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战损,白起眼下比白晖还在意战损,秦军的精锐与敌军十换一白起都感觉吃亏。
闭着眼睛休息了一小会之后,白起又吩咐道:“军中文书何在。”
“末将在”
白起吩咐道:“密文魏、韩、楚。告诉他们本将预计一个月内攻打箕氏侯国,让他们自己决断。”
“诺”
白平上前低声说道:“武安君,秦与魏、韩、楚还没有谈过箕氏侯国如何分。咱们这攻打”白平停下了,被白起的眼神给吓倒了。
白起冷眼看着白平:“你还是武将吗”
“末将自当冲锋在前”
“武官只管抓住战机,如何分利是文官的事情,本将以为先打,我秦军打下来的如何会分给别人,本将已经告诉他们本将要打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能准备多少,便准备多少。你写信给二弟,告诉他我不想把箕氏侯国分出去太多。”
白起知道白晖的战略,更是深入研究过这一带的地图。
白起要箕氏侯国,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想为秦国吞下更多辽东的利益,和白晖在一起时间久了,白起怎么能不受一点影响。
至少白起知道,更多的良田,更多的药材,更多的马匹,可能让秦军更强。
白起作为秦军武官第一人,他有权力决定何时发动对箕氏侯国的战役。更何况攻打箕氏侯国已经是朝堂上作过决定的事情,不仅要打,而且要灭了箕氏侯国后吞并。
当然,白起这么打肯定会让楚、魏、韩三国不满。
但又如何
扯皮的事情有白晖,白起相信白晖可以很完美的处理好这样的事件。正如白晖相信白起,只要出征就战无不胜一样。
次日。
在宜阳避难的大秦王后叶阳来到了伊川,她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秦王不在咸阳要在伊川呢。
朝堂之上的事情她懂的不多,只是好奇。
事实上,秦王真正想留的是洛邑,从距离上算,洛邑通天下。
眼下正是大争之世,秦王可以从洛邑得到天下的第一手信息,可以更快速的处理。
若是如此,为何大秦不迁都,或是秘密在洛邑近处的宜阳建一座宫殿呢
答案是:
咸阳本就是秦都,而秦眼下的重心依然还是在河南地,河套,以及开发西域上。再加上新投靠大秦的阴阳家大宗师邹衍,很认真的研究过白晖的新都长安城。
邹衍认为,长安城之兴,可兴千年。
不管如何,秦王也只是暂时在伊川,这里吃的比咸阳好,住的比咸阳好,而且玩的也比咸阳好。
叶阳后到伊川的时候,秦王亲自去迎了。
“王后,寡人得到一件宝物,此宝天下罕见。天下有资格拥有这样宝物的女子,一只手都能数得清,而此时,唯王后与太后。”
秦王借用白晖的套路开始忽悠叶阳后。
秦王从白晖身上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骗一生就不叫骗了。
一株红珊瑚,这东西对于久居内地的人而言,是想不到的美。
“此物是宝物,是在百丈深的海底生长的一种活物,离开海水之后便会化为珍宝,对女子来说若长期佩带可是有极大好处的。”秦王双手捧着那株珊瑚,一脸笑意的看着已经呆滞的叶阳后。
两人就这么站着,足足一柱香的时候叶阳后才回过神来:“谢,谢王上。”说话间已经泪流满面。
秦王将那株红珊瑚交给了叶阳的侍女,突然伸手给了叶阳一个拥抱。
已经作好从此孤独一生的叶阳被这突然到来的幸福感动,哭的当场晕死过去。
白府内。
甘如听到关于珊瑚的消息之后,吩咐人将那株红珊瑚放入府库封存。
陪嫁过来的甘如堂妹不解:“姐姐,此等重宝为何要封存。”
“天下仅三株,太后有、王后有,最后一株在我们的院子里,合适吗”甘如猜测叶阳后那株应该是原本白晖给宰羽准备的。
那怕是猜测,无论是天下仅有三株,或是宰羽那株让给了王后,她都不能将自己这株摆出来。
不合适。
宰羽与甘如事实不约而同的约束各自的仆婢,严禁与对方仆婢有任何争执,那怕是小事也不允许。
府中管家、仆妇首领则听命于白晖,是属于中立的。
所以甘如不愿意有特殊的情况发生,万一自己院中的仆婢说些不合适的话,影响家族的和睦。
伊川白府的仓库有四个。
分别是白晖的独有仓库,里面装的什么天下知道的人不超过一手之数。
然后是公库,也就是府仓。属于全家的物品仓库,这里内分珍宝类、粮食类、布匹类、钱币类等等。
最后才是院库,东西两个院子各有一个小仓库,放着临时用的物品。
虽然感觉有些可惜,但那只红珊瑚最终还是送到了府仓内。
听到这个消息的宰羽亲自来到甘如的屋内:“姐姐其实不用这样。”
甘如问道:“王后那只想必是妹妹的”
“是”这种问题没什么好隐瞒的。
第三八六节 玩泥巴
