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逆天-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也没有半分的权力了。
马云刚从轿里下来,这些位学士们赶紧跪倒在地,山呼千岁。
马云一把就最前面的一个扶起来,笑着说道:“诸位先生,使不得,使不得啊。”说着自己对他们是团团一揖,说道:“诸位先生,我大楚能有今日的富强安康,离不开诸位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多年来,诸位先生是呕心沥血,你们是我们大楚官员学习的榜样,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行为’,什么是‘家国天下’。寡人要替荆楚的百姓,感谢诸位大人!”说着又是一辑。这些老头什么时候见过楚王对他们行礼啊,又怎么敢受这样的一礼呢。一个个又是侧身避让,又是激动万分的回礼,又是连连的口称“不敢不敢。”心里却是乐开了花,马云这通马屁,让他们觉得自己浑身的骨头都轻了二三斤,做起路来,轻飘飘如在云端,又想吃了牌钙片,气也不喘,腰也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
马云挽着一个老者的胳膊说道:“这外面天气炎热,诸位大人在这里等待寡人这么久,让寡人心中甚是不安,来来来,咱们进去聊。”
等马云在大厅主坐坐下之后,这些人拿捏着也一个个坐了下来。马云亲切的说道:“诸位大人,最近身体可好吗?诸位都是为我大楚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寡人是绝对不会忘记的,荆楚百姓也是绝对不会忘记的。前些日,小王刚刚即位,方方面面的杂事,是多如牛毛啊。哎,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看望诸位先生啊。希望诸位先生,见谅。”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心情有些激动,跪倒说道:“老臣,老臣们是万分的没有料想到,大王,大王竟回来,竟回来学士府啊。大王对臣等的关心,臣等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万一啊。”马希范在位的时候,虽然大权在李皋、徐仲雅手,可是他们也算是手握实权的。等马云当了大王,他们大部分却都被排除在外,彻底的养气老来。常言道“一朝天一朝臣。话虽然这么说,可事儿真的落在自己身的时候,心中总是不免怏怏不乐。今天见马云来了,而且又是这么的客气,把他们说成是一代元勋,吹捧到了极点,一个个是心花怒放,怎么看都觉得马云圣明无比。
马云连忙站起来,扶起这个老头,说道:“诸位先生的高风亮节,寡人是佩服不已啊。寡人当政以后,为了保持权力的正常过渡,诸位先生依然决定和文昭王一起退出国政。一生功名,淡看如浮云。寡人甚是佩服。”
什么和文昭王同时退出国政。文昭王是被迫的,而他们则压根就没有选择的权力。不过马云这么一说,反倒不是马云炒了他们的鱿鱼,而是他们视功名如粪土,炒了马云的鱿鱼。这么一来,这些人的面不就抱着了吗?他们这几个所谓的大儒,心里想得很简单,无非是当官,不当官的话,也要有个体面的下台方式。马云这么一说,他们也算是有了面了。
马云看了下有些静寂的大厅,笑道:“不过,国事维艰,仰仗之处颇多,小王今日来,是请诸位先生出山的。”
学士们听了这话,忽视一眼,心思活动了起来。马云改制,这些人仗着资历还以为自己再怎么差,也得弄个尚、侍郎一类的当当,可惜,任命下来之后,十八学士里,除了徐仲雅他们四个,其余的人,除了一个天策学士的头衔竟然什么也没有。这些人心里不免失落了起来。这些人都是些不甘寂寞的人,前几天李唐使者来的时候,这些人还写了些诗词呈去名义是庆祝,实际是显摆自己的才干,还做着重新启用的大梦。可是没想到,竟然象泥牛入海,从此再无消息了。
就在他们有些失望,有些愤懑的时候,马云竟然亲自来看望他们了,而且听马云的意思,竟然是大用他们。这些人不禁高兴了起来。
一个老头出来说道:“大王,不念臣等老朽,信任我等。我等哪怕是肝脑涂地,也不敢辞王命。”
马云说道:“诸位先生,曹孟德曾说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诸位大人乃是我大楚博学之士,是我大楚的财富,是我大楚文化源远流长的代表。寡人对你们是敬之、爱之,更要用之。”说着,马云扫了他们一眼,缓缓说道:“诸位大人,你们觉得我大楚缺些什么呢?”
这几个老头互视一眼,心道:大王这是要考察自己的学识啊。一个个或者说少铜,或者说缺少富饶的产粮地,或者说缺少马匹……总之,绞尽脑汁的说出一连串的东西来。
可马云却是一一摇头,见这些人这也说不出什么新鲜玩意儿了,马云才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说道:“缺少铜这些物资,我们可以和别的国家换,百姓缺衣少食,我们可以轻摇薄税,可是百姓民智不开,绝大部分的人不识字,不知礼节,我们身为朝廷官员,又能做些什么呢?让所有的人,都识字,都能读,这不太可能,为什么呢?因为朝廷财力有限,没有那么多的余钱去大兴学。诸位先生,可有办法帮我教化百姓,使人人都懂得礼义廉耻,使人人都知达理呢?”
