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少死些人就少死些,急什么?
鲁雄却是不依不饶,继续询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明年可以出兵了?”
呃……
子受沉吟片刻,敷衍道:“若不出意外,明年应是可以。”
鲁雄听闻,皱着眉头,道:“陛下对万国宣战,本就应该以胜仗打出国威,又怎能怯战?臣等为了大商,何惜一死?”
子受苦笑道:“是是是,鲁老将军说的是,明年若无大事,肯定可以出兵。”
拖到明年一月,又是一个结算期,两个结算期的大额昏庸值在手,应该也能做些事情了,明年开战倒也不是不行。
“好!”鲁雄搓了搓手,道:“只是明年若是出兵征讨,可否交由臣领军征讨西岐?朝歌与西岐路途遥远,行军困难,臣虽不才,行军经验却还算丰富,定能担下重任。”
子受听明白了,鲁雄是来请战的。
他也不急,取出了一份舆图,道:“西岐为我大商首敌,虽路途遥远,但西面关卡众多,出兵的地方也是极多,多种多样,临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潼关……”
“每道关卡,都是一条出兵之路,甚至可以多路进军,一路大军佯动于界牌关,牵制西岐主力,大军却出穿云关进攻西岐,打他个措手不及。”
“甚至还可以防守反击,窦荣乃良将,扼守汜水关,坚守不出,姬发想做诸侯之首,周军同样急,必须拿出战绩,情急则容易生乱,则有机可趁。”
“若能挫伤周军士气,继而一鼓作气拿下西岐,如此天下诸侯为之胆寒,天下可定,大商可兴。”
听了子受的分析,鲁雄哈哈大笑道:“我还道是陛下怯战,不想陛下看得明明白白,西岐乃我大商唯一的敌人,西岐定则天下定,看来陛下早已有安排,这可是一统天下的大计啊!”
子受又道:“鲁将军可先退下整军,待出兵讨伐西岐之时,可再在大殿之中教朕用兵。”
鲁雄点了点头道:“也好,大军出征,定要提前准备,臣便先去了。”
说着,他就拖着费仲走出殿外。
子受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苦笑着摇了摇头。
没错,他刚才所说的,就是大商统天下的大方向。
是他和后宫妃子这阵子在床上讨论出来的,那几个妃子一个个献策献计比谁都勤。
可惜,这都是理想情况,不是子受悲观,而是事实就是大商压根打不过有仙人相助的周军。
哪有那么简单啊?
在封神原著之中,大商一共进行了七次西征。
第一次,晁田、晁雷两兄弟西征,吃了败仗就投降了。
第二次,张桂芳西征,连败西岐数员大将,逼得姜子牙高挂免战牌,然后姜子牙上昆仑山求援,张桂芳被数十骑围攻,从清晨杀到傍晚,自杀了。
第三次,鲁雄西征,打得姜子牙不敢和他斗兵,后来在岐山避暑的时候,被姜子牙招来风雪,连着大军一块儿冻没了。
第四次,闻太师西征,都把姜子牙打死了,结果复活的姜子牙不仅得到版本加强,还找人把闻仲反杀了。
第五次,邓九公西征,土行孙睡服了邓婵玉,邓婵玉说服了自家老爹投降归周。
第六次,苏护伐西岐,好家伙,这个打都不打,要不是部将拦着直接就投了。
第七次,张山伐西岐,支撑了很长时间,最终周军偷袭大营,没了。
三十六路人马,七次西征,比诸葛亮北伐还多出两次。
其中的第二、三、四、五次西征,更是占尽前期优势。
可为什么还是输了呢?
因为姜子牙喊人了啊!
当然,闻仲也喊了人,截教也助了商,可还是没打过阐教和西岐联手。
子受很清楚,就当前大商的情况,虽然比原著好很多,可依然不够看。
就比如连年增产的粮食,看起来很厉害,但没用啊!
