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偷命 >

第21章

偷命-第21章

小说: 偷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进廊道,她赫然看见一只没有脸的昏黄纸糊人。

    那纸糊人似乎被她吓了一跳,回头就要跑。

    但它转身要逃的方向,却跳出一沓黑白纸,迅速叠成墙壁,挡住它的退路。它要翻栏逃走,忽然看见两条大鱼横扫尾巴,一尾巴将它拍回廊道上。等它再要逃跑,南星和邱辞已经追到,被红线缠裹,裹成了颗粽子。

    南星正以为将它制服,突然感觉压着它的手掌灼热,像是被火烫着。同样觉察到突如其来的炽热的邱辞立即抓了她的手腕挪开,只见纸糊人的心口已经燃起火焰,南星的手也被灼伤了。

    纸糊人趁他们不备,瞬间起身,再次飞向外面。

    不等阴阳两鱼拦截,就见一只龟壳敲来,狠狠撞在它的心口。纸糊人被打得不轻,差点跪地。

    “哈,抓到了!”

    从杂草丛中传来的声音耳熟,跳出来的人更加眼熟。

    葛大仙。

    他根本就没有走,一直在隐匿气息,想做黄雀,吃了蝉和螳螂。

    葛大仙迅速过来,把纸糊人擒住,朝要过来的邱辞和南星抬手阻拦,说:“诶,它是我抓的,你们可不能抢。”

    邱辞叹气:“怎么会有这么不要脸的人。”

    葛大仙轻笑:“兵不厌诈,年轻人,学着点。”

    他以为就这么得手了,心里正得意,突然看见南星飞快跑来,像是要抢。他一惊,但南星的速度奇快,快得像鬼魅,一掌就劈中他的脑袋,痛得他差点被劈晕,手也不自觉松开。

    葛大仙还没吃惊完,又见南星拾起他落在地上的龟壳,又朝他砸来,再次砸中脑袋。

    “你、你——”

    不等他怒斥两句,又一次看见她拾起地上石头,一手抓了一把,吓得他拔腿就跑。

    再不跑,他只怕要被打死了。

    南星追到大门口,一直看着葛大仙抱头逃跑,跑到很远都没敢回头。她这才放下石头,拍拍两手回去。

    邱辞……肃然起敬。

    南星不是一般人,大概是超新星。

    他看着她的手,刚才烧伤了,应该很疼,但她脸上一点痛色都没有。但她应该不是不疼,因为她的脸色看起来有点苍白,似乎只是因为能忍。

    邱辞没有带创伤药,因为他同样也是个能忍的人。

    被两条鱼和一堆纸压制的纸糊人没有逃走的机会,看着南星和邱辞靠近,胸口的火光明明灭灭,连气息都弱了很多。

    “要消失了?”邱辞看着它的模样,发现它头顶上有根头发,不,不是头发,是一根线。如果将线提起来……他忽然觉得像一种东西,“灯笼?”

    “灯笼?”南星闻声看去,的确是像灯笼,还是个人形灯笼。

    灯笼在邱辞手里晃着,胸口的火光透过已经变黄的纸,映照着地上。

    南星突然想到那一直生着火的火堆。

    还有那个灵异帖子。

    她立刻回到大厅,拿起一支火棍,走到灯笼面前,找了找,果然从灯笼一侧找到了个小口。她小心将火探入,在里面发现了两根棍子,棍子支撑着一个煤油碟子,灯芯的火很弱,似乎快要燃烬。

    她点燃灯芯,火光一旺盛,灯笼的气息也不再薄弱,犹如雨后冒芽的植被,生机勃勃。

    南星收走火把,说:“你认不认识乔念?”

