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诸天万界-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音菩萨双手合十,躬身行礼道:“谨遵佛祖法旨。”
大势至菩萨再次开口问道:“佛祖,西牛贺洲的大战,我佛门是否需要参与?”
“由天庭出战即可,非要参与,也不可介入太深,否则吉凶难料,慎之,慎之,阿弥陀佛。”
燃灯古佛开口道:“佛祖,妖族已经落败,不会如此凶险吧?”
如来佛祖摇了摇头道:“按说妖族是无法抵挡天庭大军的,可天庭兵马却接连受挫,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挥退了众人,如来佛祖赶往天庭,找玉皇大帝商议提前西游的议案。
此时,天庭之上,一众神仙齐聚凌霄宝殿,议论着西牛贺洲的大战。
“李靖这老小子,接连受挫,估计心里不是滋味。”
“那还用说,以前我们下去剿灭为恶的妖怪,三下五除二就给解决了,哪像他这么费事。”
“你可拉倒吧,你剿灭的那些妖怪,要么三五百人,要么上千人,过万的没有。”
“就是,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看看李靖面对的是多少人?动辄就是二十万,三十万,你能比吗?”
“说的也是,话说妖族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强大了?”
“不清楚,不过据我估计,应该跟积雷山的坊市有关系。”
“玉帝驾到!”
玉皇大帝来到凌霄宝殿,在宝座上坐定。
“各位,下界的局势相信各位也都知道了,大家都说说,我们该如何应对?”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哑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凌霄宝殿内一片寂静,几乎达到了落叶可闻的地步。
玉皇大帝看到没人说话,冷哼了一声道:“刚才不是还挺热闹的吗?怎么现在都哑口无言了?太白,你来说说。”
太白金星一阵无奈,出班奏道:“启禀玉帝,李天王已经派哪吒去借定风珠了,对付翠云山应该没有问题。
关键是狮驼岭和积雷山的援军,有三十万人,再加上翠云山的二十万,总共有五十万人了,李天王恐怕力有不逮啊。
再加上西海和北海的战事,异常的惨烈,天庭是否出兵协助,也需要陛下定夺。”
玉帝皱了皱眉头,这些情况他已经了解,暗自推测了一番,也是毫无结果,甚至找太上老君推测过,同样是一片混沌。
最后两人也一直认为,天机混乱,这次的天地大劫已经开始了,结局如何没有人能够知道,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在按照以前的谋划去做,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一切都变成了未知数。
玉帝现在有点后悔出兵西牛贺洲了,现在看来妖族成为了最大的变数,自己直接和妖族对上,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就目前看来却是麻烦事,李靖的三十万大军,面对妖族的五十万大军,估计胜负难料。
这一切都要看双方的高级战力,他们才是取胜的关键。
现在就赌妖族的高级战力,不如天庭的多。
玉帝不知道的是,一旦五十万大军汇合,光金仙高手就有近百人,绝对不是李靖的大军可以比拟的。
就在玉帝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西天的如来佛祖到了。
随后,又叫来了太上老君,三人找了个密室,进去之后,待了大半天也没有出来。
······
东胜神洲,花果山。
美猴王正在山间玩耍,忽闻一阵悲鸣,寻声跑了过去,就见一只老猴子躺在了地上。
“怎么了这是?”
旁边的猴子道:“大王,老侯死了。”
“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美猴王开口道。
这时一只马猴,站出来说道:“大王,像我们这些世间生灵,都有寿数,受地府的阎王管着,生死不得自由,都道阎王让你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
听到这话,美猴王眼神一凝,不动声色的问道:“难道就没有阎王管不着的人吗?可以逍遥天地之间,不死不灭?”
“大王,也不是没有,据说,佛和仙以及神圣三者,可以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不知这三者居于何处?”美猴王急忙问道。
那马猴道:“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
“那好,明日我就下山出海,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长生不老回来,好躲过那阎君之难。”
第四百八十三章灵台方寸山
美猴王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提前出海拜师了。
按说至少还要再等二百多年,才会引导自己出海,为什么会提前了呢?
这具分身出世,才刚刚一百多年,难道外面出现了变故不成?
