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封神让我来-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矶刚欲开口,那太乙真人又闪身出来,张口说道:“石矶,你根源浅薄,修炼万年不过如此,也是难成大道,还敢在我乾元山自恃逞凶,既然天数如此,也怪不得在下了!”
说完,从袋中取出一物,向空中一抛,原来是九龙神火罩。
石矶见那罩子,感觉厉害非常,急忙后退,却已经迟了,眨眼功夫,已经身在罩中。
洞口处,哪吒显出身形,噘着嘴说道:“早将此物传给我,也不用浪费这么多力气了。”
太乙真人见哪吒出来,佯怒道:“你这孽障,见了什么都想要去,此时还不能传给你,等姜子牙拜将之后,才可传给你!”
说完,太乙真人掐指一算,脸色一变,说道:“不好,四海龙王准奏玉帝,要拿你父母!”
哪吒听此,满脸垂泪,说道:“师父仁慈,想办法救我双亲!”
太乙真人低声对哪吒说道:“……如此如此,可解你父母之危!”哪吒叩谢,便赶往陈塘关。
此时,冯远也赶回了骷髅山,白骨洞。
到了洞口,冯远见青鸾躺于血泊,心中大惊,急忙向洞内走去,又见元灵胸口插一长箭。
“师父!师父!”冯远如心坠冰窟。
“她去追哪吒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小青?你知道我师父去哪去了么?”冯远见一条青蛇缠绕在石台之上。
“嗖!”小青身子一挺,飞射到了冯远腰间,紧紧地缠了上前。
“石矶去哪了我不知道,但是去追一个叫哪吒的小子了……”小青将事情大体说了一遍。
“哪吒,哪吒,又是哪吒。”冯远狠狠地说道。
“哪吒的师父是太乙真人,他若是逃,肯定去找他师父了!”
“可是太乙真人的洞府在哪?”冯远说道。
“太乙真人的洞府?在乾元山金光洞。”小青说道。
“你去过?”冯远问道。
“那倒是没有,不过听说过,大体知道在哪。”
“那快带我去!”冯远心中一动,就准备向外走去,却看到地上的元灵,还有一息尚存,冯远身形一顿,在玉瓶中取出一粒丹药,给元灵与青鸾服下,便化为遁光,按照小青指引,赶往乾元山。
同时,在九龙神火罩内的石矶不断举剑挥舞,却没有丝毫作用,太乙真人双手一拍,神火罩内腾腾焰起,烈烈生光,九条火龙盘绕,此间三昧真火要远胜天仙境修士的三昧真火。
“嘭!”
一声巨响,石矶显出原形,太乙真人轻手一扬,收了九龙神火罩还有乾坤圈、混天绫等法宝,刚欲反身回洞。
半空中飞来一火符,太乙真人伸手去接,原来是大师兄广成子传音,邀太乙真人前去九仙山桃源洞,有要事相商。
太乙真人没有犹豫,便直接化为遁光,向九仙山而去。
太乙真人离开片刻后,一个身穿蓝服,面容清秀,腰间缠着一个青蛇的男子,站在了乾元山,正是冯远。
“那太乙真人可是金仙境修士,你就这么莽莽撞撞地跑来乾元山,是个讲理的还好,若是和那哪吒一样,咱们就尸骨无存了。”小青提醒道。
“无妨,炎帝之女在我这,太乙真人并非散修,这三圣的情面还是要给的。”冯远说道。
“炎帝之女?”小青一愣
“你能不能不要打着我父王的旗号,到处坑蒙拐骗?”女娃的声音从焦桐琴中传出。
“事急从权,我师父危在旦夕,也顾不得许多了!”说着话,冯远便向来到金光洞前。
金光洞洞门紧闭,但四处灵气纵横散乱,似乎刚经过一场大战。
“石矶?”小青一声惊疑。
“那里?”冯远四下打量。
“在前面地上,那块黑色石头。”小青说道。
冯远定睛看去,前方不远的地上,确实有一块黑色的弯月形状的石头。
可他记忆中,石矶本体是红黄之色。
“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先带着石矶本体回去,再做定夺!”小青说道,即便有炎帝之女,小青还是担心太乙真人对他们不利,于是催促冯远。
冯远点了点头,单手一挥,那块黑石落入手中,另一手掐诀,口中念念有词,便化为遁光,返回骷髅山,白骨洞。
轻身进入洞中,冯远发现,青鸾与元灵都已经气绝而亡。
缓缓将弯月黑石放到白骨洞的石台之上,冯远面无表情地坐在了地上。
半晌,冯远心头一阵剧痛,连吐三口鲜血。
“师……师兄……”一声轻语在耳边响起,冯远抬起头来,半空中元灵的虚影浮现。
“元灵!”
