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边仍旧只有八百御林军与三百近卫。
不是不想调兵,而是不能调。
土方骑兵机动性太强,一次进攻打不死就能跑掉,一旦跑到被调走守军的城池,那就是天大的祸事。
至于诸侯……
子受和姜后想的一样,诸侯比蛮夷更令人忌惮。
崇侯虎与苏护的兵马倒是可以动用,可等他们赶来还得好一阵子。
与文武百官商议后,子受索性先派出使者与土方交涉,看看他们想干什么。
“禀陛下,使者回来了。”
“传。”
使者进了临时议事殿,勉强传达乌鞮侯的意思后,便倒下了。
不是累死的,救不了。
鼻子、耳朵都被割了,背后还有一道极大的刀伤,显然是被土方人虐待所致,能撑到这里实属不易。
子受忿然作色,强行压下情绪,挥手道:“厚葬。”
乌鞮侯的要求很过分。
和亲,献人。
乌鞮侯指名道姓,要迎娶姜后与妲己,只要这般,便愿意签订盟约,互不侵犯。
没有大臣同意。
谁敢同意让纣王把皇后、爱妃送给方外蛮夷?
而且这两人还代表着亲善纣王的两大诸侯,姜桓楚与苏护。
我忠诚于你,把女儿送入宫中,你却把她们送到蛮夷手中任人欺凌?
谁都知道到了土方那边是什么下场,那些蛮夷可不讲什么礼数。
土方大军十万人马,除了人还有马。
一旦同意,无异于将这为数不多的忠心诸侯也逼离。
乌鞮侯大概懂得想开窗先主张拆屋的道理,除了这个根本不可能达成的要求外,还有另一个方案。
送地,送粮,送兵器甲胄。
这是极大耻辱,大商建国六百余年,只有别人朝贡的份儿。
土方的确在被武丁驱逐后励精图治,强盛了许多,可也没到这种地步。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诸侯。
如果那八百路诸侯全都一心一意臣服大商,别说土方,就算羌方、犬戎、百越、东夷一起上,也都是菜。
可惜六百余年过去,诸侯早已不是当初的诸侯,各怀鬼胎。
老将鲁雄忍不住出声道:“陛下,土方杀我大商使节,提出无理要求,臣请命率军……率军……”
说着说着就没声了。
率军一千破土方?
就算是十万头猪一动不动给你杀,都得杀好久。
更何况,这是在旷野,骑兵的主场!
如果汇合朝歌城内的兵马以及冀州兵马,倒也不是不能打,但打了一样损失不小,万一打了败仗,结果更糟。
闻仲也没辙,他能在北海用法术,甚至用法术找跑路的纣王,但不能将法术用在人族内战之中。
至少封神大劫之前不行。
如果只是损修为或是自身道行,为了大商社稷他倒也不怕,可损的还有大商气运。
老臣商容佝偻着背,颤巍巍上前,拜服在地:“陛下,同意盟约,赏土方所需吧……”
商容一心想平平安安过好后半生,可现在容不得他平安。
国家大事,需要有人定夺。
开口同意这大商前所未有的耻辱性盟约,定要背负一世骂名,可他还是这么做了。
他夺过权,甚至仗着威望把持朝政,但他真的是个忠臣,有担当的忠臣。
“就由老臣担当缔结盟约的使节,往土方一行。”
一句话毕,仿佛苍老了十岁。
骂名背定了,但能换得大商社稷稳固,让朝歌百姓不再居于惶恐之中,让周遭城池不再有覆灭之险,让纣王有足够时间肃清诸侯,也值了。
而且纣王肯定会记下他的功劳,后半生只要不作死,算是彻底安全了。
众臣看向商容,一时间感触良多。
造成这种局面,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过失,除了子受因为演义误判外,朝中文武,包括鲁雄、闻仲这些精明的老臣,没有一人没想过土方会突然南下。
大商真的太久没遭遇过边患,失去了警惕之心。
众人等待子受的回答,只要一点头,就可以开始准备,以“赠”地,“赠”粮,“赠”兵器甲胄来换取盟约,换取土方退兵,的确是当下最好的办法。
子受看向商容,觉得这个老头有些可爱,他缓缓点头:
“朕亲去。”
……
第81章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陛下,不可啊!”
