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 >

第110章

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第110章

小说: 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思远看了看天说道:“好唐依你给她们解了毒然后带她们去洗漱一下我等着你们来后开饭。”

    唐依照他的话做了水凝碧临走时恨恨地瞪了秦思远一眼却换来对方的哈哈大笑。

    饭菜端上桌的时候一个不之客来到了饭厅却是军务府战略司司长鲁少华。他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抽吸着鼻子嘴里还连连说道:“好香好香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今天有口福了。”

    小雯做饭菜的本事已经出了名凡是尝过她的手艺的蜀州官员无不挖空心思地想多吃几回最常用的招式就是趁秦思远吃饭的时候找他汇报这样就能蹭一顿了。鲁少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到总督府任职的时间不长却已来蹭过好几回了。

    鲁少华是蜀州最有名的青年才子也是著名的狂生不过和秦思远非常投缘二人第一次在梦楼见面后就结为了知交好友他当时还为秦思远如何夺占锦城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虽然后来由于形势的变化他的建议并没有被使用上不过秦思远对他的远见还是很欣赏的。秦思远主政蜀州后任他做了军务府参军司司长(参军司是由巴中郡军务司的参谋处展而来)并兼任自己的军政参谋在制定作战计划的同时协助自己处理军政事务。这样的任命是考虑到鲁少华在各方面的才能都非常出色却又不适合独当一面因为他的脾气影响了他与人相处。鲁少华上任不久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前次和娜云雪的一战秦思远只是提出了一个大的思路具体的作战部署都是他制定的那一仗能够取得胜利鲁少华可说是功不可没。

    “鲁司长来了想必还没有就餐吧我们一起用过。”秦思远笑着招了招手说道。

    小兰打趣道:“鲁大人这个时候来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即是不请他他也不会走的。”

    鲁少华一屁股在秦思远的旁边坐下面不改色地说道:“真是太巧了怎么我每次来都碰上大人就餐呢?也不知道是我的运气太好还是几位小姐的运气太坏。”

    小兰等人自然知道他说的运气好坏的意思别看他是一个书生可饭量却不小每次都要将桌上的饭菜吃掉一大半弄得小雯只好重新去做一番才能让大家吃饱。

    秦思远说道:“好了老规矩小雯还是去做几个菜不过这回只能是做些小菜不能大鱼大肉的。”

    鲁少华自然知道州府正在厉行节约为明年的战争做准备这是秦思远在上次的军政联席会议上做出的决定而且他也正在带头执行。因此他也不在意说道:“管他是什么菜只要是雯小姐做出来的本人都喜欢。”

    说完他不等众人开口相劝就先伸筷夹了一筷青菜豆腐放在口中慢慢嚼着一边眯起眼睛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嘴里还模糊不清地说道:“香就是香。”

    山鸾秀问道:“鲁大人往日里你总是狼吞虎咽的今天为何变得斯文了些?”

    鲁少华瞥了另一张桌子上的云静等人一眼小声说道:“往日里就是秦大人和几位小姐我们都是熟人了放肆一些大家也不会见怪今日有佛门弟子在我自然要收敛一些不然就有损大人的形象了。”

    雪怜丹将螓伸到鲁少华的跟前在他耳边轻轻说道:“鲁大人莫不是看上了其中的某个尼姑吧不然以大人狂放洒脱的性格怎会在意几个尼姑的看法?”

    鲁少华脸色通红矢口否认道:“没有的事雪小姐千万不要瞎说。”

    小菊说道:“原来鲁大人也有脸红的时候真是少见得很。”

    秦思远解围道:“男人怎么就不会脸红?尤其是看见他心爱的姑娘的时候我当初看见你们时不就面红耳赤吗?”

    山鸾秀疑惑地问道:“有这种事?我怎么就没有见过大哥你脸红过雪姐姐大哥当初看见你的时候有脸红吗?”

    雪怜丹几乎笑弯了腰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鸾秀妹妹你真是天真连他的这话也相信?”

    一顿饭就在大家的说说笑笑中吃完了旁边的云静等人对秦思远有了更深的认识原来这个人并不像她们刚认识的那样一个凶神恶煞与他的手下在一起是这样随和的。

    鲁少华摸着鼓胀的肚子叹息着说道:“真是舒服呀若是天天能够享受到这样的饭菜只怕神仙都不想做了!”

    雪怜丹笑道:“那容易得很你看上了哪个姑娘跟大人说一声让小雯将手艺传授给她你不就可以天天享受了?”

    鲁少华道:“没有那么容易诸位小姐都是聪明绝顶的女子可没见哪一位学到了雯小姐一半的手艺呀?可见这人都有某一方面的天资别人想学也不是随便能够学得来的。”

    秦思远道:“好了饭也吃完了你也该说正事了你总不会是专门来吃一顿饭的吧?”

    鲁少华说道:“大人真是对属下知根知底属下确实有一件很重大的事情要向大人报告。”

    众女听见他们要谈正事便纷纷知机地退了出去小菊临走时还给二人泡了两杯香茗。

    秦思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道:“看你一本正经的样子到底是什么重大的事情?”

