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了皇家学院之后,看着那台傻大黑粗的蒸汽机在轨道上吭哧吭哧的前行,墨铧便对着徐光启问道:“此物倒也神奇,只是速度为何如此之慢?”
徐光启心中感激当初跟着墨铧讨教学问之时墨铧那种毫不保留的传授之恩,便躬身道:“回先生,此物目前倒也只是个样子,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眼下当务之急,便是密封一事。”
墨铧好奇的问道:“密封?”
徐光启嗯了一声,接着道:“因为这钢铁对接时,不能做到毫无缝隙,所以便要在其中塞了胶以做密封,否则蒸汽外泄,大半的功夫都浪费掉了。”
墨铧问道:“那现在是用的什么密封?”
徐光启道:“现今所用的密封,还是陛下传传授的,使用牛筋捣乱了掺上鱼胶而成。
虽然比之前的一些密封手段要强出去许多,却也不甚完美,学生总以为还有改进的余地。
听说海外有一地,有一种被称之为橡胶的东西用来做密封是极好的,因此学生已经请陛下谴人去寻了。”
墨铧闻言却笑道:“用来密封?橡朕?老夫不知道你所说的橡胶是什么,但是要说到密封的手段么,我大明却也是不缺的。”
徐光启闻言,颇有些激动的问道:“请先生不吝赐教!”
第三百章 敢卖此物者死
墨铧捋着白白的胡子笑道:“我大明处于神州宝地,自然不缺少这些东西。纵然海外有什么稀罕的物事,我大明未必就没有替代的。
方才你说的甚么橡胶,光是听名字就知道是树上长出来的,又软了一些的东西。
这种能用来密封的东西,我大明不光有,而且有两种。”
这下子,不光是徐光启激动了,连崇祯皇帝都激动了。
身为一个读书不求甚解的历史小白,虽然穿越者培训友不是叫嚣着说南海的每一个扇贝都是中国的么,现在朕就可以大声的告诉全世界,每一粒杜仲的种子都是大明的!
墨铧今天是头一天见到崇祯皇帝,就被崇祯皇帝这种赤裸裸的不要脸行径给惊呆了。
都说桀纣之君如何如何,隋炀帝又如何如何,如今跟眼前这位崇祯皇帝比起来,那些简直都是千古不见的仁君了好吗——就因为自己用得着杜仲,干脆就不许往大明之外卖一粒种子!
崇祯皇帝看着墨铧惊呆了的表情,却是干脆连半分的不好意思也没有。
这有啥的,朕是天子,言出法随,说不许往外卖就是不许往外卖,咋的,谁敢有意见?让他们找黄立极问问应该怎么提意见先!
崇祯皇帝笑了笑,对墨铧道:“怎么样,钜子对朕这皇家学院可还满意么?”
墨铧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跟着这种不要的老大,以后高官得做,骏马得骑,酒肉得吃,技术得研究,再不满意就真个该把自个儿埋土里算了。
只是唯一的一点顾虑,就是搞这这些东西都是要钱的,不知道这位爷舍得不舍得?
等到墨铧试探着问了关于钱的问题之后,不等崇祯皇帝回答,徐光启就先笑了。
对着墨铧拱了拱手之后,徐光启笑道:“这个问题,学生倒是可以回答。
自从这皇家学院成立至今,花费的银钱不下千万,陛下从来没有问过。
皇家学院的旁边便是新军军营之所在,军营在此也有一军,锦衣卫与东西也有护卫在些。
这么说罢,当今天下,除了皇宫大内,世间再无一处的防护可以比得上皇家学院。”
墨铧此时才算是真正了解了皇家学院在大明到底是个什么样儿的存在。
之前许显纯虽然说过什么见官不拜一类的话,但是这些玩虚啊,不现实滴。
就算是见官不拜能滴咋?
墨家务实一派也好,还是任侠尚武的一派也好,哪一派系都是要花大量的银子滴。
务实一派的要搞实验,要验证自己的想法,买材料什么的不都是银子?
任侠的那一派就更是这样儿了,培养新人上面花的银子也是最多的,没听说过穷文富武么。
哪怕就是玩嘴皮子的理论派的那些老不死的,也是要花银子滴!
要不是务实一派来钱的路子多,任侠一派也总是能从某些路子弄来银子,墨门早就因为银子而凉凉了。
如今趁着当今天子重视墨门的时候赶紧加入这什么皇家学院,银子的事儿就不用自己头疼了吧?
放下心来的墨铧躬身道:“草民愿意带领门下弟子一起加入皇家学院。”
崇祯皇帝也很高兴。
只要进来了再想走,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提周边严密无比的防护,光是皇家学院中那几乎可以称之为不限量的材料供应和资金投入,就足够把墨门务实一派给牢牢的拴在里面了。
至于理论派和任侠派,自然还有其他的用处。
尤其是任侠派,正好可以另外安排一番。
打定主意后,崇祯皇帝便开口道:“既然如此,钜子不如先随朕回宫,然后再召集门人前来,如何?”
