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之军师崛起 >

第128章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128章

小说: 战国之军师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族长,原本我赵军当中有楼烦骑者七千多人,眼下却一人也没有,难道是我赵国怠慢了楼烦一族”

    邬云捧着面前的热水喝了一口,慢吞吞的说道:“赵军也没把我楼烦勇士当人看,吃最差的军粮,给最低的军饷,而且战死的抚恤不及赵军三分之一。那么这算不算是怠慢呢”

    一句话,噎的柯守脸上通红。

    廉颇这时说道:“本将是粗人,说不得那么客套话。楼烦与先王有盟约,楼烦认还是不认”

    “盟约,那个应该称为羞辱吧。你若想战,我楼烦便战”

    邬云又把廉颇噎的没话可讲。

    邬云心中清楚,他是带着任务来的,是白晖交给他的任务,就是大量的卖物资给赵国。

    “大胆”廉颇身边一护卫拔剑在手。

    邬云连看都没看一眼,一脸冷笑的看着廉颇,那意思就是吓唬我,你们就这点本事。

    廉颇挥手示意亲卫全部退离,一脸诚恳的说道:“本将希望楼烦与赵交好。”

    “楼烦与赵国,本身就是交好,什么时候不好了。”

    廉颇没和白晖打过交道,若打过便能够感觉得到,此时的邬云连说话的语气都带着几份白晖的味道。

    白晖,邬云内心最崇拜的人,自然是他的学习对象。

    “少族一路辛苦,不如先休息一下,本将准备酒宴为少族长接风”

    “谢过将军。”邬云抱拳一礼。

    “来人,请少族人先去休息。”

    邬云离开之后,廉颇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柯守说道:“将军,咱们真的那么需要楼烦”

    “是。”廉颇点了点头后解释道:“以往,天下列国为何没有人在冬天出战,这白氏兄弟打破了冬战的先例,现在想来就是因为他们有秋裤。试想一下,寒冬腊月士兵在野外行军,不用作战,冻也冻死不少。”

    “将军之意是,韩军敢在冬天作战,就是因为秋裤”

    廉颇反问:“难道不是吗”

    这个时代,过冬的衣服肯定有,否则人都会冻死。

    袍,就是过冬的衣服。富人穿的夹层里是纩,即全新的高级天然蚕丝絮。穷人填充的叫缊,就是一些絮头、细碎麻布这些东西。

    没有裤子,腿自然是很冷的。

    富人穿的有丝织的绔,穷人没有。

    再说鞋子,保暖的鞋子这东西珍贵,草鞋根本不可能在冬天保暖,冻的厉害了连脚指都能冻坏,所以冬天不出战,这也是因为装备的原因。

    原本赵军的计划的是明年开秦联合魏国开始作战。

    眼下一切都是战备阶段。

    可韩国打破了赵国的这个计划,赵国却连反击都难,虽然派了士兵前去支援。但若这一战真的打到寒冬,韩军不需要进攻,也不需要防守,只需要对峙就能让赵国死掉一半。

    眼下赵军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野外作战冬装给士兵。

    所以廉颇才想到了楼烦。

    根据可靠的情报,楼烦从秦军大量的运回了秋裤、冬鞋、钢刀、箭支等等大量的物资。这是楼烦与秦军合谈后,楼烦用马匹向秦军换取的。

    盐、茶、铁锅等,廉颇不在意,但秋裤、冬鞋、钢刀任何一样都是廉颇需要的。

    柯守问廉颇:“将军,除了从楼烦,再无他法”

    “秦助韩,若是我赵国从秦国采购,韩国必从中作梗。若从楼烦便是可以,楼烦可以从秦军那里再去买,只是我赵国如何与楼烦交换。”

    廉颇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楼烦缺什么”

    柯守说道:“将军,或应该去想,秦国缺什么”

    “为何这样问”

    “将军,楼烦的物资是从秦国换来的,楼烦有用的东西秦国未必有用,若想大量交易,还是要考虑秦国缺什么,或是直接用就铜”

