啊。
赵普看了一会儿,甚是热络的问道:“掌柜的,你这匹土黄『色』的布匹,多少钱啊?”
掌柜的笑道:“客官,您真识货,这批布匹是昨天刚刚从望城县进的,您也知道,咱们大楚的布匹就数望城县出产的最好啊。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蚕,在望城县的蚕,那吃的是。。。”
马云热的要死,哪有心情听这掌柜的穷白活,再加上这人刚才服务的也太不周到了,当下就截道:“吃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蚕丝嘛,赶紧说说多少钱吧。”
掌柜的仍是一脸笑容,说道:“不贵不贵,3钱银子。”
赵普看马云有些不耐烦,也不讲价说道:“那不算贵。这个3钱银子,应该是多少铁钱啊?”
一旁的范质说道:“则平兄,应该是3000铁钱啊。”说着转身,冲着门外站立着的跟班赵明说道:“那30串,铁钱来。给掌柜的。“
赵明憨厚的应了一声,从推着的一个小车上,吃力的搬过一个沉甸甸的包裹来,“嘭“得一声放在店中,打开包裹之后,仔细的数了30串,交给了掌柜的。掌柜的吃力的把铁钱搬到柜台上,仔细的数了起来,一串100文,总共30串。马云有点吃惊的望了望那些铁钱,丫的,怪不得赵普要让人推个小车呢?原来这铁钱还真是不值钱啊。
过了两刻钟时间,这掌柜的才把铁钱数完,一脸歉意的说道:“数目对了,真是不好意思,让各位客官久等了。。。哎,也没办法,谁让咱着钱太不值钱了呢?”
马云在一旁笑道:“虽说这钱不值钱,可是每个人每天提溜这么一串上街,不也是锻炼身体嘛,呵呵,有利也有弊嘛。”到了这会儿,马云心中突然一动,他有点明白这两人拉他出来逛街的目的了,这两家伙是想让他亲自体验体验这铁钱的弊端。
他瞪了二人一眼,说道:“回去吧。你俩的意思,我明白了,明天咱们再商议商议。”
养民殿。
“徐师傅,诸位大人,范先生的奏章,你们都看了,说说有什么看法吧。”马云问道。
昨天回去以后,马云就让范质写了一篇币制改革的奏章,在六部九卿的小朝会上集体商议。
拓跋恒直截了当的说道:“大王,范大人的提议不错,不过却是不可行的。这铜钱有什么弊病,想必大家都知道,不然以武穆王的英明怎么可能弃铜钱而用铁钱呢?这原因无非有二,第一,我们大楚不产铜,没有那么多的铜来铸造钱币;第二,我大楚的地方虽广,可名扬天下的货物无非是茶叶和湖锦,我们有求于外的货物多,而天下有求与我们的货物少,如果实行铜钱,商人来买了东西,自己带着赚的铜钱又走了,那我们大楚不就亏了吗?”
徐仲雅也说道:“大王,拓跋大人说得在理。咱们大楚目前来说,强行推行铜钱的话,我们自己就力不从心啊。时间长了,恐怕不仅伤了官府,更伤了商家、百姓啊!”
铜矿?马云想了想,好像记得云南有铜矿,可是,云南现在应该是段誉他祖宗在当政吧?那地方地势崎岖、人烟稀少,和大楚的距离,走路的话也不近,中间还隔着一些割据的少数民族,自己派兵过去,万一是个泥潭呢?俗话说:柿子先捡软的捏。这南汉明摆着就是案板上的猪肉,想怎么剁,就怎么剁,这个时候还是暂时不要节外生枝的好啊。
范质急道:“大王,咱们缺铜,那却是是实事,可是咱们可以和李唐他们交换啊。李唐。。。”
“范大人,此言差异。李唐他们自己的铜都不足,怎么可能把铜交给我们呢?”刘昭禹说道。
“李唐也缺铜吗?”马云追问道。
“大王,李唐本不缺铜,可是李唐上下多信佛,这寺院遍地都是,那个寺院没有铜雕的大佛、菩萨啊。所以,李唐也是缺铜钱的,他们的铜钱与白银的比率已经是662比1了。”赵普在一旁解释道。
范质的用意是好的,随着楚国经济形势的好转,总是用铁钱也不是个办法,一来太沉了,二来,这铁钱也太容易生锈了,生锈以后,很容易就报废了。。。这。。。这不也是伤了百姓吗?
马云沉思了一下,说道:“范先生、诸位大人。今天也没有外人,寡人就实话实说,在寡人看来,这铁钱呢?它却是是携带不便。但是有一样,这铁钱铸造便宜,成本低廉,别人仿造的话,不但不能从中渔利,甚是会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