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第11章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1章

小说: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5章 烽火戏诸侯的前置条件
  “大王不如设一台,名曰烽火,遣三五人驻守,内置芦苇、红柳、柴草,一旦有军情,便将其点燃,便能第一时间传达信息。”
  妲己献策,她小时候就见过人们点燃柴草传递信号,若是用食草动物的粪便当做燃料,升腾的云烟会更浓、更高。
  妲己作为强抢民女事件的当事人,又怎么不清楚事实?
  苏护也早就跟她提起,这一切都是纣王引蛇出洞的计划。
  聪明如妲己,一点就透,不得不佩服纣王的雄才大略,竟敢背上如此骂名,冒如此风险来肃清朝纲。
  而今妲己补全了这个计划的最后一环,如今朝歌空虚,贼人已经蠢蠢欲动,若是突然暴起发起叛乱,可能会有危险,但如果有了烽火台就不同了,能第一时间预警,让周边诸侯前来勤王,也能让贼人更加紧张,打乱计划从而露出破绽。
  “烽火台……”
  子受眼前一亮,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虽然已被证实是谬传,根本不存在,但并不妨碍他把这件事变成真的啊!
  还能再加上“一骑红尘妲己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为搏妲己一笑,点燃烽火忽悠诸侯带兵来朝歌勤王,结果发现其实是纣王让他们带土特产来朝拜,综合周幽王和唐玄宗,这操作绝对当得起昏君之名。
  而且这政策很容易通过,毕竟建立烽火台是善举,名义上是为了能及时传递军情,这不正逢苏护欲反吗?
  建好后有忠臣阻止自己烽火戏诸侯也没用,点火谁不会啊!偷偷溜进去自己点了就完事,把守烽火台的小兵敢像大臣一样反对自己?
  子受突然醒悟,政策的好坏并不是决定君王是否昏庸的关键,而在于如何使用,就像烽火台一样,明君能用它戍守疆土抵御外敌,昏君也能用它放烟花博美人一笑。
  如果往后的行政指令都按照这个方针来办,岂不是容易许多?
  只是有一个问题,他没办法解决传达距离。
  一个烽火台能覆盖的范围也就方圆十里,如果只是在朝歌建一个烽火台,根本不顶用。
  压根就没诸侯看得见。
  大兴土木每隔十里建一个烽火台也不是不行,但耽误时间,等全都建好,当前的昏庸值结算期都过了,岂不是又浪费了一次修仙机会?
  子受问妲己有没有什么速成的办法,妲己想了会儿,便道:“高宗在位时将大商疆域扩大到北方,每征服一个地方,便会建筑城邑,而今许多土城已废弃,无人居住,大王可重新启用。”
  妙啊!秒啊!
  子受来自于后世,但后世对商朝以前的资料记载很少,他知道的更多是周朝以后的事情。
  而妲己正好弥补了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千年狐狸精,当然知晓这夏商千年之事!
  珠联璧合,还愁有什么做不到吗?
  子受情不自禁拉起妲己的手,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妲己微微低头,脸有些红,虽然修炼千年,但她并未入世,对男女之情了解的并不多。
  原本,只是秉着如老祖宗一样,济世治国的心态,现在却发现自己真的有些喜欢上了这位满是优点的君王。
  刚才纣王问及自己,可不就是为了不征调民夫,不劳民伤财新建烽火台吗?
  这不仅是明君的行为,更是难得的仁君。
  次日,子受便迫不及待向朝臣提议。
  有人提出异议,表示在这种诸侯可能叛乱的时机征调民夫修建烽火台,可能会妨碍粮草运输,耽误前线战局。
  可只需要修建朝歌一处烽火台,再利用起早已废弃的土城,派遣一些人看守,就能及时传递军情,毕竟是件利国之事,争议一会儿,便通过了。
  子受特派尤浑负责修建。
  以尤浑的贪财性格,指不定从中揩油,到时候建一个豆腐渣工程,群臣肯定还会说自己任人唯亲,亲近小人。
  真是感激妲己啊!
  若不是妲己,自己还真想不到烽火台上!
