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帆 >

第167章

宋帆-第167章

小说: 宋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燕京的大功,可就是众多的宋军将领来分润,再不是郭药师或是杨帆的独得之功。
    如果换作是刘延庆这样的将领的话,此时是断不会冒着丢掉大功的危险前去支援友军。可杨帆与郭药师不同,杨帆的目的是改变大宋命运,军功于他真如浮动耳,而郭药师刚刚降宋,还未完全沾染上大宋官场那些相互倾轧的风气,再加上城中有杨帆作主,他自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拂逆杨帆的意思。
    便在萧干对着环庆军猛烈攻击之时,燕京城内由杨帆亲率的三千轻骑,由南门而出,踏着腾起的尘土,向高粱河边的战场奔驰而去。接着,郭药师率领五千步卒,沿着杨帆骑兵的轨迹,亦杀向了萧干大军
    日头高高挂了起来,抛下大军撤出战场的刘延庆已经在亲卫幕僚的拥簇下,乘坐几艘小船渡过了高粱河,来到战场的对岸。
    离开了险境,刘延庆却是悲喜交加。渡过了高粱河,辽人除非会飞,否则不会追上自己,这条命算是保下来了,可是梦想中的战功非但没有得到,自己还落个弃军而逃的名声。这样回去,别说是朝庭中的美官了,便是环庆路的富家翁,自己也没脸再回去做。
    “老夫对不起环庆军啊!”刘延庆望着河的那面,眼角忍不住滴下泪来,悲痛地道。
    几名幕僚仍是心有余悸,恨不得赶快逃离这战场的边缘,见刘延庆望着对岸迟迟不肯继续撤退,便有人上前劝道:“太尉!胜负乃兵家常事,此战咱们虽然表面上败了,可萧干也损兵折将,接下来再难成气候。只要咱们向宣帅禀明原委,想来宣帅也会承认咱们的功绩。到时太尉说不得还要统兵出战,攻取燕云。”
    刘延庆毕竟武将出身,骨气还是有一些的,对于丢下全军独自逃走之事,他已经有些后悔,此时再听到如此无耻之言,刘延庆也忍不住怒意填胸。
    “怕什么怕!辽军过不了河的。刚才老夫皆因你们挑唆,才行此错路。唉,老夫的一世英名,尽毁于此,你们还有脸在此呱噪!哼,若非你们皆是出自京中相公们的府弟,老夫真会将你们斩了,以解心头之恨!”
    见刘延庆点出他们的心中之鬼,而且语气冰冷、杀气凛然,这几个幕僚皆是红着脸退到一旁,不敢再吱一声。
    刘延庆驻足河岸,隐隐看到环庆军还在强撑,心中禁不住暗道:“果然是帮好汉子!”可是那边辽军的鼓声骤急,显然是准备一举击溃环庆军,刘延庆又忍不住扼腕叹息。
    如此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刘延庆看到环庆军节节后退,眼见就要崩溃。他顿足叫道:“别乱!别乱!留下一军殿后,其余人迅速过河!”
    当然,他的大叫之声只是随风飘散,河对岸的部下根本听不到半点声音。刘延庆禁不住叹道:悔不该抛下他们先撤出战场啊!老夫老夫要回去!
    刘延庆说罢便欲向河中冲去,身边的亲卫连忙抱住他,几个幕僚再施嘴皮功夫,连连宽慰刘延庆。最终刘延庆也只有颓坐于地,直叹:“老夫愧对这些环庆军将士啊!”

第三二八章 燕云会(八)
    便在他悔不当初之际,河对岸的战场之上突然隐隐传来急促的鸣金之声。刘延庆一呆,环庆军已无主帅,是谁胆敢施令鸣金收兵,这样岂不是引得大军加速溃败?
    他重新站起身来,朝身边的亲卫道:“快拿宣帅给我配备的那个什么望远镜来!”
    亲卫连忙从背后的包裹之中取出那支望远镜,交与刘延庆。刘延庆接过来,拉长了筒子,放在右眼之上,观察起对岸的动静来。
    “不对!鸣金的不是环庆军!难道是萧干?他疯了么,不知道这样会让战势瞬间反转?”刘延庆一边看一边自语道。
    “啊?是了,一定是咱们的援兵到了,北方好像是有烟尘腾起,定是有骑兵驰援战场。难道是杨可世的白挺兵?”
