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471章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71章

小说: 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溜摆开的大量灯泡前面,竖着一块块的小牌子,上面标注了该灯泡使用的什么材料做为灯丝,又是在什么时间点亮的,显然,这一次的实验刚刚开始没有多久。
    过了半个时辰之后,就开始有灯泡熄灭,宋应星也在相应的牌子上面打上了一个叉,意味着这种材料不足以用做灯丝。
    直到再一次太阳西下的时候,最后一枚还在亮着的灯泡也不甘的闪烁了几下,最终还是熄灭了。
    宋应星叹了口气,收拾完实验台上的东西之后,才对崇祯皇帝躬身道:“陛下,眼下实验出来时间最长的也不过是四个时辰,想要找到经久耐用的材料做为灯丝,只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笑道:“慢慢试验就是,这种试验本身就是未知的,朕有的是耐心,宋爱卿也不要着急。
    不过,朕今天来,是想跟宋爱卿讨论一下,将单纯的金属丝换成合金的会怎么样?比如用乌丝,掺入银或者铜的成份,然后再试验呢?
    各种各样的金属能不能像铅和锡,或者是铜和铅那样混合在一起呢?如果能的话,他们又会各自有什么样儿的特性?”
    徐光启顿时有些郁闷:“陛下,天下材料千千万,倘若将各种材料都分别进行合成实验,还要摸清楚他们的特性,非但时间上要迁延日久,就连成本也是个大问题?”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道:“一千万贯!皇家学院单独成立一个材料研究的分院,朕让内帑每年拔款一千万贯用于各种材料的研究。
    如果这件事情能成功的话,以后其他各个学院再想使用什么新材料,只要按图索骥的去查找,然后从材料学院那边拿到配方就可以了。”
    崇祯皇帝当然知道这种基础科学是费钱的,而且还特别不容易见到成果,没看后世那些商业化的集团和科学们都是玩应用科学而不是基础科学。
    至于这种基础科学,也只有国家才会舍得不停砸钱,并且是一年年持之以恒的砸钱,就是因为这玩种基础科学很难见到成果,耗费又大,一般人承受不起。
    成本问题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问题,少府每年往内帑里面输送的黄金白银加起来足有几万万两,崇祯皇帝自然也不愿意看着这些金银在库房里面长毛。
    钱花出去了,在市面上和整体经济上进行了流通的,那才能叫做钱,要不然就是一堆死物或者是一堆废纸,屁用没有。
    既然崇祯皇帝想要当这个冤大头,宋应星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反正别管朝堂上还是皇家学院,都知道崇祯皇帝的内帑富到流油。
    想了想,宋应星还是躬身道:“陛下,那些海外蛮夷们那边可有什么新式的材料么?或者能不能从那边弄些材料过来?”
    崇祯皇帝笑道:“他们有没有新材料,你得问锦衣卫的人,朕还真不清楚。不过宋爱卿可以放心,朕回头就吩咐王国兴那边的锦衣卫在海外替你打探购买,别管是什么材料都给宋爱卿弄一份回来可好?”
    宋应星顿时大喜过望,再一次向崇祯皇帝拜谢了一番。
    笑眯眯的受了宋应星一礼之后,崇祯皇帝正想吩咐王承恩准备在皇家学院睡下,王国兴却匆匆忙忙的赶到了皇家学院。
    虽然不知道王国兴跑到到底是什么事情,崇祯皇帝还是笑眯眯的指了指王国兴,对宋应星道:“这不,刚说到他王国兴,他还真就到这儿了。”
    随口将刚刚答应宋应星的条件告诉王国兴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发生?”
    王国兴从怀里掏出一份奏章交给了王承恩,然后才躬身道:“启奏陛下,是倭国那边的消息。”
    崇祯皇帝顿时大感意外。
    原本是准备让倭国替大明背下奴役劳工致死无数的黑锅,所以崇祯才从倭国大量“进口”倭奴做为监工,再加上政仁和德川家光这两个家伙也确实会做人,故而崇祯皇帝也没有急着弄死倭国。
    现在这些矮矬子居然主动跳出来搞事情了?