    乔念是乔老先生的名字。

    在风中缓缓飘动的灯笼一顿,定在了空中。

    南星伸手握住它头上的那根线,一团火光冲起。但这一次的火不烫,没有丝毫的灼烧感。

    火光迅速缠裹两人。

    被绿苔布满的乔家村,飞快褪去绿色装裹。破旧房屋的泥土重回,漂浮绿萍的水井已然澄清。牛羊猪狗,鸡鸭共啼。

    1925年的乔家村,人声鼎沸。

    第32章 人形灯笼(九)

    1925年; 民国十四年。华夏四面受敌; 列强虎视眈眈。

    到处都是硝烟; 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血腥味。

    上海远郊的小村庄里,消息闭塞,被大山阻隔了浓郁的血腥味。但这里的村民也不好过,乱世下; 就算看不见也不用去碰火丨枪丨弹丨药,也都不好过。

    村民耕着一亩三分田; 偶尔猎来山鸡野兔; 也没多余的油来煎煮; 日子过得贫苦。加上村里的青壮年要么被抓去当了兵; 要么自我觉醒去参了军; 家里留下的; 基本都是老幼妇孺。

    李翠就是其中的“妇”,她腹中的就是那个“孺”。

    李翠刚和丈夫结婚一年。

    媒人牵的线; 见了两回面; 家里长辈满意,就嫁了。婚后丈夫对她倒也好; 身强力壮; 性格本分,家里的农活从不落下一丁半点; 李翠觉得跟对人了。

    喜欢不喜欢对她来说不重要,能安生过日子就行。

    但很快丈夫就不想安生过日子了。

    他在床边坐了一晚上,一句话也不说; 快天亮的时候才终于开口:“翠,我想去当兵。”

    李翠心头一震,她就算没去外头见过世面,但也听外头回来的人说起过,现在当兵,断手断脚回来算是好的,多半都会没命。她低头不吭声,不想答应。

    他又说:“翠啊,国要亡了,那家也没了。”

    李翠怔神,她知道他上过两天私塾,懂的大道理多。不像她,大字不识一个,只想守着家里的薄田,一天吃两顿稀得不能再稀的粥就好。

    他坐了一晚,她想了一天。

    等他再回到家里,李翠已经帮他收拾好了包袱,烙了两张饼,见他回家,说:“你去吧,我会照顾好爹娘。”

    说完就背身,止不住抹泪。

    家里没了个壮丁,以后的日子要更苦了。

第30节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答应,只是一直想着他说的话。

    “翠啊,国要亡了,那家也没了。”

    她还记得丈夫临走前,用力抱住了她,那是她唯一一次的心动,发现自己是喜欢他,而不是只想凑合过日子了。

    丈夫去当兵后,李翠拼了狠劲,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没一个月,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公婆很高兴,他们在儿子决意去参军时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儿子是回不来了。独子要走,想留,留不住,只能让他走。

    现在儿媳有孕,至少乔家有后。

    李翠也高兴。

    但很快村里有了谣言,说李翠肚子里的孩子是别人的。还说成亲一年没怀上,怎么男人刚出门一个月就有孩子了。

    两老有苦说不出,家里没壮丁,只有被欺负的份。

    李翠本来不在意这些,但听得多了,在村里也有人指指点点。她终于忍不住,寻了谣言源头,带了把砍柴刀跑到那人家门口,大声问:“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勾搭汉子了?你说出个人来,我死在你跟前,用血来换我的清白!”

    那造谣的人本来就是嘴碎,这会见她跑到大门口扬刀怒喊,吓了一大跳。起先还狡辩两句,但村里人都是认识的,不敢乱指一个人。在村民的围观下支支吾吾说不话来,还骂了李翠两句。

