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不可能是剑神 >

第188章

我不可能是剑神-第188章

小说: 我不可能是剑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怪事,倒有一桩。”王大龙道。

    “昨日晚间忽然有一个少年书生上门,说见我宅邸有妖异死气,恐怕要有人为妖邪诅咒所害。他给了我三个刚捏好的泥人儿,让我放在被诅咒者的床下,说可以抵这一灾。”

    “谁知第二天一早……”

    “四个我爹走了出来,三个泥人儿不见了……”

    王大龙也是一脸困惑。

    那这四个人里面,或许有三个是泥人儿幻化?

    李楚以心眼术扫视过去,却发现四人体内气息相差无几。而他以往与王掌柜也不熟,自然分辨不出哪个是本体。

    “那少年书生呢?”李楚又问。

    “他未留姓名,也不知是何方人士,哪里还找得到。”王大龙懊恼道:“我当时也是担心我爹的诅咒,情急之下,就病急乱投医了。”

    杜兰客问道:“那个诅咒呢?真的王掌柜,手腕应该有那一抹红线诅咒才是。”

    “对啊。”王龙七道·:“诅咒应该不是人人都有的吧?”

    他连忙去检查几位王掌柜的手腕,发现还真的是每一位的手腕上都有一抹红线,而且都与那诅咒的一模一样。

    “没用的。”王大龙叹道:“体征外貌、家事,在你们没回来的时候都试过了,几位爹都一般无二、对答如流。”

    “嘶……”

    王龙七倒吸一口凉气。

    “血脉呢?”李楚忽然道:“纵使邪祟幻化,也无法复制血脉,皇室的人都是以此测试。”

    之所以有这一提,是因为他想起了先前江南王的事情。

    “这个……”

    王大龙的面色又变了变。

    四位王掌柜的面色也先后一变。

    像是什么奇怪的人传人现象。

    “先前用我的血液一一试过滴血认亲……”王大龙吞吞吐吐。

    看他这失望的样子,王龙七问道:“四个都对得上?”

    “不。”王大龙摇头,叹声道:“四个都对不上。”

    “……”空气突然安静。

    “唉!”

    四位王掌柜异口同声叹了口气。

    “要不是出了这个事,府上的老丫鬟恐怕还不会告诉我真相……”其中一位王掌柜说道:“大龙的娘亲在世的时候,我对她多么好。”

    “想不到啊……想不到……”另一位王掌柜也直摇头。

    “她当年竟然还背着我……背着我们去找别的男人。”

    面对着共同的悲惨遭遇,几个王掌柜忽然就同仇敌忾了起来。

    “不过大龙你放心。”最后一位王掌柜安慰儿子:“老一辈儿的事情不会牵扯到你,我们四个永远是你唯一的爹!”

    王大龙以手抚额,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倒是王龙七,露出一番恍然大悟的表情:

    “我以前还想为什么偏偏我这么倒霉,被人带了绿帽子。现在才知道,原来是遗传啊。”

    四个王掌柜一起瞪着他:

    “臭小子,不会说话就别说!”

    “这玩意儿还能祖辈儿传?”

    “去你的吧!”

    “没听说过!”

    “……”

    过了会儿,李楚先行告辞,留下杜兰客在这里照看。

    如果仅仅是邪祟化身,那去找一面照妖镜或者去霜扉寺请神目和尚来,应该可以看出真假。

    可是按照王大龙的说法,那少年书生说这可以替王掌柜抵灾。

    似乎又不是那么简单。

    想了想,李楚觉得还是先回去问问师傅比较稳妥。

    王龙七送他离府。

    “看开点。”李楚见他颇有点焦头烂额的意味,安慰道:“多了点,总比没有好。”

    王龙七揉了揉太阳穴。

    “一开始有点害怕,现在倒有点看开了。”他叹气道:“你说得对,总比没有好。以前我爹还总说我们哥几个不爱陪他,这下好了,他自己就能凑一桌麻将了。”

    “那就这样?”李楚试探性问了声。

    “当然不行。”王龙七立马差点跪下,他指了指门口的楹联,“这眼看都要过年了,我家这春联就得改成‘福满乾坤爹满门’了,救救兄弟吧。”

    带着这个问题,李楚回转德云观。

    十里坡风景依旧,穿过前庭,一到后院,发现院里又有客人,正在跟余七安饮茶谈天。

    见李楚来到,那人转过身来。

    赫然是个一身白衣儒冠的少年书生。

    他面对着李楚,露出温润的微笑:“小李道长,久仰久仰。”

 第十章 来自国师的邀请

    但见这书生约莫十六七岁年纪,儒冠云鬓,相貌虽不出奇,却无端有一种温润如美玉的气质。在这槐树下,衣袂飘飘,隐约间竟有余七安八分之一的高人风范。

    这已经足够超凡脱俗。

    “徒儿啊,你回来的正好。”老道士呵呵一笑,“快来见过这位……”

    老道士手一抬,介绍道:“这位就是河洛朝当今国师,李茂清、李大人。”

    哦?

