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双谐-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那一十三路宗门的人马,不算先前拼杀时的死伤,就说最后从火里逃出来的人……还不足来时的三成;值得庆幸的是,那些门派的掌门们全都顺利出来了。
但……唯独顾其宗没有出来。
因为起火之时,顾其宗正在和易世雄对决,两人战得难解难分,所以顾其宗根本无法脱身。
就这样,一代盖世豪侠,终与魔教教主同归于尽,葬身火海,并被埋在了崩塌的山洞废墟之中,尸骨无存。
顾其宗死后,天奇帮便日渐式微,本来他们在与五灵教的对决中就损失最惨,更别提失去了帮主对门派的巨大影响了;三年后,天奇帮终于难以为继,无奈之下,只得树倒猢狲散。
这世上的事就是如此,所谓盛极必衰,过犹不及。
正因为顾其宗的武功和人格魅力都举世无双,所以天奇帮所有的凝聚力全源自他一个人,而当他不在时,那些被他的光芒所掩盖的问题便都涌现出来,并最终将他打下的那份基业吞噬。
顾其宗死时,只有三十一岁,和现在的沈幽然正好同岁;他练的是先天童子功,所以一直没有婚配,更没有后人。
到了今天,虽然还是有很多人记得他,但他的名字,已是很少再被提起……
江湖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不管你曾经获得过怎样的地位和成就,一旦你死去,不出十年,你就会被人们所淡忘;而在你的身后,永远都会有一批批野心勃勃、气势凌人的新世代出现,再领风骚。
没有人……可以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当然了,有些东西,并不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被忘却,相反,它们会如同美酒一般,随着岁月的沉淀而越发浓烈。
比如——仇恨。
沈幽然,就背负着仇恨,由于某种因缘,他发誓要为顾其宗报仇,而他复仇的目标是……整个武林。
这次的少年英雄会,就是他整个复仇大计的“第一步”;这一步实施起来虽是复杂,但他现在已经把事情办了七成了,可以说相当顺利。
至于那“武试”到最后谁能夺魁,其实沈幽然早已是不关注、也不在乎了。
而下一场八进四的比赛中要出场的两位少年中,也有一位是对比武结果并不在乎的,此人法号——淳空。
别看淳空今年只有十六出头,但他在少林寺的辈分和声望可都不低;前文提过,孙黄二人第一次见淳空时,见他“身着僧袍、头顶戒疤、眉清目秀、齿白唇红”,这里有个细节……一般来说,按照这个宇宙的少林寺的规矩,十六七岁的小沙弥,通常都是没有资格在头上留戒疤的,你得在修行上有所成就,佛法上得到一定认可了,才有资格让师父在头上烧戒疤。
那么淳空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呢?这事儿还得往回说……
十六年前一个风雪加交的夜里,少林寺的寂尘大师在一间破庙里捡到了一个弃婴。
寂尘发现这孩子时,孩子已然是气若游丝、一动不动,其脸上泪痕也结成了霜;很显然,这孩子被丢在庙里至少已有一两个时辰,他在冻饿之中一直哭泣,哭最后便连出声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时的寂尘正在苦行游历,是靠化缘和借宿在解决食宿的,那晚他自己也已经饿了两天一夜了,好不容易才化到了半碗白粥,顶着风雪来到一间破庙,想生起火来把粥热一下喝了,谁料又遇到了这种事。