“师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
“元灵!”冯远想伸手去拽住元灵,但那虚影一碰,就散了。
两行热泪静静地留下,看看四周,过往的一幕幕景象,在脑海中飞快的闪过。
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悲莫过于无声。
“师父,你说常与人善,要修德养心,可到头来,终究还是善因恶果。”
“不想做一个恶人,但我更不想做一个无情无义之人。”
“管他做了什么恶,行了什么凶,‘天数’二字,都可解释,如此说来,凡是也无需讲理,那也我要讲讲‘天数’二字!”
第八十六章 入朝歌
两道魂魄飘飘荡荡,入了冯远袖间。
冯远缓过神来,蓝袖轻晃,袖中的法宝尽数化为华光,落在冯远身前的地上。
有棍子,葫芦,鞭子,小鼎,蚌壳,幻天玲珑玉,以及一个破旧的卷轴。
“刚才是怎么回事?”冯远不明所以。
“天书卷轴?怎么会在你的身上?”女娃惊愕的声音传来。
“天书卷轴?这个?是做什么的?”冯远在众多法宝中拿起一个破烂的卷轴。
“那是千年前的事情了……”女娃回忆着说道。
昊天大帝成理之正,成气之清,成精之妙,成神之灵,修满一千七百五十劫代帝俊为天帝,掌三十三重天,管理各部道,辖七十二地,四大部洲。
昊天大帝初掌三界,手下无兵无将,于是请三圣推荐神职人选。三圣共同商议封神之人,并炼天书以便封神之用。那时,三圣还只是准圣境界。
天书刚成,下界蚩尤率妖族叛乱,又有共工撞倒不周山,事关紧急,三圣只得搁置封神一事,下界平叛,此后封神之事就不了了之。
后来四龙王入主四海,奉昊天大帝之命,主管兴云步雨,统四海生灵。三圣助东海建化龙池,以兴东海生灵,并布下大阵,却不慎将天书遗落化龙池内。
天下千年太平,昊天大帝再提封神一事,可炎帝、轩辕、伏羲都已成圣,不便插手三界之事,昊天大帝只得去寻鸿钧老祖,鸿钧老祖又将此事推给了三个徒弟。
可当年天书已无处可寻,三人只得重新炼制一卷天书,由元始天尊负责封神一事。此番种种,冯远自然不知。
冯远看着天书卷轴,问道:“那进入天书便是封神了?”
“哪有那么容易,还需建一个封神台,安养魂魄,待三百六十五个神职俱全,再由昊天大帝同意,才算完成。”
如此说来,这不就是封神榜么?可封神榜不应该是在姜子牙的手里么?毕竟冯远小时候看过动画片。
想不通,冯远也不再纠结,转而说道:“元灵和青鸾可以封神?那也算不错了。”
“不错?你以为神好当?那是在天庭任职的,虽然无需再渡雷劫,永生不老,可同样要永远恪尽职守,没有丝毫休息时刻的。而且身为神职,大部分都没有肉身,无法修炼。”
“这……岂不是生不如死?”
“也差不多吧。”女娃说道。
“我师父的魂魄呢?怎么没进去?”冯远问道。
“不知道。”
“我师父,还有办法救我师父么?”冯远希冀地问道。
寂静半晌,小青突然说道:“或许青丘山的七尾金狐可以帮忙。”
“七尾金狐?”