    “娘的,不管是援兵是谁,给老子缠上那些辽兵,不要让他们跑了!”
    刘延庆仿佛身置战场,挥手顿足地“指挥”着对岸的将士。而那些将士也仿佛是听到了他的命令,开始由守转攻,向正在后撤的辽军挤压过去。
    “末将率军前去抵挡一阵,大王快撤!”见到宋军的骑兵如洪流一般向这边涌来,萧干的一名心腹将领请命道。
    萧干咬咬牙,点头道:“去吧!如果能活着撤出,到五十里外的野狼坡会合。”
    说罢,萧干便在一众亲卫骑兵的簇拥下,退下督战的小山丘,向东边方向奔去。看见萧王旗号渐行渐远,还在且战且退的众步卒也乱了队形,他们开始不顾一切地向着萧干的背影撒腿狂奔。此时便连最意志坚决的辽军士卒也明白过来,萧干这是要抛弃他们,率领自己的亲信逃走了。萧干身边的骑兵,皆是奚族的精锐之士,他们东撤之后只会在奚人聚集的辽东地区建个奚人之国,那里还会有契丹族的什么份!
    辽国的最后一丝希望已经破灭了,自己还打的什么劲?不如跑吧,说不定还能拣回一条命,然后找个地方偷偷地过上几天安生的日子。
    抱了这样的心思,辽军片刻之间便崩溃,他们丢盔弃甲地四散而蹿,全无半点军队的样子。
    而北边杨帆率领的骑兵已经与前来阻拦的辽军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萧干那名亲信所率不过三百余骑,他们是抱了必死的决心,希望能拼了人马的性命,能够阻住宋人骑兵的冲势,尽可能地为萧干撤退争取时间。
    可是两支队伍刚刚相遇,这三百辽骑便如狂风怒涛中的独木小舟,瞬间被湮灭于狂潮之中。
    这支宋人的骑兵太强了。萧干的这些奚人亲军,可以说是精挑细选而出,每个人平时都可以一敌二。可他们一遇那些宋军,便纷纷被挑落马下。那名萧干的亲军首领,还在惊愕之间,迎面便杀来一名宋军小将,这小将手中使了一杆大枪,疾驰之中大枪展动几下,便有冲上去的辽人骑士从马上栽落下来。那名辽军首领大喝一声,举起手中的狼牙棒,猛力砸向箭一般冲来的宋人小将。
    他那狼牙棒重达百斤,如此用力挥出,即便那小将能够避过这记重击,或是用枪将他刺中,可他跨下坐骑也会被自己的这全力一击砸成两半。在骑兵对冲的阵地上,失了坐骑掉落在地上,那这人的命运便只有被奔腾的骏马踩成肉泥。
    说时迟,那时快,便在连人带马避无可避之时,那名宋人小将突然从马上一跃而起,手中的长枪却是毒蛇吐信一般刺向那名奚人将领。
    “好俊的马术!”那名奚人将领心中暗道一声,却只是身子一斜,想避过这一刺,而他抡出的狼牙棒则是一刻不停地砸向那小将的坐骑。
    然而这一击还未落下,那奚人将领就觉胸口一凉,低头看时,一柄枪头已经没入自己胸口,只剩下染血的红缨在胸口迎风乱舞。
    那名奚人将领下意识地便想单手去抓那柄枪,可他抬手之时,枪头已经倏地从他的血肉之中拨出。他顿感一阵剧痛,不过尚还清醒的意识让他仍紧握住那狼牙棒的棒柄,以期完成自己这最后的一击。可瞬息之后,仍在空中的那名小将却是闪电般地发出第三击,枪尖如灵蛇出洞般地在这名奚人将领的脖颈刺出了一个血窟窿。
    这三击一气呵成,其实用时不过一秒。那奚人将领手中的狼牙棒一松,喉中“嗬嗬”两声,便朝也下栽去。而他的一击也堪堪蹭破了对方坐骑的一点皮毛,落于地上。
    此时那名小将却是将长枪在地上一撑,身体借力向前一腾,正好落于自己的马背之上。
    “百鸟朝凤枪!岳小哥好俊的功夫!”旁边响起一位同伴的喝彩之声。
    冷兵器战场上的混战,胜负很大程度上便看双方将士个人的素质与士气的高低。杨帆所率的这支骑兵大部分由志愿前来燕京的精兵组成,其个人战力要高出一般的军队很多,而士气方面,这帮一心想着杀敌立功的厮杀汉恨不得多打几场仗,好多砍几个敌军的脑袋。尤其是冲在前面的那三十多个梁山军校的成员,他们本就是全大宋军中的佼佼者,单论个人武力,便是放之天下也难找出多少匹敌者。辽人前来阻拦的骑兵,在他们的面前,几乎无一合之敌。