“不可置一国之君于安危旦夕之间啊!”
“陛下,大商不可以没有陛下啊!”
群臣劝阻,纣王亲自结盟,还声称一个人不带。
这也太危险了,万一被一刀砍了,或是那蛮夷不尊盟约,直接擒了,狮子大开口索要更多利益,又当如何?
蛮夷可不会顾及道义啊!
“朕为始皇帝,还惧怕区区部落首领不成?”
子受不退半步。
群臣又劝了一遍,还是没用,也只得如此。
纣王封禅本就引人不满,刚封禅自称功劳盖过三皇五帝,就向蛮夷妥协结盟,太荒谬。
亲自结盟多少能显出几分胆气,算是最后一块遮羞布。
崇侯虎若有所思。
既然已经猜到土方南下都是纣王的计谋,那么现在的结盟,不可能是单纯的结盟。
冒险亲去,一定别有用意。
会是什么呢?
崇侯虎觉得以纣王的英明神武,肯定不会同意盟约,既然不是要和,那很简单,战。
他灵光一现!
结盟那日必有大事发生!
得提前做好准备。
……
朝歌城外,淇水河畔。
天气晴朗,芦苇遍布。
十万土方将士黑压压一片,头发打结成许多小辫,脸上以兽血画着图案,身上满是骨制饰品。
远远看着都仿佛能嗅到一股羊膻味。
骑兵的冲锋,从来都不是笑话,轻骑兵冲锋虽然没有重骑兵冲锋来的人尽皆知,但也不是此时未着重甲,没有对骑军阵的商军步兵能抵挡。
简单来说,一匹成马体重超过五百公斤,均速能达到三十公里每小时,冲锋则高达五十公里每小时,常见的摩托车重量仅一百多公斤,速度大致与马速相同。
让步兵举盾站在平地上,对面四五辆摩托车冲过来,怎么挡?
那些专门冲阵的冲击骑,不要命发起自杀式冲锋,就能将队伍冲的大乱。
在十万土方骑兵中,有一白色帐篷,绵延有几间屋子大小。
门帘以厚羊皮毡缝制,大帐里香味扑鼻,乌鞮侯头戴玉石宝冠,面容黝黑,穿着兽皮大衣半露着膀子,面前有一只烤羊羔。
“首领,纣王在淇水河畔,请求结盟。”一个土方士兵走进,半跪在地道。
乌鞮侯用匕首割了一块上好羊羔肉,在他眼中,纣王就如同这只烤羊羔,任他宰割。
一口咬下,沾染着油渍的手……
粮食?土方不缺。
去抢就是,难道还跟商人讲什么道义?
朝歌城坚墙厚攻不下来,可又有几座如朝歌一般的城池?
小村落全是他们的口粮来源,骑兵来如影去如风,临近城池的守将想带兵围剿都做不到。
不过乌鞮侯很有分寸,没有让族人放开手大肆劫掠。
他需要大商的长期进贡,而不是一两日的温饱,如果因大肆劫掠把商人逼急了,反而不美。
那姬鲜当真有些能耐,能看出诸侯与纣王的不合,土方趁机南下,反而成了第三方得益者。
乌鞮侯淡淡问道:“那纣王是要送妻子,还是要进贡?”
土方小兵道:“进贡,缔结盟约。”
乌鞮侯又问道:“何人为使?”
“纣王亲至。”
乌鞮侯惊疑一声,笑道:“颇有些胆气,他带了几人?”
“一人。”
“一个人?”
