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张老脸在刚才还笑的有如菊花,听到阿哈买提的说法之后,阿敏的脸色便冷了下来:“这是素菜!非是由大肉所制,何来破戒之说?”
阿哈买提心中咯噔一声,却强忍着惧意道:“指挥使大人何必强人所难?虽不是大肉所制,但是食之与肉无异,阿哈买提唯恐自己心中破戒!”
阿敏冷笑道:“你既识得与大肉所制无异,那便是你吃过大肉!否则,你如何会识得?
既然吃过,这戒便早就破了,今天食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除帐中诸位之外,便再无一人知晓!”
阿哈买提噌的一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怒道:“指挥使大人血口喷人!阿哈买提宁死不食这些东西!”
阿敏干脆没有再说话,而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踱步到了阿哈买提的面前,脸上挤出一丝冷笑,死死的盯着阿哈买提的眼睛道:“本指挥使没有听清?你再说一遍?”
阿哈买提只觉得双眼被刺得一痛,心中暗恨自己被阿敏吓到,当即便怒喝道:“再说多少遍也是一般!阿哈买提宁死不食这些东西!”
第五百六十九章 那就去死!
“那你就去死吧!”
随着话音落下,阿敏手中的短刀也从阿哈买提的腹中抽了回来又刺了回去。
反复几刀之后,阿哈买提的眼中已经彻底失去了光泽,有如死鱼一般倒在地上抽搐。
这,和说好的剧本不一样?
无视了吓的站起来的思巴儿监藏,阿敏的脸上透出一股子狰狞无比的笑容:“宁死不食是吧?不吃就去死!”
将还插在阿哈买提身上的刀子抽回,在阿哈买提的尸首上擦了擦之后,阿敏直接吩咐道:“来人,拖出去喂狗!不是不吃大肉和狗肉么?喂狗好了!”
跟在阿敏身边的包衣阿哈将阿哈买提的尸体拖了出去,很快就在人将一片狼藉的地上收拾干净,仿佛阿哈买提这个人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般。
回到座位上,阿敏又端起了酒杯,笑着对思巴儿监藏道:“赞善王,请?”
思巴儿监藏心中一突,连忙端起酒杯道:“指挥使大人请!”
两人一齐将杯中的酒饮尽之后,思巴儿监藏赞道:“好酒!”
阿敏心中暗骂一声贱胚子。
不喝酒不吃肉?现在不也是酒真好肉真香?一切臭毛病都是被惯出来的,治了就好!
放下酒杯之后,阿敏便笑着对思巴儿监藏和莽古尔泰等人道:“我倒是有个想法,请大家替我参详一番?”
莽古尔泰笑着道:“说来听听?”
阿敏道:“咱们这回带着大军出征,五军都督府的命令下的忒急了些,粮草上面未免有些不足。
而赞善王这里又只能提供些普通的粮食,对于肉食却是没办法提供太多。
当然,咱们理解赞善王的情况,可是也要替我大明的士卒们考虑不是?”
赞善王思巴儿监藏赶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指挥使大人,小王这里一定尽可能的提供粮食和牛羊给大军食用,断不敢耽搁。”
阿敏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赞善王对于万岁爷的忠诚,本指挥使已经知道了,自然会回报给主子爷。
羊肉也就算了,这牛么,还是少吃一些的好。而且本指挥使麾下的士卒不喜食羊肉,倒是对于猪肉颇为喜欢。
所以本指挥使想着,让那些色目人去养些猪,以供大军食用,也能让他们赚些银子养家糊口。”
思巴儿监藏斟酌着道:“这朵甘思宣尉司,并没有多少猪仔,一时之间只怕难以凑齐吧?
除此之外,那些色目人家中也未必能养得下这许多的猪?就算能养得下,这些色目人又岂会老老实实的去养?”
阿敏狞笑道:“这个倒是无妨,本指挥使是命人去山陕等地收购猪仔,保证让每家每户都能养上。
至于说家中养不下,就养到他们的圆顶庙里面去!至于不愿意老老实实养的,就让他们跟阿哈买提去做伴!”
