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五十万人,每人每天吃掉一斤粮食,就得四五十万斤,按照后世的标准来算,四十万斤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六十四万斤。
这就是三呢到时候看看他爱新觉罗家是不是有几分骨气了。
正是因为如此,崇祯皇帝才决定干脆就玩一把大的,直接来个赶狗入穷巷。
大明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兵分两路挤压建奴的地盘,然后把建奴赶到原本被大明放弃,现在归了建奴的奴尔干都司。
到时候正好借着建奴的手把那里所有不和大明一条心的集中起来,顺便把一些大明不好处理的都给处理掉,然后大明再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
如此一来,不还是美滋滋?
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
大明朝的七八月份正是热死狗的时候,宫中的崇祯皇帝当然不在乎是不是太热。
事实上,如今大明各地但凡是家里有点儿小钱的,都不怎么在乎夏天是不是太热。
以前的时候,冰这种好东西,是属于皇室用的起,传承够久的世家也能用的起,官员们能得到赏赐,平民。区区几个部落无所谓,可是大明的。
“这几滴鹤顶红直接喝肯定会死人,倒在大缸里,还有个屁的鹤顶红,撑死了也就是肚子疼一下罢了。
以后海外有与大明多弄些大明了么,其他的藩王。
咱们三个联名上书给陛下,要求陛下再移封两个藩王过来,这百姓不就多了?到时候还有人陪着咱们说话,一举两得的事儿。”
所以远在大明京师的崇祯皇帝就接到了三个渣渣让郑芝龙带过来的书信新明岛上的蛮子人傻钱多地广,速来几个藩王。
知道些新明岛情况的崇祯皇帝快要被这三个渣渣给气笑了。
藩王啊,你当是猪呢,还速来几个?
还人傻钱多地广?当朕是傻子?
崇祯皇帝又不是不知道新明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跟着这三个渣渣一起去的百姓之中,锦衣卫可不在少数。
这些锦衣卫,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大明,甚至于子子孙孙的也不会再回大明,生生世世的就长于斯,埋于斯。
然后不断的把关于新明岛的一切通过郑芝龙所提督的南海舰队送回大明,交给崇祯皇帝。
现在的新明岛上,还剩下大概十一二个部落的蛮子,人数接近万把人。
这是不计算商继兴的手下商继兴手下的蛮子已经足有快两万之众了,都是收编的别的蛮子部落。
蛮子么,人傻是肯定的。新明岛地大也是肯定的能在后世被称之为澳洲,足见其地之广。
可是钱多这一点儿,崇祯皇帝简直就想哈哈大笑了。
新明岛上的资源应该是不少的,光是这煤矿就已经值相当多的银子了。
可是这三个渣渣会那么好心的让别人去分一杯羹尝尝?
很明显,这三个渣渣就是打定了主意试探自己,同时也是把别的藩王拖下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他们三个在那儿苦逼,就想着再拉几个藩王过去跟着一起苦逼。
顺便还能试探一番自己对于这海外移封的态度,还有对于他们这种实权的,开了国的藩王是个什么态度。
玩政治的这些人,真脏。
反正崇祯皇帝自觉得玩不过这些个混账东西们。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来人,传宗人府宗令、左右宗正进宫来见朕。”
既然这三个渣渣想要拖别的藩王下水,崇祯皇帝也实在是想不到拦着的理由,反而乐见其成拖的更多越好,最好是大明本土一个藩王都没有,都跑到海外去才好。
至于是几十个藩王瓜分了新明岛,还是说有其他的藩王想要自己打一片江山,去推倒印度什么的,崇祯皇帝表示完全不在意。
甚至于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刀剑、弓箭、火铳、火炮的支援。
只要这些人拿真金白银的来换,顺便每个人带走几十万的大明百姓就行。
出了大明的国门,随便他们祸祸去,就是这些个渣渣们搞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老朱家内讧事件,只要不把战火烧到大明本土来,崇祯皇帝就不会在意。
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愿意捐五十万两
桂王朱常瀛在知道自己有机会第二批出海去新明岛上划地盘的时候,已经激动的热泪盈眶了。
不容易啊,自己那个大侄子皇帝终于良心发现了,让自己出海了啊,终于不用继续窝在大明国内担心吊胆了啊。
自从上次南直隶的渣渣们作死一般的找上门来之后,朱常瀛就没有一天是睡的安稳的。
哪怕是跟着崇祯皇帝跑了一趟南直隶,坐看南直隶的渣渣们被砍的人头滚滚也一样。
就那些脑袋让驴踢了的家伙,谁知道他们会什么时候抽疯,然后再联系自己一次?