    随手接过奏章看了几眼之后,崇祯皇帝才眯着眼睛,唰的一声将奏章合了起来,冷笑道:“走,回宫。”
    文武两边的双花红棍,卢象升和张之极很快就被人拎到了宫里见圣。
    同样看过了奏章之后,张之极的眼睛忍不住眯了起来:“倭国那边再起烽烟,其实对于我大明来说好处多多,倒不用急着去管他们吧?”
    卢象升也同样躬身道:“倭国内乱,政仁和德川家光打着素鹅宫后光明天王的旗号开始清剿那些大名,原本与我大明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微臣担心,会影响到沿海百姓”
    张之极嘿嘿笑了一声,开口道:“卢阁老尽管放心便是,区区一些倭奴,任凭他们怎么折腾,只要敢来我大明沿海闹腾,别管多少都保证剩不下。”
    卢象升道:“他们不一定敢来我大明沿海的港口和城镇闹腾,可是如果他们在海上闹腾呢?
    那些失去了主人的浪人武士本来就已经没什么地位了,沦为倭寇之后又降了一等,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如果他们不顾及倭国的生死存亡,只要他们在海上不停的袭扰我大明商船,又该如何?难道还要给大明的商船配上武器?”
    张之极摇头道:“那倒不是。倭寇说白了还是海盗,而想要解决海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另外一支海盗去解决掉他们。
    比如,现在正在莫卧儿和奥斯曼那边打秋风的李吖子所部,他们可是海盗出身,此前跟倭寇也多次交手,让他们去解决掉那些倭寇,朝廷还不用费一兵一卒,岂不是两全其美?”
    卢象升顿时冷笑道:“张公爷,你只记得他们海盗的身份,却忘了他们也是大明的百姓吧?你让这些身家清白的大明百姓去面对倭寇,你于心何忍?”
    张之极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卢象升居然会在崇祯皇帝面前就敢睁着眼睛说瞎话——李吖子那伙海盗身家清白?
    拉倒吧,如果不是锦衣卫的孙子把他们的案底全给销了,这些海盗有一个算一个,早就被弄死了,还能像现在一样挂着商船的名头在外海行海盗之实?
    身为一个正规军,张之极对于像李吖子这种由海盗转职而来的编外军向来都有一股偏见,哪怕是这些海盗从来都没有祸害过大明百姓也是一样。
    张之极正想再开口反驳卢象升的话,崇祯皇帝却摆了摆手道:“扯远了,现在倭国只要是起内乱,具体会乱成什么样儿还不清楚呢。
    至于倭寇的问题,交给东海舰队来解决,那边是他们的防区,尽量还是不要牵扯到民间的商船。
    朕现在喊你们来,也是想跟你们商议一下,对于倭国的内乱该怎么处置才是对我大明最有利的?”
    张之极当下便躬身道:“陛下,其实对于倭国内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闻不问,任由他们乱去,而我大明也正好从中卖一些军火给他们。
    另外,还可以从倭国那边再多弄一些监工过来,替我大明监视那些蛮子劳工。”
    捋了捋胡须,张之极才斟酌着道:“只是,这里面还有一桩为难的事情,着实不太好办?”
    崇祯皇帝顿时哦了一声道:“英国公指的可是辽王妃那边?”
    ps:昨天更新累成死狗一样,今天尽量还是多更一些。现在是4点半,刚刚码完这一章,先睡一会儿了。后面的更新会晚一些。

第八百二十一章 你信不信?
    这么明月张胆的坑自己儿媳妇的娘家,似乎有点儿不太好吧?
    如果换成个有良心的,大概就会纠结一番,而崇祯皇帝的良心,那才是真正的狗都不吃。
    坑就是了!放着倭奴不坑,自己的良心会痛啊!
