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论坛回古代-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余他坐在班房里,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果然,美男子真的是不用干活的,不信你瞧,秦余不正是这样的人吗。
不过的话,虽然自己闲得自在,还是感觉太过无聊了。
无聊的人,就喜欢找点事情做,从班房的书架上看了一些大周朝的话本,觉得十分无趣的后,便想到自《聊斋》完结,就再也没写过小说了。
作为一个勤奋的搬运工,怎么能不为大中华的文化事业尽一份绵力呢?
于是,他拿出了一卷书册,打开论坛,开始寻思下一本写什么小说好。
恰在这时,王贤人从外面进来了。
他走到秦余身边说道:“秦兄弟,待会儿王某我就要去教那些皇孙们功课了,昨晚我看了一大堆的话本,最终选了其中三个当作课前小故事,你给我看看,这三个故事吸引人吗?”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来三本书来。
秦余帮忙看了看,只是稍微翻了一翻,就丢在一旁,摇头道:“王大人,这三本书,吸引力怕是不够啊。”
“怎么会呢?”王贤人不信,三个故事可是他挑了一个晚上得来的,“我觉得很好啊。”
秦余自然知道这些,可王贤人喜欢的,不一定代表皇子皇孙们喜欢啊。
不过,他也摸不清这个世界小孩喜欢的东西,所以也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来。
只是说道:“如果你觉得好,可以先试一下,如果不行的话,再来找我吧,我这里有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或许能帮到大人你呢。”
王贤人点了点头,随即才出门而去。
秦余重新打开卷子,刚才被王贤人一打扰,让他的脑子顿时生出灵感。
记得以前在看网络小说的时候,那些穿越者们多喜欢拿西游记来讨好孩子,而且是百试不爽的那种,秦余觉得自己也可以写一写试试。
不过,《西游记》里隐含了太多对于封建王朝不利的内容,还有一些十分血腥的画面,秦余决定删减一些,把适合孩子看的给写下来。
而且,还能靠这个赚一些奶粉钱呢。
当然,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能胡说,他秦余还是非常尊重原著的。
费了一个上午的功夫,秦余总算把西游记的前三卷给改编好了,待到下衙,就去新华书斋,把这三卷稿子给卖了。
写完稿子,肚子不免有些饿了。
翰林院的伙食并不大好,这是令秦余最痛苦的地方。
还好,他有钱,任性,请韩江到太白楼专门点了外卖。
而韩江又是禁军统领,所以……
“韩大哥多谢了。”
在翰林院门口,秦余终于等到送饭食的韩大哥。
韩江笑了笑道:“我们是兄弟,你何必跟韩某客气。”
趁这当口,秦余问了下韩府里那个谭姑的事情。
韩江道:“自从上次之后,就没有其他动静了。只不过,韩溪为了让刘不懂读好书,特意送小不懂到最贵的华阳书斋读书,这让我有点看不懂,因为这华阳书斋是那个女人特地跟韩溪提的。你说她为什么要让刘不懂去华阳书斋呢?”
韩溪兄今早已经去了燕州,他是不知道其中情况的。
秦余摇了摇头,问韩江道:“那你有没有查过刘不懂的身世?”
秦余觉得刘不懂身上肯定藏着什么秘密。
韩江摇了摇头,“我去查了,可什么都查不出来。”
说完,停顿了会儿,又说道:“不过,我看那孩子有点像一个人。”
第284章 下面呢
“谁?”
韩江向四处看了看,摇头道:“现在还不能说,等有机会再告诉你。”
秦余点了点头,把饭盒接过来,便和韩江告辞了。
回到班房,看见王贤人正坐在桌边一只手吃饭,一只手在翻书页。
秦余走过去,一股浓厚的香味从他的篮子里飘了出来。
王贤人的眼睛顿时瞪直了,他瞅着秦余道:“红烧肘子?”
秦余打开篮子,惊讶道:“大人你的鼻子可真灵。”
贤人嘿嘿一笑,把筷子伸进去,夹了一块肘子说道:“兄弟欸,多谢了。”
秦余表示无所谓,分享好吃的,不失为一种快乐。
他坐在贤人的对面,把饭菜都端了出来。
除了红烧肘子外,还有脆皮鸡,烧茄子,以及一碗热腾腾的冬瓜排骨汤,这些都是太白楼的拿手好菜。
除此之外,太白楼供应的白米饭,是来自东北那边蓟州的大米,弹性十足,还很软糯,那味道,根本不需要配菜。
王贤人今天算是有口服了,秦余请他跟自己一起吃。
王贤人开心一笑,向秦余举起大拇指说道:“真不愧是一起在鹿山待过的,有义气。”
提到和王贤人在鹿山待过的日子,不得不想起金钟案,同时的,他更想到另一个男人。
所以,秦余疑惑道:“对了,王大人,有件事情一直困惑着我。”
贤人抬起头说:“什么事?”
“就是那个贾东楼哪里去了?”