阐教的韩毒龙、薛恶虎手上有个法宝粮筒,里头的粮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西岐随便爆兵!
若是按现在这样的情况,直接西征,结局依旧是鹿台自焚。
所以子受将主意打在了昏庸值身上,已经高达四位数的昏庸值,才能给他提供翻盘机会。
不然就这么去刚圣人逆大劫,也太不靠谱了。
第496章 姬昌啊,你说说这西岐该怎么打
帝辛十一年,十二月。
子受前往羑里探望姬昌。
姬昌农民打扮,手拿农具,正在耕地,一副老实人模样。
子受问道:“姬老头,大冬天的,你也种地?”
姬昌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他剪了短发,身上穿的依然是长袖,但却不是宽袍大袖,这样的打扮,干净利落,十分方便种田。
他拱手道:“陛下,臣在冬种。”
子受觉得奇怪,这还是他第一次见着有人冬种:“种的什么?”
姬昌毕恭毕敬道:“自然是陛下所推广的小麦了。”
这小麦,确实不错,在去年的一波农具大发明之后,小麦粉的研磨就变得极为简单,更容易传播,随之也出现了各式小麦食物,馒头、包子、饺子、糕点……
决不能忽视华夏人民在吃方面的智慧。
这……是极好的,子受也嫌弃古代的食物,能多些各式食物,他自然举双手双脚赞成,不过他还是心有疑惑:“那为何要在冬天耕种?”
姬昌解释道:“陛下虽然知道水稻与麦子的收成高于粟米,却不知道这小麦还分为春小麦与冬小麦。”
“臣种的,便是这冬小麦,冬小麦在冬至前后种下,待到夏四月便可收获,而粟米五月播种,到秋九月收获,这一冬一夏,刚好一个循环,如此一来,一年之中,便有了两次收成,耕种的时间虽然比以往长,但收获更多,只需稍稍勤劳一些,便不会有肚饿之忧,甚至还有余粮,无论是存是卖,农人们的生活都会好过不少。”
“至于水利,去岁已发明出桔槔,只要多造些桔槔,即便土地距离沟渠甚远,也不用担心水利问题,一年两次收获,并非难事!”
子受嘴角抽了抽,姬昌还真是把种田大业进行到底啊,可他依旧不解:“土地肥力呢?冬时是农闲的日子,休耕以养地力,农人们以往最多也就种一些菽豆,若是种了冬小麦,土地肥力不够,即使一年两次收成,也比原来一次要少啊!”
他琢磨着,即使有了粪肥,土地肥力也不一定能支撑起一年两种吧?
如果强令农人种植冬小麦,不允许他们休养地力,只怕会引起农人们的不满,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这样透支肥力耕种,田地的地力很容易消耗殆尽,变得贫瘠,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出产越来越少,得不偿失。
莫非……这是姬昌的毒计,想要以此来毁坏大商的田地?
不对啊!这冬小麦是姬昌提出种植的,冤有头债有主,农人要恨,肯定也是恨姬昌。
难道……
姬昌也得了个昏君系统?
姬昌拊掌一笑:“陛下不必担心,昌躬耕多年,自有妙计,且看!”
