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第106章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06章

小说: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仲一副你他吗在逗我的表情。
  纣王幼时从没去过山林,哪有迷路?
  朝中知晓内情的老臣全是一头雾水,这故事也太假了!骗谁呢?
  就算是真的,老虎长得都一样,哪能一眼就认出来?
  崇侯虎却是一惊,冷汗直冒。
  虎……
  自己名字里不就有个虎字?
  莫非陛下是想以死虎来警示自己?
  崇侯虎仔细回忆了一番近日所作所为,顿感如芒在背。
  完了,做错事了。
  他为申公豹解释了纣王的用意,调动了乌术等蛮人。
  虽然调动乌术等人是为了给平定平灵造势,以及在朝歌扩散买炭立信的消息,但本质上,还是越俎代庖。
  乌术等人属于军队,而且是外族!
  自己做了一件很黄飞虎的事!
  难怪陛下要用死虎敲打他!
  如果不是自己为群臣解惑,恐怕已经被赶回崇城了!
  崇侯虎垂着头,暗下决心,以后要更加低调一些,只为群臣解惑,思考纣王用意,绝不亲自插手任何事。
  子受看着摸不清头脑的群臣,很是满意,要是一切都理所应当,葬虎不就变成了正常事?
  就是要人人都不理解才算的上昏庸!
  “那虎今日下葬,诸卿与朕一同为其送葬!”
  群臣瞠目结舌,老虎死了也就死了,拿虎骨泡酒,拿虎鞭煲汤,难道不香?
  为什么要和人一样,还入棺下葬?
  群臣劝谏一番,却全被子受挡下,以救命之恩搪塞。
  群臣也只得妥协,下了朝,随子受一同为老虎下葬。
  到了陈列棺木的地方,群臣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棺木?也太豪华了吧?
  不比诸侯的棺木差上半分,而且棺木上还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龙纹。
  如果不是纣王告诉他们里头躺着的是一只老虎,他们还以为羑里的姬昌舔蛇胆舔死了!
  姬昌也是厉害,蛇胆那么苦还能一直舔来当调味品,真是重口味。
  “墓葬位于云梦山,国师曾于云梦山苦修,还请国师带路。”
  子受笑眯眯的对申公豹道,就是你平了平灵叛乱是吧?
  “臣……”申公豹眉眼一跳,从袖子里抽出双手一拜:“臣遵旨。”
  子受又对费仲道:“费大夫乃天下少有智谋之士,理应抬棺。”
  费仲一懵,智谋之士和抬棺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他却没能拒绝,殷破败直接拉着他,抬起棺木来到一驾车上。
  子受以木工活亲手打造的灵车比普通车驾更宽敞,放上棺木后,还能多乘上一个人。
  费仲坐在上面,双手不敢离开棺木半分,表情格外委屈。
  “马来!”
  不一会儿,又有寺人赶着九匹马,拴上车。
  九匹马?诸侯也没这个待遇!
  “奏乐!”
  以师延为首的太乐署乐师也一一到场,奏着哀乐,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群臣随朕一同葬虎!”
  不等群臣劝谏,子受就令人赶着马,往云梦山的方向而去。
  群臣只得跟上,闻仲摸出一根钢鞭,刚想说什么,却被崇侯虎按住。
  崇侯虎手上还冒着汗,浓眉倒竖。
  区区一只老虎,竟要用九龙棺下葬,用九马拉棺,此事必有蹊跷。
  纣王此举绝不是单纯的在敲打自己,恐怕是那买炭立信的下一步。
  闻仲冷哼一声,见崇侯虎相阻,便收了鞭子。
  崇侯虎对于纣王用意的猜测,的确非常人所及。
  如果纣王此举单纯是为了葬虎出宫玩乐,而不顾礼制,寒了群臣之心,到云梦山上再动手也不迟。
  从云梦山一路抽回朝歌,一路上还得让乐师继续奏乐。
  子受偷偷摸摸看了眼闻仲,他可是冒着挨打的风险,也要赚取葬虎的昏庸值。
  看着吧,更荒谬的还在后头!