这些老头们一愣,都茫然的摇了摇头,有一两个脑灵活的,竟然在暗自猜测在大王的意思,是不是想让老哥几个去开学收徒授课啊?要靠自己这几个老家伙,去提高全民文化素质,那……?
马云一脸严肃的说道:“寡人昼思夜想,倒想出了一个法。百姓之所以不识字,一来却是因为没有人教,可是有些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寡人觉得,不是百姓脑笨,而是我们的文字出了问题。”
这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马云想要说什么?文字出了问题?这文字传承了千年了,怎么可能出问题了呢?
马云继续说道:“因为我们的文字比划太过繁杂了,百姓们少有人教,这文字又太繁杂,就算一时学会,时间间隔一长,即自然忘记了。可是如果咱们把这文字的比划,给简化下来,这文字精炼了,不仅容易记,而且还容易学。”说着马云站起来,走到一旁的桌,抽出一张白纸,旁边的张顺眼疾手快,赶紧替他磨磨。
马云说道:“诸位先生过来,看看寡人写得这几个字如何?”马云说着谢了几个繁体的姓氏,又写了几个简体的姓氏。
这十八学士们看了看,都是惊讶异常,这些人从小就学的是繁体字,从来都没有想过给文字做写精简,也没意识到简化汉字,有什么意义。经马云刚才那么一说,又见马云写得这几个简化字,却是容易记忆。一个个忽然醒悟了过来。
其中一个人说道:“大王的意思,可是让老朽等,简化这个文字吗?”
“不错,诸位先生,这简化字,也不是随便简化的,要言之有物,要传承我们的文明,比如这个‘美’,古人以羊大为美,为此可以这么简化组成一个美字。这样一个简化,既不失古人造字的本意,又能简化文字。这不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吗?寡人想在天策学士府里面成立一个识文阁,专门负责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程。不知诸位先生,可愿意帮寡人啊。”
“大王圣明啊。”被马云一阵的忽悠,这帮老臣终于明白了这简化字的重要意义。这简化字要是颁行天下,自己这些人可就真的要名垂青史了。这比当个什么相国,诱惑力还要大,就连徐仲雅都有些羡慕。
至于马云,嘴角却浮起一丝轻笑:这几个老家伙本事不大,可是为官多年,能量还是不小的。就这么冷落下来,时间长了,这些人说不定会有些什么别得想法。所以,得给这些个老臣找点事干干。让他们没空想别的事情。至于这简化字,不是那么好弄得,这玩意儿里面的问道多着呢。你们讨论个五六年,东西弄出来了,老的江山也坐稳了。如果你们工作能力特别强,一两年就弄出来了,那咱还有别的东西啊,比如修个唐史,搞个夏商周断代什么的……有的是事情,让你们消遣。
生命在于运动嘛,人可不能闲着。
本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
第四卷 家国梦
………………………………
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
楚王宫养民殿。【最新章节阅读。】
“大王,这是今天凌晨刚刚得到刘昭禹刘大人的快马文,请大王过目。”赵普拿着从袖里掏出一封文,递给了张顺,由张顺转交给了马云。
马云翻开看了看,笑着对徐仲雅、赵普、王贇、范质、李骧等人说道:“刘卿幸不辱命,已经从石重贵那里请来了册封的诏了。”
徐仲雅笑道:“大晋这两年日不怎么好过,十万两银买了一纸诏,他们是一点也不吃亏啊。”
范质管着户部,有些舍不得的说道:“其实,用不了十万两的,咱们大楚现在也是百废俱兴,处处离不开钱昭禹出使的时候,范质就反对拿十万两银去买个诏,现在还在耿耿于怀呢。
“范先生,这事儿,明面,是咱们拿了十万两白银去买了个楚王的册封诏。事实,咱们不吃亏。古人曾经说过:酒香不怕巷深。这句话,放在咱们大楚,有点不太正确。范先生、李先生,还有赵兄,你们都是中原人,你们说说看,你们在中原的时候,是怎么看待朝廷、李唐、吴越、蜀国还有咱们大楚呢?”
范质想起自己是怎么留在楚国的,不再说什么了。赵普和李骧互视一眼,赵普说道:“大王,实不相瞒,要说中原人看天下的诸国来说,最好的当然是中原了,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不过中原战乱不堪,所以就有大批的百姓跑到南方来,南方诸国,最受欢迎的当然是李唐了,无非是大家都认为李唐文化鼎盛、国力富强,其次就是吴越了,至于咱们大楚还有岭南,在中原人的眼里看来,都是些边荒不毛之地。毕竟,就连大唐朝流放犯人不是岭南,就是黔州了。所以大王让刘昭禹乘坐高大华美的马车,穿着丝锦制作的衣服,沿路出手阔绰,并且向石重贵进献白银十万两,无非是想借此机会来,来扩大咱们楚国在中原的影响力,招募中原不堪动乱的士百姓来楚国。大王,微臣说得对?”
