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伯夷、叔齐确实是犯有过错,而且又免了死罪,大臣有不满,只要自己一力坚持,也不能说什么。
唯一麻烦的是,两人名声不小,都是高洁之士,这难免会让人认为,这定是纣王欺负诸侯贵族了。
不过,这不正是他要的吗?
子受满意的看着费仲,还是奸臣靠得住,费仲这么一支持,更容易了。
“朕意已决,伯夷、叔齐二人即日前往西园,于军中悔过自新!”
……
次日,伯夷、叔齐去了西园。
朱子真比其他人更憨厚一些,肚子大,一看就是个靠得住的好人。
不过朱子真所在的豕房,也是味道最大的。
只要一靠近,顿时便能闻到臭烘烘的味道。
也就朱子真是野猪成精,能习惯得了这味儿。
今天伯夷、叔齐便在豕房中协助朱子真养猪,梅山七怪对诸侯贵族没什么感触,既然来了西园,肯定得干事,不然让你吃白食?
伯夷、叔齐追着猪,一阵乱跑。
朱子真便中气十足的骂开道:“愚笨至极!俺说以陛下仁德,怎么会惩罚忠心直谏的人呢?原来你们连猪都不如!”
说着说着,他愣住了,这好像是在骂自己?
想到这里,随即又怒骂道:“你二人冲撞陛下,在此思过,不想你们连猪都抓不到,今日的饭食便扣下了!”
“谁要吃你的饭食?”叔齐怒道:“纣王无道造肉林,靡费肉材,更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等苦民之言,又不思悔过,反而遣你等造猿房、豕房为乐,奢靡之风盛行,君王之过,社稷之失!”
伯夷擦了把脸上的泥,先以手指天:“我兄弟二人,便是饱受腹饥之苦……”
又以手对地:“即死于野兮,下临不测之渊!”
再指向朱子真,大笑道:“亦不食尔等奸佞粒食,便是不食商粟,以命谏之,也定要让陛下醒悟!”
“凡夫俗子又怎能明白陛下深意?”朱子真大怒,你可以说豕房恶臭,可以说自己与猪为伍,但你不能说纣王半句坏话,“何不食肉糜”的伟大宏愿,又怎么是你们能懂的?
他左右开弓,一手提起一人,往豕房深处走去。
这时,正有两批猪,左边的猪,体型明显比右边要小一圈。
左边的猪,也恰好到了发情期,显得有些暴躁,与刚才追逐的猪,是同一批。
有的因为精力旺盛无处发泄,开始口吐白沫,甚至懒得吃喝,一眼望去,几乎是皮包着骨头,都没什么肉。
还有的猪,则是暴躁不安的撞着围栏,想将围栏撞开,显得极为焦虑,来回奔走。
伯夷、叔齐失望透顶,孤竹国也有畜牧业,他们俩稍懂一些,养猪哪能圈地养?
只有在山野间散养,猪才能发泄精力,看看这些猪,这幅模样,能吃吗?!
上有纣王何不食肉糜,下有西园七校尉虐猪为乐,痛心疾首啊!
朱子真看到两人的表情,只是哼哼两声,将两人提到右边。
右边的猪与左边截然不同,安静许多,静静趴在泥里,思考人生。
偶尔打打哼哼,继续翻身睡去,若是饿了,便自行去石槽里大吃几口,又重新趴下。
吃了睡,睡了吃,这才是真正的猪。
而它们的体型,远不是左边那些皮包骨的猪能相比的,明显的大了几圈,一身肉,而且没那么暴躁。
伯夷、叔齐一时间怔住了,山野间养猪,便是因为猪会乱跑,可这些猪,为什么不跑?
而且,如此肥胖多肉。
朱子真看了看自己,微微一寒,随即又挺直了脊背,这是功德!
