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第170章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70章

小说: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容倒是没有拒绝,反而有几分期待,这可是宝贝女儿亲自给自己织的衣服。
  他接过衣服,毛茸茸软乎乎,从未见过,似乎和鬼侯等北方部族首领身上穿着的皮毛有些相似。
  管他呢,先试试,商容脱下外衣,商青君替其将羊毛衣套上。
  “咯咯……”商青君不禁笑起来,给商容套上羊毛衣后,废了好大劲才把胡子扯到外头来。
  “诶,轻些……轻些……”
  商容憋住没有喊疼,倒是别有一番父女之间其乐融融的景象。
  他忽然觉得身上有些不对劲,初一开始,觉得衣服有些紧,没有往日那么宽松,可习惯后,竟觉得十分舒服。
  商青君问道:“父亲,可还觉得体寒?”
  商容沉默半晌,道:“未有。”
  丞相府自然烧得起木炭与石涅,但商容不可能不出门,一出门,便会受寒。
  但这羊毛衣穿在身上,便不觉得寒冷,更神奇的是,丝毫不影响活动,似乎感觉比大衣还方便一些。
  倒是没有穿着毛衣的下裳,在对比之下有一种凉凉的感觉。
  “……”商容起身,走了几步,走到屋外,在屋外感触更深,上暖下凉,这衣服的奇妙可见一斑。
  他看了眼紧跟而来的商青君,问道:“这是何衣物?”
  商青君道:“父亲,此物名为毛衣,以羊毛织成,妇联之中的女子皆会织造。”
  毛衣?商容回忆了一番,似乎在奏疏里看到过,但当时并没有重视。
  他身上暖暖的,心上也暖暖的,试探着问道:“青君,毛衣造价几何?”
  “不贵。”商青君含笑道:“不足百文,前些日子里蜀王赠与高将军一部蚕丛纺织机,熟练女工用此纺织一日便能纺线无数,所需要的不过是织造。”
  商容目瞪口呆,要变天了!
  首先便是价格低廉。
  这种能够御寒的神物,成本低廉不足百文,即使要从中牟利,最多也卖不到两百文,即便是朝歌之外的苦难百姓,也可以用的起。
  现在人们最容易染上的疾病,便是风寒,虽说取暖用的木炭和石涅都便宜,但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冬日里很难外出。
  可若是人人都穿着一件毛衣,便是出门在外,也不必担心风寒。
  这将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这意味着将士能在冬日行军,粮秣能在冬日运输,商队能在冬日穿行,市集能在冬日中一如既往的热闹。
  向来万事介休的冬日,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这相当于平白多出了三个月的劳作时间。
  其次则是女子的地位提升。
  毛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织毛衣的,大多是女性,粗枝大叶的男子还真没几个会的。
  贵族已经开办工坊,招揽女工,女子有了补贴家用的途径。
  冬日过去也不会停止生产,麻衣、布衣都需要织造。
  有了生产力,能够产生利益,女子的地位就会一点点发生变化。
  商容细细想了一会,继续追问:“青君……”
  “父亲?”
  商容郑重道:“平日里若有闲暇,多去与高将军接触一番,你们同朝为官,又是姐妹,要是妇女联合会中有困扰的地方,也可帮衬一番,若再有不便,还可说与为父。”
  商青君愣了愣,不知老父亲怎得因为一件毛衣就改了性子。
  刚才还说尽量少去,现在就变成了多多接触?
  商容的心思已经活络开来,若是此前只是纣王一意孤行,执意提升女子地位,现在却不一样了,女子的地位不需要任何人相助,正在因生产力的提升而缓步提升。
  以后真的如纣王所说一样,做到三从四德,让军中、朝中皆有不少女子为将为官,也说不准,这是何等先见之明!
  商容看着商青君,说不出话,到时候,好好运作一番,不说出将入相,让自家女儿做个大官,如妇好一般留名千古,也不是不可能啊!
