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第118章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18章

小说: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啊……”子受有些遗憾,道:“让玄鸟卫盯紧朝臣,休沐的官员决不能入朝理政,凡有犯者一律加休沐日十天。”
  “是。”
  “继续说,查出了什么。”
  崇应彪心情颇为沉重:“鲁将军一查之下,发现刀枪甲胄十不存一,鲁将军便直接将管理武库的官员拿到淇河,扔了进去。”
  子受一脸惊诧,这群新官玩得可以啊,竟敢直接贪墨甲胄。
  不过做得太过,完全往反贼的方向发展了。
  混子型官员应该是武库兵刃年久失修才对,这直接十不存一了,也不怪鲁雄暴怒。
  子受暗自思量,地方各关有武库,有武器储备,还有界牌关这个后勤关卡,囤积了大量粮草与武器,朝歌的武库规模不大。
  子受道:“彻查吧。”
  崇应彪心头一震,平平淡淡三个字,却显得纣王此时怒极。
  子受又想了想,官员贪墨,似乎在哪个朝代都有,而且屡禁不止。
  这些东西,不查哪里都是太平无事,一查,牵连甚多统统完蛋。
  这样的话……
  子受道:“杀全家吧。”
  “会不会……有些过了?”崇应彪试探着问道,虽然这些人有大过,但直接杀全家牵连太广。
  那些武库官员都是从招贤馆提拔的新官,一般来说肯定没这个胆子贪墨武库,背后必然有人指使。
  如果直接将后头的人牵扯出来,再一个杀全家……
  子受再次道:“杀全家。”
  这次没有加吧,语气肯定。
  “陛下……这恐怕会生乱啊!”
  崇应彪很认真的在劝谏,正逢乱世,又有许多大臣正在外敌休沐,整这么一出,很容易出乱子,到时候可就难收拾了。
  可子受是个昏君,在这方面,很不讲究。
  乱?
  乱了好。
  子受道:“玄鸟卫办事,不问缘由,朕怎么说,就怎么办,你不用多问。”
  崇应彪冷汗直冒,恐怕这件事纣王自有打算,自己冒然劝谏,却是有错:“臣遵旨。”
  子受叮嘱道:“记得动刑。”
  “……”
  子受笑吟吟道:“兵刃甲胄的去处,暂且不急,能牵涉这件事的,绝不是简单人物,恐怕有贵族或是诸侯,不动刑,他们恐怕不会说。”
  “……是。”
  崇应彪的回答很无力,找不着失踪的兵刃甲胄,就没有铁证,背后牵连的人和之前的医闹主使不一样,非富即贵,贸然拷打,传出去,名声不好听。
  可他也没办法,纣王铁了心不要名声也要彻查到底,和上次一样。
  ……
  朝歌之中暗流涌动,朝歌之外,无数贵族商队赶着四轮马车,在各地奔走,蔚为壮观。
  倒是颇有几分繁荣的商业气氛,大商的商业,终于走上了正轨。
  在西北方,有一座满是石涅的山,被黄飞虎命名为涅山。
  涅山山脚下,已经形成了一个村镇,有无数北方部族的牧人,定居在此。
  像这样的村镇,在各个矿山附近还有许多。
  西北别的不多,就是矿多。
  北方大大小小几十个部族彻底臣服了,首领都在朝歌蹲着,牧人全都定居下来。
  黄飞虎就如同之前承诺的一样,对他们进行了完美的安置。
  上山挖矿,山上到处都是财富,大量的富矿遍布在山脉之间,这片区域因为之前不属于大商统属,所以压根没有开采过,露天的矿石到处都是,哪怕是女性,都能随地捡不少。
  不只如此,在朝歌的商队来此之后,还有建设起了冶炼作坊。
  原生矿石利益太小,贵族商人们想最大化每车商品的价值,就得进行一番加工。
  加工的话,自然是将作坊设在矿产旁边最省运输费用。
  刚好,贵族们别的不多,这方面的工匠有不少,毕竟有许多青铜器,都是他们自己铸的。
  男性牧民挖矿,女性牧民洗衣做饭,或是带孩子,杳无人烟的山地,渐渐多了些生气。
  自然,他们也不会忘记老本行,虽然因为草场问题,没能养上以前那么多的牛羊,但一般人家,也能养上几头。
  没有人愿意回到北方草原过着四处游牧的生活,以前游牧是因为没有其他出路,现在居有定所,周有邻朋,谁还冒着风雪讨生活。
  稳定的定居,不必再四处游牧,靠着挖矿的工钱,以及卖出去的牛羊,便可吃饱喝足,还有朝歌贵族商队源源不断送来的粮草与各种稀罕事物,甚至是从未体验过的青梅等调料,牧人们对此甚是满足。
  乐不思草原啊!
