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昌在侍卫们离开后,望向窗外。
“东夷善射,陈塘关一地兵马,守关万无一失,却无力平乱,战乱必将维持一段时间,百越之地地势复杂,大军无法进驻,兵戈一起,非数年不得平。”
“只需再数年谋划,纣王必失天下之心,无道昏君,当倾力伐之。”
姬昌看着窗外的云彩感叹道,当今纣王有明君之姿,可惜想法太过天真,过于理想化的君王,只适合活在民间的故事里。
第125章 乱世出英雄
海波难平。
东夷是对东部诸夷的统称,由莱夷、鸟夷、湡夷等数个部族组成,不相统领、互相争斗,后来的夫余、高句丽,都算东夷。
就如姬昌所想的一样,东夷给大商东疆带来了极大困扰,李靖虽有心杀敌,但东夷势大,分裂的各部族竟然联合起来一同西进,守倒是守得住,却是无力进攻。
东夷战斗力相当强,正儿八经的历史上,纣王攻伐东夷,商军主力被牵制,姬发就趁此机会偷家,一举灭商。
不会游泳的水师提督晁雷正在船上晃悠。
一条大船,数条小船,就是他们一千二百人水师的交通工具。
行至半途,晁雷撑着身子,在船沿上高喊,试图鼓舞士气:“大丈夫当朝碧海而……”
“呕……”
话还没说完,就吐了一海。
被呕吐物一膈应,剩下一同从朝歌而来,百名不会游泳的家将,也吐了起来。
呕吐声此起彼伏。
“报——”
一名蟹将横着走到东海龙宫,侧正身子后,焦急的看向敖广。
“何事?”敖广自从送了万龙甲之后,每天什么事都不干,就盯着龙族气运。
而龙族气运也很配合,和他所想的一样,应和着大商气运一涨再涨,敖丙和小龙女都投了商,虽然还没被重用,但想来也只是时间问题,等到两人立下功劳,龙族气运还能增长不少。
当然,前提是商始皇的气运足够旺盛。
“海面有船行过,似有人投毒……已经有几十个弟兄被熏晕了。”
敖广大惊:“投毒?”
这时巡海夜叉也上前禀报:“并非投毒,只是一群商军水师将士驭船而行,似乎是要走海路,从东海偷袭东夷各部族。”
“商军水师?东夷?”敖广思索一番,东夷是最接近东海的人族,他在将龙族气运与人皇相连之前,曾考虑过东夷,如果东夷各部族能统一为战,也算实力不俗,有一定气运。
可惜东夷各部族之中没有一个如当今纣王一样的明君,根本做不到统一融合。
很快,敖广就做出决定,龙族已经梭哈大商,当然要竭尽所能帮一把,封神未开,还不能直接用法术,可也有其他取巧的办法。
“着虾兵蟹将举船而行,助商军水师一臂之力。”
敖广很机智,水师的船太碍事了,将船一举,则是名正言顺的让水师上岸,避免更多虾兵蟹将被熏晕。
船上的晁雷吐着吐着,就不晕了。
船速好像加快了许多,也更稳当了。
渐渐地,莫名其妙到了鸟夷部族所在。
晁雷没有急着上岸,虽然如同计划一样,直接来到了东夷腹地,但他们最大的优势是大船,能够在海上来去自如,而不是硬拼。
“传我命令,遣三百人上岸搜集干柴,散布流言,以船为营,引夷人来攻。”
很快,他就定下了计策。
东夷各部族联合,倾巢而出,此时部族中只有老弱妇孺,他们如果趁机袭杀,哪怕只有一千二百人,也能有极大斩获。
但这样没用,西进的东夷军队仍旧在大商疆界劫掠。
可如果大剌剌的在东夷腹地生火做饭,偶尔打一打杀一杀,让前线的夷人主力顾此失彼,急于回防,便能减轻李靖方面的压力。
而那三百人正是九湾河下游收来,连生计都成问题的贫苦之人,别的不太会,嘴皮子一流。
第一天,水师俘虏了许多靠近海滨的夷人,打了一顿后,放掉了。
第二天,东夷各部族之间开始流传,奸诈的商军跨海来袭。