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跟着崇祯皇帝混,墨铧倒也是痛快无比的应了。
等回到了宫中,崇祯皇帝看着躬身而立的墨铧开口道:“朕知道墨家现在分为了务实一派,辩理明学一派,还有任侠尚武一派,没错罢?”
墨铧躬身道:“启奏陛下,正是如此。”
墨铧搞不清楚崇祯皇帝心中在想着什么,更担心崇祯皇帝是不是要对着任侠一派下手处置,心中便忐忑不安起来。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敲了敲面前的桌子道:“钜子不必担心朕会对付任侠尚武的一派。
虽然朕很赞同韩子说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但是对于之前墨家在倭奴一事之上的所作所为,朕心中却是高兴的很。所以,朕倒是想要对于任侠一派做一些改变。”
墨铧此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崇祯皇帝的话语之中,明显是要把任侠一派的人变成正规军——可是变成了正规军的侠士们,还能称之为侠士么?
但是不依着崇祯皇帝的意思转变为正规军,以后真的还会有眼前这般东山再起的好机会么?
墨铧一时间倒是纠结起来。
只是崇祯皇帝的话音却是打断了墨铧的胡思乱想:“钜子可知道孝了陵卫么?”
墨铧还真就不知道孝陵卫!
别说是墨铧了,目前来说,整个大明真正知道孝陵卫真实存在的人都只有崇祯皇帝一个人加上王承恩而已。
崇祯皇帝看着墨铧一脸懵逼的样子,便接着道:“孝陵卫可以说是大明最后的一支力量了。
而且,说是大明最后的后备兵力,其实也不合适,更应该称之为华夏最后的后备力量。
依着太祖高皇帝遗诏,非神州陆沉,孝陵卫不出。
到了如今之时,孝陵卫已然不堪大用。朕有意让墨家的任侠一派与孝陵卫一般,同样成为守护中原的最后后备兵力,非神州陆沉之危,任侠一派便不用参与这天下纷争。”
墨铧更懵了。
如果说崇祯皇帝的想法是收编改造任侠一派为自己所用,墨铧倒也能理解。
只是这种明显是连大明自己江山亡了都不会动用任侠暗子的大无私想法,真是老朱家的天子能有的?
崇祯皇帝倒是觉得没什么。连朱元璋都能有这种想法,自己怎么就不能有了?很正常的好吧?
想想这大明朝最后是真他娘的冤。尤其是孝陵卫,更是冤上加冤。
朱元璋自己是推翻了伪元才得的天下,知道神州陆沉后百姓们到底有多惨,所以在临死之前才搞出了孝陵卫。
朱元璋设立孝陵卫的事儿,建文帝朱允炆那个智障是知道的,甚至于连一向得到朱元璋看重的老四朱棣也是知道的。
所以从朱棣开始,一代代的大明天子都是知道的。
但是在正德之后,这事儿就他娘的没人知道了!
正德死的匆匆忙忙的,根本就没有办法把这种由历代天子口口相传的秘辛告诉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继承人嘉靖皇帝。
而匆匆忙忙接任的嘉靖皇帝倒是没忘了给正德皇帝讨回个公道,可是后来自己连军权都没能碰过,一辈子就和文官系统斗心眼了,哪儿还顾得上在皇宫之中翻这些旧纸堆?
至于后边的几个皇帝,手腕连嘉靖皇帝都比不上,还扯什么这些有的没的。
甚至于崇祯皇帝要不是为了翻一翻皇宫之中的秘辛之中有没有哪个皇帝埋下过大量财宝的记录,都不会翻到孝陵卫这支军队的真实资料。
这么一来,原本从明成祖朱老四时期开始就颇受重视,先进的武器能在京营之后就进行列装的孝陵卫就此被人遗忘,现在用的装备,大部分还是正德年间的!
除去其中所有成员都是从幼年孤儿之中挑选再加以培养,所以还能保证其纯洁性之外,孝陵卫的战斗力甚至于比不上一般的卫所。
这么一来,孝陵卫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是废了一半了。
等真到了大明唱了凉凉的那天,这些原本以为自己能挽神州于陆沉的汉子除了在绝望之中向着建奴发起决死性的冲锋,还能干什么?
崇祯皇帝的话说完之后,墨铧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墨家的任侠一派,秉承的是墨子思想之中“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贵义”的侠义伦理观。
若是在春秋之时,这种思想倒也是有用一些。
只是自从西汉之后,这种思想就逐渐的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了。
所谓的主流社会是什么?
主体的构成是掌握了话语权的读书人。
别看这些读书人自己心中怀着各种各样的侠客梦,但是真正的侠客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要么为他们所用,要么就是打压至死。
从来就没有第三条路好走。
原因很简单,读书是为了什么?不还是当官么。
自己读书,以文乱法也就算了,这些该死的家伙们还想以武犯禁?
万一在自己贪没了银两的情况下,哪个家伙脑袋一热乎就跑来行侠仗义,把自己的人头给取去又该如何是好?