  稳定和富庶的生活,是每个人所期待的。
  黄明负责涅山附近的矿区,也是他,将第一批石涅带到了朝歌。
  他在朝歌时和辛甲聊过天,知道一些矿石的特征,现在发掘了一些新的矿石,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价值。
  “黄大人,黄大人!”


第271章 最多也就是小惩
  来的是一个朝歌御史。
  这御史本来是在休沐,但休沐又没事干,便被辛甲派来传信。
  “这位御史好生年轻。”黄明回礼,虽然御史只是御史台里的普通官吏,但风闻奏事的权力挺厉害,来自己这里,多半也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奏的。
  “黄大人说笑了。”御史道:“这次随我来的商队,都是求购石涅和铜矿的。”
  黄明迟疑道:“石涅倒是没问题,漫山遍野全都是,铜矿……”
  “我这片矿区的铜矿并不多。”
  如果有铜矿,黄明早就带着人开挖了,再不给宫里送些铜,让纣王继续熔下去,先王的青铜器就一个不剩啦!
  年轻御史道:“那也没事,反正我也就是帮他们顺嘴一提,黄大人,这里是辛中丞给你的书信。”
  御史取出书信,黄明接过,有些惊喜。
  朝歌里的纸他见过,可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给他送书信。
  黄明打开书信,端详片刻。
  妈呀,看不懂,以前竹简上的字都长得差不多,多少能认个模样,纸一出,每个人写的字风格都不一样,奔放了许多,是真的看不明白。
  黄明将书信抵还给御史,老实道:“看不懂。”
  御史投以一个大家都一样的眼神,他也看不太明白,文武百官之中,就属辛甲的字最难认。
  “内容大体上,就是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则下有铁。”
  好在连蒙带猜,能读懂意思。
  “铜?金?铁?”
  黄明喃喃道,怎么辛甲也要这些东西?
  铜好说,打造兵刃和青铜礼器的必需品,可铁……
  铁矿铸造的兵刃极为锋利,可问题是,火候难以掌控,很难熔铸。
  现在虽然有一些铁器,但都是机缘巧合之下炼出来的,并不多。
  没有成体系的铸造工艺,即使采出了大量铁矿,也没意义。
  不过既然辛甲想要,那就想办法给他弄点去。
  黄明与于是道别,准备寻找铜矿铁矿,顺手还抬升了些石涅的价格。
  即便如此,不远千里来此的商队管事,或是看见巨大利益亲自前来的贵族家主们,也懒得讨价还价。
  因为这里的石涅价格,实是太低廉了,这东西若是运到了朝歌,至少价格可以翻几倍。
  即使过了冬天,或是宫里不再收购木炭,石涅也有暴利可图。
  耽误一天,就少赚一天。
  越来越多的商队来到涅山矿区,甚至直接原地搭建了加工作坊进行粗加工,如此一来,为了招募更多的人,工钱也上涨了不少。
  络绎不绝的车马,带来了矿区最需要的粮食,还有各种生活用具。
  如此一来,这里的北方牧民们,个个沸腾起来了。
  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啊!
