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第62章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62章

小说: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今他还记得姬昌束手就缚时脸上的苍白无力,那时候,仿佛上林苑的奴隶们都像是在嘲讽他。
  想到朝贺上丝丝入扣引姬昌入瓮的计划,崇侯虎就没来由的一阵激动。
  等等,朝贺的计划……
  当时猜到纣王心思时,是在酒肆之中,现在去民间打听一番,也许能有什么思路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崇侯虎立即换了身衣衫,匆匆出了府邸。
  身为大商最忠诚的诸侯,必须彻底领会陛下深意!
  ……


第145章 商人之业,乃国策也!
  “卖无心菜咯!卖无心菜咯!”
  入了集市,当先便有一个老妇叫卖着。
  崇侯虎上前,道:“老妪,这无心菜怎么卖?以前不是论捆卖吗?你莫要欺我,想坐地起价不成?”
  老妇看崇侯虎身宽体胖,似是贵族,背过身嘟囔一句,才换上一副笑脸:“当今陛下统一度量,我这菜,论斤卖,一斤两文。”
  “那我要是论两买呢?”崇侯虎有了些兴趣。
  老妇道:“半斤一文。”
  “那我要是只买三两呢?”
  老妇:“……”
  “不卖。”
  三两,你还能把铜钱给掰开?
  “噢,那我不买了。”
  崇侯虎理直气壮的往前走去,又见到一个老翁。
  “老翁,你这卖的是什么?”
  “木炭啊!老爷要买木炭吗?虽然早就入春了,但似老爷这等大富大贵之人,平日里定要吃炮烙烤肉,这炭火,也是必要之物啊!”
  “噢。”崇侯虎点头,继续走去,卖炭翁脸色变了变,白费口舌。
  走了没几步,有大群孔武中年人叫卖,卖的都是些野味。
  崇侯虎找到其中一个捕蛇者打听,一问之下,竟是主动加入狩猎队的平民百姓。
  雷开带领的狩猎队越办越好,不仅有官方人员,还吸引了许多民间百姓参与,这捕蛇者就是其中之一。
  跟着大部队打猎,互相之间有个照应,比以往安全许多,而且买卖起来也方便,就算受了伤,大多伤都能用西园的蜈蚣制药治好。
  崇侯虎没有买蛇,他不好这口,还没走几步,人群就收了摊,往城外走去。
  崇侯虎有些疑惑,天色尚早,为何就收摊了呢?
  疑惑中,他随着人们往城外走去。
  西门外不知是哪路诸侯,刚刚运来了一批花石纲,就堆积在城外,有西门副将陶荣看管,百姓可上前一观。
  如果有看上眼的,便可付钱自取,几个近卫便会帮忙开石。
  石中有宝,如果开出玉,或是其他宝贝,便是赚大了。
  赌石?人们对此似乎热情很高。
  崇侯虎发现赌石只有部分人,更多人则是跑去北门另一边参加斗鸡了。
  朝歌之外的斗鸡是宫廷斗鸡,由北门副将辛环组织比赛,并负责押注,押中鸡王,也有不菲收入。
  斗鸡场外围,有不少人叫卖着自家养的鸡,斗鸡风靡朝歌,已有不少农户开始养鸡,毕竟掌握养鸡方法后,并不难,成长速度也快,还有大量喜好斗鸡的贵族为争面子,高价收购,不愁没有买家。
  崇侯虎一眼就相中了一只斗鸡。
  冠红色,眼大而锐,喙粗短、坚硬,尖端微弯而甚锐,颈粗长灵活,腿强劲有力,胫长,距发达,长而锐,生向上方,爪粗大、坚硬锋利,全身羽毛稀薄、粗刚、短而紧贴体表,并富光泽,羽色多样,拍打有力。
  据说是上次比赛的鸡王,拿去参加这次比赛,也有不小夺冠几率。
  买了买了,一看就很好吃!
  纣王以奢靡之术治国,会吃会享受的臣子才是好臣子!