乌鞮侯手里的匕首猛地插入羊羔之中,插的极深,双眼微眯,道:“纣王如此,我也不能弱了气势,自当亲往,不带一人。”
乌鞮侯撩开门帘,骑上白马,便往会盟之地行去。
子受也正牵着马慢悠悠的走去。
土方将士看着这高矮差距,不由得心里暗笑,堂堂大商之主,为了表示自己的势弱,连马都不敢骑。
朝歌城中也都得了消息,守军汇聚在南门。
他们看着会盟的一幕,看着牵马而行的纣王,很是揪心,心底无比渴望冲出去杀一阵。
子受很淡定,又不会骑马,还能有什么办法?
不牵着难道扛着?
两人相遇了。
“土方首领乌鞮侯见过商王。”
乌鞮侯的话语听起来还有些礼貌,但样子却狂的没边。
马都没下,根本没拿正眼相看。
子受没回话。
他在纠结称谓,是喊土方首领还是直呼其名?
怎么喊都觉得有点奇怪。
乌鞮侯见状下马,纣王懦弱如此,一声不吭,大气都不敢出,这样的人,也就凭着先祖荫护,才能坐拥中原大地。
不禁更加瞧不起。
他又想起姬鲜所说纣王的一系列荒诞行为,在心里一阵嗤笑。
封禅?
管你是皇是帝,今天都得乖乖给老子签下进贡盟约!
乌鞮侯占据主动,翻身下马,仰着头,鼻子翘的老高,微微后仰:“商王可有带盟约?”
“这是自然。”
子受拿出一方锦帛,上面按照土方的要求,写下了每年赠送土方、帮助盟友过冬的物资数额。
乌鞮侯不认字儿,但大致形状还是能看懂,琢磨了半天,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
随后他道:“商王慷慨,感激不尽,既已有盟约,这便按照我等习俗,斩白马为誓,天地为鉴!”
乌鞮侯笑着抽出腰刀,对着身边的白马一捅,以碗接住马血,一饮而尽。
随后,他看向子受身边的白马。
喝血?
下不了口。
马首在子受身上蹭了蹭。
别说喝血了,这匹马是和龙吉一起骑过的,都不舍得杀。
子受拿着盟约,沉声道:“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朕行封禅之礼,当知天下之大义,应混为一,昔有夏、虞,今有强商……”
乌鞮侯不屑,强商?这时候还逞强死要面子!
子受继续道:“虽有盟约,然土方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朕当将义兵诛之,斩首悬头于槁市之间,以示万里……”
“明犯强商者,虽远必诛!”
嘶啦一声,一阵怪力将锦帛撕毁。
乌鞮侯皱眉:“你敢背盟?我这便带领大军……”
子受默然不语,趁机太阿剑出鞘,一剑斩首。
背盟?违背道义?
我昏君啊!
背个盟怎么了?违背道义又怎么了?
天地为鉴?
我不信这个的。
……
第82章 必诛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作战,成功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
澶渊之盟被宋儒吹爆,认为是一种胜利,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朝歌之盟……
这盟不能结,结了要出事,那些忠心梗梗的大臣们肯定会对结盟的负面影响闭口不谈,反而大肆宣扬朝歌之盟既能积蓄力量,又能促进和平。
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子受果断背盟。
单方面背弃盟约肯定要挨骂,更过分的是结盟的时候直接把对方首领给砍了,天理何在?道义何在?
子受是不信这些,但耐不住别人信,出宫采买必被指指点点。
这个时候,无论是土方骑兵还是城内城外的商军,都呆呆看着乌鞮侯的无头身躯无力倒下。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带领土方崛起,逼迫商王就范的乌鞮侯,就这么死在……结盟之中?
这……纣王怎能做出这种事情?
已经斩白马起誓,他就不怕遭天谴吗?