思巴儿监藏心中打了个突,却也没有再说些什么。
眼前这个人就是疯子,跟上一任的朵甘思宣慰司指挥使完全不是一类人!
上一任的朵甘思宣慰司的指挥使虽然也是荤腥不忌,但是在表面上却还过得去,起码不会如同眼前的这人一般,一言不合就拔刀杀人。
但是越怕什么,就越会来什么当思巴儿监藏以为自己能躲过一劫的时候,就听阿敏接着道:“当然,为了能改善朵甘思宣慰司,如果有一户或者一个大明百姓死了,这同一甲的九户色目人不光要全部偿命,连带着他们的亲戚也要一起去死,没有上限!
两个月,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不到,整个朵甘思宣慰司的蛮子们就被杀掉了十余万之众。
此外,还有近万的大明百姓被打断腿,更有近千人被杀。
但是好处也很明显,在还没有跟和硕特汗硬怼起来之前,整个朵甘司宣慰司就彻底的平静了下来该种地的种地,该养猪的养猪,再没有人敢跳出来闹事。
一连好长时间都没有再收到让自己闹心的消息后,阿敏才命人准备了酒宴,笑着对莽古尔泰道:“怎么样儿?我说这些个蛮子们就是欠收拾,没错吧?”
莽古尔泰道:“行行行,你说的都对!这些该死的蛮子就是欠收拾!给他们好脸就敢上天,杀狠点儿就老实,都是些贱胚子!”
阿敏嘿嘿笑了笑,又接着道:“后面,咱们还得跟陛下要点人才是。”
莽古尔泰一脸懵逼的问道:“要什么人?咱们带着正蓝旗和镶蓝旗,兵力可不算少了!再要人干什么?莫非你还担心那什么和硕特汗不成?”
摇了摇头,阿敏笑道:“区区和硕特汗,连林丹汗那个废物都比不过,还配让咱们兄弟担心?”
楼诚却是咳了咳嗓子道:“夏额哲如今也是我大明的侯爷……”
自知失言的阿敏讪讪的笑了笑,然后才开口道:“且不说那什么和硕特汗,这事儿也跟他没什么关系。
我的意思是,咱们应该上书陛下,请陛下移一些大明百姓来此居住。
大明百姓多而蛮子少,那蛮子们还能翻起什么浪花来?更何况,以后平定了朵甘思和乌思藏之后,还有更西边的叶尔羌等地。
那些地方跟这两处不同,那里的蛮子可是一个都不会留下的,到时候空出来的地方怎么办?不还是得让陛下移大明百姓来此?”
莽古尔泰干脆命人挂起一副地图,走到地图前斟酌着说道:“咱们现在还在赞善王驻地,整个朵甘思也不过是刚刚平定下来,连乌思藏都还没有彻底平定。
现在就考虑叶尔羌等地的问题,是不是太过于早了些?
不过,我倒是赞成你要移一些百姓过来的想法,只有大明百姓多了,这里才能牢固,不至于咱们退兵后再让蛮子们重新占据?”
阿敏点头道:“正是如此,多好的一块地方,让那些又脏又臭的蛮子们住着,当真是可惜了!”
接到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奏章,还有楼诚的密报之后,崇祯皇帝被这几个家伙弄的一脸懵逼。
王胡子附体?
ps:献祭一本书,《吴策》。
第五百七十章 认怂
对于阿敏和莽古尔泰联名上书的移民实边奏章,崇祯皇帝大笔一挥就批了一个准字。
崇祯皇帝批准了之后,这份奏章就被转到了内阁和户部。
因为内阁和户部也早就看过这份奏章,所以对于崇祯皇帝会批准根本就没有感到一点儿的意外,甚至于户部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要迁移百姓的范围。
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这些地方不是又遭大旱和蝗虫了么,直接就从这些地方选呗。
至于怎么让这几个地方的老百姓去朵甘思和乌思藏那种地方也很简单,毕竟前面迁移百姓们去辽东和吕宋等地,也算是有了成熟可靠的套路。
首先就是利诱,每个人给十两银子的安家费你去不去?连还在肚子里的都算,照样给十两,一家几口人就是一辈子都挣不到的几十两银子,去不去?
