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之军师崛起 >

第78章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78章

小说: 战国之军师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白晖”秦王笑了,坐在宣太后旁边说道:“母亲估计还没听说,白晖在城门外讲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转身回咸阳就找我要封君。这个混帐东西。”

    “封君。”宣太后重复了这两个字之后,挥手示意宫女们退离。

    在宣太后准备坐起来的时候,秦王拿起布巾:“我来擦,母亲还是躺着好,这头发湿着天凉容易生病。”

    宣太后躺着没动,听到门从外面关上后对秦王说道:“王上以为,城外的白晖,宫里的白晖,那个是真的”

    这个问题把秦王问住了。

    思考了好久,秦王才说道:“感觉都不假。”

    “对,都不假,都是真的。赵胜他是外人,他有何资格来我秦国指指点点,封、赏之事是我秦国的内务,白晖的话就是告诉他,少管。同时也是告诉列国,我秦军将领为秦杀敌报国,并非只为封赏,还有老秦人的血脉在流。”

    “是这话。”秦王点点头,他认可宣太后这个分析。

    宣太后继续说道:“再说他找你,你不是他王兄嘛,他不找你找谁,他可有去和其他人说过此类的话。”

    “没有。”

    “所以,他就是图个乐子。现在能封吗”

    秦王摇了摇头:“不能,大战在既,封君大礼根本就没时间举行。依白晖的计划,从打义渠开始,再到攻打林胡,等仗全部打完,估计都到明年了。”

    “就是这话。白晖很聪明,他怕赵胜的话引起你的误会,所以赶紧入宫来找你解释。”

    秦王这不明白了,问道:“他解释就解释,偏偏这样。”

    宣太后反问:“不好吗若没猜错,当时你和他身旁没有闲杂之人,只你们两人。”

    “是。”

    “那就对了,这事也不可能传出去,王上也不可能对外人讲。这事也就过去了,倒是真的封君,封什么好呢”宣太后确实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秦王没接话,因为他也没想好。

    而且封君这种事情,也是需要朝堂之上商议,以正式的封地为封号。

    宣太后突然说道:“武安君。”

    “母亲,有武安这个地方吗”

    “你说呢”宣太后一句反问后,秦王回过神来,当下回答:“武王说过,以武安邦定国,难道是这个武安,可从来没有人受过此封号。”

    “从来没有,不代表我大秦没有。白起可以当起封号,只是这白晖”宣太后停下了,关于白晖的封号她还没想好。

    秦王却急急的接口说道:“封他一个屯仓君。”

    “屯仓君”宣太后笑的差了气:“你呀,身为王上,不可出此戏言。”

    “这不是没外人嘛。”秦王也笑了。

    秦王正笑着,却听到有拍门声,宣太后吩咐一声:“进来。”

    一宫女入内,伏在地上急急的说道:“少良造在外宫,说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求见太后与王上。”

    “请他进来。”

    说完后,宣太后示意秦王扶自己起来,很随意的扎了头发后坐在上座。

    白晖是小跑着进来的,一进来就挥手让宫女们赶紧离开,宫女也很识趣,都是跑着出去。

    “太后,王上。我的部下听到一些话,请太后帮着参详一二。”

    “什么话。”

    “在咱们新城工地那里,隐藏在工匠之中的人听到赵国公子胜与赵奢的对话,这是记录。”白晖立即将一份竹简送到了宣太后面前。

    宣太后打开一看:“这赵奢倒是人才,可惜他们晚了好几步。”

    这份竹简记录的正是赵奢给公子胜建议,赵国攻打林胡的那段对话。

    一副巨大的地图铺在地上,宣太后、秦王、白晖都跪坐在地上。

    “这里,大河东弯、西弯。若让赵国占了去”宣太后说到这里紧紧一握拳头,这不是一件好事。

    秦王也说道:“这等于让赵国悬了一把剑在秦国头顶。”

    历史上,长平之战前,赵国占据了整个黄河河套的顶部,也就是石嘴山到河曲县以北,整个区域。

    “老赵王已经打到这个地方。”宣太后手在地图上一比划。

    白晖拿此时的地图和后世自己记忆中比较了一下,应该是打到大青山,再往西就进河套。

    那么,自己出兵后,万一赵国也出兵呢

    “这样办。”宣太后已经有主意:“王上,去传楼缓来,在前宫偏殿。”

    “是”

    秦王与白晖一起出去。

    少许,宣太后换上了正式的朝服,在咸阳宫前宫偏殿召见了楼缓。

    这个楼缓原本是赵国人,纵横家,在秦国也当过相国,但张仪之后,秦武王还有当今秦王,以及宣太后都不喜欢张仪的风格,所以他的相位也没了。

    不过,楼缓还是留在秦国。

    “楼缓,我秦国可有怠慢于你。”宣太后坐下之后开口问道。

第一九四节 用间分化

    楼缓施礼:“秦国待臣恩重。”

    虽然没有楼缓的相位,但待遇却没有减,这一点让楼缓是感激的。

    “本宫问你,有何办法阻止赵国西进”

    “西进”楼缓重复了一句之后开始低头沉思,片刻后问道:“太后的意思是,老赵王提及的云中”