  听说东门还有足球比赛,崇侯虎懒得再跑,原地看起斗鸡,这种氛围当真不错。
  偶然间,他看到了赵公明,赵公明身边还有个富道人,出手阔绰,就是运气不好。
  刚才在赌石那边,富道人就出手买下几方最大的花石纲,结果什么没开出来,现在斗鸡也都是押最不被看好的鸡,第一轮都没过。
  崇侯虎没有再看斗鸡,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以往市集只有卖菜老妇,没有卖炭翁,更没有捕蛇者。
  这说明市集繁荣起来了。
  甚至可以预见,随着朝歌肉食越来越多,百姓可炼制油脂贩卖,便会出现卖油翁,百姓大肆宰杀牲畜,便会出现庖厨工。
  这就是纣王的奢靡之术,百姓有了事做,有了钱,铜钱就这么流通起来了,变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民,富了,国也富了。
  何为集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这就是纣王的宏愿!
  崇侯虎忽然想起,纣王将集市间的买卖称作商业。
  赵公明、萧升、曹宝,皆为得道高人,为何会负责铜钱推广,度量衡推广?
  因为铜钱与度量衡关乎商业。
  崇侯虎想到了数日前箕子带领群臣祭太庙先王时,所祭祀的一个大商先贤。
  王亥。
  祭祀规格之高,堪比成汤,只比商人先祖契稍低,祭祀所用牲畜,竟有三百头牛。
  虽然三百头牛在祭祀完毕之后,纣王令朝臣吃了,有违礼制,但这场面,隆重无比。
  当时崇侯虎就觉得奇怪,王亥何人,为何堪比先祖与圣王?
  再三询问箕子,他才知道王亥何其伟大,不止纣王,历代先王都是这么隆重祭祀着王亥。
  王亥饲养家畜,驯牛,发明了牛车,将牛加以训练,让牛拉车驮物,又发明了双辕车,帮助先商成为车轮上的部族,克服地域障碍,迁徙到宜居之地,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农牧结合,使部族兴旺,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工逐步得到扩大。
  当先商的粮食、家禽、工具多了以后,除本族人用之外,还有不少剩余,王亥就从剩余物品中拿出一部分,放在其他氏族常去的旷野。
  隔几日再去看,发现物品已被取走,其他部族的物品则放在那里,这就是交换。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王亥从此经常率领部族成员赶着牛车,带着帛、黍、粟以及牛、羊到其他地方进行物物交换。
  此后,交换量越来越大,王亥成为当时各个部族的首富,利用新的技术工具,推动部族发展。
  商的强大是从王亥的贸易开始,持续不断的交换贸易活动,使商族粮食日益增加,国力日渐强盛。
  自成汤时,为灭夏王朝势力,组织妇女纺织以换取粮食和财富,商的农业、手工业等都比夏朝进步,因此造成代替兴起的形势,得以代夏立国。
  因此王亥死后,历代商王都给了他最隆重的祭祀,王亥祀典之隆,不只是因为他是大商先人,更因为他是繁荣大商之人。
  商业?商业!
  何为商业?商人之业,乃国策也!
  如今商业只局限一地,行路困难,物资流通不方便,就算铜钱与度量衡方便商业,可只在朝歌一地流通,离的远些,去了诸侯领地,也等同于废物。
  可如果路修好了,百姓可远行,商业活动的范围将扩大。
  现在百姓不愿意应征修路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们觉得生活好了,不想做苦力活。
  可道路一旦修好,百姓的生活反而会更好,甚至如可能出现的卖油翁、庖厨工一般,诞生许多新的行业,让更多的百姓有工可做,有利可盈。
  如此循环,便是富民,强国,利天下!
  崇侯虎坐不住了,如今只剩下一个疑问,修路的人从何而来?