  想了想,妲己还没有专属的寝宫,干脆将寿仙宫赐给了她。
  这样一来,自己留宿也方便许多。
  ……
  还是朝歌某处气派的府邸。
  子启、子衍、比干、麦云、麦智、雷开一干人等围坐在一起。
  子启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今纣王昏庸,沉迷美色逼反诸侯,劳民伤财大兴土木,更将先王太后之寿仙宫赐给妖妃,我自当遵先王遗诏,以正乾坤!”
  麦云、麦智官至上大夫,有些迂腐,是子启死忠,对纣王险些逼死妲己的行为深痛恶绝。
  这要归功于第一印象,从纣王登基之后,这俩人就一直觉得纣王不是什么值得辅佐的君王,一看到污点劣迹,就会无限放大,进而忽视好的地方。
  雷开为北门守将,是子启努力多年,收买到的唯一握有兵权的将军。
  子衍是被迫加入,他的身份很有用,几个子女都已被子启秘密送出城外,听闻城外还有一支兵马隐于山林中,为首二人甚至会仙人术法,子衍根本没法反抗,想告密都不行。
  比干是先王亲弟,托孤重臣,子启、子受的叔叔。
  他是真正贤明有德才的人,生得七巧玲珑心,可以与世界万物交流,能使双目破除一切幻术。
  比干之所以来到子启府上,是因为他也有得自先王的遗诏,要他协助子启。
  而且他看出了妲己的真身乃是一只千年狐狸精,此等妖媚必将霍乱朝纲,必须铲除。
  子启将纣王数落一通,又拔出仙人赠剑宝剑,砍下桌子一角,怒喝道:“君王无道,当如此案!”
  子衍看着断掉一角的桌案,更加不敢有什么其他想法了。
  比干却是皱了皱眉,今日的子启与往日素有贤名的子启,大相径庭,先王要自己协助子启,可当今纣王真的是昏君吗?
  子启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嘴中有些发涩。
  他今日听到纣王要修建烽火台的时候,才明白一切都是针对诸侯的诡计,一番施为之下,有异心的诸侯必定有所动作,奈何诸侯没有入套,自己倒是一股脑撞了上去。
  已经无法回头了,只能一个劲往前冲。
  好在子启有信心,朝歌城外山林中的兵马,就是他的底牌,只要乱军中击杀纣王,自己便能以先王遗诏,名正言顺登上大位。
  ……


第26章 三个臭皮匠顶个商纣王
  黄飞虎上任了。
  西北都护府的治所在北海,北海的军政巨头飞廉、孔宣都是熟人,已经替黄飞虎招揽好人手。
  这是纣王亲自设下的都护府,足见重视程度,虽然没有安排人手,不代表下面的人也会眼睁睁看着。
  因此,即使北海缺兵少马,飞廉仍是咬着牙勉强组建了一个班底。
  黄飞虎很感动,主动问道:“飞兄,大恩不敢言谢,我观北海新定,可有难处?”
  “这……”飞廉不知如何开口,北海的确很困难。
  还是孔宣爽快,直接道:“若是缺兵少将倒是小问题,关键在于北海经历战乱,粮草不足,百姓此前又没来得及播种,今年怕是很难熬过去了。”
  “粮食?那西北鬼方乃游牧部落,牛羊甚多,大不了抢……”黄飞虎刚想说,却停住了。
  抢什么抢啊!纣王提出的三不原则,明令禁止与鬼方交恶。
  飞廉摇头,叹了口气:“此前孔总兵也是这么个想法,鬼方早从高宗时期就纵马犯边,劫掠我大商,我们当然也能抢回去,可听到大王专设西北都护府经略西北,又提出了那三不原则,只得放弃……”
  黄飞虎皱眉:“大王一向英明,此举必有深意,只是我等还未堪破,不若今日好好捋一捋,也许能窥得一二真意。”
  三人开始喝酒,聊天,说着北方的形势。
  聊着聊着,黄飞虎忽然一拍脑袋:“我想明白了!”