出家人慈悲为怀,何况是寂尘这样的高僧,他一看孩子还有一口气,便赶紧敞开衣襟,把婴儿揣进了自己的怀里,直接用体温来给孩子取暖,并迅速生起了火,把热好的白粥小心翼翼的吹到温和的程度,一口一口耐心地喂到了孩子的嘴里,而他自己到最后还是一口都没吃上。
淳空,就是这样奇迹般的活下来的。
后来,寂尘便带着他回到了少林,但并未给他起名,只管他叫“娃儿”。
淳空自幼便与佛有缘,每日耳濡目染,刚学会说话,便会吟诵佛经,堪称慧根稳固,心性澄明;到他五岁时,寂尘终收他为徒,给他起了“淳空”这法号。
那年,寂尘大师已经五十有三,他的下一辈,即和淳空同辈的“淳”字辈弟子,最年轻的也都快三十了。
因此,如今少林寺里那些四十岁左右的中坚,其实和淳空是同辈人;那些六七十岁的高僧,才是淳空的师父师叔辈;而那些二三十岁的,都得管他叫“小师叔”。
佛法上,淳空整个儿就一金蝉子托生,和他同辈的师兄弟找他谈论佛经都是用“请教”这种说法的,以他的修行去一些地方上的小庙给那边的住持讲经授业都没问题。
武功上嘛,少林有个规矩很多人应该也知道——越是高深的武学,越是需要相应的佛法来化解戾气;即你佛法精深到什么程度,才能学到什么程度的武功。
所以,淳空从小学的就是禅宗的最上乘内功之一:楞伽心法,全名是“楞伽阿跋多罗宝心法”。
这内功有多厉害呢?这么说吧……和那“倒转乾坤”属于一个级别,只要你认认真真练上十年,单论内力绝对可以跻身一流门派掌门级高手的水平。
淳空九岁开始习武,目前为止已练了七年。
由于他内功底子好,学招式很快,所以招式这部分,他师父又“随便教了他几招”;寂尘大师本身比较擅掌法,故传了淳空一套韦陀掌,一套大慈大悲千叶手,顺带给他打好了般若掌的底子。
综上所述,淳空的实力,外人虽不太清楚,但据他师父估计,已经可以和那些在达摩院研习高阶武功的僧人有来有回了。
可以说,淳空,才是这次少年英雄会里最大的黑马,但他自己却是丝毫的斗争心都没有……
此前在文试里,淳空写了一大堆禅学的东西交上去,把那负责监考的“铁面书生”乔承庶看得一愣一愣的,于是就给了他一个文试第一。
而文试第一的人,是唯一一个可以前四轮全部轮空,直接进八强的,也就是说,在这八进四的第一场登场的淳空,在此之前还是一场武试都没打过的状态,尚未展示过他那超强的实力。
那么在眼下的这场比武中,又是哪个倒霉蛋儿要和淳空打呢?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从第一轮第一场,即晋级表最最左下角那个分支一路打上来的人是谁?
没错……就是雷不忌。
第四十九章 “落”败
“请!”
“阿弥陀佛……”
施礼已毕,雷不忌和淳空的对决就此展开。
经过了前几场,雷不忌已然打出了自信,他本以为这大会里只有一部分人比较弱,继续晋级的话总能遇上可以和自己较量一番的对手的,没想到,自己都打了四场了,一个能打的都没见着……
因此,涉世未深的他,这会儿已经有点儿飘了,这场一上来,他便抢攻上前,打算三招两式把这小和尚给解决。
不料,他偏偏就在这场遇上了一个硬点子。
呼——
叱——
拳招出,掌式迎。
人影相错间,拳掌相击之声乍起。
仅这一招的接触,雷不忌便知眼前这小和尚跟自己之前遇到的四人不可同日而语,他心中当即是又惊又喜,心说总算是遇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对手”。
从这里也可看出,雷不忌其实也不是很在乎最后能否夺魁;他这次参会的心态,类似于“听相声的觉得台上说的还不如自己好,所以实在坐不住了就自己上台了”的情况,因此,只要能和厉害的人痛痛快快打一场,输了他也是心服口服的。
而另一边的淳空呢,和他一样,没什么胜负心,但淳空下山之前寂尘大师已叮嘱过他要“尽力而为”,这也是对对手的尊重,故而淳空也没有打算故意放水。
