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79章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79章

小说: 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荐一本同组作者的书,1号上架,《刺三国》穿越三国成为毒士贾诩之子,还要刺杀猛将才能活下去?刺孙坚,賺吕布,恶曹操,斗仲达!资质平庸的少年,玩出个不一样的套路。未试毒。所以毒死了也不要来找朕。朕概不负责。

第一百九十章 将士高歌得胜归
    宣府的,反正怼死了十万鞑子这事儿肯定是真的,皇帝嘛,牙齿都能当金子使,说是十万,肯定就是十万,不够十万可不行。
    对于每个社团来讲,自己家的老大越是个能搞事儿能抗事儿的狠角色,那自己社团的小弟们腰杆儿就能挺的越直。现在农耕社团的抗把子崇祯皇帝带头怼死了十万游牧民族的马仔,这是好事儿,可得去看看。听说自己家老大带着的马仔只有五六万,也不知道这五六万的壮士们是个什么事儿?是不是身高八尺,一个个都是熊罴之辈?
    所以一大早儿,得知皇帝要率大军入城的宣府瓦罐不免井边破,但是又有谁想阵上亡?这一个个的金塔之中,便是一个个为了大明战死的将士!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突然间,这三万士卒中便有一个千户唱起了这首流传在秦地千载的战歌,慢慢地,整个儿三万人的前锋队伍便齐声唱了起来。一遍又一遍地歌声中,士卒们的目光却越发地坚定起来,踩着先前被扔在地上的羊毛大纛、苏録定还有旗帜,一步步地向城中走去。
    而在宣府的百姓们眼中,面前这支军队虽然手中没有刀枪,只是手中捧着金塔,给人的感觉却是一道长城一般,世间再无任何事物能让他们动摇。
    等到手捧金塔的三万将士们入城之后,地面上的震动却未停止,远远地,一眼望不到边儿的骑兵们也跟着过来了。
    人人身上带着血迹,身上的甲胄皆是破破烂烂,有的快成了布条,有的则是布满了一个个的窟窿眼儿。便是手中的刀枪,一个个的也遍是缺口,甚至连上面的血迹也仿佛没有干透,随时都可能会流动一般。
    然而此时却没有一个人去笑话这支就像是丐帮或者说比之乞丐还有所不如的队伍。冲天的杀气凝聚在一起,神惊鬼怕!

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报入京,各方反应
    崇祯皇帝入城时,浑然不管百姓们那些异样的眼光大明甚至于中原大地有史以来第一个拿自己的头发不当回事儿,弄的跟狗啃的一样的皇帝,今儿个算是见识了!
    向来脸皮极厚,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要脸干什么用的崇祯皇帝早就想忽悠着军中把头发剪短了留那么长的头发干什么玩意,打理麻烦,还不卫生,弄成毛寸多省事儿,后世那一个个板寸看着多精神!
    现在好了,自己借着不灭鞑虏不蓄发这么个高大上的借口,终于把头发给弄短了,只要回去后再好好收拾一下,想想都精神。
    在进入宣府之时,崇祯特地留意了围观百姓们的神色。结果让他很满意。那种后世从来没有见过的国大民骄的神态,让他觉得这才是大明百姓该有的神色老子生来高贵,谁能让我低头!
    宣府衙门中,高居上首座位的崇祯皇帝神色也很淡然。这一行怼了林丹不说,重要的是收拢了京营和新军这几万大军的军心。只要有了这批种子,后边的事儿就好办的多了。伟人不是说了么,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从零到一,比从一到百可难多了。
    崇祯看着眼前的卢象升等人,淡淡地开口道:“回头通知下去,休整一晚,明日就回京。”
    卢象升反对道:“陛下此番北征,风风雨雨足有月余时间,何不在宣府暂时歇息些时日再回京?”
    崇祯挥了挥手道:“歇息甚么?朕回京也没得歇息。将这些阵亡将士们的骨灰送入忠烈祠后,接着便要去辽东。”
    崇祯这个打算,根本就没有提前和英国公张惟贤还有秦良玉等人商量过,所以在听到崇祯皇帝的这个想法后,张惟贤便反对道:“陛下不可!”