伊川白府东院内。
甘如说道:“家中有两只,自然是一人一只。家中有一只,要么封存,或宁愿砸碎了也不独留。你我姐妹好说,绝不能让仆婢们有相互攀比之心。”
“姐姐说的是。”
甘如和宰羽都是大家族出身,非常的懂得分寸。
依常理说,白起、白晖两兄弟各自成亲就应该分家,但兄弟二人却没分家。这其中也因为白起不擅长管理家业,而白晖对管理家业何止是擅长,这是宗师级了。
若是分了家,估计不用五年,两家的家产差距就能超过十倍,几十倍。
依家而论,白晖不能不管只会打仗不知道顾家的白起。
这一点甘如非常的清楚,她更是知道天下没有人在管理家业上达到白晖一半水平,但这个家的家主,依然是白起。
再说秦王。
终于,晕过去的叶阳醒了。
秦王对叶阳后说道:“今天傍晚,寡人没吩咐厨房作饭,寡人带王后去撸串。说到这个撸串,绝对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情之一。”
果真,没什么事情是撸串不能解决了。如果有,再撸一次。
叶阳后感觉许多年失去的幸福在这一天全部给补了回来,就是在梦中都是笑着的。
又一天清晨来临,叶阳后醒来之后却不见秦王在身边,立即问道:“王上去处理公务了吗”
婢女一脸的古怪。
“算了”叶阳后心说,怕是秦王此是正在某个宫妃那里用早餐吧。
婢女这才说道:“天刚亮,王上与大河君在院外玩泥巴。”
“玩泥巴”叶阳后怀疑自己听错了。
事实上,白晖确实和秦王正在玩泥,但不是普通的泥,而是原始的水泥,借罗马水泥的技术,再加上白晖要求加入的石膏,那位来自罗马的奴隶已经制作出可以使用水泥。
至于水泥的强度,什么标号之类的不重要。
重要的,水泥似乎真的成功了。
宅院外,叶阳后到的时候却见秦王与大河君白晖穿着农夫才穿的粗布袿子,秦王手中还有一只铁锹。
几名泥瓦工匠正在忙碌着,大河君白晖则在一旁不断的说着什么。
叶阳后没敢靠近,远远的站着。
白晖在那比划着:“这个顶,要制作成圆顶。还有那边的铜管要先埋好,这里要加上三合土压实。”
伊川白府有人为叶阳后拿来椅子,还有快速组装的棚子。
这椅子,是白晖设计,由木匠打造的。
绝对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而且白晖屋内还有一只摇椅呢,椅子、桌子这些物件并没有真正推广开来,因为贵族们还没有习惯穿裤子,跪坐可以挡住开裆。
秦王与白晖每天都在玩泥,叶阳后则每天都远远的坐着在看。那怕远远的看着秦王也让她感觉很幸福。
其间宰羽、甘如也都来过,与叶阳后聊聊天。
到了第六天,白晖站在那圆顶上跳了跳,然后吩咐人盖土,再加上水漫的封盖,这水漫封盖的原理就和泡菜坛子的水盖一样。
接下来的事情,让叶阳后有种要发疯的感觉。
你说大秦的王,秦王。
秦王一怒真是血流千里,列国无论是谁,就是诸王在秦王面前都要低下头。
而白晖,大秦的大河君,威风在列国,去任何一国的国都都是国君要亲迎的,只要白晖点兵,整个天下都要抖一抖的人物。
可此时,秦王与白晖竟然在玩泥巴之后,开始鼓捣粪。
叶阳后如何不发疯。
再说秦王与白晖,白晖拿着铲子抓了抓脑袋:“话说,我怎么想不起来这个比例是多少”
秦王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管他是多少,建上几十个试一试不就行了。”
对于沼气池来说,白晖是外行,只是听说过,其实沼气池这东西还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
好在白晖还知道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比如用河里的淤泥来泡麦杆,用的草料必然是干料,不能放青草等。
“装,先倒进去二十屯猪粪,然后是二十屯泡好的麦杆,再来十屯羊粪”
大秦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水泥,不是用来建屋,也不是用来修要塞,而是建了一个粪池,不,不是一个。这头一个建好之后,紧接着白晖就在果林旁再规划了二十个,然后在菜园后又规划了十个。
连续忙活了很多天之后,白晖拿出了他的金算盘,秦王拿出了他的玉算盘。
两人啪啪的打了半天的算盘,在折算成本。
秦王先停下算盘:“为兄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不,应该说是增财之道。每个县只准建最多三个砖窑,而且要建的很大,这个越大单块砖的成本就越低,特别是那个累死驴的回转大砖窑,好,非常好。”
白晖手上没停,头也没抬:“王兄,现在正在计算一个沼气池的成本。”