  ……
  早朝之前,商容重新整理了一番奏疏,他要就羊毛衣的事,与朝臣好好议论一番。
  等啊等,今天可能是早朝,可能是午朝,也可能是晚朝。
  反正纣王来了,就开始朝会,纣王没来,就处理奏疏自行交流,大商的臣子自主行为能力一向很强。
  等了一阵,商容已等的有些心焦了。
  杨任漫不经心的翻着奏疏,见到商容急切的模样,出声道:“老丞相何必着急,上次朝会在三日前,今日陛下定会来的,若有急事,再行上奏便是。”
  商容急道:“杨大夫啊,不知御史台可有听说过羊毛衣?”
  杨任不明觉厉:“有御史呈报过,这毛衣乃高将军发明,用羊毛织造而成,有贵族为此建立工坊,想来应是打算当做货物售卖,如今商业正兴,这等新兴事物多了去。”
  商容道:“那杨大夫可知这毛衣造价几何?”
  “不知。”
  “仅百文。”
  商容捋须,回忆起前日扯着胡须的疼痛:“这毛衣若只是价格低廉倒也罢了,但它保暖,穿在身上,哪怕在冬日外出也不觉得冷。”
  “这……”杨任惊诧:“价格低廉又能御寒?”
  商容将衣衫拉开一角,露出其内的毛衣:“青君前日给老夫织了一件,此非妄言。”
  一席话语引来了不少人,鲁雄伸手想摸摸,毛衣毛衣倒是其次,他想有个给自己织衣服的贴心女儿,可惜,这辈子就一个儿子。
  辛甲、太颠等人也十分羡慕,女儿好啊,虽说不能传宗接代,但贴心孝顺。
  李靖眉宇间有些淡淡的忧伤,他叹了口气,转而严肃道:“这毛衣产量几何?”
  尤浑道:“前些日子在下和陛下去看过,有蜀王献上的蚕丛纺织机,只要有足够的女工,产量不愁。”
  “当真?”
  鲁雄惊喜到:“此物对南征的大军可有大用啊!”
  万年也颔首点头:“我游历的时候见过不少百姓受冻而死,有了此物,便难再染上伤寒之疾,利国利民。”
  就在群臣夸赞着毛衣的时候,商容大呼一声:“不好!”
  “陛下早已知晓毛衣为何物?”
  尤浑一愣:“自然,丞相觉得有何不妥?”
  商容连连拍案:“陛下得此社稷之物,却未有与我等商议,必然已有决定。”
  “此等大事,又怎能容陛下乾纲独断?这羊毛衣若要扩大生产数目,必然须要依靠贵族的人力、物力、运力,仅靠朝廷与国库,远不足以惠及天下啊!”
  朝臣纷纷意识到一个问题。
  想扩大规模扩大生产,就得依靠贵族,不然就目前国库匮乏的朝廷,哪来的钱财生产大量毛衣?
  别说惠及百姓,就算配给给南征大军也成问题。
  可谁都知道纣王与贵族不对付,哪怕逼着贵族们纷纷转型经商,也要收取极重的商税,又怎么可能在这羊毛衣上做出让步,将此等神物交给贵族,还让贵族因此赚取名声呢?
  倒不是说打压贵族不好,可在打压贵族与惠及万民之间,群臣都倾向于让天下百姓不再有苦寒之患。
  杨任意识到了事态严重,当即对尤浑道:“尤大夫,还请入内宫一趟,请陛下速速议政,今日之事所涉重大,容不得耽误。”
  尤浑不太明白,见群臣都望着自己,也只好走一趟。
  片刻后再回九间殿中。
  “陛下可是要来了?”
  尤浑摇头:“陛下说今日赛马开放,朝会顺延,三日后再议,方才已经领着殷将军与近卫们御驾出宫了。”
  这……
  群臣面面相觑,纣王竟在这时候溜走了。
  商容拍案:“走,我等也往城外一行,务必追上陛下,若能早一日让羊毛衣惠及天下,便能让百姓少受一日苦寒。”
  群情激动,纣王如此携带,多半是打算在打压贵族与惠及天下之间,选择打压贵族了。
  王权和贵族天然对立,纣王再圣明也难保不会有私心。
  倒不是说打压贵族不行,可打压贵族也是为了更好的理政,让朝廷的政令能够更好的下达地方,惠及百姓,纣王如此,却是本末倒置,失了本心。
  身为臣子,必然要拨乱反正警醒陛下。
  众人纷纷起身,往马场走去。
  唯有太颠觉得有些奇怪,纣王已经很久没有去马场赛马、赌马,今日怎么心血来潮了呢?