    秦良玉也反对:“陛下万万不可再征辽东,不如末将与英国公还有刘将军率兵前去,陛下万不可再如此冒险。”
    刘兴祚也是蛋疼的很,拱手道:“陛下此番回京,京中还不知道会吵成什么样子,更不知道会积压多少政务,陛下再亲征辽东,只怕朝中各位大臣们也不会同意了。”
    崇祯却道:“又不是当天回京当天走。处理下政务,也不过是三五天的时间,到时候赶紧去辽东。现在还不知道毛文龙那边怎么样儿了。”
    张惟贤拱拱手道:“陛下,此时距离建奴发兵东江已经月余,算起来,只怕也该和毛文龙部交上了手。兼之有山海关的王在晋,还有扈国公的锡伯部牵制,毛文龙部问题应该不大。”
    崇祯沉吟一番后说道:“意义大不大的且不去说他,总之,东江一定不能有失。”
    别人不知道东江丢了的后果,崇祯还不知道?东江一丢,朝鲜便抗不住建奴,到时候免不了投降,哪怕是表面上投降,起码建奴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到时候再来个绕道蒙古什么的叩关,那大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张惟贤再次拱了拱手,说道:“陛下,不如臣与刘将军率兵前去,再集结山海关的赵率教等部一起围攻沈阳,到时候逼建奴回师也是一样。”
    崇祯却道:“若建奴铁了心的要打东江呢?丢下沈阳给我们打,先平了东江再说。毕竟沈阳城被建奴经营这许多年,也算得上是城池坚固,不是一天两天能打得下来的。”
    张惟贤思虑一番,接着道:“那便放弃攻打沈阳的事儿,直接打科尔沁部。其实对建奴来说,科尔沁部的作用比沈阳还要重要一些。”
    崇祯好奇道:“说说看。”
    张惟贤道:“启奏陛下,建奴之所以称雄辽东,一则是辽东苦寒之地养出来的野蛮体魄,再则便是因为可以不断地从科尔沁部得到战马,以战养战,培养起了八旗骑兵。”
    说到这里,张惟贤咬了咬牙,又恨声道:“还有那些贪生怕死投降建奴的混帐,一旦投降后便死心塌地的替建奴卖命,打起仗来比在大明从军时可狠多了。其实建奴的所谓八旗根本就不足为虑,倒是这汉八旗才是真正的混帐。”
    秦良玉闻言,也躬身道:“陛下,万历四十四年,臣兄秦邦屏与臣弟秦民屏曾经在浑河与建奴血战过一场,白杆兵战死两千有余却杀奴数千。由此可见,建奴不过如此。此一番可由微臣带白杆兵前去辽东,再给建奴一个教训。”
    崇祯历史小白一个,知道白杆兵曾经牛的一批,和戚家军的名声一样令建奴胆寒,但是还真不知道两千多白杆兵能怼死数千八骑,毕竟后世都传说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一类的屁话。
    暗自感叹了一番后,崇祯道:“先不提这个了,先回京城。等到了京城之后,再行商议就是。”
    其实说起来,最希望明军能惨败的,恰恰就是京城的衮衮诸公。除了被任命为监国辅政的温体仁和施凤来以及阉党一众,其余的朝臣们,则是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恨不得皇帝在宣府大败一场才好亲征什么玩意,有俺们这些正人君子们辅佐朝纲你还不满意?皇帝不垂拱而治,反而亲自带兵出征,你想干什么?
    提高武人的地位?那俺们这些文官怎么办?文贵武贱的老规矩还要不要讲了?还想要让那些粗鲁的武夫踩俺们一头?这事儿不能忍!等你丫的兵败了,就知道这些武夫都是靠不住,最后还得靠俺们这些正人君子治国!一时之间,表面平静的京城私底下暗流汹涌。
    然而事实证明,为人莫装逼,装逼遭雷劈。就在朝臣们私底下小动作不断地时候,崇祯皇帝便在无形中打了大家伙儿的脸,直让大家伙儿的脸上火辣辣的。
    “陛下亲征!阵斩十万!大明万胜!”
