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太子爷-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两地的战事确实对国内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现在西北平定之后赵小年就上书启奏了一系列安抚民生的计划,其中,对军免税,对百姓减税都是十分重要的举措,虽然目前朝廷仍在讨论当中,但是对于妇女生育小孩要奖赏二两银子的政策,目前已经通过,当然,这笔钱主要是由赵小年负责捐赠的。
对于别人,也许压力颇大,但是一个国家一年新出生孩子大概也就是十几万人,总计花费也就是不到四十万两银子,赵小年拿出首期的二十万两冲入国库,剩余的可以等秋后税收完毕,海上丝绸贸易的利润回归之后再行填补。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百姓们自然拥护。
就在此时,一个人落入了赵小年的眼中。
那是一个蓝色长衫的官人他站在那里微微含笑看着赵小年。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白天在青楼的那位官人张立伦。
……
进了赵府,安排梁淑妃先回去暖床,赵小年则带着张立伦一起在府里的花园里走动。
看到他的时候,赵小年含笑道:“白天的事情还得是张大人看的最明白,这事情安排的妥当。”
张立伦认真行礼,随后说道:“卑职有幸见过殿下几面,不是自夸,有过目不忘只能,所以,殿下与杨宝对上的时候,卑职就已经猜出是殿下了……”
“哦?”赵小年不由看看他,略有些疑惑:“这么久,我倒是没有见过张大人……”
“那是自然,只是上次武科考试时,卑职刚好也在其中是候补考官,所以,殿下恐怕记不得下官。”
赵小年微微点头:“你这算是传音的本事,还是用意念?”
“启禀殿下,卑职的先天之力就是能够把心中所想,像传音一样传入别人的耳朵里。”
“嗯!”
其实,今天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金蝉脱壳,离不开张立伦这传音的功夫,在看到赵小年其实只是想要杨宝出丑的时候。张立伦就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不断的误导在场的所有人,并且用传音的方式与赵小年沟通,以求帮助赵小年赢得局面。
可是后情况突变,连杨宝也顶不住了,在话语中暗示赵小年,自己认怂了,故而,改变了主意,又让张立伦想办法搞了那一处双簧,把花姐骗的团团转,结果最后她自己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让赵小年和杨宝都全身而退。
一路走在铺满黄色树叶的花园里,赵小年一边走一边问道:“说吧,你来找我什么事情?是要我把你调进京城来?”
张立伦惶恐,躬身抱拳:“不敢,启禀殿下,卑职在想说的,今天白天文兰大人就已经提过了!”
“文兰?”
今天的文兰貌似一直在打酱油,除了李修云想要收那个恋霓裳的时候,他故意搞破坏,其他时间,他几乎都是一个看客,怎的今天有说过什么什么事情吗?
赵小年不由看向他。
“什么事情?”
张立伦忽然抬起裤腿的前襟一摆,跪在地上启奏道:“科举舞弊!”
“……”
这一下来的突入其来,让赵小年都不由一怔。
急忙伸手见他扶起来,但是却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不由皱眉,只好灵机一动,让他先说说看!
第28章 书生的意气
漫步于夜凉下的庭院,梁淑妃款款为赵小年披上一件裘袍。
相比之下,张立伦就显得单薄的多,仅仅穿着一件厚实的蓝色华服。
开始所聊不多,张立伦大概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来路。
张姓是个大姓,张立伦的家世出身富足,父亲在运城任泰州知事,母亲也是泰州的名门望族,故而家世不错,他自幼好学十五岁就入了科员来京城科考。那时候他年轻气盛,认为自己博闻广记,考个功名也是唾手可得的事情,但是结果却连考了四年。最后,还是父亲帮忙,这才得了个功名,随后就被安排下放到地方,一个知县做了三年,最后还是父亲帮忙,才调动到京畿地区。
在京畿地方的官任是个闲官,没什么实权,故而一直做着也没有前途,张立伦这两年张立伦也因此有些心灰意冷,在官场上萌生了退意。但是有好友介绍说,在京城的里坊里也许会碰上一些求才若渴的大人物,自己刚好有先天之力,所以想借此来到念云轩,寻摸着碰碰运气,可是偏巧了,这一来居然就碰上当朝太子赵小年乔装改扮进了念云轩。
听到这里,赵小年有些疑惑问道:“你怎么认出我的?”
张立伦如实告知:“回禀殿下,其实卑职并没有认出殿下来,但是却认得小国栋!”
李修云喜欢在青楼里寻找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外面也传的多,所以,那些投机者自然就想要积极表现,拜入他的门第。
这点倒是挺会投其所好的。
不得不说,李修云和文兰各有各的擅长,但是于权术谋术方面,李修云还是要比文兰更加精深一些。
他与自己的关系京城里人尽皆知,现在朝内就这么一个皇子,未来继承皇位是毫无疑问的,那作为太子爷身边最好的伙伴之一,自然会平步青云成为大建的股肱之臣。在青楼里挖人才也许只是个幌子,但更多却是一种契机。
那些好的人才哪来?既然科举选拔不出真正好的,那就创造一个地方,让那些寒门世子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
颇有些孟尝君的意思。
赵小年微微一笑,李修云这小子,总能搞出些新花样!
