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之军师崛起 >

第252章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252章

小说: 战国之军师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打的地方,需要谈的地方,待遇自然是不同的。

    白晖从袖子里抽了一本小册子,双手递给了邹衍:“邹大夫,这是部下探查一地,初步的一份简报,不怎么详细,但基本的内容倒是说清了。”

    邹衍接过那小册子后,默默的念道:“年三熟、约八千万顷优质良田。数亿屯煤矿资源”

    屈原一听到邹衍这么念,立即扔下酒杯坐在邹衍身旁。

    邹衍翻的快,屈原却要读的细。

    屈原伸手把小册子抢到手,邹衍只是淡然一笑,坐着一旁依屈原的速度在看着小册子。

    红河三角州。

    无论是秦还是楚,对农业已经有大量的积累,冲积平原肥沃,但也会有水患,还有就是,河道也需要治理。

    但,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一年三熟。

    这代表着四季如夏的地方,比南港更靠南,崖山一带种下了稻米却还没有收获过,屈原很清楚这里的稻米可以达到至少两年五熟。

    但,崖山的水系点有乱,这里大面积种植还不够好。

    那份简报,当然是依白晖的意思,按大河卫的记录方式写下的简报,重要的问题已经说的很详细。

    那一片,至少有八千万顷良田,不用再开荒,直接就是良田。

    屈原将那小册子一合,盯着白晖问道:“谁的。”

    “诸夏。”

    白晖的回答挑不出毛病来。

    “位置”

    面对屈原的第二问,白晖直接扔过去一副简图,屈原一把抢在手,快速的打开一看,立即就明白这红河三角州在那里了。

    原先有副图,现在再看这一副。

    屈原盯着白晖:“原先的图是假的”

    “屈大夫,莫错怪大河君。”邹衍开口说道:“初到一地,你我走上十遍也未必能够画出准确的的图来,这想必是海船一遍又一遍的走,先画一个,然后再不断的修改,不断的调整,如何可以一次画出千里海图。”

    屈原向白晖施了半礼,算是道歉。

    然后屈原又问:“是诸夏的,那么就应该依诸夏的规矩来分,可是此意”

    “当然”

    “你有何建议”屈原问完之后盯着白晖的眼睛。

    白晖却把眼睛一闭,然后摇了摇头:“这事我不管,这里又不是没有管政务的人,我很累,我也很辛苦。”

    邹衍问道:“大河君确实辛苦,但此事也要有个方案,难道不是吗”

    “没错,确实需要一个方案。不过,既然是诸夏之事,所以我王不打算提出什么想法与意见,我呢,纯粹就是懒。”

    白晖两句话,就首先把自己还有秦王给排除在外。

    那么合适的人便只有三个。

    屈原、邹衍、赢骊。

    邹衍没想太多,只是写信让人送到南港,然后请赢骊前来一起商议一下这红河三角州的事情。

    而赢骊在南港并不急着过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还没想好,见了白晖怎么说。

第六二五节 外贸第一商港

    赢骊接到了邹衍与屈原联名的书信。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发现一块极肥沃的良田区,既然事关诸夏,那么便要定一个规矩出来。

    若是谁都去抢的话,并不合适。

    而且诸夏在外是一体,自己人相互争斗,却是件不合适的事情。

    赢骊接到信之后,当天就坐船往崖山港而来。

    秦王与白晖,则在邹衍的书信送出的时候就离开了崖山,两人一起去了岘港。

    岘港。

    秦王一下船,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码头外,连绵十里的一条长街,街宽五丈。街面上用碎石子压平,街两边有三尺宽的水沟,引的是活水从陆上引来,然后直接流入大河之中。

    水沟外便是店铺。

    没有墙,只有店面与货架的店铺,每四十步便有一间店铺,店铺与店铺之间是小路,然后小路到大路的水沟上放有圆木捆成的木排来作小桥。

    虽然可以一步就跨过,但桥却每一个小路都有。

    店内摆着各种商品,秦王一眼扫过去,中原产的梳子这里都有。

    还有珍贵的针、以及贵重的铁器。

    街面上,四队士兵在来回的巡逻,秦王看的清楚,这四队士兵是混编,一半诸夏兵,一半是黑瘦的士兵。

    “当地人”

    “扶南兵,我已经安排人教他们简单的中原话,还有文字。这只是一处街道,这里的繁华靠的则是山坡那处的支撑。”

    白晖解释之后,秦王示意去看看。

    山坡那里,也有无数店铺,只是每个店铺与店铺之间的距离至少都在一百步,每个店铺都有巨大的仓库,然后有专门的打包以及运输通道。

    山间小路上,有几十人排着长队,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筐,筐上堆的已经远远高于头部。

