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帆-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嘶”车前似有马叫的声音。
“停车!”有人叫道。
车子停了下来,车外传来刘宝的声音:“我家大人在此,不知两位有何贵干?”
“我们乃开封府捕快,奉沈捕头之命,来请大人回去,沈捕头有话相问。”
“哼!沈捕头?你们那开封府尹都没我家大人官大,他一个小小的捕头,也敢来请我家大人问话?”
“这”
杨帆将枪揣到怀里,掀开帘子,便见两名红衣捕快骑马拦在了自己的车前,自己两名护卫则护在车前,刘宝更是一手叉腰,一手拿了马鞭指着两名捕快,很有些恶奴的样子。
“你们捕头找本官何事?”杨帆问道。
两名捕快赶紧下马,其中一名朝杨帆单膝跪地,抱拳道:“回大人,是关于刚才抓捕魔教妖女之事,具体情况,小的不知。”
杨帆略一思索,关于刚才的事情他也有疑问,也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道:“你们捕头在哪,前面带路。”
“是!”两名捕快高兴地应到,迅速起身上马,引着杨帆又向明月楼走去。
明月楼一间雅座之内,李唯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着:
“本公子进入那胡蝶儿的房间,一开始她倒没什么,给我倒了茶,端了果子,让我坐下。然后便问我叫什么
“我自然是说,我叫李唯。”
“她倒有些眼力,说我定是达官贵人家的公子。”
“我便承认了。”
“她就又问,如果有公差来抢她,我能不能保得住”
“我当然说能了”
“她还不信,我便告诉她我爹就是太常寺李江,我叔父乃宫内公公李彦”
“她又笑着问我,如果我被匪人劫了,是不是京城的公差不敢不顾我的性命。”
“我当时就拍桌道,哪个不长眼的敢不顾我的性命,我爹和我叔定扒了他的皮”
“她娘的,最毒妇人心,没想到要劫持我的竟是她那贱人。”
“听我说完这些,她就拿刀架在我脖子上叫我送她一程。我当时以为她在开玩笑,没想到她是来真的后来赖三想夺她的刀,竟被她一刀劈死”
“后来,后来你们就都知道了,出了大门,那老道才将我救下兀那老道,你叫什么,住在哪个道观,明日叫我爹去谢谢你,给你那道观捐些香油钱”
李唯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讲着,这时,一名捕快进来,在那沈捕头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这沈捕头便打断李唯道:“李公子暂且回去休息吧,我等定会捉住那妖女替公子出气。”
“那好,本公子先回了,等你们捉住那贱人,一定要通知我哦,算了,还是不通知了,那贱人恶毒地很,你们砍了就是”李唯道。
“好!来人,送李公子回去。”沈捕头吩咐道。两名捕快便扶了李唯走出门去。
“唉!倒叫这纨绔坏了事情”那道人看李唯走出门去后叹道。
“是啊,不过咱们先不要管这个了,刚才我的手下来报,那老鸨口中今日来找胡蝶儿的另一个公子,咱们恐怕也惹不起究竟是何人,还不得而知,官好像大得很,我看咱们有必要出去迎一下。”
“噢?那走吧!”道人应道。
杨帆的马车朝明月楼这边走来的时候,两名捕快,一名带路,另一名则快马赶到明月楼向沈捕头汇报。杨帆来到明月楼时,那沈捕头和道人,已等在门口。见杨帆过来,两人向前拱手施礼道:“在下开封府捕快沈青、贫道神霄宫灵素先生弟子陆川平,见过大人,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本官枢密院杨帆!”
两人一听,对望一眼,倒吸一口冷气,便又单膝跪道:“小人冒失,请大人恕罪!”