第三天,谣言继续,阴险的商军正在各部族中劫掠。
第四天,鸟夷首领的家人被捉,狡猾的商军正式发起进攻。
第五天,鸟夷献金于晁雷,换回首领家眷,谣言四起,传言大商将士收服了鸟夷。
第六天,无事发生,但谣言扩张的更为迅速,据说文武双全的水师提督晁雷率有百万勇卒,前线已经溃败。
第七天,部分东夷将士得到消息匆匆回援,可他们发现,部族中人人都认为前线失利,各部族首领已经归降了英明神武的纣王。
夷人将士焦头烂额,信息传输不便,仅仅七天,竟发生了这种事情,他们首先要解决的不是水师,而是谣言。
等到处理完毕,着手准备打退水师的时候,夷人们懵了。
“汝无故犯我大商疆界,商王命我将百万水师直抵东夷腹地,灭汝种族,然尔等献金投诚以求全,既如此,我等暂且退兵,回复王命,是生是死再做定夺。”
晁雷放下狠话后,载着满船奇珍异宝果断跑路。
夷人没船,追不上。
……
麦智、麦云到了南疆后,凭借曾为大商上大夫的过硬智商,勉强得存。
偶然间,他们看到了从朝歌流传出来的戏曲,剧目正是麦云刺纣王。
从朝歌到南疆,剧目变了不少,好在由于纣王的把控,精髓丝毫未变,传达着麦云的忠义形象。
麦云看着看着,就哭了。
子启死时他没哭,行刺纣王时他没哭,被擒关押时他也没哭,可看着戏台上被刺的纣王,他哭了。
这到底是怎样的君王?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麦云脸上都没有任何表情。
一直到百越叛乱,开始骚扰南疆附近的大商村落。
麦云和麦智求见引起叛乱的于越王。
于越是百越之中最大的一支,后来越国的先祖,与其他土生土长的百越人不同,他们是大禹后裔,在夏朝少康时期,被封于此。
成汤得国后,于越过的并不好,好在在百越之中颇有威名,这次更是借着机会,带领百越在大商南疆作乱。
于是乎,于越首领膨胀的自称于越王,野心昭然皆知,于越王更是心安理得,他是夏人,大禹的直系后裔,反商再正常不过。
听到麦智、麦云求见,于越王很是欣喜。
他比百越土人更聪明,知道想要做一番事业,手底下必须有能人。
麦智、麦云曾在大商官至上大夫,肯定是能人,而且因行刺纣王被流放南疆,必定敌视商王,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人才。
“两位大贤特来见孤,定有要事。”
“大王说的是,我兄弟二人有要事相商。”
麦云左右看了看,人多,眼杂。
于越王让左右退下,一脸欣喜之色,他大概猜出麦云兄弟想干什么了。
只见麦智取出一兽皮图,麦云在一边道:“我等被无道昏君流放至此,心中暗恨,便绘制地图,只求越王北上,杀了那昏君。”
“哈哈……哈哈……”于越王大笑起来,那纣王优柔寡断,有仁君之名,难道不知道仁君失国?!
似麦智、麦云这等人物,竟然不杀,只是流放,反倒便宜了自己。
百越想北上攻打大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熟悉地形,叛乱后虽然时不时会北上打秋风,但疆界商军也不是吃素的,不能久留,自然也绘制不出地图。
“孤有二位大贤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啊!”
于越王笑的愈发大声,麦云也跟着笑起来。
麦智听出笑声中对纣王的讽刺,晃着脑袋,不吭声。
于越王见麦智沉默不语,疑惑道:“孤与二位等共谋,大事可期,为何不笑?”