    李楚稍稍讶异。

    河洛国师,那可是真真的大人物。

    尤其当今国师李茂清成名已逾甲子,在朝堂上位高权重,在江湖上德高望重,河洛内外都可称家喻户晓,民间流传着许多他的奇闻异事。

    想不到居然是如此少年形象。

    这倒让李楚想起了白龙寺那小和尚,想必这位国师大人若非有神异的驻颜法门,那就是活出了二世身。

    忽然。

    李楚又想起了方才王家的事情。

    那少年书生,莫非是他?

    思绪一闪而过,李楚先微微颔首施礼,“见过国师大人。”

    “诶,不敢称大人。”李茂清起身还礼,全无架子,“小李道长与我此身年龄相仿,我等只平辈论交便可。”

    李楚落座,先问道:“国师大人,早先可曾去过镇上?”

    “呵呵,小李道长说是那王家的事?”李茂清果然知悉。

    “是的。”李楚点头。

    “小李道长也发现他家不对?”李茂清似乎对李楚很有兴趣,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微光。

    “那倒不是,只是王家七少是我好友。”

    当即,李楚就将王家一系列遭遇说了一下。

    “哈哈。”李茂清闻言一笑,“的确是我早先到了这里时,看那里有妖邪之气,没忍住多管闲事,想了个小法子替他挡灾。”

    “我以泥人化三身,这样诅咒到来之时,可以替他分担大半的孽力,留他一命,只是免不了还是要重伤。比之小李道长这般实打实拿回命药……还是惫懒取巧了些。”

    李楚却并不骄傲。

    李茂清这显然是情商拉满的说法。

    实际上,相比于自己深入南疆劳心劳力,他这一手轻描淡写就化解了致命的危机,绝对要精妙得多。

    这甚至是连师傅都不知道的……

    李楚瞄了一眼老道士,只见师傅嘴角噙笑,神态平和,丝毫没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似乎……也不一定师傅不知道这种法子,只是暂且做不到?

    他又问道:“那如今王家境况,该如何分辨那三个泥人?”

    李茂清立刻醒事的从袖口掏出一张黄符,“那三个泥人的记忆体貌与本体一般无二,自己也不会知道自己是假的。将此符箓化一碗符水,分别给四人淋在头上,届时法术自解。”

    李楚接过符箓,放入袖中,也不由得慨叹。

    这世上千般道法、万种神通,果然神奇无比。

    自己在修行这条路上,终究还只是个刚起步的小学生罢了。

    王家的事情交接完。

    余七安开口道:“国师大人驾临我这小小道观,只说找我弟子,如今我这弟子回来了,你有何事可以讲了吧?”

    “是的。”李茂清道:“我当真是慕名而来。”

    “国师大人听过我?”李楚有些纳闷。

    “自然,我听三个人提起过小李道长。”李茂清微笑道。

    “第一个,是朝歌城中大理寺的官员,公孙辙。”

    对这位前县令,李楚也有颇深的印象,是个很好的官员,如今也官复原职。

    他在大理寺中任职,能接触到当今国师,倒也不奇怪。

    说起来,公孙柔到了朝歌以后,还写了不少信件来。起初李楚还会仔细看完,认真写一封礼貌但不失亲切的回信。

    可后来经常外出奔波,一回来各路姑娘写来的信件都能攒成小山,渐渐看得也就少了。

    “他说小李道长你,一身正气、道法精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间龙凤。”

    “公孙大人谬赞。”李楚应道。

    “倒也中肯,就是不修炼的人眼界毕竟窄了点。”老道士咂摸咂摸嘴,“我徒弟这模样、这天赋,又岂止是百年难遇?说是四千年一遇都不夸张。”

    “他说得的确是最轻的。”李茂清笑道:“第二个,是朝天阙的蟒袍,段卢龙。”

    那位段氏兄弟的父亲?

    李楚对他印象倒不是很深,就隐约记得是位一开始脾气不大好、但是接触下来就发现很好相处的朝天阙高层。

    认真想的话,在李楚的江湖生涯中,遇到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好多是人不是人的,都是一开始貌似难缠,但接触下来发现脾气很好……

    “他说你,秉持正道、修为高绝,行事虽往往出人意料,但总有意想不到之功,想来已是另一番境界。”

    李茂清复述的时候,语气平淡,但是想来段卢龙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表情应该是很夸张的。

    “呵。”余七安轻笑一下,“虽然只是个蟒袍,还是有点眼力的嘛。”

    李楚附和地点点头,“段蟒袍是还行的。”

    李茂清看着这师徒俩,话锋一顿。

    他虽然是当今国师,庙堂与江湖都可谓接近登顶,但朝天阙一个蟒袍……也还是颇有分量的。

    怎么在这对师徒嘴里,说起来就跟什么街边的阿猫阿狗一样?

    但他心性毕竟超乎常人,也没有什么吐槽的欲望,继续说道:“这第三位,便是白龙寺的金坛法师。”

    小和尚?

    李楚想起了这位与他“联手吓退”玄武的陆地神仙。

    虽然看起来不着调,但也是位真正的大人物了。神洛城发生了那么大件事,李茂清身为国师去探查一番很正常,应该就是这样与小和尚交流的吧?