    “铜”廉颇思考片刻,感觉可行。

    “那么一会问一问”

    半个时辰后,宴会开始。

    酒过三巡,廉颇举着酒杯对邬云说道:“少族长,本将打算用十万斤铜换你一些秋裤。”

    “我的族人也需要秋裤。”

    “少族长,这是铜,十万斤铜你可以去秦国再换。而且从中你可以换的更多一些,我赵国愿意加价购买。”

    廉颇说完后等着邬云的反应。

    卖物资给赵国,本就是邬云的任务,可他却不能这么急着就答应下来。

    “这样吧,我回去和族人商量一下。”

    “少族长,以我赵国与楼烦之间,本将是诚意的。”廉颇这话已经带着威胁的成份了。因为赵主父打的楼烦要死要活,若不是当时匈奴出兵,估计楼烦就让赵主父给打残了。

    邬云脸上很不好看,廉颇盯着邬云:“十万斤铜,少族长可否先分一些过冬的物资给我赵国,这份情份,我赵国会记下的。”

    柯守在旁又递上一份清单:“这是我王给少族长的一份心意。”

    “这”邬云终于找到台阶下了。

    若是廉颇一直威胁他,他肯定不会答应,那怕先打起来,再找机会谈呢。

    此时,却有一份厚礼。

    邬云问道:“这份礼物,不会让其他人知道”

    “当然,这是给少族长的。”

第二一九节 赵国的军需

    邬云终于点头了:

    “好,十万金铜太少,我可以分一半给你,我要再加三十万斤铁,以及五万金。我与大河君的姐夫交情不错,他可以帮我在咸阳再准备一些。”

    廉颇将礼单塞进了邬云的怀中:“刚才得罪了,少族长怎么知道咸阳还有物资”

    “我的人去运物资的时候见过,只知道那是为韩国准备的,只是韩王还没有拿出足够的钱币给大河君。所以扣下了。”

    廉颇明白了,为什么韩王要借白晖的大河卫。

    韩王显然就是准备让大河卫收集战利品,然后来冲抵需要付给秦国的钱币,原来如此。

    柯守此时立即说道:“能再买一些吗,我赵国愿意加价。”

    “这个,我只能说,我买来的那些路上丢了一部分,或是说匈奴来抢走了,若是太多,很为难。”

    柯守又拿出一份礼单,这份更厚重。

    邬云伸手一推礼单:“我真没办法,不过我可以介绍翟奇和你们认识,眼睛他是义渠人的大将军,他手上拥有大量的物资。秦军西进,不但要军用,还准备了大批的物资与西域各小国交换牛马。”

    廉颇一摆手,抢过礼单塞给了邬云:“少族长代劳了,这是劳烦少族长辛苦的一点心意。十万条秋裤,不二十万条秋裤,鞋四十万,秦军钢刀五万刀,箭三十万支。只要少族长能够帮赵国得到这些物资,照这份礼单,再准备一份给少族长。”

    邬云看了一眼第二份礼单。

    虽然有些东西他估算不出价值来,但大概也有万金上下的价值,可以说相当有诚意了。

    “好,我试试,帮你们问一问需要多少物资来换。最好是赵国再提供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猪鬃。”

    “猪鬃”廉颇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邬云解释之后,廉颇表示这东西可以有,而且赵国会有很多。

    洛邑。

    文熹逃了,一路逃,一路被人追杀。

    绝望是什么感觉

    此时文熹后悔了,她怕的要死,她不想逃了,她想要投降,她相信白晖还有可能不杀她。

    可就在此时,一支兵马突然停下,然后向秦军射出一排箭雨。

    一将暴喝:“何人敢在我韩国作乱”

    玟夏上前数步,距离那韩将只有不到一百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手持钢弓的玟夏让文熹吓的几乎无法呼吸。