  ……


第243章 云梦山睡虎地商简
  一路上锣鼓齐鸣,出城前先在朝歌转了三四圈,人尽皆知。
  不明就里的人看着这么大阵势的出殡,还以为西伯侯死了呢!
  有下葬规模的,朝歌里也就子衍、崇侯虎、姬昌,比干、梅伯、箕子这种王室都没这礼制!
  尽管奏着丧乐,但也掩盖不住朝歌百姓们发自内心的笑容。
  其中更是不乏一些让子受听了非常痛心的言论。
  “陛下圣明啊!竟高价收购木炭,又有钱添衣过冬了!”
  “赵道长、萧道长也是实诚,收购用的铜钱都是足量的!”
  “听说是陛下融了礼器铸的新钱……”
  “这……礼器?那些礼器比铜钱价值更高吧?陛下竟……”
  “这么多钱,总着有些不安……”
  哎,扎心。
  子受也不是很懂,总感觉有人推波助澜似的,这种言论瞬间遍布朝歌,朝廷威信大幅提升。
  一斤百文,烧炭又不难,对百姓而言,付出的时间精力根本不算成本,简直无本万利啊!
  子受一脸严肃,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百姓这幅模样,是完全能够预估到的,但问题不大,贵族占得权重更高,只要把买不着炭的朝歌贵族弄得唉声叹气骂骂咧咧,总体来说,还是赚的。
  而且,葬虎也能赚不少,再安排一出纣王葬虎的戏曲,也不用担心整出第二个孟姜女。
  葬虎没什么内核,就是叙事,平铺直叙的告诉所有人,你过得连一只老虎都不如。
  甚至诸侯贵族也能贡献不菲,他们一向严格恪守礼制入葬,有一套专门的规矩,许多人往上爬就是图一个风光大葬,而现在倒好,一只老虎都比他们的墓规格高!
  子受不禁摸了摸额头,当真是一场恶战啊,幸好做了多重准备,差点就要大败而归了。
  随即,他又恶狠狠瞪了费仲一眼,叫你曲解,继续抬棺吧!
  费仲那小眼神,满是无辜。
  仪葬队浩浩汤汤自南门而出,南门算卦的王禅见着仪葬队远去,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崇侯虎时不时观察着纣王的表情,试图从细微之处揣摩出一二,毕竟闻太师快爆发了。
  然而一路上,他都没能看出端倪,只能从纣王严肃的表情上看出,此事并不简单。
  哪个出宫玩乐、上山葬虎的荒谬君王会是一脸严肃,甚至如临大敌?
  尽管纣王有所掩饰,细心的崇侯虎还是发现了这一点破绽。
  很快,上了云梦山。
  子受装出一副游山玩水的模样,开口道:“这云梦山上有剑秀峰和龙王峰两座山峰,两峰之间的绝壁上有个天然洞窟,洞内有清泉,流入溪河。”
  “在很久前,云梦山地区久旱无雨,到处缺水,有一农人四处寻找水源,在一个干涸的水池中救了一条鱼,这条鱼被救后现出了人身,原来是东海龙王的女儿。”
  “好心的农人请求龙女解救遭受旱灾的百姓,龙女被农人感动私作主张,偷偷钻了一个海眼,想把海水引入云梦山区,龙王发现后,惩罚了龙女和农人,龙女化成了山中的龙泉,农人化成了保护泉水的山脊——青龙背。”
  “朕早就听过这一传说,心甚慕之。”
  子受按照听过的云梦山传说胡乱编了个故事,就仿佛真的是因为听到了传说心痒痒,特意以葬虎为由出宫游玩一样。
  申公豹却是一愣,闻仲手中的钢鞭,也有些拿不稳。
  过了一会儿,申公豹拱手道:“陛下,此事并非传说。”
  子受惊道:“莫非确有其事?”
  申公豹点头:“此事发生在成汤年间。”
  成汤年间?倒也解释的通,大商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旱就是在成汤推翻夏桀建立商朝的初期,那时候成汤还迫于压力,亲自登台祈雨。
  封神世界,传说成真实属正常。
  申公豹又道:“只不过惩罚龙女与农人的,并非龙王。”
  不是龙王还能是谁?这又不是春光灿烂猪八戒的剧本,龙女难道还自己心甘情愿身化泉眼不成?