一说起贾东楼,王大人开始紧张了,“呃……他啊,不日便要回来了。”
王贤人说完,眼角间生出一股令人难以决察的狠厉。
秦余发现自己口误了,赶忙转移话题,却见贤人两只手压着的稿子正是他早上刚写好的《西游记》。
“大人,这稿子……”秦余作势要拿。
王贤人却挡住道:“兄弟啊,没想到你居然会写书,早点说嘛。”
他喝了口冬瓜汤,再道:“真被你说中了,那些皇孙们根本不喜欢听王某讲故事,他们还说这些故事都老掉牙了。诶,刚刚我进门的时候,看到桌子上正好放着三卷书稿,出于好奇就拿过来看了看,越看啊,王某是越好奇,兄弟,你说,这些都是你一个人写出来的?”
秦余被贤人的话给噎住了,当即轻咳了声道:“姑且算是吧。”
“什么叫姑且算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王贤人重新拿起稿子,一边读,一边赞叹道:“这个孙悟空不错啊,一个人冒着被大海吞没的危险,哦不,是一只猴子。像他都能这么勇敢,作为人,就更应该努力了。”
秦余不明白王贤人话里的意思,只是道:“其实在上午,就想跟你说这个故事了,只是大人你走得太急,没来得及说。”
贤人点了点头,说道:“好嘞,你这书稿可以借我吗?”
秦余道:“当然可以,不过下衙的时候,记得还回来。”
“那是当然。”
王贤人拿起书稿,便带着自己的饭盒离开了。
秦余收拾好碗筷,继续码字。
另外一边,皇孙们读书的宫殿里,皇太孙刘信像个孩子王一样地对他的兄弟们说道:“一会儿,那个王先生再来,大家都听我的。”
“王先生来了。”一个小皇孙在门口向里面喊了一声,所有人开始动作起来,一个皇孙蹲在地上,另外一名站上去,他的手里头有个盛满些水的脸盆。
其余人像似看好戏一般地盯着外面。
王贤人到了门外,见门虚掩着的,便下意识地推开。
可,突然……
哐当!
哗啦!
一盆水倒了下来。
还好王贤人机敏,当即就跳出老远。
众皇孙看了,都露出失望的表情。
王贤人心底好笑,就这样还想害他,太小瞧人了。
“是谁出的主意?”王贤人拿起地上的脸盆,走进宫殿,问了问里头的皇孙们。
众皇孙,最大的不过十二,最小的才六岁,他们把头都对准了中间的孩子王刘信。
刘信昂起头,一点都不惧道:“是我。”
好小子啊。
王贤人笑了笑,以前没办法对付,可如今,嘿嘿。
“看来你不喜欢听我的课。”
“那当然,先生的课十分无聊,谁都不喜欢听。”
王贤人点了点头,说道:“那好,这宫殿后面就有一个耳房,有谁不喜欢听课的便去那里等着放学,老夫也不会告诉太子殿下他们的。”
“真哒!”
刘信有点不敢相信,众皇孙们也抱以怀疑的态度。
直到王贤人再三肯定后,一群小孩子乌压压地像蝗虫一样,往后殿跑去了。
王贤人有点无奈,留下来的皇孙就只有五个。
这五个是属于比较老实的,所以见其他兄弟都跑了,他们也不敢动。
贤人的眼皮挑了挑,重新说道:“很好,你们五个人,都是好孩子。”
随即,翻开了书本,对这五人道:“上课前,老夫打算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王先生又要讲故事了。”后殿里的一名皇孙探出他的脑袋来,对里头的兄弟们嚷道。
那刘信却摇了摇头,“他的那些故事,都是陈词滥调了,一点都不好听。”
“那你不听吗?”
“不听,打死我,我都不听。”
“好吧,可我想听。”守在柱子边的皇孙把耳朵竖起来,其余皇孙们也跟着他,贴在这名皇孙的屁股后面。
“这是关于一个猴子的故事,话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地方叫做东胜神州……”
王贤人的故事开始了,他先讲到孙悟空从石头里炸出来,而后在花果山找到水帘洞,接着为了长生不老,离开故乡独自一人往海外寻仙。
故事说到这里的时候,在坐的五名皇孙都聚精会神起来,而后殿的皇孙们也三三两两地回来了。
王贤人见到这个样子,心里非常感激秦余的帮助,看来他昨晚找的故事太过乏味了。
孙悟空出海后,在海上浪了三年,才到了有人的地方。
王贤人把故事说到孙悟空拜菩提祖师为师傅,菩提祖师在他头上拍了三下后,就戛然而止了。
刘信坐在下面,问道:“先生,下面呢?”