    宣太后点点头:“正是,老赵王提出这个计划,已经实施了一半。若是这个计划成功,林胡必会南下,对我秦国不利。所以想把赵国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有何良策”

    “臣以为,太后已有对策。臣献丑了。”

    楼缓说道:“臣有上中下三策,上策花重金贿魏相,魏齐身为相国,可他门下皆是一些贪婪之辈,臣认为借他门下说服其让魏军占有漳水之地。”

    “漳水,原属晋,后被齐所占。就秦军回师在朝堂上的上报,大良造将此地七城都卖给了赵军。若魏军抢夺,赵国必会增兵,那么依六国盟约在,那么我王就会是前去调停的不二人选,此事可困赵于齐。”

    宣太后默默的点了点头:“此计好,原本本宫想的是,引燕与赵国之争,你的计策更好。”

    “谢太后,臣再说中策。赵国宫乱,赵王章上位有一位大功臣,现受封奉阳君,臣斗胆。此人之前是否接受过我秦国重贿”

    “有,此事是崔壹葉去办的。但眼下崔壹葉为齐离开我秦国,此事不可再提。”宣太后不会把崔壹葉真正的身份说出来,这是绝密的事情。

    楼缓说道:“重金,珍宝。此人可推动赵王,在齐地加大投入兵力,燕若灭齐,怕是赵国会不安。”

    “恩。”宣太后也认为此计不错。

    “臣的下策就是,说韩。让韩国向赵国借兵,图谋更多的齐地。”

    听完楼缓的话后,宣太后问道:“上、中两策,可否并行”

    “可以。但花费巨大,怕是需要些真正的奇珍。”

    “预计要多少”

    “三十万金,以及两件绝世珍宝。”

    这个成本挺高,但宣太后感觉值。想了想后,宣太后转头看向白晖:“白晖,把你那几件好东西叫人送进宫来。”

    “好”白晖咬咬牙,起身出去吩咐了几句。

    楼缓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珍宝,但白晖可以说洗了临淄,手上肯定有真正的奇珍。楼缓开始讲述自己的计策细节。

    半个时辰后,白晖的亲卫护着八只大小不一的箱子入内。

    每只箱子都是齐国风格的。

    箱子打开后,内填充有细草束、麻布、丝帛包着物件。

    秦王小声问白晖:“几件真”

    “两件”

    秦王默默的点了点头,这些东西没有记入国库,就是放在这个时候用的。白晖部下公孙龙虽然辩术高明,但还不算是真正的纵横家,比起楼缓要差几个级别。

    这样的大事,还是楼缓更可靠。

    两件真品,其中一件为千年前的玉刀,一件是千年前的陶器,彩陶,绘有花纹。数十位天子近臣,查询无数古籍,只能找出这两件物品的大概年代,是在至少一千年前的东西,但在当时级别有多高,他们认为是上层贵族所用,未必是王器。

    但就这样,这也是奇珍。

    当然,放在后世的现代,这两件东西博物馆都不会拿真品出来展览。

    然后是两套青铜器,四件玉器,全是宰氏以及天子近臣们帮着搞出来的假货。

    楼缓眼睛都直了。

    “这块玉壁,怕是价值数城。”

    “价值再高也是死物,为我大秦计,这些物件发挥作用才有价值,否则一钱不值。”宣太后的语气极是坚定。

    楼缓信心十足:“太后,王上。这其中只须四件,再有十万金足以。”

    “好,这事交给你去办,很急,两个月内要见效。若是两个月没有效果,放弃行动返回。到时候你就会知道,本宫为什么让你放弃。”

    “臣领命,臣必不会负太后、王上之托。”

    宣太后又许了一个奖励:“事成之后,番夷司第一任司正,就是你的。”

    “谢太后。”

    秦国朝堂改制已经不是秘密,楼缓这个级别的官员还是知道的,他也明白,这司正是比六部主官低半级,直接向秦王负责的高官。

    番夷司主要是负责对百濮等打交道的,也是他所擅长的工作。

    “臣告退”

    楼缓挑了四样命人给自己抬走。

    楼缓离开后,秦王问白晖:“打义渠,慢慢打,两个月的时间足够秦国调集兵马北上。但若楼缓失败呢”

    白晖摇了摇头:“那就要看公子胜在赵国朝堂之上的话语权。还有老赵王还活着,轻视谁也不敢轻视他。盟约刚立,咱们秦国不能与赵国动刀兵,换句话说赵国也不敢对秦国开战,那么就是抢时间。”

    “抢时间对秦国不利,赵国在大河外布局多年。”

    “最差也是分河而治,此事挺麻烦。唯一怕的就是赵国不顾一切,放弃齐国一切利益全力攻打林胡,这个时候,咱们就麻烦了。”

    白晖的话秦王只是笑笑:“赵国舍得吗”

    “也是。”

    赵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放弃在齐国的利益,所以这件事情上秦国依然是占了先机的。

    宣太后打断了秦王与白晖的议论:“废话少说,义渠王明天午时前到,你们一起去迎接。明天晚上,就动手。”