    鲁少华反问到:“大人不觉得我们的军制有些问题吗?”

    秦思远思考了一下说道:“你这一说倒是提醒了我我也觉得蜀州的军队应该进行改编但前一阵子一直忙于十方堰水利工程和攀城铁矿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细加考虑。”

    鲁少华说道:“大人有这方面的考虑就太好了属下说起来也就容易些。”

    秦思远道:“那你就说说我们的军制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鲁少华说道:“属下归纳了一下大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军队比较散乱。目前蜀州的军队来源有三个:大人在巴中郡起家的部队原蜀州的军队高山族义军。这三家的军队没有进行整合编制比较乱。大人在巴中郡组建了巴中军团编制是九万人但其中的第二师团有四万人第三师团却只有两万人而且第二师团西调以后也一直没有归还建制实际上巴中军团已名存实亡。原蜀州的军队被大人接收后没有进行整编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高山族义军被大人抽调了相当于一个旗的兵力剩下的军队怎么处理州府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意见。还有城防军也只是在巴东几郡成立了其它地方都没有组建。总的说来蜀州的军队无论是编制也好还是隶属关系也好是比较散乱的。”
………………………………

第四卷 交锋第四十六章 军制(二)

    第四十六章军制(二)

    秦思远见他说的非常在理不禁连连点头。(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鲁少华继续说道:“二是军种不齐全。纵观大陆的军队虽然各国的军制不一样但陆军是必不可少的有河流的地方也都设置了水军。目前在我们蜀州陆军和水军都有但二者的比例失调而且两大军种内部的配备也不齐全。先说陆军我们的步兵多骑兵少尤其是重甲骑兵太少虽然蜀州地处南方水网密集重甲骑兵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但将来大人是要争天下的一旦在北方干旱平原地区作战没有强大的重甲骑兵我们是会吃亏的。步兵当中重甲步兵的数量也太少同样的在北方作战若是遇上敌人的强大骑兵缺少重甲步兵将会使我们的防御能力大为降低。再说水军虽然原来的蜀州军队中有一些水军云破天将军也在巴中郡训练水军但目前我们的水军数量还是太少而且无论是士兵素质还是战舰的大小、规模和质量都不足以应付大规模的水战。不说将来沿上清江而下攻取南方诸州即使现在孙宣的水军逆江而上来攻我们也是难以应付。”

    秦思远耸然动容说道:“说得好继续说下去。”

    鲁少华喝了一口茶说道:“三是军官的任用制度不尽合理。大人原先确定的是军官必须有在近卫师团任职的经历这样可以保证军官的忠诚。但如此以来就限定了军官的提拔展毕竟近卫师团的职位有限不可能容纳太多的军官仅靠从近卫师团提拔是远远不能满足军队所需的也会打击相当一批军官的积极性。”

    秦思远道:“原来军官的任用制度还有这么多的缺陷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鲁少华接着说道:“四是军队的编制不太合理。帝国目前的一个军团的士兵数量在十五万到二十万之间下面是师团一个师团三万人再下面是万人队一万人然后是大队一千人中队一百人最后是小队十人。我们的军队编制和帝国军队的编制差不多除了军团的编制不齐万人队和大队改名为旗和营外其他可说都是一样的。属下研究了大陆几千年来的战争史现这种编制是有弊端的。比如说军团士兵数量达到十五万以上战场的空间就甚为广阔指挥起来并不方便指挥效率也低。再比如说万人队或旗的兵力配备下面十个大队或营大队长或营长有十个指挥起来也不方便若是万人长或旗长出了什么事指挥上就很成问题。而且属下现战场上最佳的作战单位是三千到五千人以万人队或旗作为基本作战单位并不能挥最大效率。”

    秦思远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前次在鳘江边的战斗我就现了这个问题当时我亲自带领一个骑兵旗当我不在场时部队的战斗力就大受影响原因就在于营长过多各自为战的现象严重。”

    鲁少华肃然道:“所以说属下认为我们的军制必须进行改革。”

    秦思远问道:“那么以你之见应该如何改革呢?”

    鲁少华说道:“属下拟定了一个详细的改革计划如果大人不嫌哆嗦属下就说给大人听听。”

    秦思远道:“好反正冬日夜长你就一一道来。”

    鲁少华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说道:“大人原来计划蜀州的军队保持在四十万左右依属下看来这个数量可以不变只是在军种的兵力分配上做一些调整将陆军定遍为三十五万水军定遍为五万。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秦思远点头道:“这个设想我看可行。”

    鲁少华说道:“陆军分为野战军和城防军野战军设三个军团一个近卫师团。每个军团定编八万五千左右近卫师团定编两万八千人。城防军定编八万人不设城防军团在军务府设一个城防司负责管理城防军。”

    秦思远问道:“野战军设三个军团我同意问题是怎样设法还有由谁来任军团长你考虑过么?”

