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 >

第104章

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第104章

小说: 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夕舞道:“鞑凶军想进攻我骥州唯一的路径是自同城走宣城因为宣城以北都是崇山峻岭骑兵根本无法通行而往南则是天行山鞑凶骑兵更是无法越过。所以只要我们守住了宣城鞑凶军就难以进入骥州。我决定将庞师团长的师团调往宣城驻扎另外从大散关中抽掉两个师团作为机动兵力由我亲自率领一旦鞑凶人进犯宣城只要庞师团长坚守三天我就可以赶到。宣城西南方向的地势并不开阔大军难以展开鞑凶人用于进攻宣城的兵力不会过十万庞师团长的三万兵力加上原宣城的一万兵力坚守三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庞先德问道:“这样以来大散关的兵力是否薄弱了一些?”

    风夕舞说道:“大散关还有三个师团九万兵力单纯防守应该没有问题何况必要时我们还可以将附近各郡的城防军调派过去。”

    众将点头称是没有再提出异议。

    风夕舞说道:“那就这样各位下去后做好准备三天以后吕子岳将军带兵出。”

    —————————————————————————————————————

    “光明教要起兵了吗?”望着雪怜丹递过来的情报秦思远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容。

    蜀州的战事基本上结束了最后与娜云雪的一战虽然损兵折将却也勉强胜了至少可以说打了一个平手。双方秘密达成的协议在悄悄地执行着娜云雪率兵退出了蜀州在距壤塘关一百里的西边象征性地驻扎了三千军队秦思远也没有在壤塘关驻扎军队在羌塘城也只驻扎了五千军队。如今壤塘关成了东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来往的商人日渐增多估计要不了多久这条商道会成为接通苍蒙草原、西域、康番、印巴等地的一条最重要的通道毕竟北边的商道早已不通很久了而且看样子短时间内也没有开通的可能。

    与娜云雪的讲和还使得秦思远节省了七万以上的兵力目前在整个蜀州西部他仅仅部署了三万左右的兵力还不是主力军。对于这样大胆的部署不少官员是有疑义的可秦思远仍然坚持这么做不为别的只为对娜云雪有足够的信任。虽然同娜云雪接触的时间不长但秦思远坚信娜云雪是一个值得信任的红粉知己何况以她的盖世才华也绝对不会做出于己于人都不利的事情。

    黑天和李存孝也得到了处罚。秦思远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撤掉二人的职务不过仍然让他们代理原先的职务视他们今后的表现来决定是重新任命还是彻底撤职这样各方面都说得过去了。这件事情让他伤透了脑筋因为涉及到人事这个最敏感的问题又是他的两个嫡系手下其他的官员都不表意见虽然征询了很多人但都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意见最终还是得靠自己作出决定。秦思远决定加快军法司的建设步伐这样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由军法司先拿出意见来自己再斟酌办理就要少操很多心了。

    “光明教起兵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夫君为何笑得这样古怪?”雪怜丹见秦思远拿着情报一言不只是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忍不住问道。

    “这封情报是从哪里来的?”秦思远并不回答反而问道。

    “是从迷心宗的流莺堂那里传来的。三天以前流莺堂在江陵城的一个弟子接待了光明教的一个重要人物从他的言辞之间得到了一些信息虽然不是很明确但综合江陵城前几天来流动人员的变化情况她得出了光明教即将在江陵城起事的结论。”雪怜丹耐心地答道却也忘掉了再对秦思远追根寻底。

    雪怜丹已和顾倾城达成协议丽舞堂和流莺堂实现情报共享当然涉及到秦思远一方机密的事情是不能共享的同样涉及到流莺堂的机密也不会告诉蜀州一方。

    “光明教的起兵当然对我们有影响。”秦思远却主动解释道。“这要从好坏两个方面看。好的方面是光明教起兵以后在我们东面形成了一道屏障使我们不必很快与孙宣对阵以我们现在的实力与孙宣为敌是有些困难的。坏的方面是光明教的起事使帝国的局势又多了一个变数将来我们也更多了一个对手。”

    雪怜丹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秦思远思考了一下说道:“光明教现在对我们还是很有用处的必要时我们得帮助他们一下不能让他们轻易被孙宣消灭了那样以来孙宣的实力将会膨胀得更厉害。”

    雪怜丹说道:“我们怎么帮他们总不能出兵帮他们造反吧?也不能帮他们对付孙宣那样做我们和造反派就没有什么区别。”

    秦思远笑道:“那是当然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出兵。但我们可以秘密卖给他们武器呀也可以秘密派军官帮他们训练军队这些是很容易做到的而且对我们还有不少的好处。”

    雪怜丹问道:“什么好处?”

