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受神色凝重起来,道:“朕……教子无方啊!监国之选,既然是朕选的,一切后果,就由朕来承担!”
“陛下不可!”
杨任接着再道:“群臣相劝,二皇子竟不申辩,更称有皇后与苏娘娘支持,乖张至斯,臣诚为天下痛之!”
子受听着,却终于坐不住了。
妙啊!
原来是妲己支持。
他这一离开朝歌,妲己也开始行动了!
难怪之前妲己一直没有动静,原来是因为自己一直在皇宫里!
在别人眼里,自己是个“圣明的君王”,妲己自然也这么看,即使有心,也害怕被看出端倪,而有所收敛。
只有在自己不在朝歌的时候,才能搞小动作。
“此事当真?”子受握紧了拳头,看似怒气上涌,实则激动万分。
“臣岂敢欺君?”杨任长身而拜:“陛下命人一查就知道了,与臣同行的崇大人,也曾劝阻一二。”
“只是二皇子乖张,不肯分辨,臣常窃心恨之!”
“二皇子乖张,行事逆而不知自知,率性而为,不知自省,其罪深重,臣窃以为陛下当重责之!”
子受听着,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
因为他只能够通过不断变化的表情,来掩饰脸上的喜色。
干得漂亮!
连崇应彪这种混人都劝阻,不敢随着殷洪掺和,就知道殷洪干了些什么破事了。
好一阵子,平复下心情后,子受看着张越,语气不带着一丝温度:“那洪儿的第三宗罪是何?”
会说话就多说点,好让朕高兴高兴!
杨任脸上的神色,变得更加严肃:
“其罪三:身为陛下之子,拦监国重权,承社稷之重,不思祖宗之业,继万世之功,为民谋利,反而与民相逆,臣窃为天下痛之!”
这一刻,杨任又展出了大喷子神采,慷慨激昂的大声陈词:“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二皇子身为社稷栋梁,不思顺天应人,与民相逆,臣窃以为其罪大焉!”
子受看着杨任的模样,心里乐坏了。
他一路走上现在,频频受阻,大多就是因为“顺应民意”,酒池也好,肉林也好,都是为民生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了民心。
殷洪干得好啊!直接与民相逆,背叛了人民!
子受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头。
哪怕不是他干的,殷洪而是他的儿子,也是他亲手选出来的监国人选。
殷洪的行为,就代表着他。
就算大臣们疯狂帮他洗地,说这一切全是殷洪的责任,他多多少少,总是会受人非议。
因为这一次,是直接和人们对着干,直接涉及到了人民的利益。
可昏庸值来的这么容易?
子受被搞怕了,不禁又怀疑起来。
但内心深处,依然是激动无比。
心底狂笑一阵后,子受反应了过来。
也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以免出什么意外,还是多问问比较好,与民相逆到底是怎么个逆法。
他望着杨任,问道:“洪儿为何与民相逆?”
他甚至有些忍不住问着杨任:“卿可不能为了让洪儿脱罪,减免刑罚,拿话诳朕!”
至于刑罚?也就口头上说说,殷洪要真干的一手漂亮活儿,那没得说,空悬多年的太子之位,就是你的了!
“臣岂敢欺瞒陛下?”杨任适时的从怀中取出奏疏,呈在手上:“此乃群臣所写,署有万民姓名的奏疏!”
子受连忙起身走到张越面前,接过那奏疏,借着灯光摊开一看。
这把稳了。
说是奏疏有些不太恰当,用万名书来形容更贴切些。
里头有着多名老百姓的签名,内容小到渡河修路,大到律法政令,是百姓们对朝廷提出的个人看法、建议。
大多体现着民意。
子受知道万民书,历史小说的主角装逼,往往少不了万民书。
万民书一揣,万民伞一撑,哪怕一介白身,也敢直接对着六部尚书、左右丞相、皇帝老子喷口水,猛怼一番。
因为这就是民意。
最著名的万民书,要数康有为、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光绪帝,懂得都懂,不用深入说明,足见朝廷形象。
后来万民书也多用在贪官污吏、千古奇冤之上,总之,万民书一出,就说明这个朝廷有问题啦!
这一刻,子受内心中生出丝丝欣慰之情。
来了,拳打鸿钧脚踢三清的日子,终于快来了!
这封万民书,大事小事都有。
什么这里的山要开条路,那里的河要搭座桥,这条律法不合理,那个政令要调整……
拆城墙其实也是违逆民意,哪里的人民会乐于见到保护自己家园的城墙被拆除?
殷洪拆除的时候,可是受了大阻挠,甚至有人直接躺在城墙下,用血肉之躯阻止工人拆除,最后还动用了暴力强拆。
好儿子,好儿子……
子受思考再三,决定不过多插手,以免自己弄巧成拙,放开了让殷洪去造就稳了。
他在纸上写上民意二字,然后打了个叉,审视良久,言简意赅觉得没什么被曲解的机会,又表达了无声支持后,才封好,对着杨任道:
“杨爱卿,朕已经知道了,这就是朕的意思,现在就派快马回朝歌,定要治一治这逆子!”