    辽人骑兵被狂涛卷没的同时,杨帆的人马则如洪流一般继续冲向正在溃退的辽人步卒。骑兵的尾部,杨帆则在一队亲卫的簇拥下,踏着萧干大军丢下的军旗,纵马驶上先前萧干指挥大军的那个小山丘。
    轻骑收割溃兵便如群狼入羊群,辽兵最后的一点战力被顷刻摧毁。此时环庆军的将士已经围了上来,后路又被宋军的骑兵所阻,辽军一团团地聚成十几个疙瘩,不知该是打还是逃。
    “辽国已亡,你们萧太后已经降宋,这是她亲自颁布的降诏!你们的命不值钱,洒家不稀罕尔等的项上狗头。投降保条性命罢!等燕云归入大宋的版图,尔等也可卸甲归田,去过安生的日子!”

第三二九章 燕云会(九)
    韩世忠立于军前,手举临行之时杨帆交与他的北辽降诏,朝着一众辽军大声喊道。一边一个懂契丹语的士卒亦是将他的话翻译过来,大声说与了那些不知所措的辽军。
    一众辽军闻言之后,你望望我,我看看你,片刻之后终于有人将手中的兵器向地上一摔,叫嚷道:“不打了!不打了!什么都没有了,还打得什么劲!俺投降,随他们这帮南人如何!”
    他这一缴械,立即便有其他人效仿:“都他娘的完了,辽国亡了,咱们还卖得什么命,俺也降了!大不了让南人给俺来个痛快的!”
    乱纷纷的呼喊之声在辽军之中响起,一片片的士卒开始将兵刃一丢,将身上的甲衣解下,坐在地上喘着粗气,等待他们不可知的命运。
    当然,也有少数不愿投降的,提了武器自杀一般地冲向前面的宋军,结果被乱箭射死或是长枪戳穿。
    零星的反抗很快被镇压下去,韩世忠策马来到环庆军韩遵身前,朝他道:“这些俘虏烦由将军看管,杨大人有令,善待他们,不可滥杀无辜。新燕军郭管带马上会带人前来接应你们,因此他们也翻不出什么浪花。萧干那厮逃了,俺们这就前去追击,好取回他的狗头!”
    韩遵提剑抱拳道:“有劳韩兄弟前来救援,这儿交给俺便是了!”
    韩世忠抱拳还礼,然后一边策马提速,一边冲着所有骑兵喊道:“兄弟们,还没打完呢,萧干的脑袋还在他的身上,等着我们去取呢!”
    “哈哈!韩兄南征之时,那方腊的人头已为你所得,这次萧干的人头便让给俺们吧!”
    “你们这些小子要有能耐,随便去取!走了,莫让那萧干逃远了!”
    在韩世忠的呼喊声中,宋军轻骑都意气昂扬的轰然应诺,然后纷纷调转马头,朝着萧干逃走的方向驰去。
    战场之上,环庆军分出一队兵力,穿插将投降辽军的兵器全部收了。失去兵甲的辽军再无反抗之力,一众环庆军将士才松了口气,亦就地坐下开始歇息。
    韩遵等一众将领确认不会发生意外之后,皆整理戎装,列队朝北面山丘之上的杨帆行去。之前援军驰近之时,他们看旗号便已知晓,前来救援环庆军的正是先前孤军支援燕京城的三千将士,而他们的统帅,乃是那名年轻的高官杨帆。
    无论从官阶高低,还是救援之恩,这些环庆军的将领都该前去杨帆面前见礼。
    韩遵等人朝着杨帆那边走去。不过走到半路之时,却见刘延庆还有他的几个幕僚正在向他们走来。对于刘延庆抛下众人独自逃走之事,众环庆军将士自然是心中愤慨异常。此时见刘延庆过来,他们皆是抬起了眼皮,装作没有看见他们。
    战场之上的逃兵无论地位高低,于法于理都是不会被人容忍的。别说刘延庆仅仅是此次北伐的三军统制,就算是赵佶、赵桓在金军大兵临城之时,他们也不敢弃城逃避。
    在众人的眼下当了可耻的逃兵,刘延庆无论后台有多硬,接下来遭到贬职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他已不为环庆军所容,就是贬职也不会再回到环庆路,故而他的这些属将此时对他除了鄙视之外,再无其他任何感情。
    见众将领无视自己而过,刘延庆心中羞愧也不言语,可他身边的那些幕僚却是不干,一溜儿的拦在了众将之前,斥责他们目无长官。这些将领哪里卖他们的面子,嘴里骂着脏话便将这几个幕僚推出几个趔趄,然后长身而过。
    刘延庆叹口气道:“走吧,一块去见杨大人!”