  飞廉一喜,他知道自己不聪明,刚才光顾着喝酒,根本没想。
  孔宣也竖起了耳朵,他不熟悉人间之事,带兵打仗斗将斗法是把好手,要他揣测圣意,计定鬼方,那真是为难人,所以刚才也没想。
  “不起征战,不用强硬手段,便是要徐徐图之。”黄飞虎抿了口酒,继续道:“不欺辱、不挑衅、不出兵,但我们可以比试。”
  “比试?”孔宣似乎抓到了什么。
  “比武力,比骑射,比衣食,比住房……”
  飞廉仍是不解:“这是何意?”
  “从各方面展示我大商的强大,让鬼方心悦诚服,自愿为我大商臣属。”黄飞虎望着朝歌的方向,目露憧憬之色,这才是真正的君王啊!
  飞廉心悦诚服,不禁大喊一声:“好,此乃攻心之策!”
  孔宣也有些期待,他不管什么天地大劫,也不管什么成汤气数,母亲是大商的守护神,那么他也是大商的守护神,看到一个如此英明君王,怎能不全力相助?
  飞廉又道:“我等该如何行事?”
  “只需这般这般……”黄飞虎一一道来,草构出一个计划。
  飞廉连连点头,又连连摇头:“我们手头无兵无将,亦无粮草,没有先前准备,又该如何是好?”
  黄飞虎大手一挥:“我父乃界牌关总兵,界牌关是屯粮之所,暂且借调一些亦无不可,我这便修书。”
  ……
  冀州。
  苏护自从回到冀州后,便留在侯府中,数日不出。
  今天,长子苏全忠回到家中,问向苏护:“父亲,纣王如此欺人,为何不反了?若是怕那太师闻仲,孩儿这便自领一军,斩下其头颅。”
  反?反啥反啊!
  这都是我和大王的计策啊!
  你说我苏护英明一辈子,怎么有你这么个脑子里都是肌肉的儿子?
  幸好女儿入了宫,深的宠幸,这次又有肃清朝纲的功劳,百年之后冀州也不会衰败。
  当下,苏护将一切细细说与苏全忠。
  “原来如此,可,为何闻太师陈兵于此,莫非是有疑心?”
  苏护一拍桌子:“逆子!大王德比尧舜,又岂容得你非议?”
  随后看着苏全忠的傻样,忍不住软下心解释道:“闻太师陈兵于此,朝歌城中守备变弱,是贼子谋逆的最好时机,此乃引蛇出洞之计,大王不惜涉险,也要让朝中奸贼无可遁形,还大商一个朗朗乾坤。”
  这时,下人忽然来报,一名家将得入房内。
  “禀侯爷,朝中下令修建烽火台,以废弃土城为基,列芦苇、柴草等物,一旦燃起,浓烟十里外可见,纣王欲以此为传信之物。”
  说完,便退了下去。
  苏护淡淡道:“我们的机会来了。”
  苏全忠摸不着头脑,只是道:“孩儿愚钝,还请父亲点明。”
  苏护哈哈一笑:“烟起之日,便是我等领军入朝歌之时!”
  苏全忠道:“父亲可是要攻下朝歌,自立为王?”
  苏护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这孩子是亲生的,和自己一样性烈如火,和自己一样武艺超群,勇冠三军,可偏偏没继承自己的智慧。
  能怎么办?傻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
  苏护又解释了一番,咱们领兵进朝歌是去勤王,清理贼子,捉拿贼子之后,就可以为纣王洗白,还纣王清誉,到时候就能风风光光当着外戚,一世无忧。
  打发苏全忠去军营准备出兵,苏护在房中暗自叹息,得想办法让苏全忠历练一番,干脆趁着这次勤王,为他谋个差事。
  却说另一边闻仲屯兵之处,闻仲得到探子报冀州军营有洞,便全军戒备起来,估计苏护要不了多久,就要造反自立,到时候一定要一鼓作气将其拿下。
  ……
  终南山。
  云中子乃元始天尊弟子,前阵子得老师元始玉简传信,封神有变。
  这日他驾云兴雾,忽见东南上一道妖气,直冲透云霄。
  云中子算了算后,便叹道:“此畜不过是千年狐狸,今假托人形,潜匿朝歌王宫之内,若不早除,必为大患。”
  联系起此前老师传信,有所感触。
  于是云中子连忙唤来童子:“你与我将老枯松枝取一段来,待我削一木剑,去除妖邪。”
  童子道:“何不用照妖宝剑,斩断妖邪,永绝祸根?”