第604章 商人的骨头,是硬的
快马将子受的“旨意”带回朝歌。
杨任也消停了,不喷了。
子受借口其上奏有功,顺手封了个将军之职。
御史大夫领将军之职,很合理吧?
这个杨任,不通军事又爱喷人,到时候插手战事,又菜又爱瞎指挥,够闻仲、鲁雄喝一壶。
杨任确实从未上过战场,不通战阵,不晓练兵,武艺稀松甚至打不过自家管家,但他没推辞一二,就接受了。
早在朝歌文武交替招贤时,他就知道有这一天。
不会,还不能学吗?
也没有人是天生将才,乱世之中,以御史一文职,救不了大商,但名将可以!
他杨任,今日就要借着这个机会,投笔从戎!
屏退众人,子受独自归营。
甚至连守着大帐的卫士,都被他以帝王之气给强行赶走了。
朕托梁换柱力拽九牛,需要你保护?
接下来,就是阻拦老太师夜袭周营。
早上扯皮半天,虽是答应了,只是应付一二。
子受哪能真让闻仲去袭营?周人不讲武德,就会摇人,一个不慎,自己赔进去了。
缩在雄关要塞里苟着多好?
原地飞升,打穿天道,就在明天!
自从商周战起,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嘛!
就算前线无事发生,也有后方的殷洪在搞事!
殷洪施政,可是在违逆民意!
万民书都上了!
什么是民意啊?直接涉及到昏庸值的东西!
子受心里美汁汁的,清点了一下,没落下物件。
换上便服,偷偷摸摸,出了营。
再见了您嘞!
这些年学骑马没白学,子受偷偷摸摸上马出营,径直离开汜水关。
没想到吧,朕直接跑路了!
汜水关里费仲、尤浑二人为左右军师,加上不通战事瞎逼逼的杨任,以及莫名其妙跑路的皇帝,闻仲肯定没有袭营的心思了。
固守!
保住命!
可别上封神榜啊!
子受一路,日夜兼程,往朝歌赶。
殷洪在后方拆城墙的兴起,咱这个当爹的,可不能差啊!
顺手把长城也拆了!
今日拆城墙,明日拆长城!
当年土方南下被长城堵在家里关门打狗一锅端,筑长城没赚着昏庸值,还赔进去不少,今年给他拆了,总能赚到!
昏君怎么当?爹好好教你!
但,子受不认路。
出了汜水关,就一直走,走到大白天,琢磨着不太行,得找个人问路。
寻了一阵,正好瞅见一个老妪,打马上前。
老妇人之前被抓,正在回朝歌的路上,打算回去老老实实卖无心菜,也不拓展商路了。
冷不丁被喊住,吓了一跳,生怕是商军追来。
早前就是这样,那汜水关守将明明盘问好了,放她离去,却又派人追来,硬是给他抓了回去。
“大娘……”
刚开口,子受觉得不对劲。
我太礼貌了!
就算现在换了便服隐藏身份,别人不知道他是纣王,也得展露一身纨绔气质才行!
万一日后问路的事情暴露了怎么办?
平头老百姓,目前都以见着纣王为荣,能够对话,肯定觉得是莫大荣耀,肯定恨不得全村人都知道。
如果现在礼貌问路,老妇人以后知道面前的是纣王,肯定更加激动,以此为谈资。
看呐!纣王找老身问路了!而且有礼有节!
老头儿老太太本就是嘴碎的群体,这一来二去的,天下都知道了。
彬彬有礼?敬贤礼士?尊老爱幼?
不管是啥,肯定是正面词汇,都不行!
子受打马退回去,又猛地拍马,马受激一惊,从老妇人身侧掠过,险些将其带倒。
他这才满意,再度回转过来,扬着鞘中长剑,学着崇应彪的语气,趾高气扬的问道:
“往朝歌怎么走?”
老妇人被吓着了,这是哪路的疯汉?
但剑在眼前,魂不附体,生怕这汉子一时气不顺,拔剑杀人。
她战战兢兢,说不出话。
“朕……咳,真是的,老子在问你朝歌怎么走,你这老妇怎得不言不语!我这剑,可是有些时日没见过血了!”
子受一番精心措辞,盛气凌人。
老妇人这时候,也缓过劲来。
一边害怕,一边在心里暗自打量。
这人器宇轩昂,不像普通人,应当是贵族名家,或是朝中官员。
而现在,商周之间,正在打仗。
对方是从汜水关的方向而来,又如此粗豪跋扈,很可能是一名将领。
但……问题来了。
若是我大商将领,怎么会不认识去朝歌的路?
而且老妇也不是没见过大商将领,汜水关的几个守将,她都见过,像那个抓她入牢的将军,虽然过分了一些,谨慎了一些,但并没有冒犯之举。
就连那车无心菜,也是丝毫未动。
我大商,绝无如此将领!
那么,真相就很简单了。
是周人的将领!
那些周人将领,上了月旦评,一个个生得玄异,允文允武,肯定自负能耐,嚣张骄纵!
正合了眼前这人的模样!
老妇很快就将一切串起来了,有周人将领,便衣为民,偷渡汜水关!