    谁想李翠拿了砍柴刀就冲上来拼命。

    要不是村民劝着,他觉得自己就真要被砍死了。最后只好求饶,说自己胡诌的,李翠这才罢手。

    李翠一路提着柴刀回家,雄赳赳,气昂昂,村里的人都看在了眼里。

    她回到家,把门一关,柴刀咣当落地,蹲地痛哭。

    要是家里有能出头的男人,她才不想去做这种事,丢人。

    她哭了一场后,就收起了眼泪,在她男人回来之前,她要坚强些,做家里的顶梁柱。

    不过因为有李翠这一出戏,村里再没人敢造谣,欺负他们乔家。

    等她的月份越来越足,挺着大肚子下地干活时,别的妇人看不过去,也会过来帮忙。

    日子虽然艰难,但至少过得下去。

    但是她的男人,却一直没有消息。

    等到了第六个月,已经入冬了,天很冷,是身体虚弱的老人最难熬的季节。村里陆续有人离世,大概是到了年底,外头陆续回来人,陆续带来消息。

    李翠每天盼着丈夫能有个消息,哪怕是有一点点坏的消息也没关系,总比无声无息地好。

    再有一个月,李翠就要生了。

    公婆把儿子的事忘得差不多了,一心一意为了老乔家未来的孩子做准备。可就在这时,李翠听见当初跟丈夫一起离村当兵的狗子回来了,但丈夫却没回来。

    她走到狗子家里,只见狗子断了一条腿,耳朵也缺了一只,原本壮实的人现在瘦骨嶙峋,看着就想落泪。

    狗子一见她,就痛哭起来。他一哭,李翠的心就慌了。不等他说话,李翠就急忙走,怕听见什么可怕的事。

    她颤颤往家里走,心里止不住害怕。不,她男人一定还活着,狗子哭只是……只是什么……

    李翠忍住泪回到家里,推开门,就见婆婆挂在房梁上。

    没气了。

    ——她的儿子死了,她也不想活了。

    婆婆已经先去了一趟狗子家,知道自己的儿子没了。她努力试着去忘记这件事,但儿子死去的消息传来,她还是没有熬过。她以为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这种准备,就算是二十年,也做不好。

    李翠动了胎气,胎儿早产,乔念没有足月就出生了。

    刚出生的乔念很虚弱,还是村里的婶婶们过来接的生,喂的第一口奶。

    李翠那几天什么都不想,不敢想,怕想多了会一直没有奶水。

    婆婆出殡了,身体一直不好的公公没过几天,也走了。

    白天有村里的妇人陪着,李翠还能打起两分精神,到了晚上家里空荡荡的,李翠就忍不住哭,抱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哭。

    又过了半个月,住在另一个山沟沟里的娘家人听见了,急忙赶过来,说:“你还年轻,婆家又没人了,把孩子扔了吧,娘再给你找门亲事,还能嫁。”

    李翠摇头,不舍得孩子,她没有亲眼看见她男人的尸体,就不相信他已经死了,她要等他回来。

    娘家人急了,可劝不动。最后只好把身上的一点钱都给她,临走前抱了抱孩子,忽然觉得不对劲,问:“孩子出生多久了?”

    “一个月了。”

    “怎么还没开眼?”娘家人用手拨乔念的眼皮,这一拨,就看见了一双没有瞳孔的眼,大呼,“是个瞎子!”

    李翠一怔。

    “扔了吧,你要被拖累一世的!”

    李翠抱住孩子,死也不肯放手。

    无法,他们只好离开,让她好好照顾自己。娘家也穷,实在没有办法顾着她。

    李翠就这么带着孩子下地干活,没日没夜,瘦得身上没有几斤肉。自己耕种的不够吃,等别人家收成了,她会去别人地里一粒谷子一粒谷子地捡起来,能捡一粒是一粒。

    她从牙缝里省下的粮食,养大了乔念。

    乔念三岁了,又乖巧又懂事,李翠终于没那么辛苦了。

    只是乔念不知道自己是瞎子,他跑去跟别人玩时,总听见“瞎子瞎子”的话,渐渐明白自己跟别人是不同的。

    他不爱出门了,不爱说话了,整天待在家里,坐在院子里的鸡圈旁,听它们咯咯叫。

    李翠不想儿子这么消沉下去,但她不知道要怎么教他。她想了又想,拿了点米去镇上换了点糖,回来给了村里的一群孩子,让他们带乔念玩。

    村里的孩子来找乔念玩时,乔念又惊又喜。

    就这么度过了童年。

    李翠想给乔念找个私塾,但拿不出钱。外面越来越乱,战火都要烧进这山沟里来了,村民的日子也不好过。

    李翠厚着脸皮带乔念去见了村里一位据说是秀才的老先生,让他收乔念做学生。

    老先生已经老眼昏花,拿笔的手都在发抖。见还有人相信他的学识,很高兴,就收下了。

    李翠有空了就会去河里捞点鱼,做好了送去。去山上摘点野果,也给老先生送去,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

