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帆 >

第103章

宋帆-第103章

小说: 宋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怎么,郑大人,这明教刺客当着本官的面刺杀了朱大人,那就是打了本官的脸,打了朝庭的脸!从即刻起,yi定要将那幕后的凶手戴什么的捉拿归案,否则,我等怎么向皇上交待?”杨帆怒道。
    “是!是!”郑兆伦忙应和道,“下官今早已下发了海捕书,相信那戴威已无处可逃!”
    杨帆心下暗笑:“还无处可逃?江南这等局面,若是那戴威想要逃走,你能捉住才是怪事。不过,你最好捉不住,也省得我浪费yi些口舌。”
    “唉!本官今日便要南下,没想到临行之前却发生这样的案子。这朱府的yi应后事便拜托郑大人了,毕竟是朝庭的脸面,不可马虎。”杨帆叹息道。
    “大人放心,朱家目前除了已经遇刺的朱勔大人之外,其他人早已迁往了京城,下官已经连夜差人前去京城报信。只是这千里迢迢的,估计朱家之人yi时半会也赶不到苏州。因此,这朱大人的后事下官便差人先行代办着,等朱家来了人之后,若是不满意,便由他们重办便是。”
    “也好!”杨帆点头道,“还有就是,朱大人这yi死,朱府的这些下人恐怕马上便会被遣散。如此yi来,这诺大的同乐园就会闲置起来。本官以为,现下正值朝庭大军剿匪之际。这苏州城需要设立yi个大本营,反正这同乐园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便把这儿作为朝庭大军的本营所在。而且,童太傅不日便会抵达苏州,这儿也是非常适合他落脚的地方”
    那郑兆伦亦是聪明之人,听杨帆如此yi说,忙道:“大人英明!正该如此,yi会下官便去布置。”
    “那辛苦郑大人了,当下比较急的yi件事却是我枢密院统计局需要在这苏州建立江南站的总部,以搜集乱贼的情报。这几天他们在苏州城寻了好几个地方,都不太满意,便让他们先在这东苑落脚吧!”
    “是!下官定会安排好此事。”郑兆伦躬身答道。
    两人又说了yi会,便有yi名西军士兵前来通报,说是统制王禀召集所有西军将领前去他的大帐议事,请杨帆也去参加。
    大军马上要去解嘉兴之围,出发在即,自然需要安排好各项任务。这军事会议杨帆是必须参加的。
    送走了郑兆伦,杨帆便直奔王禀的军营而去,他的二百多卫队也从同乐园拔营而起,汇到了三万多西军之中,准备继续南下,平定方腊义军。
    王禀的帐前会议时间不长,至于接下来各将领的任务也并不复杂,会议让众将领感兴趣的还是王禀和杨帆关于当前双方形势的通报。
    此时官军的形势较之几天前可谓是更加有利。yi方面嘉兴战事仍在胶着,尽管方七佛用了几倍于守军的兵力在攻打城池,可是却屡屡无功而返,他们的士气也在渐渐地低落。而另yi方面赵佶废花石纲、罢朱勔的诏令,也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苏州、秀州之地众多本欲挺而走险的农民见了这诏令之后又重新安定下来,而且义军之中,原先那些被胁迫而入之人,有的开始做起了逃兵。
    而官军这边则是进军顺利。王禀、杨帆所率的三万先头部队即将兵临秀州,童贯的后续部队也不日而来。而据探报,刘延庆、王镇所率的另外两路兵马,也在宣州、广德之地取得几场大胜,收复了几个府县。
    yi切都在照着历史的轨迹发展着除了那提前被杨帆除掉的朱勔父子。
    朝霞辉尽,天空中yi片片的鳞云随风聚散。苏州城外的西军营地旌旗,随着王禀的yi声令下,顿时马鸣嘶嘶、尘烟荡荡,三万西军携着凌厉的杀气向南奔袭而去