“无妨,两位请起吧,本官也想知道刚才打斗之事的来龙去脉,正好问问两位。”杨帆一边抬手示意两人起身,一边说道。
“谢大人!请大人里边说话。”沈青起身道。
待领了杨帆进入明月楼,让坐看茶之后,陆川平道:“自皇上册封为教主道君皇帝以来,天下各郡民众皆纷纷信奉道教天尊大帝。然而最近在翕州、温州等地,却有魔教妖人在传播妖言,蛊惑百姓,以至许多百姓误入歧途。他们在当地结社相护,白衣乌帽,食菜事魔,更有甚者,为争夺教徒,杀我道众,毁我宫殿,公然造反。为此,皇上已下旨令各地官府对魔教信徒予以逮捕,对造反叛乱者进行剿灭。只是这魔教行事向来诡异,高层又多为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所以官兵打击起来效果甚微,反倒激怒了一些妖人,近来妖人刺杀官员的事件屡有发生。那胡蝶儿便是魔教暗探,她潜伏京城已有年余的时间,昨日竟去刺杀师傅,被师傅打伤后逃走,我等追踪至此,联同开封府,包围了此地,本想看看有没有同党前来联络那胡蝶儿,不想竟被一个纨绔坏了计划,不但没有抓住同党,倒叫那妖女给逃了”
第二十七章 道争
杨帆顿时了然。
现在的大宋,正在大搞道教教育活动,可谓是朝堂内外学教旨,举国上下建神霄。赵佶对道教神仙的崇敬,最近越来越虔诚,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杨帆杜撰了一个神仙师父的缘故。他现在将各地、各部的长官都与道教联系在一起:自己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再下教旨册封蔡京、郑居中、童贯为神霄宫使,邓洵武、王黼、张邦昌、蔡攸为副使各州郡长官则任神霄宫判官,比如开封,现在府尹兼任在京神霄宫判官,京城之内捉拿魔教教徒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他奶奶的,来到大宋,编了一爱谎言,还以为只有自己的头上带了个光圈圈,可现在众官员头上纷纷带了光圈圈,有的还比自己的大,比自己的亮!”杨帆先前便腹诽过这点。
古代皇帝多有崇信道教者,皇帝么,要么想着长生不老,享万世荣华,要么宣扬君权神授,维护自己统治。
赵佶对长生倒不是太执着,但他将整个朝庭官员绑在道教这辆车上,却明显地表现出他对自己权利的维护。这是杨帆最头疼的一点,皇权不削弱,自己的理想如何能实现?这点看看朝堂上下大多数的官员便知,前些日子,王黼杜撰青华帝君降临记,讲述青华帝君降临大宋,与赵佶携手同游的故事。在道典籍里,青华帝君为神霄玉清王的弟弟,他来见赵佶乃是兄弟相会,整个故事意思非常明显:赵佶乃是天上神霄帝君下凡,他做皇帝,这是天帝的既定安排。之后王黼又献“迎神九鼎”之策,所谓“九鼎”名曰:太极飞云洞劫之鼎,苍壶祀天贮醇酒之鼎,山岳五神之鼎,精明洞渊之鼎,天地阴阳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油天之鼎,灵光晃耀之鼎,苍龟火蛇虫鱼金轮之鼎。王黼进言,大宋地上已经安放了魏汉监制的九鼎,天上也应有九鼎,以迎神霄降临。赵佶闻言大悦,命他监铸九鼎并升尚书左丞,朝堂之上,只居蔡京、郑居中两人之下。
阿谀奉承之徒高居庙堂,引得朝庭之上,纷纷效仿,各地神霄宫也纷纷拔地而起,宫里供奉的不但有天尊帝君、太上老君,赵佶的塑像也赫然在列。利用道教将权力紧紧抓在手里的赵佶,又在林灵素的建议下,颁布圣命,所有其他教派均改道教之俗,比如佛寺要称宫观,和尚改称德士。如此规定,无疑是其他教派难以接受的。大喊其冤之余,俗称魔教的摩尼教率先发难,在南方,教徒与道士、官府多有冲突之事,教中高手也时有刺杀之举。
