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天啊,这只凤凰太苟了-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教、道教,两教的教主,都是老子?
李耳也不管众人怎么想,立了道教之后,向人间界看了一眼,便身形一动,化作一道赤光,飞向了三十三天外的玄都天。
……
人间界,孔丘依然盘坐在虚空,滚滚的浩然正气将他周身包裹。
孔丘身上散发出的气息越发强大了。
这一天,孔丘终于睁开了双眼,双眼中仿佛有日月明光绽放而出。
“轰!”
人间界震动,三界震动。
孔丘身上的气势席卷三界,惊天动地,只见他缓缓起身,目光悠然,仿佛日月轮转。
孔丘沉声开口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丘阐述完自己的理论之后,也是猛地一声大喝,道:
“儒教,立!”
“轰隆!”
顿时之间,天地一震,天道轰鸣,在人间界的高空之上,滚滚的乌云顿时汇聚起来,雷霆酝酿其中,滚滚的天威气息弥漫开来。
却是和李耳立道教一样,孔丘立儒教也是引来了雷劫。
渡过雷劫,即可立成儒教。
“轰!”
第一道雷霆落下,不过还没轰到孔丘身上,就被包裹在孔丘周身的浩然正气给消弭了。
越来越多的雷霆不断落下,威力也越来越大。
就在单靠这些自发汇聚的浩然正气要抵挡不住的时候。
终于,这时孔丘抬起了头,沉声道:“今吾立儒教,则亦当立儒道。”
“轰!”
孔丘此言一出,顿时震惊三界,所有人都大惊不已。
毕竟孔丘立教就够让人无语的了,而现在,他竟然还要立儒道?
什么是儒道?儒道就好像现在天地间的仙道、神道以及佛道一样。
这是一个新的修炼体系。
这怎么可能?
但三十三天外,玄都天中,老子却并不惊奇,而是目露果然之色。
早在人间界和孔丘对拼之时,孔丘招来那浩然正气,他就有所预料。
当然了,就算有所预料,老子的心中也难免震撼。
毕竟这另立一道,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而孔宣才证道多久?
难道他的悟性真就这么厉害?
比林阳还要过分?
老子却是不禁猜疑到了林阳的身上,觉得这儒道,恐怕不只是孔丘或者孔宣一人之功。
林阳肯定也在背后推动了一把。
而事实上,老子这猜测也是正确的。
林阳这一次虽然不参加百家争鸣,不过他梦中证道,也可以施展一些手段,引导孔丘悟出儒道,这不过是小事情而已。
这时候,只见随着孔丘口中说出要立儒道的话的时候。
其头顶上空的雷劫,也仿佛变得更加猛烈了,威力大增。
不过,孔丘却是面色不变,继续道:“儒道者,人之所需也,存乎天地之间,存乎人心之中。”
“儒道者,善养浩然正气,浩然者,乃天地之正也!”
“是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月,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一股股的浩然正气围绕孔丘周身,猛然地动荡起来,轰鸣起来。
孔丘深吸一口气,只见他的胸中如同大放光明,有日月在其中。
双眼迸发光明,一个如太阳,一个如太阴,更加恐怖的气势,从孔丘的身上爆发出来。
这股气势,不同于仙道,不同于神道,也不同于佛道、魔道等等。
而是一种新的道,儒道!这是儒道的气势,浩大光明,庞然正直,仿佛人生天地间,那挺直不可弯曲的脊梁一样。
第一百八十章 孟子是仓颉接引的计谋
“轰!”
雷霆轰下,整个高空都被雷光所照亮,这已经不能用道来形容了。
而是成片成片的雷霆劈落下来,轰向孔丘。
不过此时孔丘也早做好了准备,周身浩然正气猛然爆发。
整个人看上去就好像一轮大日一样,光芒万丈。
任凭雷霆轰击,整个人岿然不同。所有的雷霆; 都被阻挡在了身体四周。
就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一切平静下来了。
雷霆散去。
天上的乌云也无影无踪。
孔丘一袭白衣,宛如绝世一般,站在空中,令得各方大能们鸦雀无声。
儒教立教已成了。
儒道立道,也成了!
这可是开创了一种新的道啊!
天地间从来没有过的道; 儒道!
“嗡!”
虚空一震,只见有功德浮现,化作一片功德祥云,接着向孔丘落去。
孔丘将这些功德汇聚在一起,却是形成一把戒尺。
此为儒教和儒道之功德灵宝!