  不远处,传令兵自南方而来,风尘仆仆。


第146章 纣王啊,飘了
  羑里,纣王正与群臣探望姬昌。
  名曰关心西伯侯,实际上是来送柴草给姬昌睡觉,送苦胆给姬昌尝味。
  羞辱姬昌,就是让西岐大骂昏君的最好办法。
  小不忍则乱大谋,有野心也得隐忍不露。
  姬昌忍了,他在羑里过的很安心,发扬着周人的传统美德。
  每次中原天翻地覆时,周人先祖都在种地。
  帝舜时,天下发大水,周人在豳国种地。
  夏朝时,周先人在豳种地。
  夏商交替混战时,周人在豳种地。
  商朝九世之乱时,周人在豳种地。
  商晚期武乙时代,豳地饱受犬戎骚扰,迁徙到西岐定居,继续种地。
  直到姬昌这一代,开发出了种地的高级姿势——种菜。
  种菜的土壤要求比种粮食高很多,也更有技术含量,为了收拢民心,实行翦商,他搞起了灵圃。
  也就是公共菜园,灵圃集农科站和公共菜园于一体,主要获利的是老百姓,所以西岐老百姓自愿自发建造灵圃、灵沼,大大丰富了饮食,对姬昌感恩戴德。
  即使被囚羑里,姬昌也不忘这一优良传统,继续在羑里种菜,亲自浇灌,以行韬晦之计。
  他的目的,就是表现出自己胸无大志,让纣王放松警惕,告诉纣王自己已经怕了,没有野心了,你要怎么羞辱,我都不会反抗,甚至还为你种菜吃。
  一时半会,纣王不会相信,可三年、五年,乃至七年,纣王必定相信。
  “鬼侯、虎侯,你二人不如也在此与西伯侯一同种菜?”
  子受哈哈大笑,竭尽所能表现得骄纵蛮横。
  “若是陛下之令,我等自然遵从。”
  虎侯、鬼侯惶惶,眼睛放光,种菜?好啊!
  就虎方、鬼方那破环境,根本种不了菜,无心菜都没得吃!
  让他们自己种,岂不是种多少吃多少?这是前半辈子都没有过的奢靡生活啊!
  朝歌实在……太好了!
  子受看两人的表情,觉得有些不对劲,不过问题不大,他们不抱怨,不代表他们的族人不抱怨。
  虎方、土方见到自己的首领被软禁朝歌,又有商人官员对他们指手划脚,肯定心生不满,多半会有小暴动。
  这样一来,也不辜负自己顶着压力,强留虎侯、鬼侯了,大臣们必然认为自己一意孤行,从而大喷特喷。
  “传我命令,将于越首领与土方首领也调来朝歌,他们必定也喜欢朝歌的生活!”
  子受下令道,有虎侯、鬼侯在前,群臣一再劝阻,却也没辙。
  尽管他们都知道囚禁部族首领,部族有反复危险,可这些都是猜测,有再大可能,也是没有发生的事情。
  而虎侯、鬼侯却是发自内心享受朝歌的生活,就在眼前。
  姬昌扣着指尖泥土,表面上一副唯唯诺诺不敢吭声的样子,心底却在冷笑。
  纣王以为囚禁了自己,天下就安定了?
  好大喜功,如此骄纵之主,蛮夷又岂是囚禁其首领便可安定的?
  这只会更加刺激他们!
  迟早生乱!
  纣王啊,飘了!
  子受在群臣的力劝中保持微笑,杨任见劝说不得,直接带着谏大夫们开喷。
  一切进展顺利。
  这时,羑里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一人喘着粗气,匆匆而来。
  当驾官厉声问道:“是何人?”
  “我乃三山关邓总兵麾下传令官,有加急奏报,事关重大,需立即见驾。”
  闻仲在想着自己的十二块金牌,都是纯金的啊!
  十二块金牌才能把他调回来,足见自己在纣王心目中的地位,他回了朝歌之后就把金牌挂在府上,每逢宴会,便会展示一番。
  上次师祖来府上,也张口称赞,这次师祖又来朝歌,将金牌要了去,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还。
  可他蓦然听到传令兵的话,一个激灵。
  三山关?邓总兵?急报?
  完了!
  管理虎方之人就是邓九公麾下副将张山!
  多半是虎方乱了!
  闻仲也不管当驾官,急声道:“进来说话!”