对于魔教,杨帆的认识均来自于后世的武侠小说,在这些小说中,魔教中人却多有侠义英雄之辈,相反倒是那些自诩为名门正派的人中,出了许多虚伪奸恶之徒。因此,杨帆潜意识里,对魔教并无恶感。甚至在他看来,陆川平口中的“结社互助”带了超越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农村合作社”的影子。这种略带革命性质的结社对任何封建统治者来说,无异是不能接受的,被取缔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哪怕是后来的明朝,朱元璋本就是明教中人,得了天下后,同样下令严禁明教,甚至将帮助自己打天下的教众杀戮殆尽。
当然,对于魔教的“刺杀”行径,杨帆是坚决反对的。如果放任这种行为,一旦有激进分子执掌了魔教,那魔教很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恐怖组织。而激进主义者在江湖人中间,自然是不少的。
“嗯!对于魔教这种恐怖主义行径,必须严厉打击本官原以为这胡蝶儿是大食人,想通过她找几个大食工匠,却不想她竟是魔教妖人”杨帆接着陆川平的话说道。
“大人说的是。”沈青接话道,“魔教本来就传自于西域,教中多有西域人,前几天,开封府查封几处西域脚店,经查便是魔教窝点”他虽然对“恐怖主义”这词不是很明白,但见杨帆声称必须严厉打击,便知杨帆对打击魔教是支持的。
“噢?那沈捕头不妨审一下,看有没有技术精湛的工匠,如果有的话,可交由本官,也好让他为我大宋做点贡献。”杨帆道。
“是!”沈青应道。
“好了,天色不早,本官就不打扰两位办案了。”杨帆既然了解了事情原委,也讲明了自己来明月楼的目的,便起身告辞。
“那恭送大人!”沈青、陆川平赶紧施礼相送。
待走到门口,杨帆突然转身对陆川平说道:“陆道长与那胡蝶儿对打之时,用的可是五雷剑法?”
陆川平一愣,答道:“正是,不过小道资质愚钝,只学的五雷之中的迅雷之剑,其他几路却无力窥之。”
“嗯,不错。”杨帆随意应道,他此时忽然想起林灵素曾说若是他加入神霄宫,那五雷剑法会倾囊相授,当时觉得“你有神功,我有科技”两者威力应该相差无几。不过今天倒是觉得,如果神功科技一块拥有的话,对自身的安全更有保障。只可惜,如果不做道士,林灵素是不会教他那五雷剑法,那可是人家的饭碗。
“林灵素这牛鼻子,真是小气”杨帆嘟囔着,转身离去。
陆川平、沈青疑惑地对望一眼,心下均道:也不知这杨大人所谓的小气指的是何事,不过敢叫林灵素牛鼻子的,还真不多,敢这么叫的,要么是死对头,要么关系极好,杨大人显然不是林灵素的死对头
回到府上时,已过饭点,杨帆胡乱吃了点饭,便与众人说起胡蝶儿之事。听完之后,鲁智深率先大骂,他也是这次学习道教教育活动的受害者之一,按活动要求,他现在须叫“智深德士”。看他气极败坏的模样,杨帆不禁调笑道:“不如明日便找裁缝给智深德士做身道袍如何?”
“去他奶奶的!那帮泼才活该被人刺杀,洒家要是见了那林灵素,也会与他打上一架。”智深骂道。
“噢?那林老道的武功高得很,你能打得过?”杨帆又道。
“什么武功,我看是妖术,到时备一盆狗血便是!”鲁智深气呼呼地说。
周侗见状,忙道:“好了,智深,你是打他不过的,那林灵素据说在蜀中学道之时,得了一部五雷玉书,学得施雷之法。这自然是骗人之语,那五雷玉书其实就是高明的武功,林灵素一手五雷剑法,江湖之中,能胜得了他的了了几人,你就不要去惹事了。再说,朝堂上下均行这不经之事,他们犯傻,我们不能跟着胡闹,还是做好咱们自己的事情就是。”
“是啊,”杨帆也道,“朝堂之上,净是些王黼之类的阿谀之人,他们要是靠得住,母猪也会爬上树,咱们还得尽快发展自己的力量,中秋节之后,咱们便往梁山水泊走一趟。”
“哈哈哈哈,这话说得好,洒家以后便呆在庄子上,省得受那些道士的鸟气。”鲁智深道。
众人也哈哈大笑。
之后杨帆又问起众人武功之事,周侗却道:“凡是上乘武功,均以练气为主,招式倒在其次,只有以气御力,招式才能发挥出威力,否则只是花架子。可这练气之法却是各门各派的不传之秘,练气之人也要看资质和天分。老夫年轻之时师从少林谭正芳大师,练的是少林铁臂功。少林武功讲究循序渐进、内外兼修、以力带气,没有十年以上的工夫是难有大成的。我看大人今天是对武功有了兴趣,可是想要学些武功?”