孔丘渡过雷劫之后,却并不急着将儒道修行之法立刻传遍天下。
而是回到了居所之中,又闭关了一段时间,重新修订《诗经》《尚书》《礼记》和《乐经》等诸多经典,并为《易经》作序。
最后,孔丘亲笔编写《春秋》,书成时,浩然之气直冲九重云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日月相辉; 群星闪耀。
三界震动。
孔丘这才出关; 接见前来拜见他的众多人间界大贤; 都是诸子百家的杰出人物。
孔丘开坛讲道; 终于将儒道的修炼之法给传了出去。
儒道修炼; 不同于仙道、魔道、佛道等的修炼,而是需要读书。
读圣贤书,从书中体会圣贤的道理,因人而异,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心,再以文心汇聚天地浩然正气来修炼。
因此儒道,又可以叫做文道。
孔丘刚一将儒道传开,听他讲道的众多大贤,犹豫了一下,便有许多人当场仿效孔丘,开始修炼儒道。
这些大贤,都早已形成了自己的道理,此时修炼儒道,又哪里有不成之理?
一时之间,只见众人各自形成不同的文心,而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则疯狂涌来,涌入到一个个大贤的身体之中。
众大贤的身上,都散发出一股股强大的气势; 席卷八方。
滚滚的浩然正气; 冲霄而起,大放光明,一时间,仿佛整個人间界,都被照亮了。
这些修炼了儒道的大贤,对孔丘都行半师之礼。
孔丘点了点头,看向孟子,道:“我如今已经功德圆满了,即将飞升回地仙界。”
“如此儒家以后,便交给你了。”
孟子本名叫做孟轲,是儒家中仅次于孔丘的人物,因此孔丘飞升,自然将儒家托付给他。
“老师放心。”
孟子听到孔丘这样说,心中一惊,连忙应道。
孔丘便将戒尺给了他,然后在当众之下,直接飞升上地仙界去了。
看到孔丘飞升,众人感慨的同时,却也不免心中一松。
现在诸子百家中最厉害的两个,李耳和孔丘都飞升了。
接下来,他们总算也可以表现表现了。
当然了,有了李耳和孔丘珠玉在前,却不管众人怎么做,也注定难以超越两人了。
毕竟成一家之言容易,但要立教就难了。而像孔丘这样,做到极致,立下一种全新的修炼方法,这更是不敢想象。
儒道!
可以说,孔丘立下这一道,那么他又或者说他的本尊孔宣,从此以后,就是儒圣。
是儒道之祖!
可以获得儒道一脉的气运加身。
这才是长久的利益啊。
天地间越多的人修炼儒道,汇聚的气运就越多,而孔宣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孔丘飞升之后,儒家便由孟子来执掌,而有着孔丘飞升前留下的戒尺,以及孔丘最后编写出来的儒家经典《春秋》一书。
此书也可谓是儒家的至宝,其中不仅有儒道的正统修炼之法,更是囊括了孔丘领悟的所有的道理于其中。
这本书的威力可以说完全不下于那功德灵宝戒尺,甚至还要更加厉害。
因此,孔丘虽去,但儒家却也无人敢犯。
后来孟子继承孔丘的道统,将儒家进一步发扬,使得儒道修炼之法几乎传遍人间界,却也是功成身退。
他被封为儒家的‘亚圣’,而当他展露出真实身份,飞升地仙界之时,则更是让人震惊。
原来所谓孟子,其实就是人族的文祖‘仓颉’。如此一来,亚圣之名可谓是实至名归了。
而继孟子之后,其他诸子也都陆续飞升,一个个展露身份的时候,从一开始的让人震惊,倒吸冷气等等。
到最后,众人却都渐渐习以为常,渐渐麻木了。
同时,诸子飞升,这也使得人间界冷淡了许多,不过所幸是后继有人。
比如儒家,孟子飞升之后,又有一个荀子出现,而道家,则也有一个列子等等。
不过终究是比以前要冷淡许多了。
儒家和道家、墨家等,都有些沉寂。反而是此前不怎么显山露水的纵横家、法家、兵家等等,却在这时候大放光彩。
这也是和人间界的诸侯各国的变化有关的。
孔丘、李耳等诸子在的时候,天下诸侯,大约是以五霸为首。
齐、宋、晋、秦、楚!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是春秋时期。
而等到孔丘等诸子飞升之后,诸侯之间相互吞并以及分裂等等。
原本的五霸,现在却变成了有七雄:秦、魏、韩、赵、楚、燕、齐。
这一时期,则被称为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越发的频繁了。
而七国之中,又犹以其中的秦国为最,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国力蒸蒸日上。
已经逐渐展现出了无敌霸主的姿态。
天下大势,终究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商灭亡之后,天下已经乱了许久了,现在也该是到了要统一的时候了。
而也就在这时,正当秦国虎视天下,正要一步步蚕食、吞并其余各国的时候。
却说在地仙界之上,四大部洲之西牛贺洲,此洲其实便是以前的西方大地。
多宝立大乘佛教之后,便飞升到了这西牛贺洲上。
在这西牛贺洲建立了寺庙,宣讲大乘佛法,门下有迦叶、阿难、金蝉子等等。
大乘佛教也是日渐兴隆了起来,气运汇聚,不断发展。
不过大乘佛教越是发展壮大,三十三天外,西方极乐净土中,准提的脸色就越是愁苦。
“师兄,你不是说有办法的吗?现在也该说出来了吧?”准提对接引道。
接引闻言,点了点头,道:“如今时机却也是到了。”
“自然可以说。”
“师弟,太清道友此举虽然让我佛教两分,气运无法圆满。”
“不过他这样做,却也违背了他的无为之道,无为,如果主动而为,那就有损自己的道行了。”
“而他这样做,也注定徒劳无功,反而要助我西方大兴!”