一次被自己躲过去,崇祯皇帝也没表示出多在意,如果两次呢?三次呢?
所以朱常瀛干脆找了个理由,跟着崇祯皇帝回了京城之后就赖在了京城不回封地了。
至于封地,寡人不要了行不行?逮着宗人府宗令,然后把封地托管给崇祯皇帝了,除了要点儿银子,别的不要了!
毕竟封地虽好,有命享受才行。
出海了就不一样了,听说唐王朱聿键那三个渣渣在新明岛活的挺滋润?
至于宗人府宗令暗中找了自己说辽东战事紧张,桂王是不是该表示表示什么的,朱常瀛表示必须得表示,身为大明宗亲,还是皇帝的亲叔叔这么亲近的关系,自己不表示谁表示?
先来个十万两行不行?毕竟还要招募人手神马的,还要给那些穷苦为了不用再继续留在大明装孙子,不仅是自己豁出去了砸钱引诱完之后,朱恭枵干脆伸手指了指天上。
朱常瀛笑道:“此事乃是本王自己的意思,三位自然可以不用理会。”
确实是朱常瀛自己的意思你们三个帮着那个臭不要脸的从本王这里讹走了十万两,如今风水轮流转,本王能让你们三个好过了?
朱常瀛越是这么说,朱常浩三个人就越发的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朱常瀛自己的意思还是那个臭不要脸的意思。
讪笑了半晌之后,朱常浩决定揭过去这一篇不提反正别管是朱常瀛自己的意思,还是受到了那臭不要脸的指使,反正自己三人想要出海建国,这事儿都得经过那臭不要脸的首肯。
而那臭不要脸的家伙会让自己三人好过?
用屁股想想都知道这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儿。
既然这样儿,那现在想这些也没有用,倒不如干脆一些,回头准备好了银子再找那臭不要脸的商量商量,看看这刀子是不是能砍的轻一些。
朱常浩道:“若是此事得成,不知道桂王兄有如何打算?”
朱常瀛此时也变得痛快无比:“若是三位能与我一起去新明岛,咱们自然是一体的,又何分你我?”
朱常浩哈哈大笑道:“痛快!桂王兄快人快语,就这么定了!”
说完之后,朱常浩也不带多留,直接就和朱常润还有朱恭枵一起离开了桂王朱常瀛的居所,联袂进宫求见崇祯皇帝去了。
崇祯皇帝对于这三个家伙的到来,一点儿都不意外。
自从跑到了海外的朱聿键等人把消息源源不断的传回大明之后,出海建国就成了一件大家抢着来的好事儿了。
如今自己松了口子,能有第二批的家伙组团去新明岛,那还能有不积极的?
这三个家伙不过是近水楼台而已,先跑来自己这里试探试探更何况,三人去找朱常瀛的事儿,自己第一时间就已经知道了。
看了看天色将晚,崇祯皇帝便开口道:“瑞王叔和惠王叔,还有周王兄,等会儿留在宫里一起用膳,咱们一家人好好亲近亲近。”
朱常浩先是谢了恩,才躬身道:“陛下,臣听闻辽东战事紧张,故而决定捐银十万两以助饷。”
崇祯皇帝原本以为朱常浩这三个家伙就是来找自己商量出海建国的事儿,没成想还捞到了十万两军饷这种好事儿多来一些,朕不介意的。
朱常润也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这些年来,也算是薄有家资,同样捐银十万两以助饷。”
这就是二十万两了!