    “是”秦王与白晖一起回应。

    话说郁郅。

    白起收到了再次修改的战略方案,这一次还是宣太后亲笔,白起可以感受到这份计划中的沉重。

    详细的读完这份计划之后,白起心说:此战,怕是要打至少一年半。

    白起多少有些担心,秦国的粮草够吗

    但一想,白晖敢和宣太后一起制订这份计划,就证明后勤是不用担心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兵力的问题。

    林胡可不是义渠,眼下手上准备的兵力是突袭林胡,而不是和林胡全面开战的。但是,计划中说的明白,大河东弯河内河外都不能让赵国占去,这对于秦国未来大计是有影响的,所以这次必须战。

第一九五节 叫板

    白起属于越有压力越强的类型,所以宣太后在这份计划中无形的增加了给白起的压力。

    次日。

    义渠王到。

    秦王带着的可不止白晖,而是带上了秦国十数位重臣,出迎十里。

    白晖抬头远远的看过去,骑在马上的义渠王可以说是意气风发,正值壮年的他,确实有那么一点点的帅。

    也就是一点点吧。

    看着义渠王这一身鎏金铠,披着狐皮,穿着鹿皮靴子,手上的马鞭都是镶金的。

    白晖嘴角不由的流露出一丝笑意。

    秦王侧头看了一眼白晖:“你笑什么”

    “百十斤重的铠,不知道他骑的马受得了。”

    “让为兄出迎十里,哼”秦王冷哼一声,心说明年的今天就是你义渠王的忌日。

    正说着,义渠王已经来到近前,在秦王面前仅五步下马,然后很随意的一抱拳:“秦王好。”

    “义渠君也好。”秦王没抬手,很随意的回了一句。

    哈哈哈

    义渠王大笑几声:“咱们粗人,不讲什么你们的周礼,这多痛快。然后躬来躬去,拜来拜去的,多没意思。”

    秦王只是笑着点了点头,没接话。

    义渠王打量了一下秦王,笑了:“几年没见,长胡子了。”

    当下,数名禁军就准备向前冲,这话明显就是在辱秦王。这话中的意思就是,你虽然是秦王,但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小屁孩,毛才长全罢了。

    秦王没动,倒是白晖一抬手,示意几位禁卫退下。

    一个臣子,竟然只是一抬手就能让秦王身边的卫士退下,此人是谁

    义渠王上下打量着白晖。

    此时的白晖穿着一套轻便的礼服,文官服。

    但白晖的体形,身姿,义渠王深信这是一位高手,武勇绝对不在自己之下。

    “这位没留胡子的,眼生的很。佩玉带,是那位公子”义渠王冷眼看着白晖。

    白晖淡然一笑:“你来咸阳,摆出这么一副凶吧吧的姿态,图什么。若没好处,凭白得罪许多人,傻吗”

    这次,换成义渠王背后的卫士往前冲了。

    义渠王一摆手,示意卫士们停下。

    “你是谁报上名来。”

    “白晖。”

    嘶

    义渠王背后许多义渠贵族都倒吸一口凉气。

    义渠王也是心中一紧,他万万没想到白晖竟然这么年轻,语气之中带有一种高傲的对白晖说道:“听说,你挺能打”

    “好久没握剑了。有两年了吧。”白晖侧目望着远方,一副回忆状:“这两年,光是看弟兄们上阵撕杀,差不多了斩敌二十万、败敌百万、俘敌三十余万。若说是能打,勉勉强强吧。”

    这数字不虚。

    秦国上下统计过,白晖此时说的数字还谦虚了。

    “那要给你一个握剑的机会了。”

    “剑,我已经不再用了。若义渠有兴趣,我不介意在接风宴上为宴会祝兴。”

    “好”

    义渠王大叫一声好,挥手招来一人。

    白晖看都没有看那人一眼,往前几步走到义渠贵族那边,这里另有一人,打扮去义渠人完全不同,白晖感觉此人应该是从更西边来的。

    “女人从西边来。”

    “女人怎么了,是从西边过来。”

    “秦语说的不错,看来读过书。”白晖自顾自的问着。

    那女子冷笑着:“读过的书不比你少,我家中收藏有周王室赐的典籍近千册。”

    “问你一个问题。”

    “你问。”

    “你叫什么”

    “佃。”

    “乌氏佃”白晖这一问纯粹是猜的,对方却点点头,显然认同了白晖的猜测。

    “好,我开始问了。咸阳有间店铺东主要搬离,将店内的货低价出售。进货价四十五钱的鞋子只卖三十文。有一个客用一金来买鞋子,东主在临铺换成了钱。找给了买鞋的客人七十钱,然后临铺的店家说那金是假的,他又赔偿了一金给临铺,问,这鞋店亏损多少。”

    白晖问完,立即抬手开始数秒。

    “一,二,三”

    “一百一十五钱”

    白晖愣住了,转而大笑:“今天开始,我当你是朋友了,来咸阳找我。我请你吃喝玩乐,打打杀杀的事情,我白晖已经找不到对手了,寂寞啊。好在,还有许多人比我聪明,这人生才变的有趣了。”

    义渠王叫出来那位大怒:“秦人,你太狂充,可敢生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