不管如何,能提前提升实力,也是好事。
这一百多年里,以修炼灵魂之力为主,加上本身就存在了无数的岁月,灵魂之力已经达到了天仙境界。
身体的强度,达到了人仙级别后,就没敢再修炼。
现在这样,可以用天赋异禀来解释,毕竟是混沌神石,孕育出来的灵明石猴。
如果再强大了,真就不好解释了。
收拾心情,回到了水帘洞,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自己的一群手下。
“小的们,本大王要下山出海,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寻仙访道,学一个长生不老回来,好躲过那阎君之难。”
众猴纷纷鼓掌叫好,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果品,大设筵宴为大王送行。”
第二天,众猴一起出动,漫山遍野寻找仙果珍肴。
去采仙桃,摘异果,刨山药,挖黄精,芝兰香蕙,瑶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齐齐,摆开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
但见那金丸珠弹般的樱桃,色真甘美,红绽黄肥的熟梅子,酸甜爽口,肉甜皮薄的鲜龙眼,核小囊红的火荔枝。
林檎碧实,枇杷缃苞,香桃甜杏,脆李杨梅,西瓜柿子,石榴板栗,胡桃银杏,椰子葡萄,榛松榧柰满盘盛,桔蔗柑橙盈案摆。
看到众猴如此上心,美猴王也是心情畅快,命人搬来猴儿酒,和众猴开怀畅饮,痛饮了一日。
次日一早,吩咐手下砍了一些粗壮的竹子,扯了一些结实的藤条,亲自动手,用这些竹子做了一个竹筏。
让猴子们搬来了一些瓜果,放在了竹筏上,拿起一根竹篙,撑着竹筏,告别了依依不舍的众猴,离开了花果山,驶进了汪洋的大海。
众猴齐声大喊:“大王,学到了本领,早点回来,别忘了我们。”
美猴王没有回头,和一众猴子在一起生活了近百年,还是有些感情的,不想看到他们依依不舍的样子。
抬起右手用力的挥了挥,大声吼道:“本大王一定会回来的,把家给我看好了,多酿点猴儿酒,等我回来与尔等大醉一场。”
话音落下,撑着竹篙,渐渐的消失在了众猴的视线中,驶进了汹涌奔腾的大海深处。
竹筏在海面上飘飘荡荡,犹如一叶孤舟,自从出海以后,海面之上无波无浪,平静得很。
不久之后,海面上刮起了一阵大风,吹着竹筏向前飘去。
美猴王若有所思,索性不再理会,任由大风吹着前进。
时间一久也有些无聊,躺在竹筏上吃了个果子,不知不觉竟然睡了过去。
当美猴王一觉醒来的时候,竹筏已经搁浅在了沙滩上,他一脸懵逼的站起身来,打量着周围的环境,确实已经到岸上了。
这效率也太高了吧,睡了一觉的功夫,就飘过了大海,来到岸边了,看来自己的感觉没有错,确实有人在一路的引导着自己。
这样的话自己就省心多了,随便走不用怕迷路找不到方寸山,如果方向错了,自然会有人来指引自己。
离开木筏向岸上走去,他准备先去弄身衣服穿上。
在花果山光了一百年了,就弄了个藤条裙子围着。
来到一个小渔村,偷了一身衣服,穿在了身上,总算感觉舒服了一些。
穿上衣服以后,把身上的一些猴类特征,也掩盖得差不多了,不仔细看的话跟人类也差不多。
美猴王混入人群之中,朝餐夜宿,到处访问佛、仙、神圣的下落。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知道这里是南瞻部洲,也知道自己的机缘不在这里,就漫无目的的去一些名山圣地,探古寻幽。
一日,偶遇一老道,有意无意的引导他出海寻仙,并给他指出了前往西牛贺洲的方向。
有人指引,自然不再拖延,一路来到了西海岸边。
再次扎了个木筏,驶进了大海之中。
毫不意外,一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横跨了整个西海,进入了西牛贺洲。
到了这里,美猴王已经能感应到了本体的位置。
林平之也感应到了分身的到来,只是这个位置,却远离了积雷山。
而且,这一百多年里,几乎统治了整个西牛贺洲,林平之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方寸山这个地方。
或许这灵台方寸山,真的只是为孙悟空准备的。
美猴王到了西牛贺洲之后,没过几日,就碰到了一座高山,只见山巅直插云霄,与天际相连,让人完全估不出到底有多高。
一棵棵苍松也仿佛活了无数个岁月,遮天蔽日,将大地覆盖,山间彩云环绕,瑞气蒸腾。
难道这就是方寸山,既然一路指引自己过来,也不可能离方寸山太远。
正思索间,山上突然传来一阵歌声,听起来似远又近,也完全听不出方位,只觉飘渺之极。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槐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美猴王心说来了,这里果然就是方寸山,做戏自然要做全套。
美猴王快步往山上奔去,刚到半山,就看到一个中年樵夫,挑着一担柴禾,往山下而来,一边走一边唱着歌。
美猴王迎了上去,喊道:“老神仙,弟子这厢有礼了。”
只见那樵夫闻听似是吓了一跳,忙丢了柴刀,慌忙回礼道:“罪过,罪过,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
美猴王问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能说出神仙的话来?”