他指着刚刚耕种的土地,子受定眼一看,慌了。
姬昌解释道:“臣将耕地分治成圳和垅,也就是田间小沟和隆起的田埂,圳宽一尺,深一尺,垅宽也是一尺,圳垅相间。”
“只需将种子播在圳底,高高拱起的垅便可护住种子,让不受风吹,可以保墒,而圳在更凹陷处,幼苗长在其中,也能得到和保持较多的水份,生长健壮。”
“在每次中耕锄草时,将垅上的土同草一起锄入圳中,培壅苗根,到了暑天,将垅上的土削平,圳垅相齐,这就使作物的根能扎得深,既可耐旱,也可抗风,防止倒伏,等到第二年耕作时,再变更过来,以原来的圳为垅,原来的垅为圳,使同一地块的土地沿圳垅轮换利用,以恢复地力。”
“再加上陛下所推广的粪肥以及各式新农具,即使一年中既有春耕又有冬种,也不会伤地理,平白增收无数。”
子受沉默了。
平白多出一份冬小麦的收成,还不伤地力,自然是件万人称颂的美事。
如此一来,姬昌的贤名就更加稳当了,实际上至今为止,姬昌已经在农业方面做出了多种贡献,无论是菜圃、农具还是现在的冬小麦,甚至足以让他的名声比肩其先祖后稷。
人们只要想到种田,就会想到姬昌,即使有人给他立个碑,也不意外。
而且姬昌算的很好,虽然大商的土地比西岐更多,粮食增收后获益更多的也是大商,可他身后有仙人。
有那法宝粮筒,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食,别说大商多出一个冬小麦的产量,就算亩产几十万,大商百姓全都站在稻谷上,在麦子里游泳,也不是什么问题。
反正姬昌他赚的是名声,最多就是让纣王也跟着赚一些。
子受却是被恶心到了。
姬昌这个人,恶心人向来有一手。
我要的是名声吗?你还我昏庸值!
子受神色一动,算了,今天特意跑过来,另有要事。
他出声询问道:“朕在图谋西征,你有何计策?”
对,这就是子受今天的主要目的,在讨伐西岐前,先问问姬昌该怎么打。
“陛下要……西征?”
姬昌愣住了,半天都没回过神,甚至有点怀疑人生。
“不错!朕欲明年年初派兵西征!”子受肯定的点了点头道:“诸侯心有不臣,朕已对万国宣战,每日便是心心念念想着西征讨伐不臣,如今已过去半年有余,粮草兵马皆足,朕自当派兵西征!”
“姬发之才,虽然十倍于朕,但朕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更有卿这样的古之圣贤。”
“可我大商在西边有雄关五座,朕一时半会儿,想不出该从何处出兵,防守反击十拿九稳,但不足以打出气势,无法扬我大商国威,西征虽然难,难如登天,但朕今日便登一次这天。”
“你对西岐知之甚祥,朕今日便是特意来询,不知以卿之见,该如何出兵呢?还请卿与朕一条西征之策。”
姬昌:“……”
他脑门上瞬间冷汗密布,这是何等荒谬的事情?
自古以来有这样的事吗?
他才是西岐名义上的老大啊!姬发称天子,也是代他这个老爹称天子!
这不就跟小偷要偷大户人家的东西,结果去问人家主人要怎么进屋子一样吗?
成汤征伐夏桀时,莫非也向夏桀问过路?
哪有这样的道理??
第497章 姬昌议西征
一阵惊诧之后,姬昌心里就只剩下惶恐。
在他立场上,纣王是小偷,要去主人家偷东西,反倒问及自己这个主人该怎么进屋,很不合常理,甚至有点莫名其妙。
可站在纣王的立场上,那就不一样了。
天下是大商之天下,诸侯不过是寄居在大商这座府邸中的门客,是商王赐下了屋子供给他们居住。
这样一来,就反过来了,诸侯不仅仅是小偷,还是堂而皇之窃据他人府邸的无耻之徒。
纣王此举,不正是为了占据道德制高点吗?
商军西征,不是我侵略你、欺负你,而是我在拿回我自己的东西!
和姬发伐纣要陈纣王十罪一样,出兵必须占据大义,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而这就是大商西征的名啊!
姬昌想着想着,不禁弱气了起来,我都老老实实种了这么多年地,又是发明农具又是改良耕种方法,不都是为了你大商好,你纣王戒备之心就这么严?一点都不放松警惕?你平时有朋友吗?