张立伦想要投小国栋的门并不容易,他也曾经在相国府门口排过队,但是毫无结果,而且,自打太子爷回京之后,排队的现象也就结束了,相国府门口不让排。
于是,张立伦得了可靠的人提醒说最近小国栋是打算去念云轩的,于是他就来到念云轩守着,希望有所收获,相信以自己获得不就的先天之力,定然能得到赏识。
没想到才守了三天居然就真的碰上了小国栋。这也是上天给的机会,为了能拜在李修云门下,张立伦曾经多次观察过李修云,他本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李修云虽然是化妆了,但是仔细看看就已经有所怀疑,再加上李修云手下的四大神王,就让他立刻看出来赵小年三人是乔装改扮的。
然后再看看李修云在赵小年身旁像个跟班一样,全大建能让李修云地低声下气的人没几个,那自然就很容易猜出来,坐在那里的正主就是大建的天之骄子赵小年了!
听到此话赵小年点点头。
伪装的再好也有破绽,这是肯定的。
随后,张立伦开始说一些自己治国理政的看法,其中着重谈了一些民计天下的国事,他的治政理念倒是颇好,主张政改,谈当今天下士族们封赏田地越多,官田越来越少,这将为以后的税收埋下隐患。
此事赵小年知道的不多,但是在河西堡看到情况还历历在目。
大户占有大部分的土地,百姓所得田地甚少,甚至有许多百姓连田地都没有,只能窝在河西堡的贫民窟的苦痛过日子。
这是当时自己就任河西堡堡主时的所见所闻,若不是自己打黄玉郎给百姓分田地,河西堡的情况永远都不会好转。
虽然这是现实,但若说改制,却十分困难,赵小年转头看向张立伦,问他:“若是一地如此,尚且好改,但若是全国皆是如此,那如何改?”
这恐怕是困扰古今中外所有统治者的终极难题。
张立伦似是看到了大展抱负得时候,毫不忌讳的说:“豪民有田无粮,穷民摊派受病,如此以往,朝廷控制的田地,人丁日益缩减,那财源枯竭,那就会成了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此乃大忌。”
“臣以为,要对天下田亩重新丈量,清查隐抱瞒报的,将这些公田收回……”
“我是问你,如果把那些官家,富人侵占的土地拿回来!”赵小年忽然打断他,问他一句。
正打算滔滔不绝想要施展抱负的时候,张立伦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赵小年这样一个大问题给问懵了。
他瞪大眼睛看着赵小年,竟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这些富户官户都是有背景的人物,若是真要动他们的土地,用脑子想一想都不可能。张立伦出身世家,父辈皆是官商,在泰州颇有势力,家中名下的土地就有上百亩之多,家族占据着土地就更多了去了,甚至连他张立伦都算不清楚,若是真的要动这些人,那别的不说,他张立伦怕是连家都回不了了。
看到赵小年那认真的眼神,他哑口无言,呆呆的站在那里像是一个小学生一样,低着头罚站。
“丈量土地,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要派中央的人还是下令地方清查?如果是中央的人,那得多少人,多长时间?如果是地方的,难道就没有借机私报,瞒报的情况吗?”赵小年问道。
“可以调各州知府来做,只要派人巡查,不会出大的问题。”
“田有分山田水田旱田菜田,去巡查无非也是如此,山田十之有三,水田十之有二,旱田十之有四,菜田就忽略不计了……”赵小年淡淡说道:“你要是种地的,相信这话吗?旱田十之有四,而水田只有二成?”
“啊?”张立伦瞪大眼睛完全没有想到当今太子爷对农业方面的了解甚至高过自己,他彻底懵了。
“你相信天下的田,八成的收成不好的坏田,只有两成是收成好的肥田吗?”
“这……”
赵小年叹了口气:“天下大势,顺势而为……”
第29章 殿上君王冷
在秋风瑟瑟中,张立伦拱手站在那里,像是一个小学生一样聆听赵小年教诲。
赵小年淡淡说道:“朝中的形式盘根错节,牵一发就动全身。何家到了今天算是下去了,可是藕断丝连,光是他老人家的门生,在这朝堂上就有八九十人,若是动了哪家的地,你猜猜他们会怎样?”
这还用猜吗?保证第二天早上跪在金銮殿前面磕头明志,百官齐参。
“你说到时候咋办?”
“可是不动,结局会怎样?”
“殿下……”
赵小年摆摆手,眉峰凝起,眸光黯沉如夜,唏嘘道:“你知道我最佩服的皇帝是谁吗?”
“呃……秦皇,汉武?”张立伦回答道。
赵小年摇摇头。
“秦皇汉武的确是一代帝王,一个灭六国统一天下,一个驱除匈奴建立大汉天朝,可是他们两位之后的江山存了多少年?”
“这……”
“大破大立,杀了子孙,灭了大臣,任用酷吏,最后,这朝里没有一个人敢反她的,那时候,她说,天下的粮是百姓的,那粮就是百姓的!”