只是崇祯皇帝看着朱恭枵的眼神却眯了起来。
一次性的砸出来十万两求人办事儿,这事儿必然是不怎么好办更何况是大明的铁公鸡藩王们要办的事儿了。
而且瑞王和惠王这两个藩王对比起周王朱恭枵,那可是实打实的穷逼。
周王朱恭枵那可是打从大明开国之时起就分封出去的藩王,十几代人积攒下来的银子,是瑞王和惠王两个穷逼能比得了的?
现在三个人一起进宫,瑞王和惠王这两个穷逼各自捐了十万两,那周王该捐多少?
朱恭枵一看崇祯皇帝眯起的眼睛,心中就暗道一声不好这臭不要脸的肯定是盯上了自己的银子了!
想了想,在出海建国和银子之间,朱恭枵果断的选择了出海建国,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愿捐五十万两!”
这一下子就直接在朱常浩和朱常润报价的基础上面打着滚的向着翻整整五十万两,哪怕是朱常浩和朱常润加起来,也不过是二十万两而已。
崇祯皇帝这下子满意了。
五十万两再加上二十万两,那可就是整整七十万两,起码支撑起辽东战事来应该还能支应一段时间。
最起码能支撑到把黄台吉那傻缺给怼回沈阳去。
心中乐开了花的崇祯皇帝假惺惺的道:“两位王叔,还有周王叔这是干什么?朕这心里,哎。”
表态之后,崇祯皇帝才想是刚想起来什么一般,恍然道:“对了,不知道两位王叔还有周王兄进宫来见朕,可是还有什么事情?”
面对着崇祯皇帝这副收了银子就想赶人的嘴脸,朱常浩、朱常润还有朱恭枵很是感觉有些无可奈何的意思。
毕竟他是皇帝,自己能怎么办?当然是老老实实的受着呗。
无奈的朱常浩躬身道:“启奏陛下,臣等进宫,乃是为了商议置换封地一事。”
崇祯皇帝很傻很天真的问道:“瑞王叔想要把封地置换到哪里?如今大明各地,却是没有甚么合适的地方置换给王叔啊?”
……
很好,很强大。
现在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大明的境内已经不可能再分封藩王了,这话口风您老人家早就指使着锦衣卫传的满天飞了好吗?
至于自己三个人进宫,你心里一点儿逼数儿都没有?
第四百三十章 该怎么办?
没错,崇祯皇帝京师在装疯卖傻,反正这三个渣渣明知道自己在装傻也一样的无可奈何。
心中恨的牙根都痒痒的朱常浩无奈之下,只得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欲将封地置换到新明岛上。”
崇祯皇帝一副大吃一惊的表情,为难的道:“这是怎么说的?瑞王叔现在可是大明的宗人令,岂能去那偏远之地?更何况,那岛上已经有了唐王、庆王、秦王三人,桂王叔也快要去新明岛了。难道三位王叔也要同去不成?”
朱常浩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既为宗令,自当为天下藩王之表率,愿再捐白银十万两以助饷,求陛下成全臣一片报国之心。”
朱常浩的话音刚落,朱常润也不甘其后,同样又加了十万两。
两个人的要求很简单,先把封地换到新明岛去,至于这宗令和宗正什么的,您老人家看着办就是。
实在不行,把自己的儿子扔过去先打地盘,自己老了以后再去也没问题。
反正这封地是死活不留在大明国内了。
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流氓的心思,两人都把助饷的银子加到了二十万两再加上朱恭枵的五十万两,那可就是足足九十万两了。
崇祯皇帝心中暗爽,同时也是感叹不已难怪有人说赚钱的路子就在刑法里面写着呢。
瞧,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弄来了九十万两的银子,给黄台吉挖的坑又能深一些了不是?