  子受不以为然,也就没有追根问底,管那么多干什么,今天是来葬虎的。
  “墓穴就在青龙脊下,诸卿与朕一同为虎下葬!”
  子受让张桂芳大吼传令,车驾来到青龙脊。
  青龙脊下早有近卫领人挖好墓穴,盛大无比。
  子受留了个心思,天子下葬,列九鼎八簋,墓道四,车乘九,这是周礼中的规矩,周礼承于夏礼、商礼,在此时也有类似的规矩。
  所以老虎下葬,安排了八鼎八簋,墓道四,车乘九,作为一只老虎,也算活够本了。
  看到如此规格,闻仲终于站不住了,拿着钢鞭作势欲打。
  钢鞭是先王所赠,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在这个封神世界,钢、铁都有,打将钢鞭、虎尾钢鞭、钢刀出现过多次。
  但产量极低,没有仙人出手,能打成兵刃纯属瞎猫碰见死耗子,珍贵无比。
  “陛下,老臣……”
  子受一看闻仲,眼睛一闭,挨打也认了,今天这虎必须葬!
  “陛下!陛下!”
  在闻仲开口前,就有负责营造墓穴的近卫上前。
  小山般的身躯直接将闻仲挡住。
  “臣等挖出了许多竹简。”
  子受一懵,竹……竹简?
  修坟墓修出古董了?
  闻仲一惊,道:“拿上来。”
  “速速呈上让太师一观!”
  子受看闻仲对竹简很感兴趣,立即让人呈上。
  反正竹简又不可能碍着自己葬老虎,反而能拖延闻仲,少挨些打。
  近卫将竹简呈上,闻仲细细看去。
  《商法十八种》、《效法》、《汤刑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语书》、《为吏之道》……
  乍一看,似乎是成汤时期记载,有关法律的东西。
  子受也连连咂舌,这深山老林竟有这种东西,也不知道是哪个老祖宗没事埋下的。
  他记得上辈子云梦县睡虎地秦墓曾挖出一堆竹简,记载的正是律法之类。
  没想到云梦山也能挖出一堆商简。
  云梦山葬老虎的地方,不就是睡虎地吗?
  还真是巧了!
  秦人是殷商后裔,老祖宗的习惯果然一脉相承。
  人群中的辛甲喃喃道:“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而今诸侯乱政……”
  ……


第244章 鬼谷子王禅
  闻仲还沉浸在竹简里,子受抓住机会,开始给老虎送葬。
  七十二近卫举旗,三十六近卫引幡,余下近卫高举兵戈,浩浩汤汤十分威风。
  可惜杨任不愿意,不然再念上一篇祭文,效果肯定特别好。
  老虎下葬完,闻仲等人也不研究竹简了,神情复杂。
  丧葬礼仪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生命的礼仪,是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即使进入现代社会,丧葬礼仪虽有所简化,但依然保留了些,既是善待逝者,也是抚慰生者。
  可纣王偏偏不按常理,给老虎办了个诸侯王级别的风光大葬。
  甚至还写上了霸天虎之墓,并追封一只老虎为王。
  荒谬之于,还是荒谬。
  有多少人诸侯贵族知道后,会直接上表不满?
  哪怕是在百姓之中,也会沦为笑柄!
  在诸侯乱政,变法关键的时机,纣王怎能如此倒行逆施?
  这和夏桀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闻仲没急着打人,只是将挖掘出的竹简仔细收好,这些竹简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而且崇侯虎再三表明,葬虎没那么简单。
  等今日回府再好好研究一番,如果纣王真是改了性子好大喜功,再打也不迟。
  子受看闻仲没太大反应,长吁一口气。
  老头喜欢古董?要不干脆让他带队组织人手考古?