“正是!老爷子可愿教我几手?”杨帆问道。
“哈哈,这个自然。若英,去将混元功的入门心法拿来,大人虽过了学武的最佳年龄,但练练此功,却可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
周若英笑着走了出去,杨帆却大汗,原还盼着周侗一听自己说要学武,便道:“老夫看你的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这少林绝学如来神掌便传授于你”结果,却盼来一个只能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入门功法。
看杨帆有点小看这入门功法,周侗道:“大人休要小看这入门功法。要学任何武功,首先要筑基,这混元功,乃是筑基的最佳功法。练好此功,再学别的武功,就会事半功倍。老夫的少林功夫,没有速成之法,而且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大人估计没有工夫去练。可也说不定以后会机缘巧合,遇到适合大人练习的上乘武功,现在练好混元功,那时便可免了筑基之苦。即便不练上乘武功,这混元功对大人也是有益无害。”
“原来如此,那我便先练着这混元功。”杨帆应道。
不一会儿,周若英拿来了混元功的入门功法。杨帆在众人的指导下,记下练功的法门和注意的要点。这混元功的入门以练习守意吐纳为主,主要的做法是将心意集中于丹田之内,用呼吸来调节血气运行,在改善体内各种器官机能的同时,将生成的精气聚于丹田之内。
杨帆很怀疑“内力”这种东西是否真的存在,不过在表示怀疑时,碰上智深、岳飞略带鄙夷的眼神,也就不再多说,权当信了。
回到房间,熄了灯后,杨帆便盘坐在床上,按照功法开始打坐练气。深吸一口气,眼观鼻,鼻观心,意守丹田调整呼吸,舌搭鹊桥,想象着气行周天
开始的时候,杨帆感觉还不错,可不到半小时,两腿便渐渐麻木,又强忍着练习了一会,实在难受了,便躺下睡去。之后的日子,这功法他自然是懒得坚持了。
第二十八章 试验
开封城外一家废弃的农宅。
此时已近午夜,浓云遮住了星光,随着阵阵凉风吹来,一场秋雨蹑足而至。夜凉如水,破屋之内的胡蝶儿却汗浸衣衫,她盘膝坐在地上,身后一身黑衣人正在给她运功疗伤,疏通经络。一番推拿之后,黑衣人运力在胡蝶儿背部一拍,胡蝶儿便“噗”地吐出一口淤血。
黑衣人收功起身,胡蝶儿略一调息之后,缓缓道:“谢堂主”
“嗯,先不必说话。”黑衣人尖声尖气地道,“你先在此休养几日,待能行动之时,便离开京城前往胡蝶儿微微点头。
黑衣人又补充道:“到了之后,与净风堂会合,邓堂主已联系了许多教中弟子赶向那儿。那儿也许有机会不过遇事不必强求,如果事不可为,便退向翕州总坛。”
见胡蝶儿点头,黑衣人戴上斗笠,走出院落,消失在夜雨之中。
秋雨绵绵,时断时续,一下便是几天。
杨帆的工作也基本形成规律:上午上朝或去枢密院,然后再去太学教书,下午则呆在军器监。工作只要能形成规律,就说明突发的事情不多,自己所做之事,已经上了规道。这样的状况,自己离开一段时间,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科学院那边,杨帆关于各种力的理论课已全部讲完,黑板上各种奇怪的符号,外加简体的文字,让所有学生认定了杨帆所讲必是“天书”。这些暂且不去管它,先“填鸭”一番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