    秦思远说道:“卖武器给他们可以赚取大量的金币帮他们训练军队可以趁机拉拢一些军官还卖给了他们一个老大的人情将来若是他们抵挡不了孙宣的攻势我们还可以将他们拉到我们这边来。”

    雪怜丹咯咯笑道:“你呀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阴谋家。”

    秦思远摸了摸鼻子说道:“是吗?可你知不知道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阴谋家才能笑到最后?”

    雪怜丹还未说话小兰匆匆走进来说道:“公子苏先生要见你。”

    秦思远说道:“好吧你让他到议事厅我随后就来。”

    小兰应了声“是”转身去了。秦思远对雪怜丹说道:“你去告诉尉迟冰让他准备一些武器通过秘密途径卖给光明教但不能卖我们的新式武器。另外在湖州多布密探务必将光明教的情况打探清楚必要的时候让黑天亲自跑一躺看他们是否需要教官但一定要注意保密前期不要将我们暴露出来免得给人借口。”

    雪怜丹道:“我知道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才能让对方知道是我们卖给了他们一个老大的人情。”

    从蜀西回来后秦思远住在了总督府。他原本是不想住在这里的因为蜀州的总督府建造得太奢华并不适合他的口味。虽然从小生长在豪门世家但多年的军旅生涯秦思远已经习惯了简单的生活对衣食住行并没有太高的要求惟有小雯做的饭菜是他每顿必想的。可一干部下非要他住进来说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对于为上者来说是必须的再说住在总督府办事也方便些。不好太违拗部下的意思秦思远住了进来但他并没有住进原总督孔定方豪华的居室而是在后花园里选了一栋小楼作为起居地他喜欢花园的风景。

    从后花园到议事大厅很有一段距离秦思远到的时候苏良的一杯香茗快喝完了。秦思远道了声歉在椅子上坐下说道:“苏先生即使不来我也要去找你的自蜀西返回后还没有与先生好好谈一下有好多事情需要与先生商量以后才能作出决定。”
………………………………

第四卷 交锋第三十五章 政事(一)

    第三十五章政事(一)

    苏良微微一笑说道:“属下本来是有事要向大人请示的既然大人也有事与属下相商就请大人先说吧看属下能不能给大人提一些建议。”

    秦思远说道:“如今蜀州内部的战事已经结束了预计对外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大的战事。暴雨军团虽然有撤出金鸡关的迹象但鞑凶军进入秦州后必然有一个休整的过程短期内不会南来蜀州;东边的湖州境内光明教起事以后我们有一个隔离孙宣的屏障巴东将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平静;春州的杨玉坤还没有公开造反即使他起了兵进攻蜀州还有一个过程。因此我们有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这段时间对我们很重要一定要抓住机会积累我们的实力。”

    苏良说道:“大人分析得很透彻属下也是这样认为的。”

    秦思远说道:“我想了一下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几个问题。一是粮草不充足。蜀州虽然富庶但一年来战争不断消耗甚大农业生产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若是我们不能储存足够的粮草明年一旦有大的战争后勤供应就成了问题了。二是人才匮乏。政务方面的情况我就不说了先生清楚得很。单就军官来说我们就欠缺不少巴中军团第一师团第一骑兵旗的旗长一直是由云破天兼任着第二师团第一骑兵旗的旗长也是由李存孝兼任部队调动起来甚为不便这都是军官缺乏的结果。三是武器装备供应还不能满足大规模作战的需要。我们成立了武器研制部门也开办了武器工场再加上原有的蜀州武器工场生产能力是具备了但炼制武器材料的矿石却不多致使我们的武器工场开工不足一些新式武器也不能投入生产。如果将来战争持续的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我们的武器供应就成了问题对我们是很不利的。”

    说到这里秦思远停了下来端起香茗喝了一口静待苏良说话。

    苏良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大人说的几个问题确实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关于粮食问题我来锦城后让各地官员清查了一下粮库得到的数字不是太乐观如果是正常消耗预计可以支撑到明年的夏收季节但若是期间生大规模的战争粮草供应就有些问题了。另外这里面还可能存在一个虚假数字的问题情况应该更严重一些。纵观我们四周的局势我们不难现从外地采购粮食是比较困难的。秦州方面正在和鞑凶军激战粮草肯定会比较紧张。湖州的光明教既然决定起事定然储存了不少粮草民间未必有多少余粮。春州方面与湖州差不多青州和康番自治领就更不用说了那里的粮食本来就靠外地输入。因此粮草问题还得靠我们自己想办法主要在蜀州内部解决。”

    秦思远问道:“在蜀州内部解决?苏先生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苏良说道:“先是节约动全民节约。”

    秦思远疑问道:“节约?那能够节约出多少粮食?”

    苏良说道:“大人千万不可小看节约的潜力。一个家庭如果是精打细算一年下来节约一个月的粮食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算来从现在起到明年夏收季节我们可以节约出半个月的粮食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秦思远说道:“先生这样一说我倒觉得有些道理不过我们刚接管蜀州就要求民众勒紧裤带民众会不会对我们太失望?”