  子受抬头,望向山峰:“剑秀峰和龙王峰乃两座奇峰,既然来都来了这云梦山,索性便上去一观。”
  群臣无奈,领头的闻太师都不做声,他们也只得听从。
  子受纯粹是玩性大发,一直憋在宫里,出来晃悠的机会不多。
  连接剑秀峰与龙王峰的天然洞窟就是鬼谷,上辈子传说是纵横家老大鬼谷子隐居的地方。
  鬼谷子就是口缸,有哪路名人没有师承,都可以往他头上推,除了苏秦张仪外,孙膑、庞涓、商鞅,李斯、毛遂、徐福,全都被人套在他身上过。
  其实这要归咎于鬼谷子拾到无字天书的传说,这书每夜读一遍,则每夜可得一新书。
  第一夜得纵横术,传苏秦张仪;
  第二夜得兵书,传孙膑庞涓;
  第三夜得致富奇书,传给计然、范蠡、吕不韦、白圭等人;
  第四夜得《养性修真大法》,传茅潆、徐福、陶宏景诸人;
  第五得推命相面术,传给茅潆、司马季主、李虚中等人;
  第六夜、第七夜……,按这个套路套娃下去,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把天下名人都安到鬼谷门下都没问题。
  子受有些好奇,毕竟有传说鬼谷子历经夏商周三代活了千年,也许这时候鬼谷子就已经存在了。
  如果鬼谷子还存在,多半是个修道的,无字天书也很可能成真,这样一来,必须警惕。
  这样的大才如果没有投商还好,若是已经入朝为官,必须发配北海。
  除此之外,还得问问他有没有弟子,有一个是一个,全发配边疆。
  车驾上了山,子受有些怀念被自己拆毁的七香车。
  不过山上的景色当真不错,空气也好,上一趟不亏,洞窟之中竟有石桌石床,显然有人居住过。
  子受问向申公豹:“国师,你曾在云梦山苦修,此处便是你之居所?”
  申公豹拱手:“此乃王禅道友所居,前些日子他已经搬入朝歌南市。”
  哦,算卦去了。
  子受想起了摘星楼上那夜指出孟姜女坏自己好事的老道。
  这破道士一副仙风道骨,格外高冷,不给阐教几人面子就算了,还当场打他的脸。
  孟姜女突然出现的时候,子受是真的差点被吓倒在地。
  这样想来,王禅就是鬼谷子。
  本来鬼谷子就传说有王禅、王诩等多个化名。
  既然鬼谷子在南市算卦,那就不搭理他了,算卦总比入朝为官好,而且就在朝歌,万一哪天诸侯群起而攻顶不住了,还能急调他去合纵连横一下,兜个底。
  子受勒令群臣下山回宫,一路上心情极好,天空都仿佛更蓝了,就连坐在车驾上几经颠簸的屁股,也不那么疼了。
  就在御驾离开云梦山的同一时间,南市的王禅卦摊收摊了。
  王禅淡淡对着排队算命的人道:“明日休摊。”
  东市云中子的卦摊是老字号,但云中子恶了纣王,人们多多少少有些担心,以前倒是无所谓,也不害怕什么,可现在纣王高价收购木炭,万一让纣王不开心,不收炭了怎么办?
  北市多宝据说道行最深,算得最准,但北市前好像出了什么乱子。
  西市的姜子牙道行太浅,看起来不像仙家,就像个渔夫,虽然大家算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道行再浅基本都能算准,但人们总是想找个一看就知道很牛逼的来算命。
  于是王禅就成了最靠谱的那个。
  现在王禅要休摊一日,百姓自然不依。
  “道长,道长不行啊!”
  “道长,我还要算算妻子什么时候生呢!”
  “生产时间找稳婆啊!道长快给我算算明日炭价多少,我烧了一车炭,就等着卖呢!”
  王禅只是笑笑,一晃就没了影。
  在某个不引人注意的茅庐中,王禅对着大罗山的方向拱手:
  “弟子悟不得天地玄妙,窥不得万事,入不得诸门,破不得六道,众学一窍不通……”
  “悟性才德皆为下品,更兼心中执念,学不精清静无为,道心难成,辜负老师教诲!”
  话音刚落,一张图自空中飘来,慢慢悠悠,上头还有三个字——鬼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