第389章 毛衣骑射
  子受确实只是心血来潮。
  一直待在宫里,谁不想出去玩?
  难不成每天批阅奏疏?
  虽说因为不看奏疏耽误了不少事,被刺了几下,可看奏疏那是昏君干的事吗?
  朱元璋才这么勤奋,何况子受也没那耐心。
  马上开春了,学好骑马出去游猎多好,还能震几下调剂调剂。
  经过这阵子的练习,子受感觉自己的上马下马技术已经十分纯熟,唯独缺少了跑马经验。
  还得去城外的马场纵马多跑几圈,才算得上会骑马。
  “老殷,去给朕押五号马!五号!”
  想归想,一到马场就改了想法。
  俗话说学无止境,既然学不完那就先不着急,累计骑马经验的事情下次再说,咱们先赌马。
  和隔壁那个慈善道人反着压,多压几次怕是不仅国库丰盈,连私房钱都有了。
  刚刚跑完一轮,就有随行的寺人匆匆来报:“陛下,大臣们从宫里追来了!”
  话音刚落,兢兢业业为了理政一路追出宫的大臣们,就直接迎了上来。
  子受语气和缓,甚是惊喜,道:“诸位爱卿怎么不在九间殿中理政?来得好,听朕的,压五号马。”
  还不待商容开口,尤浑就兴冲冲的离开,去买了一贯钱的五号马,稳赚不赔的机会可不多了,陛下可真会为臣子着想啊!
  商容见此,面色不太好,羊毛衣可是惠及天下的国家重事,纣王不仅不重视,反而当做儿戏。
  他沉声道:“陛下不觉得这宫外有些冷吗?”
  子受看着阴冷的天气,北风吹了叶儿乱飞,想了想:“应该是冷的吧?”
  皇袍是宝贝,冬暖夏凉,他对气候变化压根没感觉。
  皇袍里面身上还套着有妲己亲手织的羊毛衣物,不仅仅是毛衣,连毛裤都有,装备齐全半点风都不漏。
  纣王难道意识不到问题所在吗?还是懂装不懂,为了打压贵族一意孤行,刻意而为?
  商容随即又道:“陛下也觉得这外头冷飕飕的,那百姓呢?陛下知晓羊毛织衣,也知晓如何让百姓御寒,熬过冬日,若是平时玩乐倒也罢了,今日有要事,怎也在马场游玩?”
  子受眼里写满了震惊,原来群臣今日是特意来喷自己的,从皇宫到城外,追着喷,有想法!
  他还以为群臣都习惯了懒得劝谏呢!
  子受应道:“而后呢?那丞相冷吗?”
  他手在颤抖,朝中上下齐心协力,已经很久没挨喷,如今终于又能被“忠言直谏”了。
  费仲察言观色,他知道群臣是来劝谏的,也猜想纣王在这时候离宫,多半就是为了避开群臣,君王与臣子决定向左,这可是个大麻烦。
  他很想找个由头离去,离开这是非之地,顺便再去买几注五号马,以往都是他赚钱尤浑跟着喝汤,现在却是反过来了。
  “臣不冷。”商容沉着脸,拉开衣襟,认真道:“臣穿了青君织的羊毛衣,一点都不冷,若是再过一阵子,下了雪,起了风,寒气来了,淇河结上冰,臣也不会冷。”
  “可臣有羊毛衣,百姓有羊毛衣吗?!”