    苏良说道:“当然要想民众节约先要从官员做起然后是商家富户另外我们还要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我想只要我们将情况向民众说清楚了官员又做出表率民众是会理解的。”

    秦思远道:“好吧如果先生觉得可行那么就先从总督府做起从我做起。”

    苏良点点头道:“第二是禁止蜀州的粮草外运至明年夏收以前粮草只准进不准出。”

    秦思远道:“这一点倒是不难做到。”

    苏良道:“第三是组织商家到外地去收购粮草这项行动的收效不会太大但我们也不能不做。”

    秦思远说道:“那就让郑扶带头到外地去收购吧。”

    苏良说道:“以上这些都只是临时措施并不能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关键还是要扩大蜀州粮食的产量我们才不会受粮草的制约。”

    秦思远颇感兴趣地问道:“先生还有什么办法?”

    苏良说道:“不知大人注意到了没有蜀州的粮食主产区在锦都平原这个地区的粮食产量占了蜀州的一半以上因为锦都平原上有三条河流——鳘江、小金川河金川河平原上的土地非常肥沃水源充足粮食产量自然也高。但正因为有三条河水患也非常严重。原因在于鳘江和小金川河上游水流湍急进入汶城以后地势突然低平水势减缓所挟带的大量沙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时常泛滥成灾。平原上的土地潜力并没有真正挥出来尤其是下游地区只有三成的土地得到了利用如果我们能够在小金川河和鳘江的交汇处即十方镇修建一个水利工程不仅使上游的许多地方得到灌溉下游的水患也会得到抑制锦都平原的粮食产量将会翻上一翻我们从此以后就不会有粮草之忧了。”

    秦思远耸然动容:“真有这么大的效益?这是先生自己的估算还是别人的建议?”

    苏良微笑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大人。在十方镇有一位老先生名叫水文盛对水利特别有研究多年来一直在探索锦都平原的水利工程。前几天我经过十方镇听说了这么一个老人就去拜访了他言谈之下他提出了这个方案。”

    秦思远问道:“这位老先生是怎么设想的?”

    苏良道:“根据老先生的工程方案采取“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办法先在汶城西边的鳘江和小金川河交汇处凿开与牛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分水堤和湃水坝把鳘江分为内江和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水量从此把鳘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修成了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多种效益的综合水利工程。这个水利工程可以保证大约三百万亩良田的灌溉使锦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老人称这个工程为‘十方堰’。”

    秦思远兴奋地道:“好抽个时间我去见一见他如果情况确实如他说的那样我们就在那里修建‘十方堰’。不过这个工程量不小吧?我们有没有这么大的财力?”

    苏良道:“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了根据水盛茂测算修建这个工程大概需要两千万金币。”

    秦思远皱眉道:“这么大一笔资金呀恐怕我们现在没有这个实力。”

    苏良道:“不错我们确实没有这个实力。虽然巴东地区一年来展得不错但整个蜀州的形势并不是很乐观而且随着新政的全面推行未来一年内我们的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不会太大因此财力是相当紧张的。”

    秦思远见苏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问道:“想必先生已有应对之策吧?”

    苏良点点头道:“属下想到了一个办法还请大人决断。”

    秦思远道:“先生快说来听听。”

    苏良道:“第一我们可以向蜀州的商人借贷。蜀州的商家富户不少尤其是在锦城与郑扶的实力相差不远的商人就有好几个我们如果采取在巴中郡的做法由政务府出面借贷相信筹措一千万金币是没有问题的。第二以工代银的方式征集民工修建‘十方堰’。如果征集五十万民工我们就可以节约五百万金币。第三卖武器赚钱。大人不是说湖州的太平教准备起事么我们可以卖给他们一些武器筹集两三百万金币应该没有问题吧。第四做生意。政务府出面组织一支商队到西南、西北一带做生意相信能够大赚一笔毕竟北边的商路已经断了很久了蜀西的通道成了东西贯通的唯一通道西南、西北一带的生意应该是很好做的。通过以上四种办法我相信不仅能够筹措齐备修建‘十方堰’的资金还会有剩余。”

    秦思远高兴地笑道:“先生可真有办法这么难的事情经你一说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苏良道:“当然具体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简单关键是要争取时间赶在农闲季节将‘十方堰’修起来不误明年的耕种。”

    秦思远问道:“先生估计这个工程需要多长时间完工?”

    苏良道:“如果资金充足的话有五十万民工相信四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完工明年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秦思远道:“好先生你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来稍后我们开一个军政联席会定下来后立即开工。”
………………………………

第四卷 交锋第三十六章 政事(二)

    第三十六章政事(二)

    苏良道:“关于人才欠缺的事确实比较麻烦单靠我们自己培养短期内是无法保证军政各方需要的毕竟人才的培养不是一年两年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