    鲁少华说道:“属下的想法是我们的军队统称为巴蜀军野战军称为巴蜀第一、二、三军团城防军称为巴蜀城防军。巴蜀第一军团由云破天将军任军团长负责整个巴东地区的防务巴蜀第二军团由狄铭卓将军任军团长负责蜀州西部地区的防务。巴蜀第三军团由大人亲自兼任军团长待以后找到合适的军官后另行任命负责锦都平原地区的防务。近卫师团则跟随在大人身边驻扎在锦城。”

    秦思远微笑道:“看得出来在军团长的安排上你是煞费苦心的。云破天将军在我军的地位已经稳固任第一军团军团长应该没有人不认同。狄铭卓将军是蜀州夙将在原蜀州军队中威望很高也不会有人反对他任第二军团军团长。倒是第三军团一时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将领任军团长也只好由我兼任了。”

    鲁少华苦笑了一下说道:“不瞒大人说这三个军团长的安排确实让属下考虑了很久想来想去也似乎只有这样的安排最合适。”

    秦思远道:“军团长是定下来了三个军团的军队该如何调配呢?”

    鲁少华道:“第一军团以云将军的第一师团和姜承功将军的第三师团为基础吸收部分原蜀州军队组建第二军团以狄铭卓将军的直属师团为基础吸收其他的蜀州军队组建。第三军团以李存孝将军的第二师团为基础吸收原蜀州部分军队组建”

    秦思远道:“这样以来恐怕战斗力不太平均云破天的第一师团是目前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姜承功的第三师团虽然人数不足战斗力也不可小看狄铭卓的直属师团虽然也是原蜀州的精锐部队但比起他们还有所不如而李存孝的第二师团更是在上一次与鞑凶军的战斗中受到重创短期内难以恢复战斗力。”

    鲁少华点头道:“正式考虑到各部队的战斗力不平衡属下才认为上述安排比较合理。属下预计下一阶段我们主要的压力在东北方向云将军的第一军团必须保持最强的战斗力第三军团目前的战斗力最弱但一来防守的区域在蜀州中部离前线最远二来有近卫师团坐镇也可以弥补它的战斗力不足。”

    秦思远赞同道:“有道理。你刚才说一个军团定编在八万五千人左右而不是原巴中军团定编的九万人是何道理?”

    鲁少华道:“这要从师团以下的部队编制说起。属下说过基本战斗单位以三千到五千人最为合适而不是现在的一个旗一万人的兵力因此有必要对基层部队的编制加以调整。属下的想法是在营和中队之间增加一个战斗单位——哨编制三百人在营和旗之间增加一个战斗单位——标编制两千七百人。这样我们的军队从下到上的编制情况依次是:小队十人;中队由十个小队组成一百人;哨由三个中队组成三百人;营由三哨组成九百人;标由三个营组成两千七百人;旗由三个标和斥候队、后勤队、狙击队组成九千人;师团由三个旗和工程兵部队组成两万八千人;军团由三个师团组成八万四千人。当然这里面会略略有一些出入比如说师团和军团可能有直属的斥候队以及师团长、军团长的亲卫队不过一个军团的总数将控制在八万五千人以内。”

    秦思远笑道:“增设哨和标这倒是一个新叫法。”

    鲁少华摇头道:“不然哨和标在古代的军队中都是一个战斗单位的名称我只不过是引用一下罢了所不同的现今的编制数与古代有所差别。”

    秦思远问道:“城防军呢?它的编制又该如何?”

    鲁少华道:“蜀州现有八郡八十七城可按每城三个哨九百人的编制来组建城防军。在军务府设城防司由刘达将军任司长领导全州的城防军各郡设城防处处长领导本郡的城防军各城则设一个城防营城防营为最基本的城防军战斗单位和平时期协助维持地方治安战争时期进行城池防御必要时还可以将他们组合起来成为野战部队。”

    秦思远思考了一下说道:“照这样计算城防军为七万八千人也没有突破八万。”

    鲁少华说道:“锦城的城防军可适当增加一些这样八万人也就差不多了。”

    秦思远点头道:“不错像锦城这样的大城城防军是应该多一些。”

    鲁少华说道:“城防军的主要任务是防守城池因此没有必要组建重步兵和重甲骑兵主要是轻步兵可少量搭配一些轻骑兵。野战军就不同兵种必须配备齐全。”
………………………………

第四卷 扩张第四十七章 军制(三)

    第四十七章军制(三)

    秦思远道:“刚才你已经说了我们野战军的缺点现在你说说野战军中兵种到底该如何配备。”

    鲁少华说道:“陆军中大的兵种是四类即轻步兵、重步兵、轻骑兵、重骑兵(又称重甲骑兵)另外还有一些辅助兵种如弓弩兵、投枪兵、投石手、工程兵、后勤兵等。辅助兵种我就不说了暂且都归在轻步兵之内。我认为旗以上的战斗单位应该配备重步兵其比例不低于两成师团以上的战斗单位应配备重骑兵其比例不低于一成半。”

    秦思远接口道:“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二十五万野战军要配备五万左右的重步兵三万三千左右的重骑兵。”

    鲁少华点头道:“不错属下正是这个意思。”

    秦思远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