    几名幕僚跟着刘延庆,一边走一边斥责着韩遵等人的无礼,一路来到杨帆的跟前。
    而在这时,北方突然传来几声雷响,众人望望晴朗的天空,倒也不以为意。
    燕京。郭药师已率半数以上的新燕军出城。负责暂统守城之责的甄五臣只得重新调配兵力,不得已,为了确保城墙之上的兵力充足,他只有尽量减少城中的巡逻部队。当然,连续几天的搜查清理,城中大量的奸细被抓了起来,在甄五臣看来,即便有几个漏,也已经翻不起什么浪花。
    日头高高挂了起来,燕京城内的大街小巷冷清依然。燕京的百姓虽然发现街上巡逻的新燕军不见了很多,但他们大多也只是从门缝之中探出头来,来回望望自己的左邻右舍,或是看看偶尔从街上行过的马车,却不敢出门走动。
    燕京北辽的皇宫,如今已作了杨帆与郭药师的行署。同时北辽的萧太后还有几个重要的北辽之臣也被关押于其中。辰时过半时分,皇宫侧门之处有几辆车驶来。看这几辆车上的装载,却是些粮食肉菜之类。
    守门的卫兵看到这辆车驶近,却见押车之人与先前之日不同,待车夫停下车来走近,守卫上前止住他道:“今日怎么换人了,那送菜的老王去哪儿了?”
    车夫哈腰过去,回道:“老王头昨晚染了风寒,今早起不来身,又怕耽误了送菜,故而委托小的前来。”
    守卫狐疑地看着车夫,正想再细细盘问几句,那车夫却突然上前一步,袖中一把匕首插入守卫的腹部。这名守卫还未来得及呼喊,便软软地瘫倒在地。门口另一名守卫见情况不对,正要上前查看,车夫却是脱兔一般冲来,在守卫手中长刀尚未挥下之时,将手中匕首刺入他的胸膛。
    两名守卫瞬间被干掉,那名车夫一声呼哨,门口几辆车上覆盖的麻布被从下面扯开,十几名换了新燕军装束的辽人武士各执利刃跳了出来。
    “你们两个留在这儿等等后续的人马,其他人跟我进去救出太后他们。”那名车夫显然是领头之人,见同伴到齐,他下令道。
    一众人打开宫门,悄悄潜入了皇宫之中。而不多时之后,便有各色打扮之人聚了过来,待走到宫门这前,他们纷纷拿出藏好的武
    器,在先前留守同伴的指点下,杀进宫中

第三三O章 燕云会(十)
    高粱河畔,杨帆立于马上,听到北方的雷声一响,他的心突突一跳:难道中了萧干的调虎离山之计?不过雷声之后,燕京方向并无敌袭的信号发出,他才安下心来,暗付可能是什么走兽不小心踩了地雷
    正想间,一众环庆军将领行到了他的跟前。
    “末将韩遵!”“末将杨青!”“末将郑铁!”“末将”众将领先着刘延庆报出姓名参拜,“参见杨大人!请杨大人差遣!”
    杨帆刚要请他们起身,耳边却是传来一阵呱噪:“尔等这些无礼莽夫,刘太尉在此,哪里有你们说话的份!”
    杨帆皱着眉头望和刘延庆。刘延庆尴尬地隔着众人向杨帆施个见礼。
    “大人!请治这帮莽夫的目无尊长之罪!”一名幕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