尤其是这些自命为侠客的家伙们好讲究个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矜夸紫骝好,重义而轻生。
脑袋只有一颗,可长不出第二颗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游侠儿被打压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儿了。
如今到了大明,任侠一派的情况更是艰难,说是死一个就少一个也不为过——上次派往倭国的游侠儿,就没有一个回来的。
最为关键的,还是如今大明的整体情况,要比之前强上许多。
虽然说墨门避世不出,但是不代表一点儿外界的消息都没有。
在崇祯皇帝将京城和陕西的贪腐官员们杀的人头滚滚之后,任侠一系的墨门弟子,其实已经没有太多存在的意义了。
如果不是担心崇祯皇帝之后再出现反复,任侠一系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解散了。
如今崇祯皇帝突然提出了这么个想法,倒真是让墨铧心动不已。
和孝陵卫一般成为暗中守护的存在,貌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
墨铧最终还是同意了崇祯皇帝的提议。
答应皇帝的请求,好处多多而且都是能看的见的。
如果不答应,后边儿会出些什么事儿,却是谁也不知道。
若是换了其他的皇帝倒还好说一些,但是崇祯皇帝他和其他的皇帝明显就不太一样。
这位皇帝陛下实在是太不要脸了,而且思维有如天马行空,又有如羚羊挂角,根本就无迹可循。
自古以来就是这种皇帝最难伺候。因为谁也摸不清楚他们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但是现在崇祯皇帝提出来的这个要求,怎么看都是好事儿,因此上答应倒也没什么。
至于以后会不会出现什么变动,那就以后再说吧。反正墨门之中任侠一派又不只有一系,大不了先抽一些人应付过去也就是了。
眼见墨铧应答了自己的提议,崇祯皇帝也很高兴。
现在大明所有最先弄出来的军事装备什么的,除了新军和京营,就只有孝陵卫那里有些装备了。
但是孝陵卫还需要花时间去适应这些新鲜玩意儿,一时间也指望不上。
墨门的那些游侠儿也是。
这种重义轻生死的好汉子就算是死,也应该是死在为国为民而战上面,别的死法简直就是对他们的污辱。
尤其是任侠一派和孝了陵卫还有些不同。
这些在外界活跃的家伙们以后派出去搞事情,比如倭国,比如南洋,想必这些家伙们会乐意的很。
任侠的一派的事儿既然已经大体的商量完了,墨铧也已经表示要召集墨家学派许人讲京,让务实一派分为两部分。
其中搞研究的那些就尽数加入皇家学院之中,剩下的动手能力比较牛的一部分跟着进去,剩下就依着崇祯皇帝的意思进入将作监,专门搞生产。
有了墨家诸人打底之后,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的伟大计划终于可以开始实施了。
现在京中的勋贵们一个个的跟打了鸡血一样,就连文官系统也颇有一些兴奋不已的意思。
前面有爵位和封国这根胡萝卜吊着,没有谁不想往前更进一步。
在这种情况下,把大明的军工体系也好好捋一捋,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外包,绝对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大明的士卒需要手榴弹或者需要在战场上吃到点儿好的,这个要求就会一级一级的反馈到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下面被崇祯皇帝命名为总装备并后勤管理部的左都督府就可以发布任务出去。
将作监和兵仗局在接到任务之后,就可以针对性的去搞,谁搞的好就买谁的。
虽然这钱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只是左手倒右手的问题,但是对于整个军事体系来说,却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甚至于,以后可以弄出来更多的皇家学院和更多的兵仗局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分蛋糕。
手艺比较潮的就饿肚子,等着被裁撤掉好了。
想了想,左右已经没有其他事情再跟墨铧交待,崇祯皇帝便开口道:“钜子回到皇家学院之后,可以跟徐爱卿一起商量下如何改进蒸汽机,这是目前的头等大事,剩下的都可以放一放。”
墨铧躬身道:“草民遵旨。只是不知道陛下对于蒸汽机有何要求?”
崇祯皇帝道:“载货的情况下,速度与奔马相近即可。”
墨铧也是在皇家学院之中看到了蒸汽机的,又如何不知道这玩意现在的速度到底有多慢。
听完崇祯皇帝那与奔马相近的要求之后,墨铧心中的好胜心也是被激了起来,拱手道:“请陛下放心,草民一定与徐大人一起研究出来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却又接着道:“还有,朕翻阅百家典籍,所得者颇多。
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百工以方为矩,以圆为规,直以绳,正以县。
孟子亦有言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故而蒸汽机一事,亦当有规矩。
钜子可以与徐爱卿一同议定蒸汽机所载车厢的尺寸,轨道的宽乍,然后报给朕之,其后再通行天下。”
等到墨铧再一次躬身应是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口道:“此后钜子便为皇家学院之副院正罢,与徐爱卿一起,共同为大明效力。”
安排完墨门诸事之后,时间已然是晚上了。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现在应当表示高兴。
除了陈足奇那边儿一直在搞什么杂交粮食还是引入海外粮种的事儿现在还没有出来成果之外,剩下的不管是什么事儿都让崇祯皇帝觉得开心。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