  群臣心有感触,他们不像商容一般,身上还穿着有女儿织的毛衣,出城也只是突然行为,没有任何准备,只这么一小会儿,就已感受到了天气的寒冷。
  越想越不是个滋味,这年头,冻死人是不可避免的。
  冻死甚至都算得上正常死亡了。
  民间百姓的房屋本就不太挡风,朝歌繁荣看不见什么冻死骨,但这些被遣到各地休沐,又写过游记认真回忆的大臣们深知,一到冬日,一地百姓不冻死几十几百个,那都算是好的了。
  即使因为石涅现世,有了新的取暖物件,这种情况依然得不到缓解。
  毕竟不能随身揣块石涅或是木炭,保暖还得靠衣物,而衣物是要钱的,寻常百姓,哪里舍得置办那些昂贵,且能御寒的冬衣。
  子受也明白过来,群臣是来责问自己有关羊毛衣的事情,如此神物,理当拿出专门的章程,用来惠及天下才是,自己却没有如此,反而在关键时刻出宫游玩。
  其实很多时候,子受都很佩服这些臣子。
  闪光点太多了,比如他们很坚持原则,做到了为人臣的本分,为民着想,真真正正在做事实,哪怕拼死直谏也不在乎,就连减俸禄也不说啥。
  可是吧,这些可爱的臣子都是上头那些仙人的应劫工具。
  封神里头,商容是撞柱而死的,杨任是跳楼自杀,越是忠诚,越是为国为民,越是下场凄惨。
  固然有原身纣王残暴不仁的原因在内,但更多的还是上头的仙人算计令其改了性子,还派出三妖祸国殃民。
  子受也愁啊,不原地飞升不打穿天道,商灭周兴之下,大家全都玩完。
  别看眼前大商繁荣一片,但都是海市蜃楼,一日倾颓,到时候这些可爱又可恨的大臣多半得和自己一起鹿台自焚尽忠。
  子受微微叹息,我的无可奈何你们懂吗?
  “那么以丞相之见,朕该如何?”
  “陛下,毛衣一出,活人无数,纵然于贵族有利,然而无数忍受风寒的军民百姓,都将得以熬过寒冬,臣等与有荣焉……”商容直视着子受的眼睛,一字一句,顿首再三,道:“还望陛下摒弃前嫌,与贵族合作,利用贵族商队的人力、运力,扩大毛衣生产,进而输送到天下,商税方面也要稍作让步,若是没有利益,贵族必然不愿意。”
  商容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有了辞官的觉悟,毕竟打压贵族打压的好好的,眼看着朝歌贵族大势十去八九,眼看着就要完全臣服,现在却突然握手言和,岂不是让其死灰复燃,最后白费力气?
  他们都知道陛下有着大计划,这一下无疑让之前的打压通通作废。
  但这也是必须的,目前唯有贵族才有足够的财力人力去生产羊毛衣,去运输到各地。
  倒不是说朝廷不行,而是现在国库空虚,真的负担不起。
  修长城、修路、修宫殿、南征北战……这都是用钱的地方,国策又是奢靡治国,能撑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此举纵然让一些贵族再度兴起,可终究于民有利,于天下有益,最后还能以收取商税再填充国库,何乐而不为。
  至多就是打压贵族的进度迟缓一些……
  杨任开口直接喷:“有齿者则无角,有翼者则两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在其位而谋其政,朝官受禄而不经商,贵族经商而不受禄,居庙堂之高而与民争利于下,乃夏桀之事!”
  群臣激愤,费仲浑身不适应,只觉得一场君臣之战就要爆发。
  子受觉得大家貌似误解自己了,他沉吟片刻,道:“诸卿可知道朕如何想的?”
  “那蚕丛纺织机可令工部制造,再以补贴价格卖给贵族商队,务必使得纺织工坊成规模,此外羊毛衣应分为两种,一种贱价卖,能有多便宜就多便宜,另一种则染上花色,价格越高越好。”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么一看,纣王的想法和他们差不多啊!
  先以补贴让贵族纷纷参与其中,扩大纺织规模,生产出大量羊毛衣后,将普通羊毛衣以低价卖与朝廷和平民,让将士与百姓能渡过寒冬,再以不同花色的羊毛衣卖予贵族,大量牟利。
  子受叹了口气,看来朝臣都认为自己会继续打压贵族,而选择不让贵族参与到织造毛衣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