樵夫不解的问道:“我说什么神仙话了?”
美猴王道:“我刚来到林边,就听你唱,‘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那黄庭当乃是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
第四百八十四章斜月三星洞
樵夫闻言笑道:“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舍下相邻,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就教了给我。
叫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刚才有些不足处思虑,故此念念,没想到被你听到了。”
美猴王心里一阵非议,这都是套路啊。
“既然你与神仙是邻居,为什么不跟他学些仙法道术,长生不老,岂不快哉。”
那樵夫叹了口气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
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美猴王恍然道:“想不到你还是一位大孝子,真是失敬了,还请能够指明那位神仙的住处,我也好去拜访一番。”
那樵夫说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叫做须菩提祖师。
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上行半日路程,即是他家了。”
美猴王拱了拱手道:“多谢老兄指点,要不你与我同去,得了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
那樵夫摆了摆手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美猴王也不再纠缠,放任樵夫下山而去,自己顺着他的指点,一路往山上行去。
顺着小路走了半天以后,果然在小道尽头遇一山门,只见山门旁立有一奇石,上边刻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只见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奇花布锦,瑶草飘香,真个是洞天福地。
就在美猴王四处打量的时候,“吱呀”一声洞门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仙童走了出来。
打量了一下美猴王,问道:“你是何人,来此作甚?”
美猴王拱了拱手道:“见过仙童,我是来拜师学艺的。”
仙童点了点头道:“我师父正在登坛讲道,说门外来了个求道之人,让我来带你进去,跟我来吧。”
美猴王跟着仙童进了三星洞。
只见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口诵黄庭,有三四十个弟子坐在台下,静静的聆听。
美猴王快步上前,拜倒在地,大喊道:“拜见老神仙,请老神仙收我为徒,授我长生仙法。”
须菩提祖师,打量了一下美猴王,不由得点了点头,真是一块璞玉。
“下方何人?姓甚名谁?来自何方?”
美猴王道:“启禀老神仙,俺是东胜神洲,花果山人士,乃天生石猴,天生地养,无父无母,还请老神仙收我为徒。”
须菩提祖师,捻须颔首,微微笑道:“你这猴儿虽然顽皮,与我却也有师徒之缘,只是入我门下,今后便要谨守我门下门规,如有违背,定当严惩不饶。”
美猴王大喜道:“徒儿拜见师父。”
须菩提祖师再次开口道:“你这一辈是空字辈,以后你就叫孙悟空吧。”
美猴王再次叩首道:“多谢师傅赐名,孙悟空拜见师父。”
自此之后,孙悟空就留在了三星洞,跟随须菩提祖师修道。
菩提祖师每隔几日就讲一次道,有时一日半日,有时三日五日,有时十天半月。
每次讲道,孙悟空都会听得不由自主的入迷,明明只是在听,却又能融身其中,是在听道,也是悟道,同时也是在修道。
以孙悟空灵明石猴的悟性和资质,再加上从本体继承的,大量的知识和修炼的经验,以及无数的功法神通。
修炼速度那是突飞猛进,短短几个月,就进入了仙人境界。
连须菩提祖师看了,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自此之后,孙悟空就留在了方寸山三星洞,跟随须菩提祖师学艺修炼。
······
却说,哪吒三太子,从灵吉菩萨那里,借来了定风珠,有了对抗芭蕉扇的能力。
李靖整军再战,带领大军再次杀向了翠云山。
此时,狮驼岭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在狮驼王,和猕猴王的带领下,赶到了翠云山。
赵敏也带领积雷山的十万大军赶到,翠云山上汇集了五十万大军。
林平之也早早地赶了过来,让赵敏接管了五十万大军的指挥权,调整军队,布下大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