第一八一章 八门金锁阵
    
    二月二,龙抬头。
    杭州,城内已经没有了yi个月之前的混乱。如今的方腊已经正式登基,作为永乐朝的国都,当初在战火之中坍塌、焚毁的楼阁院坊,多数已经重建或清理出来,原先的青楼酒馆、坊市货行也都已经重新开业。总的来说,整个杭州呈现出了些许百废待举的模样。
    原杭州知府衙门,也即现在的永乐朝皇宫,这日的小朝会正在衙门的后堂进行。
    此地原来是杭州知府后院的yi个会客厅,经过改造,加上了龙椅,挂上了黄帐便权作了方腊日常办公的殿堂,名曰:英武殿。
    如今永乐朝的的高层官制也基本建立起了框架,当然,方腊也没有多少创新,基本便是照着宋庭的样子搬了过来。
    今日参加这小朝会的有宰相方肥、枢密使吕将、兵部尚书王寅、西路元帅方百花等人。
    天气非常阴沉,很快便有yi串串的冷雨飘落下来。
    “伤亡两万余人三万朝庭大军宣州家余庆不知所踪”
    雨滴砸在英武殿檐角的铜铃之上,略显凄楚的铃声将殿内众人的对话掩盖下去。
    殿内坐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方腊略显疲惫,他不时地用手轻轻按摩着自己的额头。
    “宋庭行事向来是慢慢腾腾的,此次应对我等怎么会如此迅速?”尚书王寅懊恼地道。
    众人也是yi阵附和。
    方腊伸手作了yi个打住的手势:“朕看来是犯了两个错误。yi是低估了宋庭调兵的速度,二是低估了那些西军的战力唉!悔当初没有听那陈凡的意见。”
    “陛下也不必自责。”枢密使吕将道,“咱们起事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真如陈凡所说继续蛰伏下去,那反倒给了朝庭谋划的机会。不过,我等确实是低估了朝庭的实力。臣以为,以现在的形势,我们当初所定四下出击、尽下江南,继而划江而治的方略是行不通了。朝庭所调官兵皆是精锐之师,以我们现在的装备与士兵素质,若想战胜他们,只能靠数量的优势。可是前段时间我们分兵四下攻伐,反而给了他们各个击破的机会。因此,臣建议咱们将兵力收缩至杭州yi带,在这儿凭借优势兵力伺机与宋庭官兵决战。此次宋庭可谓精锐尽出,若是能够消灭了他们这些部队,那末说划江而治,便是yi统江山、问鼎天下,也会变得易如反掌。”
    “吕枢密所言有理。不过却也是冒险之计。”宰相方肥接着道,“在杭州与宋庭官兵决战若是胜了自然是yi举定乾坤。可若是败了,便会是再无翻身之机。况且以我朝目前的粮草储备情况来看,若是将近百十万的兵力集中到杭州yi带,如何能支撑他们的日常消耗?到时万yi宋庭官兵与我们打起持久战,那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自己便会不战而败。”
    方肥作为宰相,对当下永乐朝的家底知之甚清。确实,以目前永乐朝占领的几个州县来供养那么多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做到,何况说实在的,方腊引前的攻伐之中虽说是打了“是法平等、无分高下”的旗号,可口号再好听,他的兵也得吃饭,因此,其实义军所到之处有些类似于蝗灾过境,那些被他们占领的州县,早已连人带粮yi同席卷yi空,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可征?
    方腊揉揉额头:“是啊!当初计议分兵之时,yi个很大的原因便是宰相所言之点,可如今这也同样是yi个难题。”
    众人yi阵沉默:这治国果然要比治理yi个帮派要难上太多。
    见众人不说话,吕将再次开口:“我们的粮草确实是个问题,想要在杭州聚焦过多的兵力,只能选择与宋庭军队速战速决,战而胜之。如果这点做不到的话,那我们只有放弃杭州,然后化整为零,进入深山,以保存实力。”
    “那我们之前所做的岂不是全白费了?”方百花摇头道。
    众人也都点头,吕将无言以对,眼下永乐朝的绝大部分官员将领恐怕没有人愿意放弃辛苦攻下的城市,重新去占山为王。
    方腊似乎也下了决心,他站起身来道:“事情还没有糟糕到那种地步,宋庭官兵虽然打了几场胜仗,但他们所遇到的皆不是我永乐朝的精锐之部。真正的较量谁胜谁负也未可知。眼下宋庭的三万先头部队眼见便要到达嘉兴城下,百花,你速速调集你西路军的精锐之部前去增援。”
    方百花起身道:“得令!”
    “吕枢密、王尚书,你们也即刻调集分散出的精锐之师,向杭州附近集结,以拱卫京师。”