    秦王没问,只是站在一旁看着。

    大量的草堆在一处店铺门前,背草过来的人就已经将草分好,一捆捆的放在称上。

    然后草被放进了仓库,这些背草的人在这里换取一枚或是数枚铜钱。

    这铜钱已经与秦新钱不同。

    不同的只是花纹与文字,大小、重量是相同的,与秦新钱等值交换,但白晖定过规矩,海内、海外的钱,不得通用。

    也就是说,中原的秦新钱在这里不允许使用。同样,这里的钱也不许在中原使用。

    没说违反会如何。

    但秦大河君白晖下的命令,还没有谁敢以身试法。

    秦王问白晖:“那是什么草,看起来差不多,怎么有的一筐才两个钱,有的却十几个钱。”

    “便宜的那个是制作靛蓝用的草。贵的那个应该是某种用于制作香料的草,应该是这样。香料的价值高于染料。”

    白晖解释之后,秦王再问:“那么,你为何不说那个是药材”

    “药材在那边收购,这里就香料与染料区。”白晖指了指那边挂的大牌子。

    秦王想问什么,却没顾上问,远远的看着一个背着筐的少女疯跑着往那边市集而去,一头扎进了一家店铺。

    白晖想说什么,秦王制止了白晖:“别急,让为兄先看看。”

    没多大功夫,那少女就抱着一块花麻布跑了出来,然后跟上其他人一起,从来的山路往回走。

    秦王这才问道:“这些人一天可以挣多少钱”

    白晖那知道这些,冲着负责这区域的那个管事打了个响指,这管事小跑着就过来。

    白晖与秦王出现在这里的时候,管事就已经知道,所以早早的等在一旁。

    “臣莫忠名,岘港山货区大管事,见过王上。”

    “寡人想知道,那些山民,一天可以挣多少钱”

    莫忠名回答道:“回王上的话,这个说不准。若是寻常的药材、染料、香料,一天十个钱肯定是能挣到的。但若是珍贵的药材,珍贵的香料,有一天拿到七枚银币的。”

    秦王来了兴趣:“一天,七银币”

    “是,臣不敢欺瞒我王。”

    “是何物,让寡人看一看。”

    珍品仓库,这里守卫的相当严,而且从保管到运输都有专人负责。

    一捆足有半尺长,用麻绳捆起来差不多四十至五十只,巨大的千足虫,也就是蜈蚣捧到了秦王面前。

    “好。”

    野生的,长这么大,这确实算是上等药材。

    接下来,成筐的灵芝

    秦王是看花眼了,这里确实是上上等药材园。

    这还不算,一只钢制的箱子抬到秦王面前打开,面里码着一根根树芯材:“报我王,这便是沉香。”

    秦王特意叫人拿来一块丝绸,然后才捧起一块木头,一闻之下脸上喜色大增。

    “这,这便是沉香。”

    白晖在旁插嘴:“可能是,因为这里树芯材有香味的不少,那一种才是真正的沉香,大河研究园内也是争论不休,所以暂时有四种都被称为沉香。所以说,一天几个银币不算什么。”

    莫忠名说道:“大河君说的是,只是眼下还没有发现一株真正的沉香木大树,这些短木已经是非常难得的珍品。眼下密林难进,就是扶南当地人也不敢深入密林。”

    秦王问:“密林难在何处”

    莫忠名回答道:“报我王,第一难便是迷路,第二难更是毒虫,第三难是天气,第四难有外敌。”

    秦王微微的点了点头:“看来,这敌不除,对我诸夏在这里是一个隐患。”

    “王上英明。”

    秦王摆了摆手:“传寡人诏令,既然是谈和之族,那么便是我诸夏的友善之族,人不负我,我不负人。但若负我诸夏,诸夏雷霆之击必然降下,若与我诸夏友善,那么商必有信,难必有助。”

    “王上英明”

    周边一片高呼之声。

    白晖对秦王说道:“王上,不如登高一望,这里往北有一处海云峰,海天与云一色,风景极佳,也好让王上一观岘港,也可观海,还可观山、观云。”

    秦王爽朗的大笑几声:“好,那便去看看,必然很值得一看。”

    话说两边。

    崖山。

    赢骊到了崖山,屈原与邹衍自然是亲自迎接。

    屈原是个直性子,一见到赢骊就大声说道:“赢老头,你这次不能有私心。有一处极富饶之地,既然在海外诸夏为一家,那么你不能只为秦,心要有公心。”

第六二六节 回新港

    赢骊给说愣了,他还完全没反应过来,到底这里发生什么事。

    邹衍拉过赢骊:“这事,非同小可,眼下海外这里也只有我们三人,王上说了,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王只是代天牧民,所以这次是诸夏之事,非秦一家之事,事关重大。”

    赢骊越发的感觉迷惑。

    但,屈原与邹衍的态度已经告诉他,不是一件小事,更是一件不可轻视之事。

    “那么,现在呢”

    “随我们来,在崖山有一处景秀之地,十里内无人烟,正好可以商讨此事,分毫也不会受人干扰。”