  没有人不想过安稳日子,从前想过好日子,就得抢掠,而现在,挖矿就好了。
  加工作坊里,都冒着黑烟。
  窑烧制做木炭有些花时间,索性就直接用石涅,反正石涅便宜,随处可捡,而且看起来用石涅开炉,火焰更旺。
  无数贵族商人,来来回回,络绎不绝……
  ……
  朝歌城外的某处庄子。
  庄子不小,奴隶不少。
  一辆辆的马车徐徐而至。
  为人打开的前门紧闭着,所以马车都走后门。
  后门好,后门不引人注意。
  人们从马车上下来,走进一个幽暗的屋子。
  屋内的主人正烫着酒。
  人们纷纷落座,只是随着主人一同烫着酒,沉默着。
  偶有杯盏的磕碰声,或是一两声轻微的咳嗽。
  “咳咳……”
  昏暗的屋子里升起一点火光,主人饮下一口酒,开口道:“诸位,怎么看?”
  叹息声此起彼伏。
  有人道:“纣王与我等贵族形同陌路,迟早是要面对这一切的。”
  许多人暗暗点头。
  有的人愿意放下传承至今贵族所拥有的权柄,转而经商挣取钱财。
  自然也有不愿意的人。
  这些不畏惧纣王的权势,也不畏惧大商的如日中天。
  因为他们多半和各地诸侯有旧,那些诸侯可不一定卖纣王面子,真心臣服大商。
  西岐,鄂城,加上东夷、百越、西戎,如果将多方力量聚合,甚至足以推翻大商。
  武库的兵刃甲胄是这座庄子的主人,姒家家主幕后指使。
  他不担心事情暴露,甚至哪怕事情暴露,他也不怕。
  当今纣王是个仁君,对于无数百姓而言,确实能使人心安定,可对于贵族而言,无疑就是纵容。
  固然,纣王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比如剑斩黎侯,公开行刑。
  但姒家家主认为,对付他们这些贵族,纣王一直没有果断出手,甚至特意为贵族们找到了经商这一条道路,并且不惜提高炭价,以先王青铜器熔铸钱财,给与贵族们经商的利益,用更温和的手段相处。
  可姒家家主觉得还不够。
  大商六百年,商王与诸侯贵族共治天下,如今可不能随便改。
  这是以姒家家主为首的一些贵族,给纣王的一个机会。
  如果纣王执意如此,那他们也只能撕破脸,彻底投靠西伯侯或者南伯侯。
  “你们……怎么看?”
  “这……”
  “鲁雄是个粗人,恐怕不会卖我们面子。”
  “他不是关键,玄鸟卫才是关键。”
  “想办法让玄鸟卫查不下去。”
  “那崇应彪呢?”
  “让他开不了口。”
  “不,不急,这件事起码得查上几个月,崇应彪乃是北伯侯独子,北伯侯颇有智计,如果将其逼急了,倒也不美。”
  “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心慈手软不应该。”
  “倒不是心慈手软,而是不急于一时。”
  “查出来了又如何?朝中文武也不希望纣王因为如此小事而与我们贵族站在对立面,不然,可就真的没有人支持他了。”
  “虽说鲁雄将武库官员投河,手段过激,可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妥协?”
  “鲁雄会不知道武库官员背后必有我等手笔?可他敢将后头的事情上报吗?”
  “哪怕玄鸟卫查出了我们,至多,也就是小惩,罚金而已,再不济,也不过是流配千里,家中妻儿,自有朋友照应着,我等贵族传承至今,沾亲带故,谁还信不过谁?”
  “不过这是最坏的打算,我特意令人窃取兵刃,可不是为了流配千里。”
  “贵族的能量大着,也好让纣王看看,我们到底能干什么。”
  却在此时,庄子里的管事匆匆进来:“老爷,老爷……”
  姒家家主镇定自若:“何事?”
  那管事箭步上前,到家主耳边呢喃两句。
  姒家家主点头,让管事出去后,对着屋内众人道:“兵不可一日无甲,宫里正在铸造新的兵刃甲胄,纣王不是让我们经商吗?该怎么做,诸位都知道吧?”