而且一路上吃住全免,到了有现成的房子给住,种子和耕牛农具什么的也不用担心,官府一手全包了,动心没?
至于安全问题,大家伙儿也不用担心,一路上跟着你们去的肯定有卫所士卒,他们跟你们一样,到了之后也是耕种,顺便还能教大家伙儿家里的汉子们学习怎么砍人。
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机会,心动就要行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当然,就算是这样儿也没有什么鸟用这么大的大明朝,肯定会有人去,但是更多的人根本就不想去。
反正就算是遭了灾也有官府管着,饿不死的情况下谁愿意去?
至于说官府放任天灾不去救济,以此逼着老百姓们迁去朵甘思和乌思藏?
还真就没有哪个地方官敢这么干!
先不说锦衣卫会不会把这种行为暗中上报给崇祯皇帝,然后导致自己的脑袋被砍,光是京察下来的时候就足够要命了。
而且一要就是全家的脑袋!
但是没关系,内阁和户部的大佬们早就想到了这种可能之前移民去辽东的时候不也是一个鸟样儿,主动响应的没几个,最后闹到了强制迁移。
干脆,这回也如法炮制算了。
百姓们愿意去的,自然是好处多多,实在是不愿意去的,虽然好处也不会少了谁的,但是说不得就会用上强制手段了!
强迁了解一下?
被打扮成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的崇祯皇帝一袭白袍,出现在良乡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眼前一条长龙明显就是在行军,不时的传来人群中的哭喊声和官吏们的喝斥声。
当然,哭喊是没有用的,就算是再怎么哭再怎么喊,能斗得过如狼似虎的官差?
不至于拔刀子砍人,但是挨揍却是少不了的。
崇祯皇帝站在路边看了半晌,才向着离自己不远处的一个老者问道:“这是咋了?”
老者摇摇头,叹息道:“哎,官府移民实边,要迁这里的百姓去朵甘思和乌思藏,这不是这许多人不愿意去么?”
崇祯皇帝摆出一副好奇的样子问道:“听说官府按人头给十两银子,怎么这许多人都不愿意?”
老者白了崇祯皇帝一眼道:“愿意自然是有人愿意的,毕竟现在的官府跟以前不一样,一家几十两的银子没人敢克扣。
但是这里跟别处能一样么?这儿是京城,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莫名其妙的被征去了朵甘思和乌思藏,谁又甘心了?”
崇祯皇帝哑然。
不愿意去是肯定的,但是都不愿意去,那朵甘思和乌思藏怎么办?扔了?
去他娘的,朕又不是螨清的那些败家仔,割起地来不心疼,这每一寸的江山都是我大明的,扔了不得心疼死!
算了算了,朕现在是大明的皇帝,为了这江山和大明还有这千千万万的百姓们考虑,强制迁移就强制迁移吧。
反正该给的补偿没少了他们的就是。
从理论上来说,崇祯皇帝给的补偿确实不算少。
不算其他的,光是按人头十两银子,而不是按户十两银子就已经很多了这年头的物价是以文为单位,而不是以贯为单位的。
过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好奇的问道:“这些人如此哭喊,想必街边也有送行的亲友,就没有人闹起来?”
老者盯了崇祯皇帝半晌才讥笑道:“你这后生莫不是傻了?闹起来之后让官府抓去砍头?
再说了,移民实边是为了什么,虽然官府解释的不清不楚,可是咱们心里都有数,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别把咱老百姓当傻子!”
崇祯皇帝向着老者拱了拱手道:“还请老人家教我?”
老者见崇祯皇帝一副读书人的打扮,行止间又颇有礼貌,如今更是戳中了心中的爽点,便洋洋得意的道:“还不是杀了太多的蛮子,搞的朵甘思和乌思藏那里的地没人种了?