    乔念十岁开始认字,虽然晚了点,但李翠觉得自己没有对不起乔家。

    过了五年,老先生去世了。乔念的学业中断,因为眼睛的关系,也没有办法去镇上的学堂。又因为眼睛的关系,念的书似乎一点用也没有。

    村里有人嘲笑说他一个瞎子念什么书,还笑李翠心比天高。

    更有人说,乔念是克星,克死了他爹,克死了他的祖父祖母,现在还要拖累李翠。

    乔念也听见了传闻,又不再出门了。李翠也听见了,她又一次拿了砍柴刀,跑到那户人家门前让他们闭嘴。

    那户人家本来就是村里的恶霸,家里人多势众,没被李翠的架势吓着,反而要揍李翠。李翠没有退怯,她知道她这一退,儿子也就完了。

    李翠挨了揍,鼻青脸肿,但那户人家也没占到便宜,最后村长出面调解。

    不好的传闻也消停了下去,没人再提这事了,因为他们都知道,李翠是会拼命的人。

    乔念知道母亲去跟人打架了,听见她回来在捣药,伸手去摸母亲的脸,瘦削的面颊肿到半天高。他没忍住,哭了出来。

    人是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长大了?

    ——大概就是在察觉到长辈老去时。

    第二天,乔念对母亲说:“娘,我要去找份活做,什么都可以。”

    瞎子要找活做并不容易,就算做学徒别人也嫌弃。

    李翠也发了愁,儿子想干活是好的,她总不能照顾他一辈子,学手艺是最好的,牢靠。但没人肯收,一个都没有。

    村里人听说这事后,倒是有个人留心了,特地到李翠家里来,说:“我倒是觉得有个活适合乔念做,就是不知道他胆子大不大。”

    乔念问:“什么活?”

    “我有个亲戚捐建了个义庄,离这也不算太远,缺个守夜的。”

    李翠一听,忙摇头:“那活没前途,而且大晚上一个人在那,太危险了。”

    那人笑说:“危险倒是不危险,也没人会去偷死人对吧?就是地方偏僻了点,之前找的人熬不过半年就吓跑了。倒不是我说,乔念是瞎子,最适合这工作了,瞧不见,不怕。”

    李翠皱眉纠正说:“是盲人。”

    那人笑笑:“是是,盲人,盲人。”

    “我做。”乔念说,“有口饭吃就好,我阿娘就不用这么苦了。那义庄在哪里?”

    “不远,就在渠山。”

    &&&&&

    乔念有活做了,虽然离得不远,但是从家里走过去,对一个看不见的人来说,却太漫长了。

    李翠特地去把路上的大石头挪到一边,把一些能填的坑都填上。每天傍晚她从地里干活回来,就领着乔念去义庄。送他到了那就急忙赶回来,把地里剩下的活都做了,才回家做饭。到了一大早,又去义庄接儿子回家。

    乔念知道阿娘辛苦,不想再让她这么送。这天傍晚出门,他说:“阿娘,我可以自己去。”

    刚从地里回来的李翠没放在心上,说:“等阿娘洗好手,领你去。”

    “阿娘,我真的会自己走。”乔念说,“这几天去的时候,我记步数了。走几步就拐弯,走几步就上坡,走几步进大门口,这三天来回的步子我都记了,只要步子迈得一样大,不会走错的。”

    李翠不放心,听儿子语气坚定,就答应了。

    乔念拿着棍子出门去了,李翠悄悄跟在后面。

    儿子走得很慢,但如他所说,哪里拐弯,哪里上坡,哪里下坡,就连中途碰见个水坑要迈大点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