“啊?”准提闻言,却是一脸懵逼。
接引摇了摇头,道:“多宝立大乘佛教,使我西方气运两分,这已经成为事实了。”
“不过只要我们舍得,一切就自然可以挽回!”
“师弟,假如让你辞去现在佛教教主之位,你可舍得?”接引目光看向准提,问道。
准提闻言,身体一震,眼中露出了兴奋之色,忍不住脱口而出道:“师兄的意思是……”
接引点点头,道:“没错,只要让多宝将他的大乘佛教再次与我们合并,则我们佛教依然是佛教,气运也自然圆满。”
“太清之计,不攻自破矣!”接引说到这里,疾苦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一抹笑意。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乘小乘佛教合一西方大兴不可挡
“还是师兄高明。”
准提道:“只是这样一来,我们辛苦立的佛教,就要拱手让人了。”
准提摇了摇头,颇有些不舍。
接引却淡笑道:“师弟,不要着相了。你我所为,不过是要让西方大兴而已。”
“如今我西方大兴之势已经不可挡,逢凶化吉; 而且大乘佛教和我们嗯,就算它是小乘佛教吧,两教合一,依然是佛教,这气运一分再合,比起原来却要更加厉害。”
“试问如此; 你我还有什么不甘心; 不舍得放下的呢?”
准提闻言; 也不由笑了。
“好,就依师兄的!”准提笑道。
接引也点点头道:“那你就去吧,让多宝来入驻我西方灵山大雷音寺,从此他就是我佛教之主,如来世尊!”
准提起身,出了极乐净土,回洪荒去了。
圣人虽被禁止在洪荒出手,但这进进出出还是没有问题的。
西牛贺洲的某处,这里正是大乘佛教的所在,多宝正在其中,给所收的几个弟子讲道。
忽然,多宝心中一动,停下了讲道,抬头向寺外看去。
几个弟子也都疑惑,转头向外面看去。
只见一道身影忽然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向寺中走来。
多宝道:“你们退下吧!”
众弟子连忙出去。
而准提则走了进来; 多宝上前见礼道:“多宝见过圣人。”
准提微微点了点头,看向多宝; 沉声道:“道友弃道入佛; 成这大乘佛教,完善我佛教教义,实乃是可喜可贺啊!”
“而且我观道友所收这几个弟子,也都是良才美玉,将来兴我佛教,却是最好不过了。”
多宝听得不禁迷糊了,他早就想过西方二圣可能会登门而来。
但现在准提左一句右一句的,却实在让他不知道准提这说的什么意思!
一点都不像是在兴师问罪,反而是句句赞美,让多宝难免有些不安。
“哈哈!”
准提见多宝如此,不由大笑一声,道:“道友不必紧张。”
“我之此来,正是为了解决我们两教的纷争。不知道友可愿将大乘佛教也并入我西方佛教之中,使两教合一,成为真正的佛教之主?”
准提问道。
而多宝一听此言,顿时脸色大惊,问道:“圣人何出此言?”
“两教相合; 我为佛教之主; 那两位圣人如何?”
准提道:“正是要让你来当教主; 为我佛教之世尊; 至于我和阿弥陀佛,我们也是该时候功成身退了!”
多宝闻言,脸色不断变幻。
良久之后,多宝咬了咬牙,便点头答应了。
没办法。
毕竟准提都登门来了,而且诚意也给到了极限。
西方二圣辞去教主之位,而让自己来做,这是多大的退让啊。
多宝自问,自己敢拒绝吗?
根本不可能嘛。
自己若是拒绝,只怕下一刻,自己就得灰飞烟灭了。
识时务者为世尊。
就是这样的道理。
这对于多宝来说,又是一个极大的机缘。
反正自己现在都被逼得当了和尚了,那再做个如来世尊又如何?
至于东方利益问题,那他可不管。
看到多宝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