子受这边,则是极为严肃的看着姬昌。
他就等着姬昌的西征之策了,你说怎么打,咱们就怎么打,你说怎么出兵,咱们就怎么出兵。
“臣有些失态了。”
姬昌拱手表示歉意,微微定了定神,心中已有思量,道:“小儿姬发大逆不道,谎称天子,臣实是心痛至极,不才正有些许建议。”
子受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反正姬昌也不觉得纣王会采纳自己的建议,于是随口道:“西岐带甲三十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商军难以进攻,至于从五路关卡出兵,又只有强攻一途,且有南面诸侯、东鲁蛮夷为后顾之忧,更非上策。”
“因此西征大业,仍旧只有先从防守入手,臣思前想后,若想西征成功,只有让其懈怠,让他们觉得商军不会西征,然后出其不意,一举发起进攻。”
子受沉吟道:“不行,一味防守打不出我大商国威,就算是战败,朕也要站着败。”
姬昌摇头,道:“不,臣有一策,陛下可故意装病,让西岐觉得有机可乘,待其久攻不利,士气低迷懈怠之时,陛下可自领一军,亲上战阵,施展雷霆一击,如此必然士气大涨,趁势一攻,即便不能一战而定,也能打出大商国威。”
说是这么说,姬昌却根本不觉得周军会久攻不利。
子受思来想去,诈病好像很不错。
首先可以不理朝政,其次,可以天天呆在后宫,再者,不会有臣子前来叨扰碍事。
而且,还不会出现南征鄂顺时的状况,打着打着就成了大胜。
打西岐如果出现大胜,可就麻烦了,姜子牙肯定会刻意搞事情,喊来七八个仙人大汉围攻,那才叫真的兵败如山倒。
于是乎,子受点了点头道:“不错,装病实乃妙计,不过朕认为,想要让西岐军将懈怠,只是装病还不够,还需要自墨。”
“自墨?”
“不错,自墨,污名加身,方才能让西岐军将真正的懈怠啊!”
子受打得一手好算盘,这岂不是光明正大的赚昏庸值?
和朝臣商议之后,还能让他们一起帮忙,这样,那群兢兢业业保君报国的可爱臣子,就不会来添乱了!
子受看着姬昌,面露感激之色,道:“不管西岐军将能否识破,此策都值得一试,更何况战场之上局势千变万化,真正是胜是败,还得看领军之将,西征势在必行!”
“???”
如果姬昌知道问号是什么的话,一定满脑子都是。
他就随口一说,纣王怎么就真信了呢?
古往今来,还有听取敌人计策的君王?
他也不知道说啥是好,只得拜下道:“臣必定竭心尽力,庶竭驽钝,只愿陛下完成西征大业!”
“何必跟朕客气?快起来!”子受将姬昌扶起,扶到一半发现姬昌衣服上全是泥泞,很是嫌弃,便松开了手。
由于子受半道抽开手,姬昌没了借力的地方,险些一个趔趄栽倒在地,模样很是狼狈。
姬昌好半天才站稳,尴尬道:“陛下……陛下尽管放心西征,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子受道:“眼下已是年末,不宜出兵,明年初西征最好,冬春交替之际,朕装起病来,也更为合理,别人都会以为朕是季节更替之下,偶感风寒,再者,自污一事上,也得多做打算。”
“此举纵然骗不过西岐军将,应当也能骗过大多数诸侯。”
姬昌只觉得云里雾里,要不是为了骗过西岐军将方便西征,你刻意装病,刻意自污干什么?有毛病?
骗过其他诸侯有什么用?难不成掉转兵马去征讨别人?
姬昌除了疑惑,还是疑惑。
“罢了罢了。”子受摆手道:“今日得卿之计,西岐可定,朕甚是欣喜,当满饮一杯!”
说着,就遣人拿来了一盘青梅,一壶果酒。
“这……多谢陛下款待!”姬昌哂笑一声,端起面前的酒爵呷了一口,在羑里被囚禁了近五年,能吃饱还是因为自己种了菜,怎么可能有酒喝?
这酒味,当真睽违已久。
“呵呵……等你回到了西岐,只怕天天有美酒款待。”
子受同样举起酒杯浅酌了一口,莞尔笑道,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