    想了想,崇祯皇帝还是开口道:“辽王妃那边,还是让辽王自己去说吧,看看辽王妃是个什么意思。如果有必要的话,保住政仁和德川家光的性命,他们还有用。”
    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兴子正在督促着自己的儿子读书,听完朱慈燝说的这些情报之后,兴子忍不住失声笑道:“王爷对倭国的事情何必如此在意?”
    实际上,兴子对于倭国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自己是大明的亲王正妃,自己的儿子就是妥妥的下一任辽王,倭国?随他们折腾呗!
    朱慈燝道:“本王自然是不在意的,你父亲跟你舅舅毕竟占下了大义名分,想要剿除掉那些不听话的大名,也是他们的事情。
    只是,这份情报是父皇命人送来的,想必还是顾及着你这个辽王正妃,不想让你难堪罢了。”
    兴子点了点头道:“我现在是大明的辽王正妃,嫁乞随乞,嫁叟随叟的道理还是懂的。
    既然我已经不再是倭国的王女,除了咱们王府里的事情,对于倭国的事情自然不会多加过问。
    如果大明想要征伐倭国,妾身倒是可以画一些倭国京都的地图出来,必要的话也可以派遣亲信回倭国去做探子内应。”
    朱慈燝摇了摇头道:“大明如今摊子铺开的太大,各地又在不断的搞一些工程建设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征伐倭国的想法。
    而从辽王府的角度来说,目前的封地已经够大了,再多占下一个倭国也没有什么必要。”
    指了指兴子的肚子,朱慈燝又接着道:“就算你再生几个儿子出来,也不过是再分封给他们一些蓬莱洲的封地也就是了。”
    兴子点头道:“那王爷您可真得努力才行,王府里面现在就这么几个孩子也太少了一些。对了,要不然再给您纳几个侍妾?”
    朱慈燝依旧摇头:“有你们几个就够了,再多一些反而不美,就这么着吧。
    既然倭国的事情你不再过问了,那我就直接回复父皇,咱们以后都不管倭国的事情了。”
    兴子顿时急了:“那可不成!”
    朱慈燝好奇的道:“怎么不成了?”
    “倭国随便大明征伐,但是以后得划归辽王府才行!”兴子的脸色微微有些红润:“妾身已经又有了,只是还没来得及跟您说呢。
    倭国那里再怎么样,离着咱们辽王府也比蓬莱那边要近的多,就算以后咱们想孩子了,也能随时过去看看。
    要是孩子分封到了蓬莱,往来一次就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海上风浪又大,岂不是麻烦至极?”
    险些一口老血喷出的朱慈燝忍不住揉了揉兴子的脑袋,笑道:“孩子往哪里分封,这事儿得看父皇和宗人府的意见,咱们说了不一定有用,尤其是大明不打算征伐倭国,那里就还是你父亲说了算。”
    兴子顿时怒道:“那就再让倭国割一块地出来,不割就派兵打到他割地!反正现在倭国天王不是我父亲,是素鹅宫绍仁那个家伙!”
    朱慈燝坐在兴子身边,一把搂住兴子的身体,笑道:“行了行了,何必跟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反正你也知道,现在倭国还是你父亲说了算的。”
    “我管他谁说了算?耽误我们孩子的封地就是不行!那些该死的倭奴占据着那么大的地方干什么?要我说,父皇就应该出兵征伐倭国,然后再把倭国赐给辽王府!”