每个土方军士,脑海都呆呆的升起这个念头,一时间竟不知该干什么。
哪怕崇侯虎早有准备,猜到结盟之中纣王可能突然发难,撕毁盟约,然后趁着土方骑兵没有足够的冲锋距离,进行拼死一搏。
但他完全没想到,纣王敢直接把土方首领给杀了。
无信者,暴也,背盟还有得说道说道,直接杀人……
崇侯虎知道,杀了乌鞮侯,商军胜算大增,但纣王也洗不白了,昏庸至极,不讲道义。
他万万没想到,纣王敢为了大商社稷,敢为了不让百官将士受辱,而背负难以洗刷的骂名。
他知道纣王忍辱负重,可诸侯不知,诸侯领地中的百姓不知。
崇侯虎此刻动作也完全停顿住了,心旌动摇的看着眼前一幕。
果然,一切都是纣王的计划,连逃跑的方式都安排好了,杀了乌鞮侯之后立即上马,爬伏在马背上,减少被箭矢射中的可能,尽快回到己方阵中。
风声缭乱,吹的子受有些睁不开眼,果然还是得找时间练练骑术,虽是勉强上了马,但他真的不会骑,只能尽力抓住马鬃,有种随时都要掉下去的感觉,心惊胆战。
这样子在众人眼里看来一定很狼狈,也算是件好事。
乌鞮侯之死所带来的停顿,似乎很长,又似乎很短。
很快,每个土方将士的喉咙中,便爆发出撕心裂肺的怒吼。
乌黎单臂高举,十万土方骑兵全都怒吼着冲向纣王,要杀了他为首领报仇,要将乌鞮侯的……无头尸体带回。
没办法,乌鞮侯的头颅被子受顺脚踢进淇河,大概率找不着。
土方骑兵开始动了!
崇侯虎猛地惊醒,他也得行动了!
“此陛下之计也,我等速速支援陛下,歼灭土方!”
崇侯虎大吼道,闻仲迅速指挥御林军与近卫出动。
晁雷、晁田领着一百马尾上拴着树枝、芦苇的御林军,往来奔跑,冲起漫天尘土。
这是崇侯虎前夜将纣王心思告诉闻仲后,闻仲所设计出来以防万一的计策。
树枝与芦苇在地面上划拉,冲起漫天烟尘,土方难以摸清虚实,本在冲锋的骑兵们,略有停顿,卧槽,对面有这么多人?
疑兵之计,奏效!
闻仲也没想到,纣王竟然愿意为大商社稷,为不辱先祖,做到这种地步。
“杀!”
这才是自己的夫君!
黄贵妃早已披挂上阵,心中暗喜。
她策马走到阵列前,目光横扫士兵,英姿飒爽:“将士们,蛮夷前来,要抢我们的妻女,杀我们的家人,陛下英武斩杀敌酋,尔等可愿随我上阵,为陛下而战,为大商而战,杀败土方,建功立业!”
士兵纷纷应着,呼声震天:“愿为大商而战!”
只守不攻,看着土方分出游骑劫掠村镇,却什么都做不了,憋屈了这么久,早想打一仗了!
虽然过程有些难以启齿,令人羞愧,但敌首身死可是难得的战机!
黄贵妃点头:“此战关乎我大商社稷,你们每个人都是监军,身边如有人临阵脱逃,立斩无赦!谁敢后退,无论本宫或是大将,一概斩之!”
此言一出,具是闭息不语。
随后,又大喊道:“死战不退!死战不退!”
商军与土方猛的冲在一起,杀声四起。
接应纣王的晁雷等人接近白马后,猛地发现马上没人。
再一看,纣王已经一人一剑入了自家主力阵中,不断斩杀着土方士兵。
我等如之奈何?随陛下冲阵!
两军交战,纷飞的鲜血如雨而下,马蹄声,喊杀声,撞击声,刀刃入肉的闷响……
一切充斥在整个战场。
短暂的交战后,双方的士兵都显出了慌乱和恐怖,但商军文武与士兵汇合后,有着更多将领,且有纣王为中心,很快便将乱了阵脚的士兵重新组织起来,卷席着向对方杀去。
反观土方就没这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