“呵呵,知我者,赵兄也。寡人就是这个意思。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有句话,不是这么说得嘛,舍不得孩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套不着流氓嘛。该花的钱,咱们不能省。这中原的使者要来了,咱们就消息在荆湖广泛的传播一下。至于这个仪式嘛,咱们是不是把地方荆南道、桂州道、梧州道、郎州道、还有长沙道的主要官员全部召集到长沙来,一同参加这个册封仪式。”马云笑着说道。
徐仲雅寻思了一下,说道:“大王让不让这个中原来的使者绕着咱们大楚走一遭,借机宣传宣传啊。”
马云沉思了一下,说道:“那不必了,等册封大典举行完了,咱们可以自己派人拿着册封的诏,到楚国各地去展示一下就可以了。这中原的使者,我们还是要以礼相待,但是,什么该让他看,什么不该让他看,得分得清清楚楚,中原多豪杰,咱们楚国这点东西,该保密的还是要保密。”
见徐仲雅点了点头,马云又说道:“今天召集你们来,是有另外一件事要和你们商议。诸位大人,我大楚要在这乱世之中做一番事业,你们觉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这些人或说爱民,或说练兵,或说轻徭薄税。
马云一一摇头,见大家静心沉思之后,马云斩钉截铁的说道:“人才。乱世之时,人才最贵。”
见徐仲雅等人一本正经的频频点头称赞。马云突然觉得有点不自在,自己好不容易说了一句挺幽默的经典台词,感觉自己还挺幽默的,结果大家一脸肃容,一副深以为然的样。
马云不得已咳嗽了一声,继续唱高调道:“只有有了大批的人才,我们大楚才能屹立不倒,才能有所作为。”他差点想说我们大楚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想想有点场合不对,终于还是自己转了回来。
徐仲雅眼睛一亮,说道:“大王,您刚即位之时,就曾下诏要举行科考,录用士。现在事情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下诏,确定科考的具体时间了呢?”
马云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这个是当然的,不过,今天我们商议的不仅仅是科考这件事。寡人,想建立一个……一个人才库。什么意思呢?就是寡人想从中枢机构里面,还有地方州道里面选拔一下优秀的官员,重点的考察他们,重点的培养他们,等到时机成熟,这些人就可以提拔提起来大用了。”
在场的几个人互视了一眼,马云这话说得有点含糊不清,可是大意,他们都弄明白了。说白了,马云这是要为未来做打算了。楚国的将来,必然不会是荆湖这一亩三分地,一定是要冲过长江,走向全国。地盘大了以后,需要官员的人手也多了,等那个时候临时培养,一方面肯定要有个熟悉业务的过程,另一方面,现在是乱世,那些人的忠诚度也是一个问题,用错了人,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徐仲雅试探性的说道:“大王的意思,可是要重点培养一批人,为以后打下基础。”
马云笑道:“寡人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寡人还给想了一个名字,就叫‘一三人才工程’。说白了,就是要在三到五年之内,培养一百名左右的州刺史级别的官员,培养三百名左右的县令级别的官员,为以后我们大楚的发展做准备。”
徐仲雅这几个文臣脸都是一喜,马云这么做,这说明,马云对文臣的重视啊。自安史之乱一来,为什么天下会动乱不堪,在他们看来,还不是因为军权没有受到很好的约束,同时又掌握在了不识礼节、不动大义的粗鄙武夫的手里。
王贇虽然官拜枢密使,是个武将,可是他读的也不少,立刻就明白这文臣是怎么回事了。从马殷开始,历任楚王都有意的使文臣、武将相互牵扯。这文臣和武将之间矛盾不少,互相看不顺眼。为什么当时马光亮迟迟得不到军队方面的支持呢,他和李皋走的太近,也是原因之一。
现在听马云的意思,这是明显的要提高文臣的待遇了,作为头号武将,王贇当然心里有点犯嘀咕,他躬身问道:“大王,这军队里面,是不是也要实行这个一三人才工程啊。”
马云笑道:“随着我们的地盘大了,军队的数量当然也多了,军队肯定也会搞这样相关的人才培养工程,不过,不是现在,军队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抓紧锻炼,为明年或者后面出兵北伐或者南下做好充分的准备。训练,是军队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其他的,要暂时先放一放。”看王贇有点失落的样,马云补充道:“当然,除了训练之外,我们要将军队作战的奖惩更加具体,要加大奖惩的力度,提高军队的积极性。”
王贇的脸色好了些,马云这么一说,意思就是要提高军队的军饷了,这当然是好事了。
还没等王贇替军中将士谢恩呢。对面的几个文臣就坐不住了,徐仲雅首先问道:“陛下,我们大楚中枢机构分为门下中省和尚省,合起来官员近千人,地方五道的官员恐怕更多,有近3000人,你说得从中枢和地方提拔优秀官员,不知道这个比例大概有多少啊。”
马云说道:“我们很快就要举行可靠了,这一三人才工程,要留一定的名额给这些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