    对于兴子一口一个倭国的叫法,还有恨不得现在就让倭国去死的想法,朱慈燝早就见怪不怪了。
    实际上,包括自己的舅舅,还有自己那个已经老到走不动路的外公,对于他们出身锡伯族这事儿就十分的不满,如果不是大明户籍册子上标注为汉,只怕他们早就闹腾起来了。
    已经让无数人都羡慕的锡伯族大佬们都是这种想法,前倭国王女兴子会有这种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
    九州岛总督沈颢已经在九族岛港口等着李承彦那个倒霉孩子了——自从这孩子展示了纵横家的才华之后,不是被派出来搅动风云,就是留在京城大学里面授课。
    而选择纵横家科目的学子并不算多,很多一开始时选择了纵横家科目的学子后来也纷纷叛变到了其他的科目。
    原因很简单,纵横家的科目实在是太恶心人了,除了正常的科目之外,还有大量的科目是跟通译科重叠的,比如说法兰西语言,倭国语言,甚至还包含了大量的欧洲史……
    就是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科目太多,导致了纵横家学科在京城大学里面并不是特别受欢迎。
    巨大无朋的福船开始缓缓靠近港口,指了指不远处的港口码头,李承彦道:“都看见了么?那里便是九州岛了,我大明自倭国租借而来。
    如今九州岛上有我大明百姓近二十万,每日往来于此的船只大概有近百艘之多,除了我大明官方的船只之外,还有大量的商船往来。
    光是去年一年的时间里,九州岛这边就上缴了商税约三千万两,你们两个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吧?”
    李承彦没有提租借期限的问题,他的两个学生也识趣的没有去问。
    狄牧点了点头,却有些疑惑的道:“老师,九州岛孤悬海外,若说地理位置自然是一等一的好,然而往南还有登莱和泉州,再往南还有广州和澳门,这九州岛的位置对比起来,似乎并不占多大优势?”
    李承彦笑了笑,反问道:“是不是觉得倭国小国寡民,兼之其国中的石见银山已经枯竭,所以你们认为他们支撑不起来这么高的贸易量?”
    见狄牧和另外一个学生都点头,李承彦笑道:“三千万两的商税,其中有接近两千五百万两是奢侈品税,正常的商税反而没有多少。
    这些资料在户部那边都有,而且对京城大学的学生们开放了很大一部分,你们若是感兴趣,也可以过去查看。
    陛下曾经一再的强调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事情我给你们讲过了,你们还有可能会忘记,而你们自己查找过的数据,记得就会更牢固一些。”
    狄牧师兄弟两人躬身表示受教,李承彦又接着道:“如果有时间的话,你们可以去社会经济学院里面听听课。
    为师记得他们有一个理论很新奇,听说是出自于陛下的理论,说的是百分之八十的利润往往是由百分之二十的人创造,老人、妇孺和穷人的钱也最好赚。
    再者说了,倭国现在是穷,但是穷的是普通百姓,那些大名可不算穷,而且这些人在军火、福寿膏、奢侈品上面花起钱来,更是大方的很。”
    莫岩柏道:“老师,他们的百姓又是怎么个穷法呢?若是百姓们也当真穷苦,那又如何从他们身上赚钱?”
    李承彦道:“烟草,酒,福寿膏,衣服,鞋帽,这些不都能赚到银子?积少成多,一个人身上赚两文钱,一千个人身上就能赚到二两银子,一万个人呢?十万百万呢?
    倭国再怎么国小民寡,依旧有个几百万人,这些人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物资?到了九州岛之后不妨好好观察,看看到底是怎么因事儿。
    你们如果要去倭国民间看一看,最好是把户籍册子带上,或者拿着总督府给你们开具的说明,这两样东西在关键时刻能够保证你们的安全。
    当然,别太作死的去折腾,万一夜黑风高的时候被人打了闷棍,就算是找到了凶手,你们也死掉了,没什么意义。”
    想了想,李承彦又道:“罢了罢了,为师回头去找沈总督给你们两个要些护卫,让总督府的人跟着你们,想来就没什么问题了。”
    三人正说话间,福船已经缓缓的靠住了岸,沈颢也当先迎了过来。
    给了沈颢一个狠狠的熊抱,李承彦道:“你这家伙的风流事,现在整个大明还在传着呢!怎么,真不打算入阁了?”
    沈颢笑道:“现在不就挺好?在九州岛护佑一方百姓,何必参与到朝堂上面去?”
    李承彦道:“你可拉倒吧,别人不知道你,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