    故意不好好收拾一番的红翎信使疾驰入京,有见识的皇城根儿的老百姓们纷纷让开道路。这要是不小心让红翎信使给踩了,死了可也就白死了,搞不好再摊上个延误军机的罪名可就更操蛋了。
    不过,这十来个纵马在京城里狂奔的家伙们在喊什么玩意儿?大捷?阵斩十万?我了个大操的,崇祯皇爷牛逼了嘿,武宗皇帝亲倒是征过,不过听说就弄死了两个,看看当今这位崇祯皇帝,直接弄死十万,这个好,带劲!
    一路纵马疾驰,便是到了紫禁城跟下,也是一路高喊着大捷万胜,不曾有过丝毫的停顿。守卫宫门的卫士们慌忙开了城门,带着这十几骑的红翎信使便往着内阁而去。
    等温体仁和施凤来得到这个大捷的消息后,温体仁揉了揉眼睛,一再确认过自己没有看错战报,便将之递给了施凤来,说道:“存梅兄,不如一起去求见皇后娘娘?这般大捷的消息,可不敢耽误了。”
    崇祯皇帝的一封捷报入京,有人如丧考妣大部分的文官都如同吃了苍蝇一般恶心;有人欣喜若狂这是那些勋贵集团和将门,如今终于再次见到了重新崛起的希望;更有人捏着捷报直喊祖宗保佑这是周皇后。

第一百九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装完逼就跑,却是把草原给祸害的够呛。
    林丹汗真正跑回到漠北后清点损失,还没有到王庭所在便已经气的快要吐血了。
    被那些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的明军骑兵死死缠住,再配合上白杆兵和后来的明军,这一番的损失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是灭顶之灾了。自己带去的十万大军加上两万牧民,再加上后来跑过去的接近三万的察哈尔部族人,跟着自己回来的也就剩下了六万左右。
    这下子好了,别说是去宣府抢劫一番补充损失了,连老本都折了的自己以后还要处处小心明军来找自己的麻烦!
    想到这里,林丹汗便是看向自己的汗位继承人选,自己的亲生儿子额哲的眼神中都带上了不善:“额哲,你来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要不是额哲的狗屁主意,估计就算是跟明军怼上一番,也不会损失如此惨重——谁知道那狗皇帝到底在抽什么疯,以前又不是没有抢过大明的蛮子百姓回来当奴隶,而且这回自己还跟他好好商量过,只要他让开,自己都愿意放归这些明朝的蛮子百姓。
    额哲此时也是头疼不已。这一仗下来,整个察哈尔部算是废了,别说是再实现统一蒙古再创蒙古帝国的伟业了,以后还得处处小心别的部族过来兼并自己家——之前察哈尔部在整合漠北蒙古的时候可没少得罪人,连内喀尔喀五部这种同根同种的部族都给灭了三个,尤其是苦主巴林部和扎鲁特部现在还在明朝蛮子那边儿。
    现如今又惹得父汗对自己起了看法,这事儿得好好想办法补救一番才是。
    思虑良久,额哲才小心翼翼地道:“父汗,为今之计,也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了。”
    林丹汗嗯了一声,问道:“说说看罢。”
    额哲道:“其一么,便是遣使向明朝蛮子求和,暂且休养生息,以图后报。”
    “至于这其二么,无非便是再次向东。反正这边儿的部族被明朝蛮子杀的差不多儿了,咱们再留在这里也只能吞并一些小部落,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不如向东去。其实这两个法子之中,先行求和才最为妥当。”
    林丹汗嗯了一声后说道:“罢了,先回到王庭后再说罢。左右这还剩下了六万族人,总比再跑到辽东去招惹建奴强得多。不先整合了蒙古的各个部落,我们是打不过建奴的。”
    只是,当林丹汗带着这六万族人紧赶忙赶地回到王庭时,依然免不得一口老血喷出,就此掉下马来——矗立在王庭之前的,正是那座由两万多人头堆起来的京观,前面立着一座仓促间由木头雕成的木碑,缺德带冒烟的崇祯皇帝连个石碑都舍不得给立一下!