第285章 滚
王贤人看了看台下这群皇孙们,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些孩子终于愿意听他的课了。
“先生,下面呢,你别停啊。”刘信捏了捏鼻子,奇怪地看着台上陷入沉思的王贤人。
贤人立马醒了过来,“咳咳,预知后事如何,先要上课才行。”
“啊……”
一众皇孙发出怨妇般的哀叹。
王贤人却笑笑,将手中的论语打开,而后朗读道:“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涂之墙不可圬也。”
众皇孙无可奈何,为了心目中的孙悟空,为了知道脑袋被拍了三下后,要干什么,所以无可奈何的,只好跟着王贤人朗诵《论语》了。
一群在门外候着的宫女太监们露出惊奇的目光,他们似乎很久没听见如此整齐的朗读声了,皇孙们好像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王贤人读完一篇论语的内容后,又向皇孙们讲解一遍。
说来也怪,这群熊孩子竟然真的一个个正襟危坐,露出探究的眼神。
一堂课结束,竟没有一个皇孙开过小差,即使作为孩子王的刘信,也在坐在位置上认真地听着。
在王贤人要离开的时候,刘信站起身阻止道:“先生,先生,那孙悟空后来怎么样了,你还没跟我们讲呢。”
听了一大节无聊的课,他们等的就是王贤人后面的故事,可这王先生下完课,居然就要走了。
王贤人回过头,其实他根本没有下面的故事了,因为秦余还没写完啊,但善意的谎言总是好的。
于是说道:“你们把今天老夫所教的全部背下来,只要有一人没有背出,那老夫就不再讲这孙悟空的故事了。”
孩子王刘信当即领悟王贤人话里的意思,转过头对在场的所有皇孙们道:“听到了没有,明天要全部背会,不然,别怪孤王不客气!”
皇孙们战战兢兢的点了点头,相对于王贤人,他们更害怕刘信。
贤人会心一笑,他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让皇孙们开始喜欢读书了,虽然今天教的有点多,论语十三篇,已经教了六篇,想要一个晚上背下来,恐怕不容易啊。
他很想看看,这些孩子是否真的能照做呢。
往翰林院方向走去,进了秦余的班房,高兴地大声对他说道:“秦兄弟啊,多亏你了。”
秦余此时正在奋笔疾书,《西游记》已经被他写到孙悟空习得七十二变,回花果山和牛魔王他们称兄道弟,而后又去东海龙宫借可长可短的如意金箍棒一事。
能在上班的时间码字,而且领导看见了,还不会说什么,秦余觉得他可能是古往今来第一个能这么做的人了。
听见王贤人的声音,抬起头笑道:“见大人如此,想必那些皇孙们非常乖地听你课了?”
王贤人点了点头,把事情的经过重新叙述了遍。
秦余笑了笑,拿起手里的稿子说道:“大人你以后还有什么需要可以尽管和我开口,这西游记的故事,我也每天先给你读一遍,只不过嘛。”
王贤人高兴地点头,听到一句,问道:“不过什么?”
秦余道:“学生还要拿这话本出去卖钱,所以请大人讲故事的时候,稍微把情节放得慢些。”
“赚钱?兄弟啊,王某看你也不像缺钱用的。”
秦余呵呵一笑,“这世上,谁还会嫌钱多呢?”
“哈哈,说得也是。”王贤人哈哈一笑,明白了他的意思,有感于秦余对自己的帮助,所以满口答应秦余所说。
下衙的时候,他们两个是一起出门的。
秦余在回家前,打算先去一趟新华书斋。
王贤人陪着他一起。
待到书斋,秦余把来意向掌柜的说明。
掌柜的笑呵呵道:“好久不见公子了,听说你做了状元郎,还以为以后不会再来投稿呢。”
秦余待要说话,却见一旁的王贤人从店里奔了出去。
他不知道发生什么,和掌柜一起往外面看去。
“杀千刀的,你还知道回来,还我女儿命来,还我女儿命来!”
王贤人奔出店门,将路过的一名青衫公子直接给按倒在地。
秦余不明所以,他记得王贤人在京城是有一个女儿的,而且三年前,在鹿山,贤人遇刺的时候,还哭着嚷着要赶回京城,主持他女儿的婚礼,怎么,到今天……
“大人,你冷静冷静。”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秦余还是一把将王贤人和那青衫男子分开。
王贤人此刻睁红了眼睛,指着对面衣衫不整的男子道:“这是我的好女婿,他是老夫最好的女婿啊,可他害死了我的女儿,而今竟还有脸回京城来。等等,你回来了,那个男人也回来了吧?”
秦余不明白,既然这人害死你的女儿,你可是大官,告他不就好了。
还有那个男人是谁?
就在这时,只见那名青衫男子挣脱贤人的衣服道:“岳父大人,你说笑了,小莲她是自杀的,而且她不守妇道,跟其他男子私通。府尹老爷早就对此案做出了断了,你为何还苦苦放不下呢?”
“你放屁,别人信,老夫可不信,小莲是不会做出那等事情的。”
王贤人欲要再抓。
秦余已经搞清楚情况,他马上拉住王贤人,对那青衫男子道:“滚啊,快滚!”
“哼,无知者无畏。”那青衫男子甩了甩衣袖便离开了。
王贤人见仇人离开,整个人几乎陷入癫狂。
秦余把他抱住,王贤人只能低吼了。
路上的行人向他们投来奇怪的眼神。
秦余很快将王贤人抬回秦宅。
贤人现在的状态有些不对,秦余知道他闺女的死,没有那么简单。
回到秦宅,立马叫来曹素。
曹素看到他们,知道出事了,马上跟秦余一起把王贤人扶进前厅。
秦余倒了杯茶。
曹素问他:“怎么了?”
“不知道。”秦余摇了摇头,而后看了眼颓废,跟白天判若两人的王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