    “他对你的评价就只有一句……”

    李茂清的目光转为深邃。

    “他说……未来是你的。”

    哦?

    李楚听了,倒也没太大情绪波动。

    倒不是说在不在乎,只是他明白,别人的评价终究只是别人的评价,听听就好。当年高考之前,全校老师都说状元是你的。

    那又如何?

    还不是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滑铁卢。

    “嗯……”余七安拈着胡子,点点头:“这小和尚虽然天赋平平、修为平平、智慧平平,但是……这话说得倒对。”

    李茂清眨眨眼。

    忍不住都想说一声好家伙。

    这老道士……

    究竟得是什么样人能被他放在眼里?

    如果不是李楚坐在这里,他绝对毫不犹豫地要将这老道士当成信口开河的江湖骗子。

    可是这么厉害的一个徒弟在这,他竟忽然觉得这老道士高深莫测了起来。

    凉风拂过。

    李茂清还是将目光重新投回李楚身上。

    毕竟老道士再加戏,也不是他来这的目标。

    “我此行本是要往南疆调查一些事情,特地先来此处,就是想来见一见小李道长,顺便向你发出一份邀请。”

    “邀请?”

    “邀请你参加明年朝歌城的仙门科举。”李茂清缓缓说道。

    他递出一封信,“持我这封手书,可以免去初试,直接进入仙门科举的第二轮。”

    仙门科举。

    这件事李楚自然知道,四年一度,要比恩科取士更加吸人眼球,是全天下都会关注的盛事。毕竟术法神通比试起来,可比经纶文章好看多了。

    不过……

    李楚婉拒道:“国师大人,我对这个并不感兴趣。”

    仙门科举,最大的作用就是成名。

    没错。

    因为河洛王朝最仰仗的修者机构是朝天阙,而诸仙门的天骄弟子在仙门科举中大放异彩之后,并不太可能加入朝天阙,改换门庭。

    这样做的意义,是向四方属国彰显了河洛的强大,向天下百姓展示仙门的繁盛,同时给了年轻一个舞台、给诸仙门一个最直接的比拼机会……各路天骄在此直接碰撞,胜者扬名,败者食尘。

    至于那些仙门科举中的佼佼者,最后大多是挂上一个朝廷虚职,之后各回各家。给了朝廷的名头之后,或多或少也能笼络下感情。

    对于名,李楚已经饱受其害。现在他在余杭镇,几乎不能正常地走在街上。所过之处,动辄被人狂追猛赶,已经到了不胜其烦的地步。

    他的拒绝,似乎在李茂清的意料之中。但见国师大人摇摇头,笑道:“本次的仙门科举,与以往不同。”

    “这次若是取得了好名次,是真正有机会为朝廷效力的。”

    他解释道:“我沉寂已有十余年,本次出山,就是为了替圣上壮大山水司。”

    山水司,这个名字李楚只是略有耳闻。

    似乎名义上是巡检河洛山水,实则就是当年河洛皇室为了取代朝天阙而创建的一个机构。只是前前后后许多年,也不曾做出什么声色。

    河洛王朝的治安,还是落在朝天阙身上。

    这样的境况其实大家都觉得尴尬。

    朝天阙方面其实也希望能有人分担自己肩上过重的职责,朝廷也不希望全部倚重一座掌控并没有那么得力的仙门。

    但事情不是有心就能做好的。

    “只要在这次仙门科举中崭露头角,即可进入山水司。山水司将采用全新的模式,不再当成一座独立的仙门去经营。我希望它不止是取代朝天阙,而是……”李茂清说着,忽然又止住话头,一笑:“倒也没必要说这么多,明年是第一次选材,很需要帮手。而小李道长,我很看好你……正如金坛法师所说,未来是你的。只要在山水司中做得好,我这个位置……”

    李茂清直视着李楚。

    意思很明显。

    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做国师的接班人。

    李楚和他对视了一眼。

    但没多思索,还是摇了摇头。

    “还是不了。”他微笑道:“我愿意做一个奉公守法的河洛百姓,可要去任公职……我觉得在德云观的生活挺好的。”

    他将那封信轻轻推了回去。

    李茂清看着他,目光有些可惜,但还是点头:“人各有志,既然小李道长一心做闲云野鹤,我也不便勉强。”

    他长身而起,倒也潇洒。

    “既然如此,我也不多留了。余观主、小李道长,咱们后会有期。”

    李茂清说着,便走出德云观。

    李楚去送他,只见他穿过前庭,出了观门。前脚踏出大门,下一步身子就已经消失,行踪渺渺,不见首尾。

    果然是高人。

    李楚回转后院,就见老道士冲他竖起大拇指,“徒弟大气啊。”

    “嗯?”李楚怔了下,不知道师傅这算什么夸奖。

    “仙门科举第二轮,往年可是至少有千两银子的花红,若是进了殿试,直接就是万两花红。明年他们既然搞这么大,说不定还会再加。”老道士啧啧道:“你这一推,至少推出去上千两啊。”

    “啊……”李楚坐下,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