    再往后,便是被一把火烧的差不多的王庭,唯一还算是讲究的,便是烧的只有王庭左近的地方,向外能明显看出被明军给挖出来一条隔离带,以防火势扩大的无法收拾。
    王庭之中,到处散落着一堆无头的尸体,死牛死羊更是不计其数。由于天气火热,整个王庭早就开始散发出一股股剌鼻的尸臭味儿。
    得益草原上的部落很多时候都是处于游牧状态,所以崇祯皇帝在北征之时并没有绞杀的十分干净,总有几个小部族躲过了这一劫。
    只是躲得过初一,未必便能躲得过十五。这些通常几十人几百人,平日里没有甚么存在感的部落,一路上都被林丹汗给收拾掉,充入了察哈尔部。
    也正是因为如此,怕再产生了瘟疫的林丹汗在带着人在将王庭烧的更加彻底之后,干脆便又向东行了数十里之地,再次安营扎寨,重立起了王庭。
    林丹汗跑了,还想着是不是再派使者出使大明,看看能不能混些好处——打打杀杀什么的,过去了就过去了,像自己和明朝的蛮子皇帝这种大人物,只要面子上过得去,总不至于天天盯着打吧?再说了,辽东还有建奴呢,不怕大明皇帝不接受自己的好意。
    然而此时的崇祯皇帝也确实是在想着林丹汗。
    虽然说林丹汗带着马仔来砸崇祯家的玻璃没有砸成,反而被崇祯皇帝带着马仔把林丹汗的家给拆了个彻底,但是想想那被掳走却又因为自己而死在了两军阵前的的百姓,崇祯皇帝皇帝心里就开始不舒服。
    所以在宣府之中安排完了回京之事后,崇祯却又接着道:“朕还想派人去出使蒙古,去找林丹汗索要损失赔偿。”
    见张惟贤等人以一副好像是无比仰慕的目光看着自己,崇祯皇帝道:“怎么了?有话就说。”
    张惟贤咳了一声,拱手道:“陛下,如今林丹汗损兵折将之下北归蒙古,若是再派人去找他索要赔偿,未免……未免……”
    见张惟贤结结巴巴地说了两个未免也没有将话说明白,崇祯干脆把话头挑开了说:“未免有些太不要脸了?打赢了林丹汗还要让林丹汗出钱,未免太过于欺负他了?”
    张惟贤讪笑一声,也不说话,给崇祯皇帝来了个默认。
    崇祯笑道:“凭什么?凭什么他林丹汗想来就想,想走就走?这回打赢他林丹汗,完全可以说是侥天之幸,若是没有阵前那千余百姓的死,最后怎么样儿还真不好说。”
    “既然林丹汗南下造成了千百无辜百姓的死亡,那他就得为这事儿负责不是?有道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么。”
    你丫好不要脸!张惟贤等人皆是在心中暗骂一句。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这样儿的皇帝,要么你直接再带着人去草原上怼林丹汗,彻底怼死他算了!
    这还要人家赔偿你的损失?你的损失大还是人家林丹汗的损失大?一千多百姓,再加上战死的士卒,也不过是几万人,林丹汗可是损失了足足十多万人。这时候再去他伤口上撒一把盐,也不怕他林丹汗狗急跳墙?
    虽然张惟贤等人心中这样想着,话却是不能这般说的。略微斟酌了一番,张惟贤才接着道:“启奏陛下,如今林丹汗元气大伤,若是再派使者出使,先不说他会不会答应赔偿,便是这使者,只怕也有性命之忧。万一林丹汗再狗急跳墙去投了建奴,和科尔沁合兵一处,那辽东局势必然会再起波澜。”
    崇祯却不这么觉得。林丹汗这个人是枭雄,可不是个英雄。对于枭雄来说,审时度势是最基本的能力,建奴此时被大明给围的生死两难,已经做出了硬怼东江这种选择,他林丹汗脑袋坏掉了才会跑去跟建奴搅合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