“恩,狐族自上古便有秘术,可令死人复生……”小青说道。
“那是凡人,石矶可是有了修为,渡过天劫的。”女娃不屑地说道。
“不管怎样,我都要去试一试!”冯远收拾了法宝,又将青鸾与元灵的尸体埋葬在白骨洞外,最后带上那块黑石,向青丘山,千狐洞遁去。
眨眼间,冯远来到千狐洞,站在洞外,冯远恭敬说道:“金狐道友可在洞中?”
片刻后,洞内缓缓走出一只白色小狐,见到冯远,伏在地上,口出人言:“小妖见过仙人,敢问仙人尊名,找金狐娘娘何事?”
“我是骷髅山,白骨洞,石矶娘娘的弟子冯远,来找金狐道友有要事相求。”冯远说道。
“原来是恩公,金狐娘娘常言恩公大情,只是如今金狐娘娘已不在此间了。”
“你可知去了哪里?”冯远急切地问道。
“去了朝歌轩辕坟。”小狐恭敬地说道。
“去了朝歌?”冯远有些疑惑。
虽然很多细节冯远记不住,但是封神中的一些主要故事人物,他还是隐约记得的,有只九尾狐狸精后来变成了苏妲己,就是出自轩辕坟的。
冯远别了狐妖,在赶往轩辕坟前,他先去了趟陈塘关,几经打听,得知哪吒已经自刎而亡。
哪吒削肉剔骨还了父母,要过很久后才能以莲花化身复活。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当务之急是找金狐,看看有没有复活师父之法。”冯远低声嘀咕了一句,便向轩辕坟而去。
朝歌东北七里处,有一荒村,名为赵沟村。
数十年前的一场瘟疫,夺走了大半村民的性命,而剩余的村民则都背井离乡,逃往他处。
冯远缓缓走进破败的村子,寻了小半日,在村子北找到了一处废弃的古庙,从破旧的匾额上隐约可见三个大字“轩辕庙”。
在轩辕庙中并无所获,冯远走出古庙,在古庙后面不远处发现一处荒坟。
“来者何人?”突然传出一声,冯远身形一滞,随后恭敬地说道:“骷髅山白骨洞冯远,来此想见金狐道友。”
“金狐?可是曾住青丘山千狐洞的金狐?”
“正是!”
“冯远……这个名字还挺熟悉的……”那个声音迟疑片刻,有说道:“你就是狐姐姐的恩人吧?”话音一落,红光乍现,出来一人。
冯远定睛看去,对方是一女子,肌肤如雪,脸似朝霞,樱桃小口,香脸桃腮,娇媚动人。
“见过道友,敢问道友可知金狐道友所在何处?”冯远客气地说道。
“我金狐姐姐已经进了朝歌。”那女子妖媚地说道。
冯远冷眼旁观,不为其所动,点了点头说道:“多谢道友指点,在下有急事寻求金狐道友相助,先行告辞。”冯远说完,便施展土遁而去。
“唉……”那女子本想与冯远多说几句,未料如此不解风情,顿时有些恼火。
眨眼间,冯远到了朝歌城外,这里也叫淇水关,距离王城还有五十余里,乃是朝歌城的第一道防线,关上有数千披甲持锐的兵将巡视,关口亦有卫兵检查过往行人。
冯远扮做普通百姓,守城兵也未仔细询问,便放他进城。
一路行来,冯远正为如何进宫而愁眉不展,不知不觉过了宋家庄,到了王城的南城门下。
朝歌是王都,南城门更是最为繁华之地。人声鼎沸,往来之人,比肩接踵,异常热闹。
入了南城门,走了不远,有一大群人聚在一个命馆前,
冯远隐约听到众人叫喊:“姜老头,你年纪这么大了,怎还做这样的事!你贪恋此女姿色,对众欺骗,这是朝歌王都,这般无耻,实在可恶!”
第八十七章 子牙火烧琵琶精
“诸位,此女非人,乃是妖精。”一老者声音传出。
众人说道:“胡说!好端端一个女子,怎么说成妖精!”