抹了抹并不存在一滴眼泪的眼眶,直到将眼睛揉的有些发红了,崇祯皇帝才哽咽着嗓子道:“两位王叔和周王兄一片忠心,朕这心里,可当真不是滋味的很。”
再三人同样是一副感激涕零的神色,却绝口不再提加一文钱,崇祯皇帝无奈的道:“既然如此,那两位王叔和周王兄就和桂王叔一起准备一番,等是耕种了,就边放牧的打算都没有。
黄台吉觉得明国的蛮子实在是太坏了。
这些地方如果有百姓居住,那么多了不说,起码自己时不时的过去抢一波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现在怎么抢?抢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更纠心的则是莽古尔泰那个混账东西。
原本从大凌河城跑了之后,莽古尔泰被压的死死的,被罚的东西也如数交了上来,可是现在这混帐东西和阿敏走那么近是什么鬼?
难道他不知道阿敏这个混账东西早就有问题了?
莽古尔泰当然清楚阿敏有问题,早在自己被黄台吉处罚了之后,阿敏派人过来请自己喝酒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莽古尔泰显然不是很在意这一点。
阿敏与明国蛮子有来往是很正常的事儿,没有才是大问题毕意阿敏他爹舒尔哈齐原本可是死忠于明国蛮子,想要把自己那个死鬼老爹给弄死的。
如果换在死鬼老爹还在的时候,莽古尔泰倒是不会倒向阿敏,可是自从被黄台吉处罚了之后,莽古尔泰觉得与其给黄台吉当狗还总是被打被骂,倒不如跟阿敏一般算了。
就算是现在受点儿委屈也无所谓,等以后大明收复了辽东之后,阿敏能混个建州都指挥使,自己凭什么就不能混个朵颜都指挥使?
实在不行,北山都指挥使也是可以接受的?
等到时候自己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大明的皇帝陛下要求,要由自己亲手砍下两个人的人头。
一个是黄台吉的,另一个就是代善的。
黄台吉这个混账东西欺压自己已经成了习惯,狗屁的大汗!大金国由这种人做大汗,只能说自己那个死去的父汗瞎了狗眼!
至于代善,当年要不是这个混账东西与自己的娘亲衮代搞到了一起,自己的母亲至于被赐死?自己至于被父汗所嫌弃?
更何况,代善这个狗日的与母妃滚到了一张床上,那自己该怎么称呼他?
反正莽古尔泰觉得只要自己有朝一日得到了翻身的机会,那这两个人是肯定要亲手弄死才能解气,否则话,死也不能瞑目。
不爽的人还有很多,除去了黄台吉和莽古尔泰不爽,还有很多人不爽。
比如黄台吉的小老婆布木布泰就很不爽,已经移师到了海州卫的孙承宗也很不爽。
布木布泰不爽,是因为黄台吉从大明回来后,往关睢宫跑的更勤了,福寿膏抽的也更厉害了。
而海兰珠的肚子也开始大了甚至于黄台吉还放出话来,海兰珠如果能生出个男孩儿,那就让这个男孩继承自己的这片江山。
那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
所以布木布泰很不爽,不爽到想要扎小人的程度。
而孙承宗的不爽,则是因为建奴跑光了之后,像海州卫这些地方留下的百姓该怎么处置的问题。
这些百姓可都是剃了发,从了奴的,甚至于有的人家中还有子弟从奴,进了汉旗的。
这些人该怎么办?
第四百三十一章 朕心不忍,圣人不仁
孙承宗觉得自己没办法处理。
这些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十来万总是有的。
人一上万,无边无沿,更何况是十多万的崇祯皇帝这四年的皇帝白干了。
武安君白起一次性的坑杀了十万赵国降卒,那是因为他是一个将军。
中原这片土地上,从来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