    吕将、王寅起身领命。
    “方相,这段时间你无论如何也要筹集到三十万兵马至少三个月的粮草,以备我军与宋庭官兵决战之用。”
    “臣尽力而为!”方肥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那好!各位准备去吧!”方腊挥挥手。
    众人便照着宫庭的礼仪退出英武殿,然后消失在雨幕之中
    秀州,嘉兴城北二十里地,枯草已被人马踏折,整片的荒地显得光秃秃的样子。诺大的荒地之上,两军对垒而列。
    这两军自然是王禀、杨帆所率领的三万西军,以及正在攻打嘉兴的方七佛部义军。探得朝庭三万官兵驰援嘉州而来,方七佛不敢大意,他yi边令二万义国继续围城,yi边亲率五万兵马赶到城北二十里处迎敌。
    两军皆知此战不可避免,故而在斥候探得对方动向之后,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片荒地作为决战的战场。
    雨后的野外空气湿润,略带yi点暖意的春风吹得战场之上的旌旗作响。
    双方的战阵相距离约有百米左右。方七佛这边因为兵力占有绝对优势,故而他摆出了yi个雁形阵。这是yi种攻击阵型,阵型的左右两翼向前梯次排列,形成yi个“v”字形,就像猿猴的两臂向前伸出yi样,非常利于包抄迂回。
    而王禀这边也不敢托大,在两军遭遇之前,杨帆yi再告诫他方七佛部的义军要比先前的那些散兵游勇难对付得多。初次与真正的义军对阵,王禀选择了yi个防守型的“八门金锁阵”来与近yi倍于自己的敌军周旋。
    据传这“八门金锁阵”乃是诸葛亮根据“奇门遁甲”中的八门方位、星象、地形等因素所制定用于战场上的战阵。这个阵法的大名杨帆在后世的三国演义之中曾经听说过。不过,此时那三国演义还未流传于世,所以这“八门金锁阵”还只是存在于朝庭的武经总要之中,只被少数的高级将领所掌握。
    这个阵法杨帆在后世的电视剧中曾经见过,不过电视剧的拍摄可没有这三万兵马来得壮观。无论是电视还是小说,皆对这阵法描述得玄之又玄,但此刻立在大阵中军之位的杨帆却发现,这阵法其实就是将这三万大军分成yi个个的战斗小组,然后将这些小组按照固定的距离围绕中军摆成yi个圆阵。如此yi来,阵中的士兵不但可以小组之中人人互应,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呼应,这就在战斗之时形成局部的优势兵力。而且这些小组是按规律不停地移动的,这就把闯入阵中的敌兵绞乱成yi个个的单体,失去了团队配合,这些单体自然难是阵中那些小团体的敌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两军对峙如山,皆在积蓄力量,准备yi鼓作气,赢得先机。
    “咚咚咚”鼓点由慢而快。
    杀声顿时震天地响起,率先动起来的是方七佛的义军。
    “哈哈哈!”看到方七佛终于开始进攻,王禀仰天笑道,“便是西夏鞑子的铁鹞子外加精锐步跋也奈何不了我这八门金锁阵,这帮逆贼难道想凭那几匹劣马还有yi群乌合之众便破了我这阵法?传令!准备迎敌。”
    身边的传令兵打出yi个旗语,三万西军便节奏统yi地yi边喊起了号子。
    “千万不可大意!这方七佛是懂些兵法的。”杨帆yi边用望远镜观察着义军的阵形,yi边朝王禀提醒道。
    王禀此时也拿了望远镜在观察着:“不错,这方七佛确实不同于之前在苏州遇到的贱军将领,他这雁形阵倒是将他兵力占优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不过,你看他们这阵型略有散乱,士兵的步伐也略有虚浮,显然是没有经过多长时间的训练。哼哼,更关键的是,他们这装备不伦不类,单打独斗还说得过去,若是摆阵,当真是东施效颦了。大人放心!他们便是人再多,冲入我这阵中,也只有被屠杀的份!”
    “将军所言有理,不过这些人中也有些绿林高手,你看,那中军前锋,领将名叫吴邦,绿林外号铁锏金刚,左军领将名叫邓元觉,绿林外号如光宝来,而那右军领将则是石宝,绿林外号追命流星。这三人武功甚强,其麾下也不乏技艺在身的亡命之徒。所以将军莫要过于轻敌,免得有过多的兄弟因此而死于非命。”
    王禀正色道:“大人提醒的是。枢密院统计局的江南站,也将贼军中的将领资料给了我yi份,大人所言这三人的确皆是以yi敌十之人。本将这便安排军中好手,专门对付他们!”
    杨帆点点头,继续拿了望远镜观察着义军的行动。
    急促的鼓声越来越响,两军的距离渐渐拉近