这两人在心态上都很好,所以在打斗中,便能以一种比较轻松自在的状态发挥出自身武功的精义。
但见,第一招对完后,雷不忌便倏然顿住身形,一滞一纳,双拳并起,以一个在旁人看来并不符合拳理的奇怪节奏承接了下一招,而他的下一招……竟是一套王八拳的高速连打。
台下观战者大多觉得奇怪,这雷不忌此前几场展现的拳招虽是不多,但都相当精妙高明,怎么这会儿突然打出这种乱七八糟的拳来。
不过还是有少数人,即那些真正的高手们……很快看破了其中的门道。
雷不忌此刻的拳,只是乍看之下没头没脑,实际上却是有规律的:每十拳之中,必有三四拳是不着力量、只求速度的佯攻;还有四五拳带着实劲,击向一些只能格挡、无法避开的部位,比如胸口和臂膀;另外还藏着一拳……既快又狠,直取脖颈腋窝等软肋。
很显然,这非但不是什么谁都能打出的“王八拳”,还是经过了极为苛刻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的高超拳式;若没有数十万次的练习,绝不可能打出这种看似无序、实则每一轮都暗含规律的超高速连打。
先前雷不忌没有用这种打法,只是因为前几轮的对手根本不需要他拿出这种绝活儿来“照顾”。
但淳空不同,雷不忌只跟对方拼了一招,就立刻发现淳空的内力在自己之上,且至少比自己高出三成不止,所以他判断就算自己拿出这看家本领来淳空也有的应付。
而淳空……也的确没让他失望。
面对雷不忌的拳法,淳空气走膻中,马步一沉,不闪不避,展臂相应。
这一刻,淳空先出一式“四象合一”,引内功护住躯干,再以“天王托塔”铺挡,接上后续八八六十四掌的变化,将身前的破绽防下了九成——除了有几下速度最快的佯攻可以突破之外,其余的拳他都用掌给接下来了。
淳空这套大慈大悲千叶手,自也不是浪得虚名,纵不如雷家拳那样集百家所长,但怎么说也是禅宗掌法中最为纷繁复杂的一种,面对雷不忌那尚未成熟的雷家拳,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眼瞅着自己最得意的招式竟被防下,雷不忌还真有点儿急了,他赶紧改招换式,脚下步法忽变,巧挪五步,身影轻随,整个人随之晃出重重虚影,又接数拳。
那拳风起时,雷不忌右手五指箕张,左手并指如锄,连拿带刺,连消带打。
这拳,很像虎鹤双形,但又不是;因为雷不忌的父亲对所有他所掌握的拳法都进行了改良和精炼,所以雷家拳里有着很多这种似是而非、但比原版更加犀利和高效的拳路。
不过,无论这是不是真正的虎鹤双形,终究有佛家拳的影子在,对淳空这少林门人来说,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很好防;淳空曾在和达摩院里的师父们切磋时领教过更厉害的虎鹤双形,所以雷不忌这几手,依然对他构不成威胁。
于是,几番掌风飞错之下,淳空再次压制住了雷不忌的拳路。
这下雷不忌可有点上头了,他心想上三路攻不进去,不如试试别的,干脆倾身出一记扫堂腿,想先破了对手那坚实的马步。
但淳空只是将膝盖一偏一顶,便把雷不忌那不入流的腿法给顶了回去。
这一击防住后,雷不忌已失了抢攻的先机,淳空一看眼前有个大破绽,也就不客气了。
“阿弥陀佛……”下一秒,淳空轻诵佛语,运劲于掌,出手前又提醒了一句,“施主,请小心了。”
雷不忌也有点儿愣,人家叫你小心,你可以闪啊,但他觉得既然对方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自己不对上这一手,便显得不够硬气,于是他也出掌去迎对方。
七年楞伽心法练出来禅宗正统内功,配合般若掌的掌力,你现在就是让沈幽然来接,他都要抖三抖,何况是你雷不忌?