张立伦擦擦汗,低头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赵小年苦笑道:“有那狠心的人多,但是有那狠劲的人却少,人用完就杀,不留余地,这才叫中央集权。可是最后,结果如何?”
赵小年向前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摊丁入亩不可取,但若是省省,每年从国库里拿出几十万两银子从那些地主手里把水田收回来,你认为可以吗?”
“这……”听到这话,张立伦略微思索之后,豁然有点明白,当下回道:“殿下的意思是用一种更加温和办法把地收回来,但是这样做的话,也会有问题,他们会抬高田价,而且也很容易发生贪腐!”
“肃贪,谁贪了,正好就抄!”
“……”
这下,张立伦没说的了。
他想的事情和太子殿下此刻想的完全不一样,他是想要重新丈量土地,但是太子爷想的,却是要从那些地主手里把地收回来!
这完全不一样,若说自己这个是温和的做法,但太子爷这个,那肯定是激进的做法,一定会引起反抗的。
“可是正如殿下说的,那些何相爷的门生们就足够……”
“所以说,这朝堂上的事情没有公平可言,不然怎么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啊?”
这一句直接让张立伦的冷很浸湿了后背,本就秋风瑟瑟,此刻吹过来,甚至感觉到一股冰凉。他的脸在月光下显得更加苍白了。
“她用来俊臣,周兴这些人的时候有想过为什么吗?”
“这……可是殿下,这样做,恐怕。”
“呵呵,张大人,我就是说说,你都怕的要死,还说要改革,一个摊丁入亩你都做不了,还要妄谈国事吗?”
“这……”
此刻,张立伦才感觉到脸上一股火辣,不由羞愧的低下了头。太子爷是个大能耐的人,看起来整日里吃喝玩乐似乎并无怎样,但是在战场上屡立奇功,于朝堂上这些治国方策,也如数家珍,仅仅几句话就让他明白这斗争的残酷性。
光说一个丈量土地,能有何用?摊丁入亩这种事情,他连提都不敢提。
“还是说说其他吧,你对科举很有意见,我倒想听听。”
听到太子爷这么问,张立伦又来了精神,这一次把自己准备好的心得再一次说出来。
“现在的科举被那些大人们掌握在手中,根本没有公平可言,选拔人才都是一句空话,那些出身寒门的书生们,空来京城参加考试,却从来没有金榜题名的,他们不甘心,可是也没有办法,许多人千里迢迢,甚至要走一个月才能到京城,可是最后,花光路费盘缠无钱回家,只好沦落在青楼,给那些女人们倒夜壶……这实在是我大建的损失,就像念云轩里那些书生们,他们个个学富五车,可是最后,只能在那里等着有人能够垂青,去给那些大人们代笔,甚至写一些不入流的文章过火!”
“尺度不够,放的不够开,姿势的描写也太少,就那么几种,男女主的感情描写更不够细腻,就那种,顶多比《西厢记》好卖一点!”赵小年撇撇嘴。
“啊?”张立伦又傻了。
这,这,这,
太子爷说的是什么意思?那些不入流的写的还不够下流?
说到这个,赵小年不由看看张立伦,疑惑道:“《风流大棍侠》不是你写的吗?者名字不就是张立伦吗?最近在京城卖的挺火!”
“啊?这。”顿时感觉害羞,张立伦急忙抱拳低头道:“启禀殿下,那只是卑职为了赚些月奉才写的,不是……”
赵小年呵呵一笑:“这种书,就不能三观太正!你那文笔不错,但是那大棍侠就靠着大就让那些女人甘愿投怀送抱,这也太扯了!看上几本就没人看了!要写就要坏!大侠也要会坏!知道吗?”
“是,”张立伦脑子有些发炸,没想到太子爷居然在这里给他教如何写。
“你知道吗?那张翠翠,就太假!看见大棍侠就趴在地上不能动了,那是什么?猪吗?”
赵小年继续道:“你要让大棍侠看到张翠翠的时候被她嫌弃,这样才让人感觉这娘们该被收拾,然后大棍侠在玉米地旁撞见她方便,这女人提着镰刀想要打大棍侠,这时候大棍侠先是点穴制住她,然后再把她抱进玉米地,最后捆在玉米杆子上,用玉米打她屁股,多爽!”
“……”
张立伦听傻了。
哈哈一笑赵小年道:“书生们都是循规蹈矩,总想争个是非黑白,可是这天下的事情真的有是非黑白吗?”
“对和错有什么区别?对的真就是对,错的真就是错?”
“考中状元,去做个县令,结果连一县都管不好,整日里想着升官,结果会怎样?是不是步了何术均的后尘?”
赵小年叹气道:“整日里想着升官发财,为了升迁不惜娶个没人要的丑小姐,在朝里也不乏有的是。为的什么?不就是能顶个位置吗?这事情谁先干的?是不是他何术均?到了最后,到底谁是坏人,谁是好人,你能说清楚?”
“朝里多的是那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