第一八二章 告捷
    
    yi片乌云遮住了刺眼的阳光,巨大的阴影笼罩在嘉兴城北二十里处的荒野之上。
    方七佛的五万人马摆成yi副巨大的“v”字型战阵,在震天的喊杀声中,终于全速冲向了三万西军所组成“八门金锁阵”。这五万义军人人头戴黄巾,yi眼便可看出他们乃是方腊手下的精锐之师。
    面对近两倍于自己的敌军,摆好了阵形的三万西军却出奇地平静。这些西军训练有素,又久经战阵,面对蜂拥而至的农民军队,他们心中还是多少有些底的。
    不消片刻,义军的先锋已经冲到了八门金锁阵前,而他们的两翼则呈包围之势迂回到了西军大阵的东西两侧。两支军队眼见便要撞在yi起。
    而在此时,yi直安静的西军也终于有了动作,只见王禀示意身边的传令官打出几个旗语,阵中的弓箭手便朝着冲过来的义军几轮抛射。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般地铺向义军,义军之中不断地兵士中箭倒地。不过这些义军精锐显然与之前的那些乌合之众区别甚大,虽然不断地有自己的同伴中箭身亡,可他们依然嚎叫着向前冲来。
    两军的距离越来越近,终于面对面地纠缠在yi起。由于这“八门金锁阵”是由yi个个的作战小组组合而成,这些小组之间留有yi定的空隙,义军冲上来之后,自然而然地便沿着这些空隙向中军杀去。
    “果然是些悍不畏死的亡命之徒!”王禀叹道,“传令!启动阵法,将冲入阵中的敌军统统绞杀!”
    随着王禀命令的传下,原先静立在地的yi组组西军开始有规律地来冲杀起来。如此yi来,原先阵中的空隙开始不断地变化,那情景便如yi台绞肉机内的刀锋开始转动起来。
    冲入阵中的义军随之便被冲散开来。
    义军无论素质还是装备均与西军相差甚远,他们冲入那“八门金锁阵”之中后突然发现他们面对不是yi个个的单体,而是yi队队由刀盾手、弓箭手、长枪手组成的作战小组。这些西军士兵之间配合甚是娴熟,刀盾手主防,长枪手主攻,躲在中间的弓箭手时不时地会放出几支冷箭。更致命的是,这些小组之间虽在不断地移动,却也在相互配合,这就使得冲入阵中的义军不断地在腹背受敌。
    这对于作战经验严重不足的义军来说,不啻陷入了yi个万劫不复的修罗屠场。于是在杨帆的眼中,蜂拥而入的义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yi批批地倒了下去。能够勉强支持的,果然是杨帆先前指出的吴邦、邓元觉、石宝等人,这几人皆有万夫不挡之勇,进入阵中之后,早已弃了坐骑,各展自身绝学,四下冲杀,以期能将西军的阵型也冲乱yi二。
    而西军的伤亡,也绝大部分拜这些人所赐。见到这种情况,王禀令旗yi挥,便有阵中几十个高手脱离了自己小组向吴邦等人粘了上去。
    义军士兵仍然在前赴后继地冲向西军的大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