劁猪,也就是阉割过的猪。
这等手艺其实早就有了,只是没人重视,没有成系统使用,朱子真了解后,直接投入使用,这三、四个月来,已经卓有成效。
毕竟很简单,只用将心比心想一想就好了。
朱子真自思,当年他还是一只未化形的野猪时,他肯定没心情享乐,不会再耗费大量时间去修行,去勾三搭四找母猪,高官厚禄登临仙道也都懒得想,吃吃睡睡勉强活着就好了。
朱子真看不起这样的猪妖,可这样的猪,却是不会瞎跑乱动,每天只长肉的优秀肉猪。
他望着伯夷、叔齐怒喝道:“陛下为民思虑,平民一年到头也吃不得肉味,你们可知道这些猪,和养羊养马不同,根本不需照料,只要到了饭点,提着一些食物喂养即可,更不像以往山林间养猪,还要带着它们漫山跑,哪怕足不出户,也能养得肥猪!”
伯夷、叔齐闻着猪臭味儿,有一种想要掩鼻的冲动,可事实就摆在眼前,猪肉增产了。
哪怕猪肉的味道比不了羊肉、牛肉、鹿肉,可如此容易饲养,肉又如此多,足够改善人们的饮食。
何不食肉糜,似乎并不是一句空话。
他们渐渐有些明白纣王为何让他们来西园了。
像这朱子真,虽然会养猪,开创了新的养殖方法,可说到底还是个粗人,没什么文化。
西园七校尉如何总结养殖经验呢?又如何传播于民呢?
贵族识文断字,能够做到,可贵族中又有几人甘愿下到这等恶臭的豕房中,为民解忧?
伯夷、叔齐觉得自己可以,他们虽是孤竹国国君之子,但为人高义,体恤百姓,又颇有威望,粗通畜牧,正是最适合总结、传播经验的人选。
朱子真拿了两块早前煮熟的猪肉,往两人嘴里一塞:“不食商粟?陛下圣德,俺就问你们这猪肉香不香?替天下百姓问问你们,还食不食商粟?这猪肉它香不香?”
伯夷、叔齐咽下后,均是看到彼此眼中惊诧:“甚香……”
第112章 是昏庸的气息
伯夷、叔齐本以为这猪肉会和以前一样,带着腥骚味,但没有。
仔细回想着那块肥肉,连油脂带精肉,口感滑而不腻。
对,就这满口油脂的味道,寻常猪肉,根本没有如此肥厚的油脂。
两人开始细细回味起来。
比羊肉微腥,比牛肉滑嫩。
“甚香!”
两人又重复了这个词,完全发自肺腑。
但他们香的不是猪肉味,而是百姓。
养猪变得比以往简单许多,便是深入寻常百姓家,似乎也不难。
养出来的猪肉,也是多肉多油脂,一头顶两头,别说常年不食肉味的平民百姓,便是他们这种诸侯之子,也觉得美味。
而即使没有这等新的养猪方法,猪肉的价格也比牛羊低了许多!如今增产后,可以预见肉价必然大跌!
想来其他的牛房、羊房,也有类似的进展。
何不食肉糜!
这就是何不食肉糜!平民百姓能食肉糜!
连带着,两人看向朱子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那个大肚子将军,瞬间变得高尚起来。
他土里土气,他行为怪异,他不知礼数,活像方外蛮夷,甚至和这些猪相似,吃起东西,也是哼哼唧唧。
这一切,在伯夷、叔齐眼中,都成了专心养猪的表现,一个人为了养猪,连自身行为动作都变得与猪相似,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的用心呢?
此国之重臣也!
贤能不在于德行如何,不在于举止如何,而在于为社稷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啊!
两人不再多言,默默走到外头,尽力将乱跑的猪抓住。
每天,他们都向西园七校尉请教着养殖方法,而夜晚,又一字一句,将一天的收获记下。
时不时,还会提出建议,让西园里仅有几个打下手的小臣,进行更规范化,更精细化的养殖。
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地,他们悟出了更多东西。
那肉林,好像不仅仅只是因为肉类产量提升,单纯用来享乐的地方。
只是隐隐还有一些细节没能想透,需更多思考来领悟。
……
一个月后,草长猪肥二月天。
杨任联合胶鬲、赵启、孙寅等大夫上奏,伯夷、叔齐已经在西园中反思一月。
实际上他们是听到朝歌里流言太多,甚至不少人非议起纣王,说纣王亲信小人,将北地的两名贤人发配军中。
在这些异声中,为了纣王的名声,他们不得不行劝谏之事。
子受很满意,流言从何而来?