“哈哈……”
麦智也只得随着于越王与麦云笑了起来。
于越王笑的愈加放肆,让看着更顺眼的麦云将图呈上。
麦云拿着兽皮地图,在于越王面前徐徐展开,一边展开,一边道:“大王可听闻带穷匕见?”
“自是听过,二位行刺昏君,真乃英勇之士!”
于越王还在笑,可笑着笑着,他看到了一双杀气腾腾的眼睛,死死凝视着自己。
于越王大惊,本能往后退去。
兽皮彻底展开,麦云斥声道:“既如此,大王又可曾听闻图穷匕见?”
“什么?”于越王看着明晃晃的匕首,大声呼救护卫。
进来的护卫满脸震撼,此时竟是手足无措。
有机敏的人想要上前来救。
可已来不及了。
麦云在圜土中苦练武艺,刺杀技巧比之行刺纣王时大有提升,一把扯住于越王的衣襟,手中匕首直刺而出。
于越王闷哼,断了生机。
“哈哈哈哈哈……”麦智的笑声,还在继续,和那日行刺纣王时被吓呆了的样子一模一样。
麦云拔出匕首,这柄匕首是子启所赠,被发配北疆时,纣王还给了他们,让他们留个念想。
没错,他是反贼,但他是大商的反贼。
大商只能是商人的大商。
麦云手提滴着鲜血的匕首,对着越来越多的护卫,狰狞道:“商兵方至,毋敢动,动,灭族矣!”
随后,他拉起还在狂笑的麦智,就这么大剌剌的走了。
脸上看不出半点畏惧之色。
……
四月,诸侯入朝歌。
第126章 我崇侯虎又回来了
自从纣王发下花石纲的命令之后,崇侯虎就回了崇城,为花石纲做准备。
不过这只是做做样子,他很清楚,纣王特意更改朝贺礼物,就是为了针对诸侯,进一步打压诸侯贵族,甚至剥夺一些诸侯的爵位。
崇侯虎心甘情愿,哪怕纣王现在让他交出北伯侯一切权柄,入朝做一个普通臣子,也绝无二话。
他深知自己不是当今纣王的对手,绝无可能对付得了如此明君,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对着干呢?
顺着纣王的想法去行动,才是明智之选!
而且他发自内心对纣王的所作所为感到钦佩,明君,更是仁君。
崇侯虎进了朝歌城,用力深吸一口气。
还是原来的味道,一如既往的沁人心脾。
“申道长,这便是朝歌了,不如先在我府中住上些许时日,道长有此大功,陛下必然不吝封赏。”
崇侯虎对着身边的道人说着,他碰巧遇到了北海伯的朝贺使节,这才发现,纣王竟在北海做出了这么大的谋划。
鬼方归附!而且是举族内迁啊!
这是无数先王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武丁先王堪称不世明君,也只是将土方、鬼方驱逐,却不能收他们的心,让他们心悦诚服。
可纣王做到了!
申公豹轻轻摇头:“侯……侯……侯爷,谬……谬赞了,贫……贫……道不过是……是按陛下吩……吩咐所做,无……无……无足挂齿。”
崇侯虎一脸便秘的表情,这道人什么都好,博学多才又道术通玄,唯一缺点就是口齿不灵,据他所称,这是先天缺陷,就算修道有成也无法弥补。
不过申公豹的确在游说鬼方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相劝,鬼方也不会这么快归附。
崇侯虎渐渐明白过来申公豹为何能说服鬼方,这说话速度,没人愿意和他促膝长谈,还没听出个子丑寅卯就不耐烦了,可对方偏偏又有大法力,只能耐着性子听下去,为了快速结束对话,便会产生一种达成共识的心理。
申公豹还在一边结结巴巴的说着,崇侯虎一边应着,一边看着街市分散注意力,不然非得被申公豹逼疯不可。
看着看着,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喊道:“赵将军,赵将军留步!”
那人正是赵丙,赵丙是苏护家将,苏护归北伯侯统属,两人有过一面之缘。
赵丙听到有人喊自己,一回头,一看,前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忙是跑来问好:“见过侯爷。”
崇侯虎疑惑道:“你不是调到了北疆吗?是长城出什么事了?”