  云中子笑道:“不过千年白狐,木剑足矣。”
  童子取来松枝,云中子削成木剑,分付童子道:“看好洞府,须去得一阵子。”
  云中子离了终南山,脚踏祥云,向朝歌而去。
  烽火台修建中……
  ……


第27章 云中子入朝歌
  云中子到了朝歌,刚进城门,便听得一阵叫卖声。
  “卖无心菜,卖无心菜咯!”
  云中子看了看,此处正是集市所在,朝歌乃大商中心城池,极为繁荣。
  不过凡俗之物对他无用,似他这个修为的仙人,早已辟谷,只不过出于好奇,走上前问了问。
  云中子微微颔首,手中拂尘一晃,问道:“敢问老妪,不知这无心菜价值几何?”
  “一铜贝四捆。”
  云中子道:“倒是不贵。”
  老妇将一捆嫩绿的无心菜拿在手上,显得极为热情。
  这是百姓的智慧,万年历一出,人们知晓节令气候,便能更好的耕种,下一次收成时节,肯定有更多人在市上贩卖米粮,现在以稍低的价格出售,便能抢占市场。
  “道长要几捆?”
  云中子摇头,耿直道:“修道之人,无需米粟。”
  他就是想买,也没钱。
  没钱?一边玩去。
  老妇人有些嫌弃,不买问啥价啊!上次也是,一个衣着华贵的家伙问了半天,又不买。
  这时,几个大腹便便的壮汉来到妇人身边。
  “今天我带着兄弟们一起来啦!”
  这年代的百姓,基本不存在发胖的可能,勉强吃上饭就不错了。
  能养出一身脂肪的无一不是诸侯贵族。
  云中子看他们动作粗鲁,行为举止嚣张跋扈,尤其是走路的姿势,当真一言难尽,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他们想干什么?莫非是强抢无心菜?
  作为一个有徳之人,云中子已然决定出手,一旦这些人敢对平民百姓出手,他就会以雷霆手段镇压。
  老妇人看到几个大汉前来,笑眯眯的道:“殷护卫,你们来啦!”
  来的正是殷破败等前天子近卫,自解甲归田后,他们就在朝歌城中生活。
  殷破败拍了拍自己日渐突出的小肚腩,笑道:“别喊我护卫了,兄弟们现在都是平民百姓啦!”
  “好嘞,殷护卫,时日也不早了,收摊回家,修补房子的事情还得麻烦你们,这些菜一会儿你们都拿去。”老妇人这便收了摊,领着殷破败几人往北走去。
  “太客气了,弟兄们现在也就有把力气能帮帮大家,都是应该的。”
  这……
  云中子有些不明白,这一看就知道颇有钱财的大汉们,怎么会与一名买菜的老妇人如此亲近?
  奈何几人已经走远,他寻得附近一卖油老翁,问出自己的疑惑。
  “你是说殷护卫他们啊!”
  “他们以前是纣王的近卫,立了功,解甲归田,赏赐很丰厚,一辈子吃喝不愁,不用为生计发愁,整日无事就寻思着帮帮乡里,平日里修修房子、提提水,知道哪家有病有灾他们就会帮忙,有了纠纷,也是他们化解处理,乡里都很感激。”
  “看块头就知道他们力气很大,又曾是近卫,虽然看起来有些跋扈,其实都是老实人,还曾为国征战,据说一百人北上平叛,身先士卒死的就剩三十几个,所以大家伙都放心。”
  云中子也知晓一些人间之事,这些近卫正值壮年,又有功劳,理应提拔为军中将领,君王没道理将他们放归乡里,除非别有用意。
  看到这些近卫相助百姓,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