没人种的地闲下来干什么?等着长草?还是说到时候再让别的蛮子们重新过来占了?”
妈的,谁说老百姓好糊弄的?一个乡下的老头都能看的这么明白,想要糊弄这样儿的百姓怕不是失了智?
崇祯皇帝心中正在感叹,就听老者又接着道:“要我说啊,咱们这位陛下哪儿都好,就是这杀气太重,不像是书里说的明君所为!”
老者一番话说完,正等着崇祯皇帝能再恭维自己几句,却见崇祯皇帝满脸黑线的望着自己,四周不少人也在死死的瞪着自己,看那样子仿佛下一秒就会把自己撕碎一般。
蹬蹬蹬退了两步之后,老者才道:“干什么用那种眼光看着老朽?”
崇祯皇帝伸手抹了抹脸,才开口道:“老人家说皇帝杀性太重,可是皇帝又没杀我大明百姓,无所谓的吧?”
老者点头道:“这个是自然,对于我大明百姓,陛下当得上爱民如子这个说法,民间谁不盼着陛下能江山万年?
可是陛下杀了这许多的蛮子,若是引起上天怪罪又该怎么办?”
崇祯皇帝愣了愣,笑道:“上天岂会怪罪?老人家多虑了!”
再次向着老者拱了拱手之后,崇祯皇帝才转身出了人群。
朕好杀人的名头连老百姓都知道了……
其实,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崇祯皇帝好杀人,不管是官员士绅还是普通百姓,全都知道。
而且像是阿敏和莽古尔泰这样的,更是清楚的知道崇祯皇帝好杀什么人。
端起酒杯,阿敏颇为自得的对莽古尔泰和楼诚道:“怎么样?万岁爷已经准了我等的折子,这迁过来实边的百姓也是不日就到,这朵甘思和乌思藏,算是彻底的平了!”
莽古尔泰饮了一杯之后开口道:“谁说不是,尤其是那保甲法更是没得说,现在那些蛮子们可当真是老实至极,让养猪就养猪,让穿猪皮靴子就穿猪皮靴子。”
阿敏嘿嘿笑道:“还是我太祖高皇帝英明烛照,这才定下了色目人只能穿猪皮鞋子的祖制,否则还真没这么容易!”
楼诚咳了一声道:“下面,咱们是不是该研究一下那些喇嘛的事儿了?还有,两位莫不是忘记和硕特汗的事儿了?”
阿敏笑道:“这个自然是不会的,楼同知大可以放心。”
楼诚敬了阿敏一杯后笑道:“计将安出?”
阿敏道:“那和硕特汗什么的自然是要灭掉的,但是这些个喇嘛们太过于乖巧,一时之间倒是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莽古尔泰嘿嘿笑道:“还不是你那天杀掉阿哈买提的时候把人给吓到了?”
阿敏冷哼道:“还以为那赞善王会反抗或者会彻底倒向和硕特汗呢!如今乖巧成这般模样,倒是让人不太好下手。”
又饮了几杯之后,阿敏才嘿嘿笑道:“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下手的,换个思路来,这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莽古尔泰道:“怎么说?”
阿敏道:“咱们现在直接下手,未免有些不方便,可是如果这八大土王全部战死了呢?”
莽古尔泰笑道:“蠢货,人家会再选出新的土王,那些个法王说不定还会有转世灵童出来!”
楼诚却突然间开口道:“倘若灵童不灵呢?”
莽古尔泰一时没有转过弯来,一脸懵逼的问道:“不灵?”
楼诚呵呵一声轻笑,只是声音中的冷意却怎么也遮掩不住:“如果转世的灵童不能证明自己是灵童呢?甚至于灵童变成了傻子,还是灵童?”
莽古尔泰打了个寒颤,又接着问道:“就算是灵童不是问题,可是这土王还是会选出新的来?”
楼诚道:“是啊,可以选出来,可是选出来之后得让朝廷册封才行。
现在我大明的事情这么多,又是南洋又是辽东,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