    救文熹的人只有三人还活着,人人身上带伤。

    玟夏很自信,这三人只有一个人能活着,其余两个人活不过今夜。

    文熹吓的几乎要窒息的时候,玟夏轻轻一挥手,然后带着部下转身离开,很快就消失在山林之中。

    “姑娘,是何在追你”

    “是,是,是”文熹连说了三个是字都没说出什么话来。倒是来救她的人说道:“是盗匪,他们是盗匪。我们的商队被打劫,所有人几乎全部死光。救我们,必有厚谢。”

    韩军小将高呼一声:“救人”

    文熹被抬走,受伤的三人也被抬上担架。让文熹万万没想到的是,那殿后的韩军将领就站在玟夏面前。

    “请上报大河君,在我韩国野王城,一个小小的舞姬没机会逃走,一切依大河君之计。”

    “恩。”玟夏点了点头,带人离开。

    消息传到洛邑总要有一点时间,这时间差都在白晖的计算之中。

    话说两边,此时韩国上党。

    大河卫的旗帜出现在上党,然后是数以万计的举着秦字旗的农夫。

    上党郡守挡下了大河卫前进的道路。

    “秦来助韩”一位秦军小吏双手送上有韩王亲笔的诏书。

    韩上党郡守对着诏书施礼后接过诏书,却没有打开,只说道:“秦军助韩,韩国感激涕零。本郡只想问,运输用的民夫够吗既然在上党,可否给上党秋收之后闲在家中的民夫一个挣脚力的机会。”

    “有多少,要多少。”

    “好”

    一夜之间,上党郡如果从空中去看,如蚂蚁搬家之势,无数的人流开始往辽邑汇聚。

    仅仅两天之后,辽邑。

    整个辽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拆”

    辽邑将会成为韩与赵对峙的重要后勤要塞,辽邑城中所有一切无用的建筑全部推平。

    一队普通的韩民站在有弓弩手护卫的高墙外不敢前进。

    大河卫的旗帜也停下了。

    很快,一队重甲秦军杀到,凭着身上刀箭无伤的铠甲杀到高墙门前,撞击锤仅一击就毁了那道门。

    “秦军大河卫办事,跪地者免死。”

    对付这种高宅大户的防御,秦军早就有一套完美的流程,就凭秦军大河卫之名,大半连门都没有砸开就降了。

    普通的护卫那里愿意陪雇主去死。

    一名文吏这才上前,拿出一副图纸看了一眼后大声吩咐:“这处宅子不留,拆了院墙,砖石木料运到城东建韩军仓库,韩民夫列队准备运砖石”

    辽邑城守府。

    一份份的账单送到了陪同的韩国官员手中。

    “这是军营的建造账单,这是四处仓库的建造账单,这是整修道路的账单”

    秦军定阳超专业的施工队接到了大活,改造一个前线的要塞后勤城,这工程费足够让定阳一个县富足两年。

    辽邑城外,一排又一排的临时帐篷区。

    拿着搬运与劳力红签的韩国上党民夫排队领着钱币,自然是清一色的秦国铸压铜钱。然后距离这里不足二百步,秦国商人。

    这些秦国商人,全是秦军的特别商人。

    “来看看,过冬的秋裤、鞋子。还有针、线、毛织。还有细盐、茶、陶器。今个还有珍贵的瓷器,数量不多先到先得,这瓷器买一套,无论是谁家娶妻或是嫁女,这才是倍有面子的珍贵物品,今天秦韩交好,市价七折,七折”

    辽邑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贵族,无论男女,只要是活着的都被串成了长串,然后有专人押往秦国河东,这都是属于秦国的战利品。

    然后,秦军派出数以百计的小吏,在辽邑周边各村支起标语。

第二二零节 大河卫在行动

    秦军的小吏在不断的高呼着。

    “各位赵民,战乱有多苦。我秦军不伤民,绝对不会伤害你们的。但这里难保赵军不会再次攻回来,到时候赵军会让你们安宁吗”