当然是他自己散布的,石矶的嘴很好用,百姓无脑相信她,和自己不对付的云中子也偶尔会叨叨几句。
不然谁没事关注西园那地方?
不仅如此,还大肆宣扬了伯夷、叔齐不食商粟、叩马而谏等事迹,突显其品格高尚。
如果这样还能让人夸自己做得对,才是见了鬼。
子受点头称善:“卿等所言甚是,不如今日与朕一同往西园一行,也看看伯夷、叔齐,是否改过自新。”
退朝后几个大臣随驾西园。
子受心里偷笑,别说梅山七怪估计早在心里抱怨起来了,单单是大臣们看到乌烟瘴气的西园动物园,恐怕都得腹诽不已。
之后是不是可以把西园开放成景点呢?
动物园要收门票钱的啊!与民争利,又是一笔昏庸值。
车驾来到西园,梅山七怪没出来,来迎接的是伯夷、叔齐。
两人比之前消瘦了许多,背也驮了不少,还顶着黑眼圈,头发杂乱,似乎很久都没梳理过。
他们看到纣王与杨任等大臣,露出一丝勉强的笑容,可一笑,困意就上来了,只好用袖子掩面,打了个哈欠。
人在打哈欠的时候,很容易流眼泪,哈欠一打,他们便没忍住眼泪,眼眶立时湿润。
今天的朝会有些久,已是日渐黄昏,两人身后的斜阳,将影子映照在地上,似一幅粗略的画,笔触不那么认真,只是拉长又拉长,带着点点昏黄。
伯夷、叔齐擦了擦眼睛,昨夜又整理竹简通宵一夜,两人鼓足气息一礼,声音却还是那么无力:“陛下,臣等已幡然醒悟,不求恕罪,但求将所学传与世人。”
子受微微惊异,这俩人不都刚烈到不食周粟而死的地步了吗?怎么如今这么容易就服软了?
大概……人还没到晚年,求生欲望仍旧很强?
子受也不继续纠结,道:“你二人今日便离开西园吧,罪可赦。”
伯夷、叔齐面无表情。
这一个月一来,他们吃喝全在西园,整日与猪牛为伴,被羊踢过,被狗咬过,被猴挠过,还中过蜈蚣毒,甚至醒来时看到几条蛇盘踞在脚下,差点没吓死。
可这都不重要,他们早已不在乎这些了。
让平民百姓有肉吃,完成纣王何不食肉糜的宏愿,才是他们的梦想。
伯夷、叔齐宛若丢了魂的样子,让群臣唏嘘不已。
哎……
这两人不食商粟、叩马而谏的铮铮铁骨,仿佛还在昨日。
可……
现在他们却是佝偻着腰背,浑身脏兮兮,哪怕衣衫洗净,也能闻到一股各种动物体味儿混杂在一起的异味。
堂堂孤竹国国君之子,竟落到如此境地,实在令人唏嘘。
虽然他们的确犯有大过错,可看着着实让人难受。
更别说,刚刚朱子真忙完手上的事,也出来迎驾,手上还抓着一根猪大腿,这根大腿是猪前腿,筋膜较多,所以肌肉较多,吃起来极嫩,极为可口,三两下便啃了个干净。
肥头大耳的朱子真还一面用牙剔着余肉,一面叽叽哼哼的,与伯夷、叔齐的惨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贤人如此境遇,妖人却满嘴流油。
诶!
朱子真还没意识到群臣的叹息,大剌剌地道:“臣不负重任,陛下可去豕房一观。”
咦?子受觉得有些怪,梅山七怪没抱怨?
