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晖重重的点了点头:“太后高明,估计把十个我绑在一起,也不及太后英明。”
白晖自贬一句后,谁想秦王也来了一句:“估计十个我绑在一起,也同样不及太后英明。所以这事,还是要交到太后手中。”
“王兄说的对,这棋子若是用好了,对我秦国大计,有如神助。”
“对,对,这事你办的漂亮。回去后我向太后给你请功。”秦王也明白,暗中控制一国的国相,对秦国的好处有多大。
秦王又问:“那将来呢,以后此人立下奇功,如何封赏”
白晖摸了摸没胡子的下巴:“王兄,我估计着他活不到将来,赵国也是能人倍出,所以”
“恩,这话在理。咱们安排死士数名,一位发现他失势,不等他有机会把这个秘密说出去,就”秦王作了一个手起刀落的手势。
以秦王的温和,能下狠心杀人,足以证明这件事情有多严重。
白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下去后轻声说道:“王兄,你说这事是不是咱们有些不义,利用了他,又要除掉他。”
第二二八节 升旗(今天五更)
若是将来除掉田不礼,会扯到到什么不义还是不仁
秦王哈哈一笑。
“本就是一个败类,除了他合天意、合仁义。”秦王对杀死一名无耻之徒,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又个清晨来临。
昨天夜里被该死的蚊子整的没睡好的白晖,四更天就已经站在院子里发呆了。
“少良造,要练会吗”白小鹰过来递了一把木刀给白晖。
白晖摆了摆手,抬头着看黑漆漆的夜。
这时,一队巡逻的秦军从白晖面前走过,正是穿着白晖给自己卫队配的高仿版伪明光铠的秦王禁卫。
白小鹰在旁说道:“少良造,这甲是否真的不好打造,要不咱再打上几千副”
“什么意思”
白小鹰回答:“少良造有所不知,昨天这些家伙也不嫌热,穿戴整齐走了半个邯郸城。”
“噢”白晖呆呆的点了点头。
“少良造,这是咱的甲。”
白晖脸一冷:“胡说,这是王上的甲,秦军的一切都是王上的。”
“是,是,末将失言。”白小鹰赶紧回话。
突然,白晖笑了:“这样吧,你去安排一下,辎重营中应该有备用的二号礼服,挑五百个精神点的穿上,然后这样,这样,这样”
“诺”白小鹰一脸的喜色,也不练功了,乐呵呵的跑着就去安排。
很快,当第一缕阳光照向大地的时候,赵国邯郸城秦王所住的馆驿大门猛的被从里面拉开,然后是整齐的脚步声。
早起的邯郸人听到歌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秦风:无衣
五百名秦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这些全是白晖的精锐卫队,站军资、走队列是他们的日常训练科目。
五百人高唱着秦风无衣,迈着整齐的步伐往外走。
一根足有十丈的长杆被立在馆驿的门外。
这五百人身穿的衣服,以及全身的装备惊傻了整个邯郸城。
头戴贝雷帽、身穿上宽下紧麻布军服,腿上是灯笼长裤,脚踩皮靴。更精彩的是,每个人左肩上都有一只猛虎兽吞头,然后吞头之下带绶带一直在胸前。
有衣领,领口上带着一枚铜制的领徽,领徽为剑戈交叉的形状。
纯黑的军装,完全就是后世威武仪仗队的高仿版,腰带纯白色,带黄铜制扣,中间有一个大大的秦字。
方阵有三领队,中领手执剑,左右两人扶剑柄。所有士兵佩服短剑在腰上,手上拿着着的是一根六尺半长的投矛,依后世带刺刀步枪的拿法。
长杆前,五百秦军士兵带玩了一出长矛上肩、平举、落地的姿态。
然后鼓乐队上。
再奏秦风,然后一面秦字大旗随着初升的太阳缓缓升到了长杆顶部。
八名秦军站在长杆下护旗。
作为站军姿能站数个时辰的精锐秦军,每半个时辰换一队护旗兵,绝对可以在站岗的时候,那怕天下上刀子都保持一动不动。
秦王是被吵醒的。
先是秦风:无衣的歌声,然后是邯郸城赵民的喧嚣之声。
秦王没出门,在门缝处偷偷的看了一眼就回屋继续睡,心里骂着,这白晖到那里都不安份,这一出搞的是什么意思。
秦王不知道的是。
当秦国的旗帜升起的时候,不止是秦军,连同在邯郸城作生意的秦国商人都有一种爆表的自豪感,有许多秦民特意从邯郸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就为了看一眼秦国的大旗,以及那站在旗下如木雕一般,却是威武无比的护旗秦兵。
无甲又如何
秦军的威武在精气神,不是靠那华丽的甲胄。
气势就是秦军的甲。
不止是秦民,赵国的贵族们也组团来看了。