想要摸清朝歌位置!
太可怕了!
若是给他知晓,即使不为周军带路,恐怕也能凭一身武艺,造成些许麻烦,或是偷入后宫,或是暗杀朝中大臣,甚至是监国的皇子!
老妇人忘不了。
那年百工暴动,淇水大刑。
纣王为大商百姓立骨!商人的骨头是硬的,无论何时都不需要跪下,哪怕是流民,膝盖骨也不会着地!
商人的骨头,是硬的!
哪怕她只是个卖无心菜,甚至还曾反对过纣王政令,无甚见识的老妇人!
老妇心下一横,面上陪着笑,无比卑微的指着一边,道:“大人,往这边,一直走,就是朝歌!”
“谅你也不敢骗我!”
子受冷哼一声,表情狰狞桀骜,打马又走了。
老妇人见着远去的身影,直到确定再也见不着人,才全身无力瘫倒在地,大喘气。
这个时代,小民不敢以下欺上,敢骗贵族?那就杀你全家咯!
“老身……妇道人家,不会投军,一年赚得几个钱,都想掖着藏着,偷点税,漏上几分。”
“但……指个错路,乱周将视听,还是可以的。”
……
汜水关里,费仲、尤浑自恃得纣王宠幸,前来五五分账,顺便解释解释贪污受贿的是哪些钱,什么该贪,什么不该,奸臣比忠臣更清楚。
两人正巧发现营帐,是特么空的,登时急的魂不附体。
陛下走了,便走了,他们无所谓的,可是要带着他们一起走啊!
不然留在军中,担着个左右军师之衔,还有贪污受贿的罪名,得被军中将领活剐咯!
而且他们还是纣王失踪第一发现人,被闻太师知道了,要吃鞭子的!
“老臣闻仲,请求参见陛下!”
这时,帐外传来声音,费尤二人眼前一黑,相互搀扶着,才不至于摔个屁股墩儿。
第605章 他们怎么穿着周军的盔甲?
尤浑这东西是没什么用了,还得靠自己。
费仲这么想着,强自镇定下来,出了营。
“陛下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
“你以为你是娘娘啊?想什么时候暖……入帐就什么时候入帐?”
费仲扬着声音,理直气壮。
尤浑也是应和着,狐假虎威:“就是!就是!”
闻仲:?
他缓缓掏出金鞭。
费尤二人一个激灵,这是老太师啊!
“呵呵哈哈哈!!!”
两人抱作一团,挡在营门口:“老太师,这是朝歌的新戏曲!”
“杨二郎和无心菜大家不是都听厌了吗?我就寻思着,让陛下再想一个新曲儿……”
“是是是!”
尤浑点头如捣蒜:“老太师,要不我给您唱一段?”
眼见着两人又要闹腾,跳跳唱唱堵在门口,闻仲也懒得扯皮,直接打开眉心一眼,放出数寸白光。
费尤两人就见着自己胸口处,有一抹黑影,砰砰跳。
“你二人的心,黑的啊!”
啪啪,一鞭子下去打傻俩,两人相互捂着臀部,跌坐在地。
“陛下,老臣进来了!”
撩开营帐,里头空空如也。
床榻上有个草人,被子都没盖上,一点掩饰都不加。
闻仲不动声色出了营帐,门口费尤二人抱着头各自蹲在两边,不敢起身。
纣王肯定是自己溜走的,英明神武一代圣主,不可能被这种小人霍乱视听。
但并不妨碍,闻仲抄起鞭子又给这两人一人一下,心里舒服多了。
离了营帐,他连忙招来崇应彪:
“陛下……”
呃,话到一半,闻仲斟酌用词。
说陛下临阵脱逃了?
不可能,陛下一定另有安排。
“陛下已有妙计对付周军,你速速率领玄鸟卫,支援陛下!”
崇应彪立即一肃,刚来就有任务了:“敢问老太师,陛下何在?”
“陛下……”闻仲三眼一眯,掐指一算:“陛下隐去了行踪,往西边去了,你率玄鸟卫追上便可。”
“是!”
崇应彪领命退下,心中一片火热。
听老太师的意思,陛下已有破敌妙计!
其实他一点都不担心周军,就担心自己能不能捞着功劳。
月旦评霍乱视听,帮助张桂芳立了大功,但那是战忽局六处,师延带人散布的消息,战忽局五处分属对内散布假消息,终究没有什么正面作用。
到底还是得做点玄鸟卫应该做的事情,归入战忽局后,情报工作要做好,砍人也得砍!
“西边……”
崇应彪琢磨着,西边可不就是周军所在。
他带着玄鸟卫,先从东面出了汜水关,没有人出关,陛下肯定是从东面离开,再到西面去的。
具体怎么做,他也不知道,跟随陛下的脚步就行了,陛下英明神武神机妙算,这不就相当于白捡的功劳吗?
走了没多久,碰上了一个老妇人。
崇应彪觉得这个妇人面熟,上前直接拦下,趾高气扬:“沿路可见着一个人?”
他伸手横竖比划了一下,这么宽,这么长,大概就这样了。
“有!有!有!”
老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