今年的朝会很特殊,要进贡花石纲,所以除了各路诸侯,就连原本不回来朝贺的各关守将都来了。
飞廉如果不是因为要处理鬼方,也少不得亲自跑一趟。
唯一特殊的就是长城守卫军,作为长城边唯一一支军队,即使是朝贺也不能轻动,而且他们也没空搜集花石纲。
长城守卫军的副将赵丙来朝歌,必定发生了战事。
赵丙答道:“大捷,苏将军领军冒雪北上,突袭土方,杀敌数万,收获牛羊马匹无数,一举擒获新任土方首领伊上斜,我正带着伊上斜等土方贵族来朝歌献降书。”
崇侯虎倒吸一口凉气,纣王到底有着何等战略眼光?
鬼方蠢蠢欲动,现在直接内迁归附了,土方南下围城,首领被杀了,逃回去没多久,新首领又被抓了,还屈辱的亲自来朝歌献降书,一环扣一环,这岂不是说,大商北方再无战患?
崇侯虎又觉得有些不对,道:“这等大功,你们苏将军为何不亲自来朝歌请功?”
赵丙无奈答道:“土方大将乌黎带着一些人马,趁着夜色往更北处的地方逃窜,苏将军领军继续北上追杀,劝不住……”
好吧,苏全忠什么性格,崇侯虎也了解一些,也是跟着笑笑。
“正巧,我身边这位申道长也有方外蛮夷的消息呈禀陛下,我带你们二人一同前往皇宫请功。”
三人一同往皇宫走去,没想到却被尤浑拦在了宫外。
“尤大夫,陛下这是何意?”崇侯虎有些懵,陛下怎么能不见这等开疆扩土平定蛮夷的功臣?
尤浑一脸难色:“这……这……我也不知道啊!前不久就有东夷叛乱与百越叛乱的消息传来,可全都被陛下压了下来,说是朝贺之前不许议论任何有关蛮夷的战事,太不吉利……”
尤浑说不知道的时候,一般都是真的不知道。
崇侯虎皱起眉头,他竟是没想到东夷和百越突然叛乱,若只是一地,倒也能平,可两地齐齐发难,大商的处境就有些为难了。
纣王英明神武,不可能想不到这些,不早日处理战事支援边疆,必然生变,这根本是在耽误战机啊!
到底是为什么呢?
崇侯虎苦思冥想之际,陈塘关总兵李靖与三山关总兵邓九公结伴前来。
尤浑看着两人身上的甲胄,心头一紧。
陈塘关在东,守东夷,三山关在南,守百越。
今年的朝贺虽然各地总兵亲自前来,可东夷、百越叛乱,一关总兵必定走不开,现在两人亲至,一定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多半是看到朝歌久不发兵支援,怒不可遏,甚至不惜披甲入宫而谏。
尤浑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只得硬着头皮复述纣王的原话:“两位将军请回吧,陛下不会见你们的,有关东夷、百越的战事,陛下说过,朝贺之前不可说得半句,要留到朝贺之时,与各路诸侯商讨对策。”
尤浑虽然不聪明,但他也能看出来,如果借用诸侯的力量,东夷、百越不足为虑,可若是在朝贺时提起,必然为诸侯所指责!
此前土方南下,加上现在百越、东夷叛乱,诸侯绝对趁机发难,到时候,纣王声望一落千丈,再无可能让诸侯臣服!
尤浑只能在心中感叹纣王的仁慈,为了减少大商将士的伤亡,不惜以自身名誉为交换,让诸侯出兵,可……
诶。
李靖与邓九公听尤浑说完,先是一愣,忽而对视一眼,目中清明。
两人又说笑着离开了,丝毫不像什么战事紧急的样子。
尤浑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两人都被气乐了?
“二位且慢!”
崇侯虎察觉到不对劲,连忙跟上,我都还没明白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