嘭——
掌风动,惊声起。
这一掌相拼之下,雷不忌的右手当时就麻得没知觉了,整个人也侧着向后踉跄了半步,失了体势。
淳空也没继续追击,他以为这掌拼完自己应该就算是赢了,毕竟对方的右臂短时间之内都不可能再动,自当认输才是。
但雷不忌可完全不这么认为,他从小都是跟他爹“八荒拳圣”对练的,在那无数场的“父子局”中,他早已习惯了在内力不占上风、甚至是在被打得有半边身体动不了的情况下继续对决了。
因此,在眼下这危急之刻,雷不忌反倒是灵机一动,干脆顺势倒下,整个人像是个风筝线轴一样贴着擂台横翻两圈,再以左手做了个单手俯卧撑的动作反弹而起,倒跃上天。
紧接着,他便头朝下、脚在上,从天而降,借着重力,运起全身内劲,自上而下以左拳再次向淳空攻去。
这一手从天而降的拳法……可真不是雷不忌他爹教他的,而是其临场发挥。
“啊——”一边往下冲,雷不忌还一边大吼,心里还在为自己能创出这么厉害的反击招式而得意。
另一边,淳空见了这奇招,也是大为吃惊,而这人一受惊吓呢……就容易暂时失去冷静思考的能力,并遵从本能行事。
于是,淳空本能地横掠了三步,躲开了对方这弱智般的垂直攻击。
“啊——啊?”
结果,就在这种虎头蛇尾的古怪喊声中,雷不忌用那垂直降下的拳法击穿了擂台,掉进了台底下;要不是他落地前赶紧改变了姿势,也不知要摔断几根骨头。
…………
“妈的,你是不是弱智啊?你就用招式慢慢磨他,稳赢版!退一步说,哪怕你拼完那掌之后稍微拖延一下,缓一缓,等右臂恢复了再打,一样是赢……你非要立刻接一波,还用那么蠢的招式,我真是遭不住了。”
一盏茶的功夫后,正义门的人终于把擂台修补好了,而这段时间,黄东来一直在吐槽着雷不忌的表现。
雷不忌也恼得很,但没办法,输都输了……人没摔出大碍就不错了。
其实黄东来分析得没什么问题,尽管淳空的内力在雷不忌之上,但若非雷不忌连续犯错,淳空依然是赢不了他的,因为在招式层面上,雷不忌的优势不可撼动。
雷家拳的招式多了去了,雷不忌还远远没有全用上呢,而淳空所会的最精妙的掌法就是大慈大悲千叶手,不可能全部应付得过来;只要雷不忌有点耐心、动动脑筋,多尝试几种风格不同的拳路,肯定有一路是可以克制大慈大悲千叶手的。
而以淳空的性格,只要在招式上输了,他基本也就不会再打下去了;他不可能眼瞅着招式比不过,就用语言挑衅对手,问一句“你敢不敢正面接我一记般若掌?”那种事只有孙亦谐会干。
但胜负就是胜负,正因为有这么多不确定因素、因为存在着以弱胜强的可能,比试才有意思,要是谁实力强就算谁赢,那也就甭比了。
长话短说,之后的两场较量,并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分别是林元诚和宋芷秀的碾压局;这两人皆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胜利,此处就不多赘述他们屠鸡的过程了。
就这样,到了八进四的最后一场……那个男人,又要登场了。
第五十章 飞鹤战龙狗
“孙哥啊,我看了下,要不然你弃权了吧?”这八进四的最后一场还没开始呢,黄东来又开始给孙亦谐劝退了。
“哈?”孙亦谐撇嘴瞪了黄东来一眼,“妈个鸡的,姓黄的你是不是又要在赛前来我这儿长他人志气?”
“啊呀,兄弟都是为你好。”黄东来语重心长地道,“你自己看嘛……现在淳空小师父和林元诚已经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