    “到我秦国来,秦国不打仗,秦国与五国有盟约,十年不攻。秦国没有战乱,来秦国有良田,有大屋,有富足”

    抢钱、抢货、抢人

    大河卫正忙碌着,突然有骑兵飞奔而至:“捷报,平坦大胜。攻下平坦了,攻下平坦了。”

    战报飞快的传遍了整个辽邑。

    很快,大河卫的号令旗在辽邑的城墙上开始舞动,大河卫集结。

    大河卫一马当先,身后跟着差不多五万多韩国民夫,浩浩荡荡的拉着马车,背着帐篷,带着干粮,开始往平坦城移动。

    一路上,不断的有大河卫的小吏在路边高喊:“行军路上,相互帮助。入城之后守规矩,卖力作工,挣到钱币回家过肥年。”

    韩国民夫一个个而带喜气。

    什么时候他们这么的快乐,韩国自立国以来就没打胜过大战,普通的百姓在不断的被征兵、征役、征粮。

    跟着秦军作战,有钱拿,有钱就可以去秦国商人那里换回家许多珍贵的物件。

    许多民夫都用赏赐来的钱币给自己买了秋裤,买了新鞋。

    “秋裤好,穿在身上下雪也不冷。鞋子好,走路远也不会脚疼。”韩国自然有许多人为秦国叫好。

    次日,廉颇最怕的事情发生了。

    突然天降大雪。

    苇泽关

    韩军根本就没有进攻,只列阵在关下摆出进攻的姿态。

    大雪之中,韩军整齐的军阵对峙着赵国苇泽关的守军,仅仅半天时间,因为赵国没有足够的冬战物资,关城上的士兵一个个冻的倒在了地上。

    仅半天时间,寒热症就让三成的赵军士兵失去的战斗力。

    韩军有秋裤,还有辣椒生姜水。

    韩军不攻,就在这大雪天和你赵军硬扛,赵军却不能退,只要赵军一退,韩军会就立即进攻。而赵军再次回来设防之时,韩军如潮水一般的退离,再次列阵备战。就是不和你死拼。

    “王将军高明”

    张平丝毫也不吝惜自己的称赞之词。

    王龁淡然一笑:“对付此时冬装不足的赵军,正好应了我家将军有兵法当中,有这么一条: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耗也耗死赵军,能减少战损便是胜,这样的天气,赵军扛不过三天。”

    正应了王龁这一句,别说三天,当天晚上赵军守将就来请降。

    “末将庞隆。”

    “本将张平”

    论军职,论身上将军的徽章级别,张平差了庞隆数级,但败者没资格受胜者的礼。

    王龁肯定不能露脸,秦军不攻,这是盟约。所以秦军不能出现在这里。

    但,还有另一种情况。

    张平一侧身,介绍王龁:“这位是我韩军军事顾问王龁将军。”

    白晖对顾问一词有解释,韩国高层几乎无一不知。

    白晖的解释是:顾问是一个职位,在某件事情的认知上达到专家程度的人,他们可以提供顾问服务,顾问提供的意见以独立、中立为首要。

    所以,王龁是为韩军提供意见的人。

    庞隆嘴角抽了抽,他很想说,这摆明就是秦将指挥韩军在作战,你韩军什么时候有这么强,而且有这么诡诈的作战方式了。

    但此时他是败将,为了苇泽关数万守军的活路,他纵然不痛快也要装糊涂了。

    庞隆说道:“我可降,但有三个条件。”

    张平执礼:“庞将军请讲”

    “第一个,不得杀害降军。第二,救治伤兵。第三,降兵不与赵军作战。”

    “可以,还可以加一条,所有军属家眷,都会得到一石粮食,以及两套冬衣的补贴。所有的降军与家眷,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再从军,也可以选择留在韩,或是赴秦地。”

    张平所说的正是秦韩之间有过协议的,所以他不能劝说这些人归韩。

    “好,降了。”

    听到苇泽关的赵军降了之后,王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