也正常吧,毕竟他们就是妖怪,和同类在一起也没什么,而且吃好的喝好的,俸禄没差半分,可比在山野间好得多。
那也行,动物园开的有声有色就行。
子受一副淡定的样子:“诸卿随朕一同入豕房一观。”
杨任等人倒是懵了。
他们以为只是来看看伯夷、叔齐,将两人赦免,豕房里味道这么冲,纣王的意思是,还要进去?
可纣王吩咐,他们也不能拒绝,伯夷、叔齐这时候眼里多了些无人察觉的亮光,主动带起路来。
两人这般作态,看得杨任连连摇头,风骨呢?你们之前的铮铮傲骨呢?
我还当你们是和我杨任一样的诤臣,没想到在西园带了一月,就屈服了。
真正忠于纣王的诤臣,是不会轻言放弃的!
越靠近豕房,臭味便越加浓郁,只觉得令人作呕,不少大臣都掩着鼻子。
子受坦然,强忍下了,这是昏庸的气息,是昏庸值的味道,他不会跟傻子一样刻意吸一大口,但也不会做作的屏住呼吸。
“陛下圣明!”
第113章 万幸猪肉很好吃
“陛下圣明!”
四个字在伯夷、叔齐有气无力的声音下,显得似有空洞。
子受惊讶的看着两人,真是看错人了啊!我原以为你们是高风亮节之士,没想到没想到……
在动物园里待一个月,竟然就投诚了,背后偷偷骂上两句也好啊!
群臣多有惊愕,箕子也担心起两位贤侄,兽园中,当真如九幽之地一般可怖?
想来也是,这骚臭味没几个人能忍下来,更别说在这里待一个月了。
这时,伯夷却一字一句,极认真的道:“这些日子,臣在西园之中,学到了许多学问,这些学问,是此前从未接触过的,但却是治国之学,这月余来,臣蒙受七位校尉的教诲,至今日,方有所得,臣为七位老师请功。”
杨任皱眉,西园到底是怎样的地方啊!
竟然让颇有贤名的伯夷说出了这种话,甚至,还称七个粗汉为师。
叔齐也在一边,恭敬道:“正是,陛下,臣听闻天下百业,不分贵贱,西园校尉虽与兽类为伍,难道就比朝堂上的官员低贱了吗?朝中的官员处理政事造福天下,西园校尉同样饲育兽类造福天下,不可拘泥于此,西园校尉们虽出身草莽,却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才能,足以为臣之师!”
伯夷道:“诸卿岂不知,若无人经营西园,民以何为食?臣和陛下一样,希望百姓们‘何不食肉糜’啊!”
言罢,他又恭敬的看了纣王一眼。
想不到陛下有此宏愿,堪称贤名之君,天下典范。
子受:“……”
难道这俩人这么没逼数,不知道为什么被发配西园?还感恩戴德?
子受有些不甘心,事情似乎完全偏离了轨道。
箕子敏锐的抓住了“造福天下”一词,伯夷、叔齐高义,不会屈服强权,原来一切另有深意!
想来也是,陛下至今,除却封禅稍有逾越,可曾做过什么恶政?
便是杨任这样一言不合就大喷出口的诤臣,也从未获罪,怎么可能惩罚忠言直谏的伯夷、叔齐来西园思过?
这西园,定有不凡之处!
杨任不解,两人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可为何又有市井流言呢?
他疑惑道:“臣听说,伯夷、叔齐在西园与兽为伴,皆是因陛下太过苛责……”
叔齐惊了,自己久居西园,竟是不知外界有这种传闻,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他连忙道:“陛下,此乃市井流言,不足信。”
是不是流言我还不知道?子受看着伯夷,怀揣最后一丝希望,道:“朕那日被搅了兴致,心有怒气,罚两位卿家于西园思过,却是过了,两位有何冤屈尽管直言,朕……”
子受话还没说完,伯夷就一脸正色,凛然道:“臣不敢有丝毫怨言,一切都是臣心甘情愿的,哪怕在这西园待上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辈子,都不会有丝毫怨言,陛下……莫要如此,此万世功德也。”
伯夷愈发觉得纣王是一位明君,有涵养有气度,换个脾气暴的,别说坦荡在臣子面前谈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