老者一着急,拿起一物,向那女子头上砸去,顿时打个脑浆迸裂,老者另一手还不放开。
众人齐声道:“算命的姜子牙打死人了,不能让他走了!”
冯远一听“姜子牙”三字,他猛然一震,急忙上前去看,那老者白发苍苍却精神抖擞,一身正气,也是一个修仙之人,不过这实力,确实太低,只有炼虚合道境界。
他手中抓的,还真是一个妖修,而且修为竟是五气朝元,应该是刚化为人形。
冯远着实怔了一下,那妖修可比姜子牙厉害许多,反倒被抓,看来这老姜头确实有两下子。
冯远再仔细一看,那白发老头面色潮红,像是受了重伤,略一思考,便上前一步,从葫芦中取出一粒丹药,轻声说道:“道友似乎有伤,在下这有粒丹药,或可帮助道友。”
姜子牙伸手接过,看了看丹药,发现并无异常,便吞了下去,对冯远说道:“多谢道友,敢问道友贵姓,是哪里人?”
“我不过是一散修,不提也罢。”冯远笑着说道。
正在二者对话之际,远处来了一队人。为首者骑着高头大马,向左右问道:“发生何事?”
其中有个抱不平的人跪下说道:“启丞相,这里有一算命人,叫姜尚,适才有一个女子来算命,他见女子姿色,便欲欺骗,女子贞洁不从,那姜尚陡起凶心,将女子杀死!”
一旁还有人指着冯远说道:“还有那个男的,好像也是与姜尚一伙的!”
马上之人听此,大怒:“将二者拿来!”
姜子牙一手拖住妖修,被官兵拉到马前跪下,冯远也没能幸免。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冯远苦笑,如此能编会造,这几人不去说书都是可惜。
马上之人正是大商的丞相比干,比干看着姜子牙,横眉怒目道:“看你须发皆白,垂垂老朽,如何不识国法,白日欺奸女子,良妇不从,竟给打死!人命关天,勘问明白,以正大法!”
“老爷在上,请容姜尚禀明。姜尚自幼读书受礼,岂敢违法,此女非人,乃是一妖物,小人是为大商子民,感当今大王水土之恩,除妖灭怪以尽子民之志!”姜子牙说道。
至始至终,冯远拜跪一旁,静听姜子牙如何应对,心中暗想:毕竟姜子牙是封神主角,肯定是死不了的,或许能够跟他混进皇宫。
二者说了半晌,姜子牙把比干彻底说糊涂了,比干犹豫不决,于是将姜子牙与冯远带进宫中,请商王定夺。
冯远心中一喜,只要进了宫,想办法见了金狐,一切都好办了。
……
转眼,比干到了摘星楼下,此时商王帝辛正与妲己在摘星楼上闲聊。
上了摘星楼,比干俯首启奏。
帝辛问道:“孤未有旨意,卿有何奏章?”
“臣过南门,见百姓围堵,便上前询问,原是一算命老者,名唤姜尚,将一女子打死,并称那女子为妖,臣不能夺,遂来启奏大王。”比干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随后将姜子牙与冯远带了上来。
冯远一直俯首,没有抬头,摘星台上也有大阵防护,冯远未敢放出神识。
姜子牙也没让冯远失望,为证明自己所言不虚,当着帝辛的面,祭出三昧真火,将那妖修炼出原形。
冯远见此也是大惊,未想到一个炼虚合道的修士,也可操控三昧真火,不过那可是主持封神大业的姜子牙,有些本事也是正常。冯远老老实实站立一旁,静静地看着姜子牙的表演。
半晌过后,姜子牙收了三昧真火,只听“啪嗒!”一声,一块玉石掉落在地。
冯远低头撇眼一扫,那玉石宛如一个小琵琶。
见此情景,妲己脸色有些惨白,但还强颜欢笑,上前进言:“陛下命左右将那玉石琵琶取上来,待妾上了丝弦,早晚为陛下奏乐取乐。”
帝辛点了点头,说道:“御妻之言甚善!”
“