公子胜问赵奢:“比起秦军,我赵军如何”
“不如秦军。”赵奢说的是实话。
作为一名未来优秀的统帅,赵奢看的出来秦军的气势恢宏,仅八名秦军站在那里,就让人有种敬畏感,没有一个赵民敢靠近那旗杆十步之内。
公子胜对赵奢说道:“秦军的衣服,很古怪。与礼完全不符,可为何看起来还不错。”
这也就是在赵国,换另一个国家秦军这样的打扮肯定会被鄙视。
赵国自十几年前开始改变,推行胡服骑射。
其胡服,就是衣长齐膝,有裤子,这个时候的裤子没裆,只是两根裤腿最后系在腰上。然后紧袖,用带钩束腰,穿靴子此时在赵国,靴子称为络鞮。
赵国为了改变周公留下的服饰礼仪,也是经历了一段风波的。
事实上证明,窄袖短衣便于射箭,长裤加上一块皮裆便于骑马,所以慢慢的赵国接受了服饰的改变。
所以赵人对眼下秦军这种打扮,倒还勉强能接受。
但相比赵国胡服的改变,秦军这大胆的改变更为彻底。
赵奢在仔细的观察之后说道:“公子,秦军骑兵必强于我赵国。”
“为何”
“衣着”
赵奢对自己的观点很自信,秦军连服饰都改变了,更何况骑兵其他的装备呢,一般来说,服装是军队装备之中最后才会改变的,也就说,实在找不到其他变革的办法,才开始改服装。
至少赵国是这样的。
另类的服装,完全不同于周礼,骂的人不在少数,但更多的人,看到的却是一种精神抖擞的秦军,以及秦军的威武之势。
秦军升旗仪仗,秦军颠覆周礼的装扮,在整个邯郸形成了巨大的话题圈。
而白晖呢,又回去睡了。
用白晖的说法就是,你们爱说什么便说什么,你们这些笨蛋,可知道若是秦军都穿上这样的军装,我要省多少麻布吗
不要长衣,光是下摆就能制作到条裤子。
那大袖子,我能制作两件衣服好不好。这省下的就是挣下的。
三天后,赵王宫设宴。
宴会上自然不会谈什么正事,宴会之后在赵王书房之中,只有赵王、秦王、白晖、田不礼四人坐下商谈结盟事宜,连书吏都没有安排。
“赵王尊上,外臣斗胆问一句。赵国眼下可有二十万可用之军”
白晖先开口,直接挑明了赵国的弱点。
第二二九节 大赵之忠臣
赵王正准备反驳,却见田不礼站了起来指着白晖的鼻子就骂:“无知小儿,你可知我赵民不畏战,人人敢战,只要有我王一声令下,邯郸城便可起五十万雄兵,何来区区二十万之说”
若放在以前,田不礼绝对不敢这么指着白晖的鼻子骂。
气势。
仅是白晖征战杀场,至今无败绩的这一点,就让田不礼怕的要死,怕这样的语气会引起秦国不快,然后秦赵反目,开打。
最最可怕的是,白起此时就在河曲。
“噢”白晖笑了:“那这意思是,我王可以回咸阳了,赵国一力阻挡匈奴、楼烦、林胡的联军”
“我赵国男儿,不怕死。介时本相当亲临前线,为我王挡下敌军,纵然万死也无悔。”
田不礼这副大义凛然的神情,让赵王章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没有选错人。
此人,绝对是忠心的好臣子。
白晖哈哈一笑:“好,你们赵国厉害,敢打。但想过战损吗”
“这个”田不礼配合的很好,当下就是一副很尴尬的表情,但还是很强硬的说道:“我赵国男儿,不怕死。”
赵王摆了摆手:“这是谈,不要吵。”
赵王章心中明白,战损过大的话,就必须要调齐地赵国回来,然后再从各地征兵,这样会严重的影响赵国的国力。
秦王也顺势说道:“当年寡人回秦为王,赵主父对寡人有恩,秦赵本友好,既然匈奴来犯,我秦国也不忍心看到赵国生灵涂炭,若两国合力,兵雄将广,那么战损必然会很低,这样的话对秦赵都有好处。”
“秦王尊上为何你秦军作战,就会战损低呢”
秦王淡然一笑没接话。
白晖拿起酒尊喝了口酒,冷冷一笑:“就凭我秦国,我与兄长领军,够吗”
这话霸气。
赵王章何尝不想自己赵国也有这样的良将,自己也可以说一句,我赵国有某某领军不惧等等。
田不礼的口气没刚才那么强硬了,说了一句:“我赵国有大将廉颇。”
“那么,你以为,或是让廉颇自己说”
白晖脸上流露出淡然的笑意。
田不礼哑巴了,无论他和白晖是什么关系,此时都让他哑口无言。
同样的,赵王也一样,这话成了死结。
廉颇还算不错,但能和白起、白晖两兄弟任何一人比吗
“说这些作什么,秦赵本友好。”秦王给这份尴尬留了一个台阶,赵王立即接话:“是,秦赵本友好,咱们说正事。”
“行,说正事。”白晖整理了一下衣服盘腿坐下。
而其他人,却是跪坐。
为什么呢
白晖跪坐不出五分钟,就会腿发麻,严重不习惯这种坐姿。而其他人为什么要跪坐,不说礼节方面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人没裤子。
如果盘腿坐的话,怕是会不雅。
而白晖有裤子。