    屈原已经想好了,这事情要秘密的谈。

    在没有谈出一个结果的时候,绝对不能让人知道。

    再说新港。

    毕仪的运输船队已经回到了新港,带足了来自崖山的货物。随船一起回来的还有韩、魏、燕、越、中山等等,各国的在崖山派回来的低级武官,基本上都是百将一级。

    毕仪的船一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家。

    下货不需要船长在这里,新港码头有极专业的流程,有专人负责所有的货物。

    当然,不让船上的船长、船员负责下货,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便是禁止私带。

    每个离船的人除了随身行李之外,只能一只若是数只标准藤箱。藤箱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

    最高便是三只大号藤箱,这算是可以私自带回来的物品。

    毕仪在出码头前,将自己的两只藤箱交给了码头上的检查员,毕仪是一大一中两只藤箱。

    箱内有些水果,还有一包盐,以及贝壳、彩石等小玩意。

    装的最多的便是水果,有些水果已经变色,但毕仪却舍不得扔掉,这毕竟是从海外带回来的东西。

    当然,海外第一古怪水果,臭果肯定是要带两只的。

    检查的人查看之后,没有什么不允许带离的物件,便放行让毕仪离开。

    出了码头,毕仪说道:“各自,回家。”

    “那咱们的大事”

    “大事,明晚上议一议,具体如何去作。”毕仪刚说完,就有人说道:“刚才在码头,我见到韩人与魏人随船的百将没有离开码头,他们似乎准备坐北上的船上,回去。”

    毕仪摇了摇头:“既然大伙推我为首,这事依我的意见就是急不得。韩人、魏人他们附秦已久,秦大河君在韩、魏两国寻常人与军士心中,敬为神明。一但听到为秦大河君出战,韩、魏旧军士无须征招,蜂拥而至。”

    众人点了点头,毕仪这话说的没有错。

    毕仪又说道:“我们不同,我们眼下等同于叛臣。将来”

    毕仪没说下去,他不敢说,其他人也未必敢听。

    秦与楚会有一战。

    这一战会如何

    没有人敢想下去。

    有人这时说道:“我打算回乡,相信可以召集千人。”

    小狼也说道:“我负责招募楚人的流民,我一定可以召集五百战兵,一千闲杂人等。”

    “好”毕仪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补充了一句:“有件事情,你们别乱传。这是最后一天,我等离开之前,在崖山酒楼内文萝先生提及,大河君怒火中烧,私下对文萝先生说远,此战,极重赏。”

    众人点点头,谁也没接话,分头离开。

    再说毕仪,回到家的时候,自己的婆娘已经在门口等着,在船造港的时候,毕仪是船队的提督,要交接的公文不少,先离开码头的寻常船兵已经先一步赶来,告诉毕仪的家人,他们平安归来。

    毕仪看到自己的妻,咬了咬嘴唇:“我,活着回来了。”

    没错,就是活着回来了。

    出海,早在几百年前,楚人就有出海的,九死一生。

    “恩”毕仪的婆娘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只是寻常的女子,倒是识几个字,也仅仅就是识几个字。

    两只已经黄到发红的果子递到了毕仪的一儿一女手中。

    两个娃子张嘴就啃,苦的直咧嘴。

    毕仪给他们切开,教了吃法之后,才接过自己妻给自己拿来的洗脸布巾。

    洗过脸,抓了一把贝壳给两个小家伙后,毕仪在院里坐下。

    毕仪的妻这才对他说道:“那日你离开,有人来接我们,后来花钱过了楚军的关卡,到了这里才知道,这里是秦国的新港。”

    “算起来,我是楚人,但却不是楚臣。”

    叛臣这个词还扯不上,在战国这个时代,留印离去是常事,行走列国寻求一份差事,或是一个机会,也是常事。

    毕仪的妻又说道:“到了这里,这些日子粮食盐布,还有家里的陶铁器具,以及这院子,虽然送物件过来的人什么也没提,我估算怎么也有近万钱之多,你回来了,这事咱们总要有一个了结。”

    欠人的,毕竟是欠下的。

    毕仪作为当家人,自然是回来之后为这些事情作主。

    毕仪却是很轻松:“不差钱,这一次出海,蒙秦大河君看重,赐了提督之职管三十六船,出海的大结算要到年底,眼下支了四成,虽然我没算,也没数,但感觉至少也会有十万秦新钱,家里可以安心度日。”

    “恩”毕仪的妻默默的点了点头。

    十万秦新钱,这个数值这位普通的妇人听到了,可一时间却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感觉有钱可以支付这些家具、器物、粮食、盐的钱币。

    毕仪又说了一句:“十万秦新钱。”

    “十,十万”毕仪的妻这才反应过来,惊的几乎晕倒。

    她记得毕仪说过,真正结算在年底,这只是先支的四成,那么这一次出海毕仪就有二十万多近三十万秦新钱的收入。

    毕仪再说道:“你可曾听说,这新港有片极贵的宅子。”

    “听说,还亲眼见过。”

    “在何处”

    “在内河以西五里,有一处四河交叉口,那里的西北角汇成一个小湖,湖的北边有一片千亩的园子,每户都是十亩的宅,一套宅要八十金,听闻再加上添置家具、物件,要百金。”

    听这话,毕仪的妻不仅知道,真的去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