  ……


第272章 供求
  兵刃没了,查了快一个月,又查不出去哪儿了,那就只能重新打造。
  可一打造,问题来了,没铜了。
  但凡宫里还有生铜剩下,谁还会妥协,让纣王熔先王青铜器铸钱?
  收购木炭收了这么久,宫里的青铜器都熔了个七七八八,在这么下去,就得对宗庙礼器出手了!
  没办法,征调吧。
  百姓家中,有许多青铜器皿。
  可征调了一些,依旧捉襟见肘。
  毕竟整个朝歌武库十去八九,需要的兵刃不是个小数目。
  因此,继炭价之后,铜价猛升。
  在宫里征调之后,市面上竟有人开始高价收购各种青铜器皿,百姓们已开始四处在家中翻找,凡是青铜器皿,全都卖了。
  这样一来,宫里也征调不来东西,毕竟百姓之家,是真没青铜器了。
  贵族们有,可征调调不到贵族头上。
  收购青铜器也必然是他们干的,但他们奇货可居,囤积起来,拒不流通到市面。
  一时间朝野震动。
  武库兵刃十去八九让人心惊,可更让人惊悸的,是生铜紧缺,以及贵族无声的对抗。
  文武百官纷纷感到不对劲,这是朝歌贵族在显示自己的能耐。
  纣王不是忌惮他们吗?不是让他们经商吗?不是抬高了炭价?
  那他们就大肆抬高铜价!
  可明知如此,朝臣也没有对贵族们喊打喊杀。
  历来的惯性思维告诉他们,贵族享有这种权利。
  实际上,本就有许多朝臣不愿看到纣王对贵族们出手。
  诸侯已经显露不臣之心,如果再对贵族多加逼迫,可就真成孤家寡人了,朝廷很难只靠忠臣来维持。
  不过子受对此,并不担心。
  没铜了是个问题,但问题不大。
  百姓不是都把钱存到钱庄了么?
  直接找赵公明要就是了。
  不给?强借,最多打个欠条。
  至于百姓们取兑时,取不出钱,因而开骂,那正好遂了子受心意,送昏庸值啊!
  反正这些钱,本来就是自己给百姓的,现在拿回来,也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
  钱庄里,赵公明、姚少司、陈九公、萧升、曹宝正围坐在一块儿,五人并坐,仿佛只是坐在那儿,就能看到一阵珠光宝气。
  萧升担忧道:“而今生铜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贵族囤积了铜材却不愿出售,坐视铜价高升,而宫里,也没有丝毫办法,只能从钱庄借钱……”
  曹宝无奈:“虽说这些钱财本就是陛下买炭立信而给与百姓的,可这样一来,等到百姓取兑,发现无钱可取,立下的信可就消失于无。”
  赵公明连连摇头:“又能怎么办呢?正逢乱世,军队甲士,也无法用石头去搏杀拼命啊!”
  赵公明深谙大劫战事,封神一开,仙人之间可以斗法,但最后的搏杀还是要靠凡人相斗,如果一个个商军将士全都拿着石刀木矛上战场,那仗也别打了,投降吧。
  姚少司沉默了。
  陈九公却灵机一动:“陛下熔青铜器铸钱为人诟病,纠其原因,不过是对先王有些不敬,不过这些东西都是陛下的,如何处理全看陛下心思,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一尊青铜器的价值,远远高于铸造青铜器所需要铜材。”
  “如同铜价高涨,不就意味着将青铜器熔了铸钱,并没有那么浪费了?”
  这样一想,却也有些道理,可这不是傻瓜式自我安慰吗?
  铜价并不是一味上升,是贵族们囤货刻意而为,只是价格虚高,除了朝廷必须要铜来铸造兵刃,谁把铜价当真,谁就是傻子。
  “九公,继续说下去。”
  赵公明饶有兴趣,自己这两个弟子,虽然在法力修为上不咋地,但喜欢钻营,尤其是商业方面,极为感兴趣,定是有些道理。
  陈九公随即道:“弟子以为,大量商队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