“秦助赵,也是为了自保。并非完全是为了我赵国,所以少良造的话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田不礼继续扮演着赵国忠相的角色。
白晖大大咧咧的坐着,向赵王一拱手:“王上,外臣问一句不恭敬的话。”
“但问无妨。”
“在数年前,赵国曾经设立九原郡,后放弃。而后与匈奴作战,丢了小半个云中,虽然云中多是从楼烦抢来的,但丢就是丢了。若是丢了整个云中,或是再多一些城池被匈奴人劫掠,赵国对得起已故的先王吗”
赵王脸色很不好看,但白晖的话却是事实。
“好吧,若是匈奴、楼烦、林胡联兵来犯,赵国需要秦国相助。”赵王终于松口了。
赵王章事实上是比不上被他弄死的赵王成的,无论怎么说,赵王成都算是一个英明的国君,他赵王章还差些。
“借我秦军一地驻军,可助赵国共守云中。”
“何地”
“云右。”
赵王在考虑,田不礼却跳了起来:“不可能,你秦人太贪婪了,仅是助战,就要让我赵国十一座城池,不可能。”
“那王上还是想想吧,我秦军不着急。”白晖起身就准备走。
赵王没拦,毕竟是他的相国提出反对的,事实上赵王已经在犹豫了,这个交易不是不可能,秦国开了价,那么赵国总是要还价的。
秦王也站了起来:“赵王,他日再议。”
“秦王请”赵王把秦王送到了宫外。
回到宫内之后,赵王问田不礼:“相国,你真的以为赵国若不调回赴齐之军,就能对付秦军”
“王上,若是现在摆出虚弱之姿,怕是秦国开出的条件我赵国承受不起。”
“在理。”赵王认可田不礼的话,但还是说道:“若秦国最终离去,当如何是好”
“臣也为难。但臣相信,眼下还在谈,不过云右十一座城池,实在太多,臣想压下一半,或是让秦国再拿出一点诚意。请王上相信臣下,臣是在为赵国”没等田不礼说完,赵王就说道:“寡人相信你,不过秦国说的是借,不是讨要。”
“王上,虽然是借,但将来还回来的时候,王上以为还是原本的十一城吗”
“啊”赵王章反应过来了。
白晖。
就是白晖。
白晖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刮地一回,天高三尺。
“相国,还是你想的周全。”赵王这会越发的感觉。田不礼有才华,而且忠于自己。
另外一边,秦王与白晖回到馆驿。
秦王问道:“赵主父打不过匈奴”
“不,赵主父若在,根本就没有咱们什么事。他太厉害了,论对匈奴作战,怕是只有我兄白起能强过他。其余人当真比不过。”
秦王不理解了:“那为什么赵国守不住九原”
白晖示意左右退下。
“王兄,臣弟只是推测,准不准再议。”
“你说。”
白晖用水在案上画了一个简易的河套地区地图后说道:“王兄,先说几十年前,先祖变法夺回了河西之地,但河西北部呢,那是悬在咱们大秦头顶上的一把利剑。”
“对,你说的是上郡,不过先王之时已经由魏国割让给咱们。”
第二三零节 伟大的赵主父(第三更)
白晖继续说道:“再回来说秦与赵。秦、赵两国当时对峙的两大要塞,秦之上郡塞、赵之离石塞。再看秦上郡与赵太原郡相邻的那些个地方,几乎没有一处是可以大兵团作战的地带,只能是小打小闹。”
秦王虽然军略二流,但这些道理他能明白。
秦王说道:“这些太后给为兄讲过,秦上郡与赵太原郡相接临之地,地形复杂、地广人稀,而且城邑极少,大部分都是深山老林。若开战,要么在秦国河西之地打,要么在赵国山形以西的狭小地带打,赵国骑兵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王兄讲的极是。那么赵主父甘心吗”
“换成为兄,也不甘心。”
白晖轻轻一拍几案:“就是这话,所以我大胆猜测,赵主父不断的攻打大河弯以北的那些地方,就是想从上往下靠骑兵攻打我大秦。但他老了,后续无人,而且这样的大兵团长距离作战,赵国无将”
秦王反应过来了。
赵主父的计划是伟大的,事实上也是可靠可行的,同时也是秦国最怕的。
但可惜的,赵主父身强力壮的时期,赵国根本就没有能够胜任这伟大战略的将领。
白晖继续说道:“这还是先王给了赵国最后一击,先王调查了北防的布局。赵主父发现这个布局之后,才深感无力,慢慢的退出了那些虽然占据,但空耗国力的大河以北的控制区域,因为赵国在那里得到不半点利益。”
先王的布局,这一点秦王是知道的。
当时,上代秦王将上郡塞、平周、阳周、高奴三地变成了一个联成一片的防御体系,并且加强了肤施、无定河流域的防御体系。
正是在上代秦王最后执政的数年,这些个改变,让赵国无力再执行绕大圈走过整个河套,再到后世银川再攻入秦国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