“没错,砖便宜了沼气池的成本自然就低了。”
白晖很无语。
秦王又问:“你说这样堆肥,是最好的肥”
“不是最好的肥,而是天然肥眼下能达到最好的肥,我估计能让亩产再增加两成,或是三成。而且肥力稳定,不会伤地。还有,那些气可以燃烧。”
秦王反问:“燃烧能干什么”
白晖给了一个建议:“比如作饭”
“作饭”秦王惊呼一声:“在粪堆旁作饭”
白晖愣住了。
白晖意识到这个有些麻烦了,首先这个时代没有转存技术,更没有钢瓶。其次,若用铜管道引到屋中,这个成本太吓人。
而陶管包麻布这种,距离短可以,距离长肯定会漏的。
反倒是秦王安慰了白晖一句:“反正能点火,总有用途的。”
白晖当下就给亲卫下了一道命令,伊川各山谷中的工匠,谁能有利用这沼气的好办法,一经采用,赏十金进一爵。
这时,有亲卫入内,送上密信一封。
信是白起写的,上面只有八个字:欲灭箕氏、弟予周旋。
看完信之后,白晖问了一句:“燕王埋到土里没”
秦王抢过信扫了一眼,只有八个字,一眼就足够了。
第三八七节 备战肥邑
依白起信中的内容,秦王很清楚白起想让秦国独天箕氏侯国,但可能吗
“来人,把文萝找来。”白晖喊了一句之后,没一会文萝就到了。
文萝却不是被找来的人,而是自己跑来的,一直屋施礼之后说道:“王上,主上。大事不妙,楚军原本攻打吴越的兵马在彭城修整之后并没有撤回去,而是北上到了姜氏齐地。齐地赵军南下,两军虽没有对峙,却是一南一北扎营。”
“这是要打”秦王大吃一惊。
文萝点点头:“王上,怕是要打起来,还有就是细作来报,魏军五万人马东进,已经越过原鲁国地域,看样子也是去姜氏齐地的。”
白晖问道:“姜氏齐地的齐民,此时如何”
“一半借陆路北上,一半借海路去了辰国,还有约两千工匠携家人约万余人已经在魏境内,魏军派兵保护,预计月内到洛邑,然后再到宜阳。”
白晖说道:“空出一块地方来,都想要。”
文萝在旁说道:“主上,可鲁地也空着。”
“不同。鲁地是鲁王刺杀我王要付出的代价,我秦国还没有撤离谁敢窥视。但姜氏齐地,我秦国并未声称那里与秦国有关,只有齐民要迁移,这些人由有秦国护着,可地却是无主之地,看来无意中挑起了一场战事。”
秦王问:“会打起来吗”
白晖摇摇头:“猜不出来,这事还真说不准。”
确实,会不会打起来,眼下情报不足,想分析也没有头绪。
白晖对文萝说道:“再去派人探听消息,还有就是叫你过来就是问问,燕王埋了没,新燕王选了没有。”
“燕王葬礼的日子已经过了,新王没有最终定下来。依主上原本的吩咐,如果不出意外的是,应该是赵相田不礼所支持的公子戴。”
“公子呆”白晖完全没留意,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人。
文萝在旁强调了一句:“是戴冠的戴,非呆傻的呆。”
“好吧,咱们与燕国的协议是不是也要等新王登基才能签订。”
“是”
“留意着,那协议很重要。”
“诺,门下告退。”
文萝离开后白晖问秦王:“王兄,他们打起来似乎对秦国没有半点好处”
“打不打也与秦国无关。”秦王根本就不在乎那距离秦国几千里之外的地方是不是打死打活的,有块地方,谁都不愿意这就么放弃了。
再说肥邑。
肥邑以及周边数城、数镇。燕军已经完全撤离,这里的寻常百姓倒有三成多留了下来。
这些百姓感觉在秦军的庇护之下应该会更安全些,燕国眼下保护不了他们,不如跟着秦国。
只是几千户百姓,燕国也不想和秦国太多计较。
肥邑城主府,一封来自魏王次子,魏无忌的信就摆在白起面前。
信中对白起的恭维话占了整封信的九成,白起完全跳过不看,最后的一成魏无忌的意思是,算一算时间,秦国尊贵的武安君与大河君的夫人都快要临盆,这么重要的日子杀戮并不好,也算是为母子求平安等等
至于眼下粮草不足的问题,魏国自己运来军粮五万担,也说服韩、楚两国送来军粮各五万担,足够武安君让秦军休养一月。
只须一月之后,灭箕氏侯国。
魏无忌找了一个很不错的理由劝说白起暂时不要进攻箕氏侯国。
白起看完信之后,沉默了足有半个时辰。
“来人”
亲卫入内躬身听令。
白起吩咐道:“传令下去,全军备战,暂缓一月时间进攻。”
白起心中已经计算过了,军粮不足只是借口,十五万担粮食分到眼下每个士兵手中也有三担,虽然不够高强度训练下的五万秦军食用,但也算不少。
而且这是白得的。
白起的令箭没的扔下去,亲卫依旧在等候命令。
白起又吩咐道:“着令秦家兄弟三人,给我进山打猎,至少北进三百里。调辰国大河卫一队,顺道进山看看。还有,吾弟讲过这山中有不同于咱们那边的鹿,鹿有麝香,为四大至尊香料之一,让秦家兄弟猎鹿三千只。”
“诺”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