  子受也反应过来,意识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后,有了喜色。
  刚刚还说把于越首领、土方首领都调来朝歌,这下好了,因为虎侯在朝歌被软禁,虎方出问题了吧!
  片刻功夫,传令官匆匆进来,脸色凝重,拜在地上,高高举起竹简:“末将太鸾,三山关送来急报……”
  群臣一下子被吸引,纷纷对了个眼色。
  完了!
  太鸾身上隐隐有着血渍,虎方肯定乱了!
  姬昌佝偻着腰背,你纣王今日来辱我,却不想虎方生乱,怕是你自己保不住面子了啊!
  子受淡定道:“报上来。”
  太鸾面如土色:“于越生乱,于越首领携族人叛乱,邓总兵得知,立即遣副将邓秀平叛,不料中了于越与其他部族的联合埋伏,邓秀将军不幸……不幸兵败,只有数人冲出包围,邓总兵得知后,派末将快马来报,只怕这个时候……邓秀将军,也已罹难……”
  “军情紧急,末将打听到陛下与群臣皆在羑里,便直接前来,未有上报皇宫,还请陛下恕罪。”
  姬昌内心一阵奚弄,要你纣王好大喜功,要你纣王一意孤行,结果好了,给人逼反了!
  叛乱了!叛的好!
  要怪啊,也只能怪纣王不守道义。
  与土方结盟时背信弃义,直接砍了土方首领,前车之鉴在此,哪个蛮夷首领会真心臣服?
  “什么……”闻仲横眉怒目:“于越反了?”
  于越?
  不是虎方吗?
  姬昌细细回想起来,太鸾刚才说的的确是于越,而非虎方。
  倒是自己一直想着虎方会乱,所以才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可于越……
  “是……”
  闻仲继续厉声问道:“邓总兵之前称已收服于越,为何又再度叛乱?”
  太鸾知道老太师在朝中的威信,听到责问,连忙道:“于越首领从朝歌回到部族后,族中有人不满,因为前任于越首领刚刚身死,而且死在商人手中,有不少人不愿意臣服我大商,邓总兵派女儿前去定于越首领之心,告知三山关必会支持他,原以为,定其心后,于越首领便能处理好族中之事,谁料到……”
  话都不用说完,谁料到于越首领和族人达成共识,一起反了。
  这下子,文武大臣包括姬昌,全都傻眼了。
  子受也傻了,乱的不是虎方、鬼方,是于越啊?
  他遑急问道:“虎方呢?虎方可有乱象?”
  太鸾敬佩的看向纣王:“自虎侯入朝歌后,虎方族人无人统领,散作一团散沙,最初虽有乱象,但各不统属,谁都不服谁,影响力有限,张山将军入虎方整治,虎方族人归心,虽仍有人心怀不满,却在可控范围之内。”
  “于越作乱后,张山将军行李总兵之法,言称虎方与商人相同,可因军功获封,招募了一支以虎方族人组成的军队,正往于越边地进发……”
  “陛下圣明,料事如神啊!”
  ……


第147章 我特么干什么都是对的
  料事如神……
  子受很迷茫,为什么会这样呢?
  闻仲已是一脸严肃,于越再度反叛,其实没什么,于越王身死,新的于越首领即使反了,也不可能如以前的于越王一样,整合百越所有部族叛乱犯边。
  内乱的百越战斗力也就那样,有邓九公在完全不必担心,唯一麻烦的,也就是带路党没了。
  鲁雄连忙请罪:“陛下,臣不该阻止陛下让于越首领居于朝歌啊!”
  太鸾也开始解释道:“蛮夷部族首领,与诸侯不同,与大商不同,只推举有能力的人为首领,首领与族人一体,邓总兵立下的于越首领虽是前于越王之子,但无法服众,他在朝拜时得了不少赏赐,可于越族人们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杨任了然,接过话茬:“如此一来,于越族人自然不会感激大商,于越首领回到部族,想要立足于族中,只能选择妥协以求坐稳首领之位,此我等臣子阻拦之过,陛下洞悉于越之心,我等却没能遵从,反而再三阻拦,臣有罪!”
  闻仲道:“现在请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